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殷王不需要否认,到了这个地步要用信任取得梁奕和南齐的相助才是最重要的。
他继续说道:“殷贯从小就聪明,我甚是喜爱,但他母亲的身份实在是太寻常,根本没有能力保得住他,方才出此下策一直到今日,所以早就有立他为太子的想法,想必梁奕对我另外几个儿子都知道一些吧。”
梁奕点了点头:“来之前听殷贯说过。”
“宫中现在可以和他争夺太子位置的就只有大子和二子,然而这两人却是让人不省心的,先说说这二子,他有一个同胞妹妹,两人刚出生时本王都甚是喜爱,本想将其培养,逐渐的长大后才发现性格是极其的懦弱,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是找母亲帮忙,有时候一件小事都不能处理,只得放弃,后来他妹妹长大后就嫁给了王爷做了侧妃。”
“再说说这大子,虽说性格不懦弱也还算聪明,但是做事却是不择手段的,他五岁时就因为身边一名太监犯了错就让人把他杀了,当时我不知道,后来知道后教训了他一顿,然而带来的不是改变,却是变本加厉,根本不合适做一国之君,直到后来的殷贯我才看到一丝希望,所以绝对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
梁奕不解,以殷王的强势,直接立下殷贯为太子,根本没有人敢动他,而且还可以母凭子贵,到时候谁敢欺负太子的生母,这个问题完全不存在。
开口道:“殷王,那你为何不直接立殷贯为太子,可以派人在身边保护,想来没有谁会那样大胆。”
“梁奕,这正是我要与你说的,这两个毕竟是我的儿子,日后也不希望出现问题,从中还缓和了他们很多的矛盾,既然是亲生儿子又怎么会去算计,实际上要解决的难题来自于朝廷,要提防的人也在朝堂之上,而这个人我不怎么好出手,除非他露出马脚抓住其把柄才有制服的可能。”
说到这里梁奕想起了不久前在抓住的三人那里问来的话,脱口而出:“丞相”
“你知道了”
“是,在进宫之前听到的,当时还有些不相信,看来这是真的。”随后将那三人的事情给殷王说了一遍。
闻言殷王脸色阴沉道:“想不到他的胆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当初要不是给了殷贯王令,恐怕连进宫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殷王,恕我直言,此人的关系与你甚好,为何会到这个地步。”
回想了一会儿,殷王叹气一声说道:“他的能力一直不错,我还不是太子时,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防止被淘汰,随着立储的时间推移当时我的机会并不大,这时候我遇到了他,仰慕其才华聘请为师,后来证明
第二百七十章 丞相,疑惑
“殷王,如此说来,南疆国真正的危机不在于太子之位的争斗,而是在于这个丞相。”
“没错。”
梁奕一开始以为是王室内部的争斗,有人在背后谋划着一切,不是大公子就是二公子,而梁奕要做的就是找出那个怂恿和教唆殷贯出兵的人,将其解决掉就行,要出手相助殷贯肯定不会太明显,剩下的还是要靠他自己,现在得知最大的敌人不是在王室内部,而是这个朝堂上面的丞相,此人权势滔天加上殷王的请求,需要多加斟酌和多加了解才行。
在外人和打听的消息看来,殷王和丞相的关系就是融为一体的,在南疆国有人说他们两人会发生矛盾是绝对不会有人相信的。
“此事涉及到的东西很多,还请殷王能够说得更加详细一些,是否出手相助还得看怎么办才行。”之前就说过没有问题绝对不会推脱,这样的情况必须要上报皇上定夺,那么就要求知道的越多越好。
“这是自然,之所以忌惮丞相实际上不仅仅是他的能力和权势,还有我猜测他暗中和东汉朝有来往,八年前一战过后,接近四十万大军只剩下十五万左右,根据与南齐的和约规定日后军队人数不得超过三十万人,所以我南疆将士人数就只有三十万人,丞相能够调动的大概在十万人左右,真的打起来他肯定不会对手,很有可能寻求东汉帮助,必要时候会出兵来袭,而我真正要寻求的帮助就在这里。”
