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他很想出去弄清楚情况,奈何寝宫内都是手无寸铁的宫女和太监,谁也没有办法冲出去通风报信,他暗中的影卫就算知道他现在的困难,也很难从团团包围中冲出去,而身边的太监总管同样被控制了起来,殷王明白时间拖得越久对他就越是不利,对南齐的援军就越是不利。
殷王现在最担心的当然是殷贯,前两日将他召集回来的时候弄得声势浩大,现在谁都知道新太子正在回宫的路上,要是现在派人去刺杀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虽然说身边有四千精锐将士,谁敢保证这些人里面都是忠心的没有一个叛徒,如果在平日里殷王倒是有这个自信,然而现在是非常特殊事情,局势完全不同。
这则消息传出去当然不会有人怀疑,朝中的大臣们都陷入了悲痛之中,谁也没有想到这是最信任的丞相大人做出来的,也没有人提出其他的意见,所有的事情都是柯秦中在一手安排,总之在殷王能够出来前,一切都在柯秦中的掌握之中。
“洪笙,王宫内的情况现在如何。”
“柯大人请放心,王宫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王上寝宫内外的所有宫女和太监都已经换成了我的人,据说王上发现被锁在里面后大发雷霆,不过有大人在稳定局面谁也没有怀疑
第二百七十七章 质疑声声
留给柯秦中和他心腹的有两个选择,并不是说只有这两个,只是其他的没有必要。
随后他开口道:“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绝对不允许失败,罗中你更应该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接下来我给你两个选择,无论哪一个做到都是可以的,如何选择和具体怎么做,由你来决定即可。”
“请大人吩咐。”
“好,第一个选择,想办法拖延殷贯赶路的时间,东汉朝发兵之前不得让他进入建安城百里的范围之内,而且要在临近发兵的时候立刻散播消息说是太子在回来的路上遭到了军队的埋伏,这个时候必须要制造混乱,制造遭到埋伏的假象,这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请求东汉出兵相助或者是出兵暂时驻守,防止意外发生。”
“第二个选择就是想办法直接除掉殷贯,这样就不需要故意的制造一些混乱,还会让官员们和将领们更加的相信,但是这两个选择是不能够同时进行的,杀殷贯一旦失手,他要是把消息传出去会引起更大的慌乱。”
“明白。”
“去做吧,希望得到你的好消息。”
望着罗中离去的背影柯秦中叹了一口气,依然原先预计的计划是不会出现这些各种各样的情况的,说实话到现在他都不明白为何最初完美的计划会变成今日的样子,难道就因为郭泰和他身边那人
对此他是不会相信的,郭泰的能力他很清楚,没有这个资格,旁边那人的年龄又很小,仅仅靠这两人他不认为可以做到,现在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一旦失去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罗中就传回了他的决定,采取第一个选择阻止殷贯回去的时间,因为他发现殷贯身边的守卫力量又加强了,别说将他杀死,就连冲进去都是一个问题,所以他率领着一万大军已经做好了准备,穿的并不是南疆国将士的盔甲,以免被直接认出来。
要阻止队伍的前进还是比较轻松的,在距离建安城还有大约一百五十里的时候,罗中率领着将士冲了出去,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现在还是南疆太子的殷贯杀死,后者身边的护卫拼了命的保护,双方打的是不可开交。
当天夜里,柯秦中让人散播消息,北疆国的卑鄙之人想要阻止南疆的新王登基,已经派出数十万大军在半路上拦截,因为南疆国的兵力难以集中,他决定请求东汉朝暂时出兵前来增援。
殷贯被拦截在半道的消息朝中的大臣们是知道的,害怕殷贯被半道杀死,他们早就乱了阵脚,先王刚刚驾崩,赶回来登基的太子殿下又被北疆国出兵埋伏,这无疑是对南疆国一个很沉重的打击。
因为他们清楚,有殷贯这个先王亲自册封的太子在,谁都不敢造次和造反,他成为南疆的新王是应该的,要是他也不幸在半道遇险,那么南疆的新王就得在剩下的几位公子之中去选择,先王还在的时候他们就闹得不可开交,到时候岂不是乱成一锅粥。
