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嫡母难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幽幽浮萍
苗氏便道:“都是些传言,做不得准的,若是二位想听,我便说些当做趣闻,二位不可尽信。”
二人都答应,催促苗氏快点说。
苗氏的确知道不少这个世界的外海洋人的情况,综合来看与自己前世所知差不多,此时的洋人处在前世元明时期水平,而且语言也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当下就教了二人几个简单的短句,例如你好、再见、谢谢、好的,还说了一些洋人先进的技术
妙英比苗氏大不了几岁,但是好奇心还是很旺盛的,只有倪垣在听了洋人许多新技术后,便有些安静,似乎一直在思考。
半晌后,他问道:“依江夫人看,朝廷是否应该开启海路,鼓励海商”
苗氏垂下眼眸,想了想,中肯的说道:“大海广阔无边,其中危机重重,海商不仅要时刻面对自然的灾难,还要预防海贼的侵犯,一般的商行是无法完成交易顺利返航的。所以即便要开通海路,也要我们朝廷先练好水军,最起码在近海能够保障海商的安全。”
倪垣听了若有所思,顿了顿道:“不瞒夫人,前几年在下家中也有船只前往外海碰运气,只是至今未归,家中有个重要成员亦在船上,家中万分担忧。所以对于海商这件事情,关注的多一些。”
苗氏了然道:“如此……兴许他们走的远了些,大海茫茫,未知之事实在太多,无法预测啊。”
倪垣似乎情绪有些低落,静静的喝杯茶,对苗氏说:“夫人消息灵通,若今后再有海商的消息,还望告知一声。在下虽不常离家,但也十分关注这件事,若有消息,请夫人留封书信在师太这里,若夫人回了清河府,在下在清河府也有个小店铺,还请夫人留意。”
当下把清河府的倪家铺子位置说了。
苗氏自然应道:“倪先生放心,若有了消息,定然通知先生。”
倪垣便急匆匆的告辞了。
苗氏这才把江妈妈和双喜叫过来,办了正事,捐了三百两银子香油钱,又说了妙清师太的近况,妙英便合十道:“师姐素来便心怀天下,只是出于一定的原因一生困在这一方天地,幸而遇到了夫人,便如脱离笼子的金雀,从此可畅游天空了!贫尼替师姐谢过夫人了!”
苗氏急忙还礼,内心也疑惑,自己还觉得不好意思呢,感情人家还当做好事了。
怎么三十多年不来京城,人们的思想进步这么多
回到城里,才知
道月牙儿被祖
114 苗氏见太后,姚氏害喜
圣上自然也要来看自己的母后的,太后便让苗氏回避了。皇后更是高兴不已,对着圣上差点撒娇起来,还是太后身边的老嬷嬷看不过去了,咳了一声,皇后才回过神来,不由得脸上燥热。
但圣上今日甚是体贴,主动邀请皇后一同回去。皇后甚至没有推辞一下就答应了,幸亏太后似乎也烦了她,挥挥手大方的让她跟着圣上一道走了。
福禄长公主很是有眼色的对太后说:“云雁这孩子还没见过母后园子里的那只孔雀呢,此时怕是正在散步,女儿带她去看看,兴许能看到它开屏呢。”
太后便宠溺一笑:“那便去吧,可别晒到了,让宫女们打伞。”
福禄长公主和江云雁屈身谢过,便一前一后离开了正殿。
江云雁若有所思的回头看着,知道看孔雀不过是借口,太后要单独见母亲!
苗氏也不是笨人,便等着太后发话。
太后只是柔柔的看着她,让她坐在自己对面的炕上,幽幽的来了一句:“三十多年不见,你竟没有变了多少,只是成熟了。”
苗氏内心翻江倒海,有些拿不准太后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们早就知道自己知道了往事,这是要诈自己还是怎的
一时间忘了反应。
太后便笑了起来:“当年,哀家实在无力阻止先皇的决定,让你受苦了!”
苗氏一听,赶紧起身走到地上跪下。
太后扶起苗氏,道:“你别多心,皇儿他并不知道你已经知道当年之事了,这只是哀家自己的猜测。”
苗氏猛然抬头,看向太后平静的面容,有些沙哑的嗓音响起:“为什么。”
苗氏不知道自己想问的是什么,可她只能想到这一句。太后却仿佛知道她想问什么一般,轻轻叹息一声道:“皇儿他和他父皇很像,但幸好只是像,他不是他!”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但是苗氏却听懂了。
“所以,你不必担心,皇儿不会对你不利。”太后语气虽轻却十分笃定。
苗氏想了想,伸手擦拭了额头冷汗,对太后道:“多谢太后娘娘垂怜!”
