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中二萌01
“第二件事情就是调查丞相此人,看看他是否有造反的想法以及是否和东汉朝有来往的,还有就是是否真的可以调动南疆国十万将士,这两件事情如果都没有问题,那么殷王所说的一切就是真的,然后我会立刻赶回去如实上奏皇上,请求立刻出兵驻扎,如果调查出来这一切都是殷王的阴谋,那么我同样会立刻赶回去上奏皇上,请求出兵反击南疆国。”
“好,梁奕,接下来该如何做,你说。”
梁奕没有犹豫开口道:“我们现在住在客栈的一共有十人,目标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会被发现的,等到建安城关闭城门之前除田哲,袁池,汪历和庞鑫四人外,其余五人都先离开这里,郭泰应该回营地禀告去了,而你们同样先回去告诉中庄县守城的将领,时刻注意南疆营地的情况,一旦有异常的情况都要仔细的调查清楚,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那五人点点头:“是。”
随后梁奕又看向了另外四人道:“相比于丞相我们对殷王的了解更多一些,所以接下来我和汪历则潜入丞相府打听消息,田哲和庞鑫二人则去调查南疆国三位公子和殷王的事情,袁池你则是留守在客栈接应,以防止意外发生,你们可听的明白”
“明白。”
四人对这样的分配
第二百七十三章 离开,回去
洪笙回去之后决定还是仔细搜索一次,这些人如此狡猾,万一就是趁着放松的时候伺机出城,岂不是就错过了这样的机会,他想的是这样一来可以在柯秦中面前表现一番,日后得到的好处会更多。
而柯秦中对他继续的调查并不觉得意外,很平常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继续说道:“根据询问来的相貌对几人的身份进行了仔细的调查,我认为他们不是王上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很有可能是南齐或者是北疆国的人,不过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这些年来我们和北疆国之间的矛盾缓和了许多,又因为祖上本来就是一家,因为矛盾才分开的,所以我猜测王上可能会寻求北疆王的帮助。”
“北疆看来他们野心同样不小,看似彻底臣服于东汉朝,实际上却是想和南疆联合在一起抵抗,只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东汉朝对所做的一切很是清楚,到时候成功之后北疆国就将不复存在。”
“哈哈,柯大人说得对,北疆王以为自己这样做就不会被发现,他这点伎俩根本不在话下。”
两人接下来谈论的东西很多,梁奕了解到的自然就更多,从此刻开始才知道殷王所说的那些根本不算什么,这个丞相的野心不是一般的大,他最终的目的就利用东汉朝达到南疆和北疆的统一,然后自己做这个王,达到目的之后又会将东汉替开,这时候就会想办法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一旦打起来就无暇顾及,等到这一仗打完之后东汉和南齐无论哪一方胜利都需要休养,就可以趁着这时候发展和壮大。
两国合并在一起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和发展,抗衡其中一个国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相信东汉和南齐绝对不会是同盟,这些因素加起来对他很是有利。
如果不被梁奕知道,这个计划还是能够成功的,只可惜他接下来的计划都会泡汤,甚至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但不得不说他这个计划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前提是不被发现。
洪笙离开丞相府之后,梁奕和汪历同样离开了丞相府,回到客栈当夜梁奕就召集另外三人前来商议,将情况说清楚之后,最终决定汪历和袁池二人留在城内继续观察情况,田哲则回到中庄县驻地准备随时出兵阻止东汉,梁奕和庞鑫二人则是紧急赶回都城汇报一事。