“不知北疆国是什么态度,或者是北疆国有没有参与其中。”
殷王摇摇头,“这个不清楚也没有打探到消息,不过东汉一直有意让两国合并,这次答应丞相的要求估计就有这方面的意思,并且我猜测东汉朝出兵相助丞相的目的不在于这里,而是在于合并两国,说到底让丞相成功最后只能给别人做了嫁衣。”
这个梁奕是相信的,东汉朝的这个想法八年前就表现过一次,当时被殷王果断的拒绝,转而与南齐交好,东汉见此有怒火但没有发泄出来,现在南疆王重病在身,生命垂危,随时都有驾崩的可能,几个公子为了太子之位争夺的不可开交,丞相又亲自找上门愿意合作,东汉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到了这里梁奕对整个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一切的起因就是殷王担心自己的儿子登基后会被丞相一一的迫害,然后找一个傀儡做南疆的新王,他就在背后把持朝政,最后换成自己的儿子做南疆的王,因为他的权势在南疆国无人可敌,又没有自己的压制,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加上丞相和东汉朝还勾结在一起,到时候连南疆国都可能不复存在,自从分开而治后历代有这样的危机但次次都被化解,殷王担心在自己的手中被毁掉,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有这个原因在那么殷王就得解决,紧接着就称病卧床不起,又让太医大肆宣扬命不久矣好,然而又宣布要立太子,目的就就是让丞相主动跳出来抓住其把柄,一招制敌,当然这一切殷王没有告诉任何人。
随后南疆的三位公子为了太子之位大大出手,丞相则坐山观虎斗,并且出手帮助在建安的两人打击远在交易区的殷贯,同时还让这两人也互相争斗,也就是后来为何殷贯会不顾一切的出兵南齐攻打城池。
丞相这时候只需要隐忍到殷王离去,新王登基即可动手,因为之前的争斗损耗了不少的实力,这时候三人联合起来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时候丞相就达到了自己最终的目的,就算后面识破了计谋手中还握有十万将士,以及东汉朝的帮助,他胜券在握。
只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他动手开始的瞬间就被殷王所识破,这一切早就在监视之下,然而殷王也不敢确定百分百成功,所以想到了已经交好,并且和东汉朝有矛盾的南齐朝,去寻求帮助,他估计是可能成功的。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梁奕不得不承认殷王做的很对,涉及到东汉朝的事情,南齐朝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更何况两国之前本来就比较友好,虽说有利用的嫌疑,但是可以忽略不计。
而现在其他的琐事可以不再去搭理,只需要帮助殷王阻止其丞相造反,以及防止东汉朝出兵干涉即可。
即便是这样,梁奕不敢私自答应下来,开口道:“殷王,你的请求我已知晓,吾皇是否会答应还需要禀告后才知道。”
“这是自然的,只是不知道梁奕你需要多久时间,从持王令入宫到闭门已经过去快一个时辰,丞相早就得知,既然摆明了猜想他不会等那么久,所以越快越好。”
“请殷王放心,明日我会亲自赶回去禀明此事,最多半月就会有结果传回来,这段时间只有靠殷王自己才行,毕竟从江陵到这里至少有一千多里的距离,一来一回就得半月,是没有办法的。”
殷王点点头道:“梁奕,我的意思是半月内有结果即可,至于出兵一事不着急,根据打探,东汉朝的军队并没有驻守在边境,赶来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只要南齐皇上能够同意,拖延一段时日还是没有问题的。”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宫,猜测