对于柯秦中的提议,立刻就有官员站出来询问道:“丞相,众所周知,我王与南齐皇帝的关系交好,而且我南疆有两位公主先后嫁给了南齐的皇帝和一位王爷,现在遇到北疆国的偷袭,为何不选择求助于南齐朝,而选择一直有敌视的东汉朝,这一点我实在是不解还请大人解惑。”
他笑了笑说道:“的确,之前先王和南齐皇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但仅限于王上还在的时候,诸位都知道不久前南齐屯兵超过二十万驻扎在白果县,之前白果县是东汉的城池,设有比较难以跨过的障碍,自从割让给南齐朝之后就撤掉了挡在这里的一切,意味着南齐的这二十万大军可以没有丝毫阻碍的就进了我南疆国,你们认为可以挡得住这支军队白果县属于南齐朝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为何之前不屯兵于此,偏偏要在前些王上身体不好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才率领军队驻扎在这里。”
环顾了一圈后他继续说道:“八年前那一战我军大败,差点丢了都城,最后还是东汉朝出兵方才解决的,南齐朝肯定会有所不甘心的,但是我王低声下气的要求交好,南齐皇帝觉得放不下脸面动手一直搁浅到现在,现在我王驾崩,南齐皇帝肯定坐不住了所以才会出兵二十万在此地,要是寻求帮助他们就有理由进入我国,到时候反悔都来不及,我甚至怀疑半道拦截太子殿下的军队就是南齐的将士,故意打着北疆国的名义,以便于扰乱我们的视线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说的话太多,他轻咳一声最后开口:“不知道哪位对太子殿下在交易区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
第二百七十八章 没有“驾崩”?
别看薛东仲进来已经七十八岁了,但是他的头脑却是十分的清楚,从殷王被立为太子那一刻开始他就发现了不对劲的情况,他对殷王很是了解,这样的做法已经不寻常,紧接着突然驾崩让他的怀疑心更重,要知道他去看过殷王,虽说身体不好但是不会这么突然,而且殷王会将这些事情说出来,像这样突然驾崩不正常。
这事还没有结束,后面接连发生了几年不对劲的事情,薛东仲就开始怀疑有人在其中捣鬼,又没有猜到谁会这样做,谁又有这个能耐,经过仔细的思考最后将矛头对向了柯秦中。
今日发生的事情证实了他的想法,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询问这三个问题,他到要看看这个柯秦中怎么回答。
第二日,东汉朝打着镇压南疆国内的叛乱旗号,选择出兵二十万前去相助,并且得到了南疆丞相和太子殿下的首肯。
前一日的商议薛东仲和另外几位大臣极力的反对,要求拿出必须要请求东汉朝出兵相助的理由,当拿出伪造的太子之令后,最终还是以柯秦中的胜利而告终,迅速求援,原本就定好了出兵的旗号和时间,当晚柯秦中也没有派人前去通知。
求援来的如此之快虽然让一部分大臣很是怀疑,但事实已成定局现在没有反悔的机会,当薛东仲几人知道后很气愤,但同样无可奈何只希望不是引狼入室。
梁奕一直监视着南疆国和东汉大军的一举一动,传出殷王驾崩他觉得不对劲,立刻联系已经身在南疆国的何余,让他尽快打听到具体的消息,很快就有了结果,这时候梁奕明白这一切都是丞相的阴谋。
让何余传信给殷王后让他先不要轻举妄动,想必很快丞相就会让东汉朝出兵前往南疆,等到了那个时候才将殷王解救出来拆穿柯秦中丑恶的嘴脸,这才能够让大臣和百姓们明白这一切都是丞相想要谋权篡位后做出来的,到时候梁奕就有了理由率领军队相助。
当东汉大军动身的那一刻,早已经埋伏在殷王寝宫内的何余和庞鑫二人将其顺利的从里面救了出来,并且发号了第一道口令,这一举动吓得大臣和百姓们不知所措。
殷王早在几日前就已经驾崩在寝宫之内,而丞相都选择要立正在赶回来的太子殷贯为新王,怎么现在又传出了殷王的号令,这其中的问题究竟出在了什么地方。
听到这个消息最开心的当属薛东仲,他就知道这件事情不是那般的简单,当即便见到了已经“驾崩”的殷王,很快大臣们都看到了这个已经“驾崩”的殷王,这会儿他们都相信了这是真的。
当天殷王就召见了朝中的大臣,就连柯秦中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前往王宫。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看着坐在最上面的殷王,那些之前和柯秦中走的很近的大臣心里无不担心,那些不愿意和柯秦中同流合污的大臣则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气,要是此事都是柯秦中作假,那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大。