分配结束后五人各自回到房间休息,第二日一早城门刚开,三人就动身离开了建安城。
在得知城内接下来不会进行搜查之后,袁池在客栈续住了十日时间,而庞鑫则离开这个客栈换了一家,同样的要求先住上十日,一次性住十日的客人很少,但是对掌柜的来说,有银子赚管他住几日时间,当然是住的越久越好。
一次性支付了十日的房费,不同客栈的两个掌柜都很是恭敬,而两人的回答同样差不多,都是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打扰。
梁奕和庞鑫两人快马加鞭的朝着中庄县赶去,在接近的时候依然选择绕开了南疆的营地,防止被发现。
两日后的申时,安全的回到中庄县之后,两人没有做过多的休息,要来两匹好马之后继续朝着都城的方向而去。
从中庄县出来后的两个时辰,两人在沈庄县的官府第一次换了新马,随后牵到客栈这里,让人好生照管着,这时候的南齐朝已经变得炎热起来,到了这个时候白日留下的余温都没有完全的散去,原本酉时过后就黑下来的天,直到戌时都还明亮着。
邓河得知梁奕回来后,赶紧前来迎接,在得知还没有吃饭的时候,立刻吩咐厨房赶紧做两个菜端上来,他不知道梁奕的事情很紧急,又拿来了一壶好酒。
梁奕摆手道:“弄两个菜就行,至于酒就不必了,在客栈休息一夜过后我明日一早还得紧急赶往都城,有要紧之事。”
邓河知道他身份不简单,既然是紧急的事情他没有继续劝诫,菜端上来即便他已经吃过还是陪着梁奕动了几下筷子。
吃完饭后梁奕询问道:“怎么没看见孙元浩,莫非这小子这么早就钻进了被窝”
“不是,公子离开后的第三日,江南孙家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孙家的现任家主突发疾病,正在诊治之中,不过看样子剩下的时日不久,孙兄是少家主,当天就赶回去处理事情,估计要不了多久下次再见到他的时候就是孙家的家主了。”
“还真是世事难料,记得他上次才说过,现任家主虽然身体不是很好,加上才五十一岁,活到六十大寿是没有问题的,当日也是他回去做家主的时候,所以还能在客栈待上几年时间,没想到转眼间就得回去处理。”
孙家选少家主是有固定的时间,当时的家主身体有传出来不好的消息,但是根据初步的诊
第二百七十四章 可以出兵
休整一夜之后,两人继续启程赶赴都城。
三日后的当天夜里,终于是赶到了距离都城不足二十里的一处驿站,也是这条道路距离都城最近的一处驿站,反正就是进了城也见不到皇上,索性就在外面的驿站待上一夜时间。
第二日一大早,也就是梁奕离开建安城的第六日,一路上马不停蹄的终于是回到了江陵城,随即去了皇宫。
例行的早朝上,董高逸听着大臣们汇报,能够立马做决定的绝不犹豫直接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不能够立刻做决定的会让大臣们拿出自己的意见,有合适的就会同意,没有合适的要么继续探讨,要么就放在以一旁稍后解决。
正在探讨的时候董高逸得到一条消息,先是惊愕,随即反应过来后点了点头,这一幕在其他大臣看来很是疑惑,他们正在讨论的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不知道陛下听到了什么,丝毫不顾及还在议论中的事情。
一旁的高鸿随后大声道:“宣梁奕进殿问话。”
“宣梁奕进殿问话。”
大臣们很快反应过来,梁奕的名字谁不知道,但他们清楚是去了西州调查劫匪的事情,怎么突然回来了,看样子还是有要紧的事情要汇报。
“微臣梁奕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梁奕,朕记得你说要去南疆国的都城调查一些事情,怎么有结果了”
梁奕点点头回话:“回皇上话,微臣前些日子的确去了南疆国调查事情,现在已经将所有的事情全部调查清楚,其结果比较重要,所以微臣马不停蹄的花费五日时间从建安赶了回来,于昨日夜里到了都城外面的驿站,就是要禀告这事。”
说完董高逸和下面的大臣都比较惊愕,要知道以正常的速度从江陵城赶到南疆国的都城建安需要花费十日左右,像是急行军至少要花费十二日时间,梁奕算上今日仅仅只是花费了六日时间怎么能够让人不惊讶,可见要禀告的事情之紧急,让梁奕一个从三品的将领这么着急。
“说说何事。”