郭泰出宫后没有停留,马不停蹄的就要赶回营地,虽然殷王让他留在城内一晚,但是他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觉得是越早送回去越好,再说梁奕和他打过招呼不必在一起走,出宫后就没有多做停留。
殷王让他在建安城待一晚是准备暗中派两人去保护,现在就走他还来不及安排,要是这些消息被审问了去问题就会变得很严重,到了可以说是最后一个阶段容不得出现一丝的错误。
梁奕出宫后先是和守在附近的几人汇合,将情况说明之后,汪历就去城外通知几人先行进城,从殷王殿内离开时给了他一块令牌,不仅能够自由进出建安城,就是随意进出王宫都没有问题。
在聚集起来不久之后,梁奕又有刚到建安城的那种感觉,不用说后面肯定又有人在跟踪,如果殷王说的消息没错,那么跟在后面的人就是丞相派来的,毕竟进宫这事肯定瞒不过他的眼睛。
不是丞相派来的那就是殷王派来监视的,目的就是防止梁奕去调查事情的真相,总之不管是哪一种首先得将后面的尾巴甩掉才行。
梁奕随后给身边几人使了一个眼色,小声道:“后面的人又跟上来了。”
闻言袁池惊讶道:“梁都统,我们后面又有人跟着”
“没错。”
“梁奕,怎么办,和之前那样解决掉还是甩掉就行。”
梁奕笑着摇了摇头道:“目前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和目的,先甩掉就行。”
“明白。”
这次选择还是上一次那个巷子,有了前面一次的经验,这一次只是甩掉后面的小尾巴更加的容易,不到一会儿他们就离开了巷子去了别的地方,而跟在后面的人还在巷子里面转悠,根本不知道要跟踪的人早已经离开。
所有人聚集在一起之后商议调查丞相的事情,至于抓住的王贡已经没有利用的必要,送他去了该去的地方。
两人先后离开王宫的那一刻,丞相柯秦中就收到了消息。
“柯大人,郭泰和他身边那人都已经离开了王宫,据打听到的消息那人进了大殿之后在里面待了足足一个时辰,期间王上和他谈论了什么都不清楚,郭泰也被召见了一刻钟左右。”
“哦还有这样的事,可否知道那人的身份。”郭泰他是清楚的,他在殷贯身边安插了两名探子,知道近一年来此人和殷贯走的比较近,是他重要的心腹,而且他还派了三人去阻止郭泰进城,到现在都没有受到消息,多半是被解决掉了。
他知道郭泰的能力没有这么强,猜测极有可能是他旁边那人做的。
报信之人是宫中的一名太监,不及总管有点儿小权力,摇摇头道:“从来不曾见过,很面生,不过看上去年龄不会超过三十岁,两种可能,第一是王上放在建安之外的心腹和探子,为他打听外面的消息,第二种可能就是并未南疆国人,而是南齐朝或者是北疆国人,我更加倾向于前者,因为王上一直有警惕心,任何事情从来不让身边人知道,但他需要打听消息,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给他传进去。”
柯秦中点了点头道:“不管此人的身份是哪一种,对我们的计划都是有影响的,立刻去打听他的一切消息,确定是前一种情况,就想办法做掉,同时不能让王上有所发现,如果是第二种,打听清楚他的目的如何。”
“放心吧,柯大人,他们离开后就让人追了出去,很快就会有消息。”
两人继续讨论其他事情的时候,安排跟出去的探子有了情况。
“洪公公,是关于那两人的事情。”他看到旁边还有一人没有挑明。
洪公公看了一眼他,说道:“无妨,说就是。”
此人随即开口道:“先出去那人我等发现他在宫外还有三人接应,随后跟上去的时候不知道为何被他所发现,在城内转了一圈之后跟丢了,问过城门口没有见到他们出去,想必是住进了城中的客栈或者是躲在某处。”
“被发现了莫非他出去之后选择的是巷子一类的地方。”
“并不是,此人离宫一直走的大道,街上人来人往的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被发现的,在被发现之后他就开始走巷子,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被发现,跟了大概一刻钟后就失去了这一行人的踪迹。”