殷王冷冷的看着柯秦中开口道:“柯丞相,本王自认为待你不薄,然而这几日听说你积极的迎接太子回来继位新王,又马不停蹄的请求东汉朝出兵请求,听说现在已经有二十万大军正在朝着我南疆都城而来,在外人看来你我二人是一体的,既然如此就应该知道我国和东汉朝一直是对头,那样的情况下不去请求南齐朝的相助,偏偏要去找东汉,你这样的引狼入室不知道想说些什么,本王洗耳恭听。”
柯秦中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因为洪笙说过在事情结束之前,殷王的寝宫周围布置了严密的防守,就算是所有的影卫都没有机会硬闯进去,殷王从里面出来的机会是微乎其微,这才说了几日时间殷王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
他是肯定没办法回答的,因为这一些行动都是建立在殷王出不来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他出来了一切都会被识破,现在摆在其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和殷王鱼死网破,反正现在东汉的大军正在朝着建安城而来,等大军一到就算殷王出来了又如何,最终还是会朝着他的目标而去,日后大不了将有疑问的人通通杀死。
要么就和殷王在朝堂之上装傻充愣,然后私下里再道歉请求原谅,大不了就此告老还乡不再参与朝堂的事情,至于东汉朝先抵抗几日时间,反正南齐的大军就驻扎在白果县,前来支援的速度很快,不担心会被攻破都城。
他先是看了一眼殷王的态度,又仔细的想了想两种选择的后果和好处,要慎重的思考其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出决定,在思考的过程中,洪笙和那名官员早就急得不行,只希望柯
第二百七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
这时候殷王不怒反喜,哈哈大笑道:“柯秦中你说的如此轻巧,其实本王知道你还有一个疑惑,太子身边只有五万名将士,那么其余的十五万大军去了何处,是吧。”
被询问,柯秦中没有回答,他的确有这个疑惑,动手之后他想要了解剩下将士的动静,却发现根本打听不到任何的消息,最后实在不得已才没有继续寻找下去。
“你当然不知道,本王来告诉你,剩下的十万大军早就去了和东汉安州所交界的城池等着东汉大军的到来,想必三日后就会交上手,而你传给东汉的消息是城内没有守军,这一战敌军势必会被重创,南齐的大军很快就会前来增援,而这一路上才会没有任何的守军,只要将东汉大军围攻,吃下这二十万大军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报复你不必担心,本王会替你解决的。”
“你早就知道了我的计划”
“没错,那日和郭泰一同进宫那人的身份你现在恐怕也还不知道,他就是南齐朝的小都统,前来正是和本王商议这一件事情。”
柯秦中摇摇头:“不可能,此人年龄二十来岁左右。”
殷王笑道:“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本王也不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来人啊。”
随后几名侍卫冲了进来,殷王指着柯秦中道:“将他带下去。”
殷王的强势在这一刻起到了很不错的作用,不过柯秦中在这件事情上不占据任何的道理,自从暴露的这一刻开始他就失去了反抗的机会,当然就算他奋力反抗也是没有办法出宫的。
在殷王从寝宫出来的那一刻开始,禁卫军和影卫就已经封锁了整个王宫,所有人可以进不许出,这两只队伍拥有的忠心是无可比拟的,而且只听从于王上的命令,就算王令都没有办法调动这些人,只要有他们在王上就是安全的。
之前因为殷王被囚禁,一时半会儿命令传不到外面去,这些人没有命令是不会随意动手的,便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当然因为如此给了殷王一个教训,可以防止下次发生这样的事情。