“大约一月前奉陛下命令前去调查交易区的事情,最后查明乃是南疆国的四公子殷贯为了争夺太子之位,想要从交易区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做的,因为被微臣提前识破其计划,最后出兵五万将士连续攻我中庄县三日造成将士大量的伤亡。”
梁奕汇报的是第一件事情,刚说完就有一名将领开口道:“梁大人,前几日陛下让田哲将领率领五万精兵将士前去反击,难道这事还没有解决不成”
“当然不是,这事早就已经解决,然而此事不是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听到这里董高逸开口询问道:“梁奕,你后面冒险去南疆国的都城就是为了这事”
“陛下的确是这样,当时微臣就猜想,以殷王的做法是绝对不会为了交易区的一点儿利益而对我城池出兵的,后面经过证实,这个殷贯是被人利用了,实际上的情况是,殷王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有了立太子的想法,这时候南疆的丞相就想要谋权篡位,殷王想要反击但是后者却是找了东汉朝请求出兵相助,殷王没有办法就想要寻求我南齐的出兵相助,奈何被监视的很严密没有机会,所以才会出此下策。”
随后梁奕把那日殷王所说的话,和自己调
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战前夕
白果县,原属于东汉朝江东府的安州,是当初割让的五座城池之一,现在属于南齐朝应天府的林州,附近大部分的百姓是南齐朝迁移过去的,也有东汉朝的百姓不愿意离开的,现在已经是南齐朝人。
第三日梁奕率领十五万大军启程赶赴白果县的驻地,还通知了田哲将领率领五万将士前去汇合,元于和杨尤率领着二十万大军赶赴苏松府的吉昌县。
前一日经过商议后决定由二十万大军在另外的地方攻打东汉的城池,以此吸引一部分到时候会前往南疆相助丞相的敌军,如果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南疆国附近和东汉朝开战,势必会让其他地方的防守力量削弱,这样一来即便是分散,也能够很好的支援。
梁奕和田哲对南疆国都比较熟悉,由他们去正好合适,而元于和杨尤则是对另外的城池要熟悉,各自去了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
柯秦中在南齐朝同样安插的有探子,这么大规模的出兵是隐瞒不住的,探子在收到消息后立刻回去禀告,南齐大军从应天府过去的时候,柯秦中正好收到了消息,立刻传信给东汉朝的皇上,希望他可以遵守之前的约定出兵助他一臂之力夺取南疆国的王位,同时他也做好了准备,就等东汉朝的大军一到他的计划就可以正式的开始,一旦成功对他的好处不言而喻。
东汉朝的皇帝吕恒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好是梁奕率领的大军赶到白果县的时候,在这里大军需要休整几日时间,还得等田哲率领的五万将士赶到之后才会动手,而田哲赶到至少也得需要五日的时间。
梁奕发兵后,朝廷才派加急给田哲送去消息,同时梁奕还让庞鑫赶去告诉殷贯,大战可能一触即发,而他营地的五万将士如果是丞相的势力那就要想办法将其拖延住,给大军充足的时间,如果是他父王的势力就准备待命,只要一打起来就要立刻赶去增援。
因为田哲收到消息和整备军队还需要几日的时间,不可能太过于迅速。
田哲率领大军赶来的时候,南齐突发降大雨,泥泞的道路让行军的速度变得极其的缓慢,赶到白果县的时候足足花费了九日的时间,距离预定的时间足足多花费了四日的时间,然而就是这多花费的四日时间让东汉朝的大军也差不多快要到了,让梁奕提前的想法泡了汤,与此同时元于率领的大军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从白果县营地发出的消息分别送往殷王,殷贯,元于等人的手中,通知前两人是要让他们做好准备,等到丞相撕破脸皮的那一刻就是动手的时候,通知元于的消息则是在收到之后立刻发兵攻打东汉朝的城池。
接下来的时间梁奕派出去的探子回来禀告,东汉朝的大军人数大概在二十万左右,和南齐军队的人数大致相当,至于东汉是谁领军前来并没有打探清楚,但是梁奕心中猜测很大的可能是卢不叙。