听完柯秦中在一旁开口道:“看来此人不简单,这么隐蔽都能够被发现。”
“柯大人,那这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不能留,立刻派人去他们消失的附近的客栈和商铺去打听消息,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们的行踪找到并且监视起来。”
“明白。”
洪公公吩咐下去之后又询问道:“那郭泰现在身处何处。”
“郭泰不久前已经出城了,看方向应该是要回营地。”
“出城不是吩咐过,只要郭泰要出城立刻汇报并且阻拦的吗怎么还将他放了出去。”
&nbs
第二百七十二章 调查,结果
这是暗中进行的,没有人发现。
殷贯本来想直接让将士将他们抓起来的,不过这两人的身份都不一般,要是突然动手很容易招来反抗,所以在第二日殷贯找了借口召集了营地所有的将领前去商议事情。
就在两人一前一后进入营帐的瞬间,早就在里面等待的将士迅速上前将两人抓了起来,这一幕惊呆了在里面的所有将领,而被控制住的两人也在反抗着询问为何抓他们,同时有将领站出来询问发生了何事,正当两人还在反抗的时候殷贯从桌子上拿起了两封信,交给其余的将领轮流看一遍。
当将领们全部浏览一遍之后,刚才还乱糟糟的营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就连之前反抗的两人也消停了下来,因为这两样东西他们再熟悉不过,正是不久前要送回去的信封,怎么会出现在殷贯的桌子上,两人吓得不敢再造次。
随后殷贯将两人的所作所为通报了一遍,这时候已经没有将领敢站出来帮他们说话,因为上面的内容不允许他们这样做,虽然有两名将领想要质疑其信件的真实性,不过想了想还是放弃,既然能够出现在他这里说明早就有所准备,不会是假的。
抓捕两人是在营帐内进行的,事后也被单独关押在一起,没有在营地内掀起轩然大波,同时当日知道的将领都被警告传出去之后会被重处,就算当时不知道是谁干的,也会追究到底。
殷贯再被冷落,他也还是南疆国的四公子,将领们身份地位再高也只是南疆国的臣子,这样强势的手段彻底稳住了局面。
建安城内的一间客栈,陆续有几人前来,单独或者两人一起都要了一间房,其中有上等房也有中等房,这对于客栈掌柜的来说无疑于是很平常的事情,作为城内最好和最大的客栈,房间总是供不应求的,住满是时常会发生的事情。
当有官兵前来询问可疑之人时根本没有想到刚才那一幕,直接摇头表示没有,这一切被汪历净收眼底。
官兵们离开后,一直在观察的汪历起身上楼回了房间,过了一会儿又换了一间房,当然走进去关上门时,里面早就有人在等着。
“下面情况如何。”
“大人,如你所说,果然有官兵在打听我们的消息,不过掌柜的已经帮我们打发走了。”
在说这话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担心隔墙有耳,因为在选房间的时候这接连的三间都被他们选走了,所以这个时候这间房旁边的两间都是空无一人的。
梁奕点了点头,道:“好,我说一下接下来的事情。”
随后看了一眼房间里面的人继续说:“根据我从殷王哪里得到的消息,这一切都是南疆的丞相在背后操控,这一点和那日有人前来抓郭泰是对应的,至于太子的争斗实际上是殷王的计划而已,真正的目的就是丞相,他的请求则是让我国出兵阻拦东汉朝的干预,其他的事情无需我们帮助。”然后又把殷王给他说的原话重复了一遍。
这时田哲皱眉道:“梁奕照这么说,一切的缘由都来自于丞相和殷王的计划,然而我们现在只知道丞相派人抓过郭泰,其他的都是殷王一己之言,是否完全可信还不知道。”
“田哲将军,我接下来要说正是这事,就是因为不知道此事是否真实,所以留给我们的事情只有三日,因为这事一旦是真的,拖延下去对南疆国很不利,对我南齐同样是不利的,如果是假的拖延时间那就是最好的,首先要搞清楚南疆国大公子,二公子和四公子之间的太子之争到底是自己所为,还是背后有人才指挥一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