将柯秦中带下去之后,洪笙和那名官员同样没有机会逃脱,随后也被带走关押了起来,至于还在率军围攻的二人,一道旨意从王宫中发了出去,撤掉了两人将领的身份,同时派了两名新将领去把殷贯接回来。
没有虎符之前将士们还会听从这二人的指挥,而新到的将领持有虎符,这些将士自然会听命的。
殷王不在的时候这一切没有任何人有权力解决,更别说将柯秦中彻底的制服,将他的同党彻底的抓起来,更不用说阻止他的计划,等他一出来这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没有花费任何的功夫。
解决完这一切之后他方才询问道:“东汉的敌军最多三日就会与我军将士交手,虽然会打其一个措手不及,但和敌军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时间一长肯定会战败而退的,南齐的援军已经在白果县驻扎,通知和出兵前往最快也需要七日时间,这段时间内无论如何都要顶住,不知道那位将领愿意前往,率兵迎战。”
这是要和东汉的二十万大军交战,在场的将领们没有一个敢主动站出来说愿意前往的,当初三十万大军连挡住南齐二十万大军的机会都没有,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差点儿被攻破都城,现在只有十五万大军更是困难的,有城墙虽说可以挡住一些,但守不住太久,最主要的是怕丢了城池回来受罚。
南齐的援军一时半会儿又赶不到,需要独自面对来自东汉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百八十章 南疆国的首战告捷
梁奕得到可以出兵的消息已经是两日后,随即召集大军准备出发,这个时候东汉的大军距离南疆的城池已经不足五十里,暂时休整后很快就会出兵攻城。
前去增援的路上,在路过城池的时候要么选择绕过去,要么就是殷王提前打了招呼,总之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麻烦和问题,甚至沿路的一些比较大的城池还会提供后续的粮草,保证南齐将士不会挨饿,这都是殷王的吩咐,见此梁奕没有拒绝。
从南齐运送粮草过来花费的时间肯定会多于南疆提供的时间,并且一路上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保险起见当然不会拒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之前的事情做补偿,接受起来是心安理得的。
东汉率军前来的将领不是卢不叙,是两位上将军,一主一副互相辅佐,在与殷王安排的接应之人接上话之后,决定第二日就出兵攻打,全然不知南疆国内所发生的大事,也不知道城中早就有了埋伏。
就在当夜,连续奔波的殷贯也赶到了这里,和薛东仲说的差不多,将士们看见太子殿下亲自前来督战,士气提升了不少。
第二日一早,东汉悍然发兵攻打南疆的城池,在两位上将军看来,这只是做做样子,所以并没有用大型的攻城器械,也没有让将士们拼死攻城,但小部分的伤亡还是有必要的,根据约定他们假意攻打一个时辰即可。
结束的时候只要东汉朝将士的伤亡人数没有一千人就是可以接受的。
距离南疆投降还有最后的半刻钟时间,两位上将军见时间差不多,命令麾下五千名将士开始大规模的攻城,造成惨烈的假象,同时只是动用了一辆投石车假意进攻,接着等待城门的打开。
前面几百人的攻城殷贯知道是试探性和假装进行的,所以也配合着东汉将士的一举一动,没有让敌军的将领有任何的疑问。
直到这会儿,他看见大规模的敌军将士来袭,他明白到了最后的时刻,直接下令一个不留。
很快城池城门打开,从里面出来了不少的将士,东汉的将领见此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他们认为这柯秦中还是比较守信用的,说了打一个时辰绝对不拖延,这不,守城的将士就带着武器主动出来投降。
前去的五千名东汉将士正要动手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声道:“动手”。
话音刚落城池上面突然出现大量的弓箭手,原本要投降的南疆将士脸色立刻变得凌厉起来,慢吞吞的投降队伍变得十分的迅速,而且城池里面不断有将士拿着武器冲了出来。
“放箭”。
城墙上的殷贯一声令下,城墙的前面就出现了漫天的“箭雨”,黑压压的一片落在东汉将士的队伍之中,随后就发出惨烈的喊叫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