自从上一站过后,卢不叙一直在找机会报上次的仇,奈何一直没有机会,这一次是梁奕主帅前来,他是肯定不会放过的,对此梁奕根本就是无所畏惧的,他就要是让卢不叙知道,他的“战神”之名只是在东汉朝有用,到了南齐朝这样的名头就是虚假的,甚至还有点希望是卢不叙率军前来。
东汉朝只有二十万将士人数,说明元于在边境囤积的二十万大军起了作用,敌军担心这边打起来,元于那边就会立刻偷袭,到时候他们再想立刻集结能够抵抗的队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必须要提前去驻扎的,防止宣战。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局面突然变得有些不对劲,明明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时候,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紧迫,反正变得更加轻松起来,仿佛这场战争是打不起来了似得。
七月十六日,殷王送来了消息解释了为何是现在这样的状况。
就在要开战的前两日,柯秦中不知道为何感染了比较严重的疾病,突然间就卧床不起,殷王派出去的太医诊治过后不知道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但是整个人的面色却是极其的苍白,说话的时候声音极其的微小,又不像是假装出来的病状。
东汉朝和南齐朝现在各自屯兵数十万,但是没有任何一方敢直接动手,他们都需要借住南疆国的名义才可以出兵前往,而现在柯秦中因为身患重病,没有办法开始他的计划,这样一来东汉就没有理由出兵攻打,反之一样,南齐也需要借住殷王的名义才行,而柯秦中没有造反,那么殷王就没有理由将其罢官或者是抓起来,短时间内竟然陷入了僵局之中。
军队每驻扎一日时间所消耗的粮草就是巨大的,这时候梁奕想到了一个办法,让送信前来的南疆国使者又将信带了回去。
又等了大概五日过后,殷王收到了这条消息,他同意了这样的做法随即就颁布了诏书,立四子殷贯为太子,即刻则率领五万将士返回都城接受册封,就在同一时间,殷王又派人在建安城一处
第二百七十六章 殷王“驾崩”
柯秦中吩咐完这一切之后,四人迅速离开了他的府邸,去准备接下来的事情。
要从宫中制造假的消息并且传到大臣们的耳朵里,就得洪笙和那名官员的配合才行,如果不找这个理由,那丞相做出来就是谋权篡位,会被所有人为耻,到时候就算殷王站出来还可以找其他的借口。
那两名将领还需要调遣将士,随时准备迎击守城将士,和殷王还能够调动的将士。
异常而又频繁的调动将士朝着建安城靠拢,这一点引起了殷王的怀疑,同时还发现宫内的气氛有些不对劲,不管要发生何事,他立刻让人传信给梁奕随时做好准备,他猜测导致这样的原因还是召殷贯回来起到了作用。
两日后一大早南疆皇宫突然间传出来一个消息,殷王于昨夜驾崩寝宫之内,丞相柯秦中暗中得知此事防止南疆国发生内乱,没有立刻将消息传出来,直到派人去迎接先王立下的太子这才散播了出来,让南疆国的百姓们不要慌乱,新王马上就可以接回来。
殷王被立为太子的当日就给臣民们传去了消息,所以他们是知道有太子来继位新王的,在南疆国内的确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在百姓和官员们的眼里,王上和丞相就是一体的,虽然皇上驾崩,丞相患病,太子又不在宫内,但是得知患病的丞相还坚持在稳定局面都十分的感动,一时间内百姓们都是很有信心的,至于为何由丞相先代为处理国事,同样没有任何一人站出来反对。
还待在寝宫里面的殷王不敢相信柯秦中会直接在宫中动手,当他早上醒来正要让人更衣的时候,门口突然出现大量的侍卫封锁了大人,任何人不得随意的进出,而且他们只听命于发号施令之人的话,就算是王上要求打开都无动于衷。
随后他就明白这绝对是柯秦中搞的鬼,只是没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动手,对于外面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和引起的大乱他都是不清楚的,因为从早上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开门进来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