太后仍让苗氏坐下,道:“那药效绝不会消失,所以,应该是你祖父告诉你的吧。”
惊讶于太后的聪慧,苗氏坦然道:“是,祖父很是担心,却替臣妇承担了诸多风险。”
太后深吸一口气,有些怅然,道:“可惜了,那些曾经你都不记得了。不过,这样也好。”
顿了顿,太后眯了眯眼睛,苗氏瞬间感受到一股冷冽的气息扑面而来。
“至于庆王那里,你无需担心了,皇儿自会出手。”
苗氏呼吸一滞,没想到柔弱的太后竟然还有这样威严的一面。想了想,庆王那里是彻底得罪了,只是不知道是从前的恩怨还是
这次的巧合,反正两家已经势同水火了。可是苗氏不能这么说,于是便道:“不知怎的惹恼了庆王爷,也不知该如何做才能让庆王爷消气。”
太后凉凉一笑:“等着看就好了。他这次触了皇儿的逆鳞。”
苗氏虽不知皇帝的逆鳞是什么,却也知道太后这是拿自己当自己人了,才会透露这么隐秘的事情,当下笑道:“臣妇还真是幸运。”
太后闻言只是笑笑:“幸或不幸……还真不好说。”
清河府江家此时也是一派喜气洋洋,姚氏懒洋洋的靠在榻上,方才的孕吐让她差点吐出胆汁来。她喝了口香茶漱口,待丫环把痰盂拿的远远的,她才用手扇扇鼻子跟前,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哎呦喂,这到底是个什么孩子呀!那样颠簸他都没有半点问题,这才两个月竟然这么折腾我……”话未说完又是一阵狂吐,幸好丫环已经换了新的痰盂,否则她觉得自己能把自己给恶心死。
江河中身子僵硬的在旁边看着,焦急不已,嘴里喃喃道:“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早上好容易才喝了半碗白粥,这下子全吐了!怎么办!”
闻讯赶来刚掀了帘子进屋的俞琬听到江河中的话噗嗤就笑了,当下从身后丫环玳儿手里接过一个食盒。
把食盒放在桌子上,打开盖子,端出一个精致的瓷盅来,伸手摸了摸道:“温度正好,不是太凉也不热了,奶奶趁着这个温度喝了,兴许能好些。”
说着把瓷盅端给姚氏。
姚氏看也不看,身后的妈妈都来不及仔细检查一下,姚氏一口气喝完了,还舒爽的叹道:“这个味道还成。”
俞琬当下就笑的很温婉,走过去给姚氏轻轻按摩头部,柔柔的说道:“这酸梅汤是特意不加糖的,如今奶奶就得吃这个才能压得下去。”
姚氏虚弱的点点头,道:“是啊,但凡不是这么酸的,就像是在胃里搅和似的,一刻也停留不住。
江河中舒展了眉头,说道:“幸好业儿和玥姐儿出生时没这么折腾你。”抹了一把额头,竟然全是汗水,当下道:“爷去洗洗。”便转身进了净房,自有丫头跟进去备水伺候。
俞琬扶着姚氏斜斜的躺下,道:“贱妾当时也孕吐了几日,只是不如奶奶这般严重。”
姚氏苦笑道:“可别传出去,真是太丢人了。”
俞琬便笑道:“奶奶可万不能当着大奶奶面上这么说,当初大奶奶两胎可都是这般折腾的。”
姚氏便笑了:“你不提我都忘了,真是辛苦大嫂了。”
115 乔氏的盘算
自从大爷打发了品雪走已经大半年了,这些日子她战战兢兢,如今规律的生活虽然枯燥乏味却很安宁,她想着从小到大的遭遇,心内就平静极了。
她是家里的二女儿,也是家里最好看的女儿,所以早早的就被送进江家做丫环。姐姐虽是女孩子却很能吃苦,父母不嫌弃,大弟是老三,却因为是男孩子备受宠爱。二弟是老五,从小嘴甜,也很受宠,就算是老四虽然是女孩子可是因为已经有了三弟,母亲看她还算是顺眼。只有自己,在穷人家里,长相什么的真的不重要,能干活才有活路。而自己恰好是体弱的那一个,听婶子说,自己五岁那年因为风寒总不好,父母差点把自己扔出去,是姐姐好歹求了放在柴房,也是姐姐辛辛苦苦照顾她,让她捡回了一条命。所以八岁那年遇到人牙子来村里收丫头,她毫无疑问的被选上了。姐姐哭得昏天暗地,偷摸摸的塞给自己三文钱,告诉自己:“把这钱给牙婆,让她给你找个好人家,别让人糟蹋了!”她紧紧的攥着这三文钱,那是她一辈子第一次摸到钱。三天后人牙子收够了丫头小子离开的时候,她在人群的尽头看到了鼻青脸肿还在挑水的姐姐。她知道,姐姐偷了母亲藏起来的铜钱,被痛打一通,就为了给自己这个柔弱的妹妹一丝改变命运的机会!
每每想到这里,她的内心就一直绞痛不已。姐姐不过十三岁就叫父亲给嫁出去了,嫁给了一个快四十岁的老光棍儿,那个老光棍就省下了一个月的酒钱,凑了一两二钱银子,就把大姐给娶回家了。婚后大姐常常挨打,即便后来生了儿子也是一样,因为她没有嫁妆,是母亲给灌了药塞进牛车上送进了老光棍的门。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昏昏沉沉的拜了堂,行了夫妻之礼。
即便这样,姐姐回娘家的时候还是拼着挨了一巴掌给父亲带回了两瓶酒。
姐姐命苦啊,尽管每次给家里送钱,她都要暗中给姐姐塞几两银子,可是姐姐最后都会原封不动的还给父母,她说:“我带回去也是给那个酒鬼买酒了,还不如让父母给弟妹花了。”
她急了,说:“你自己也是有子女的,给他们花销也行啊!”
姐姐却哀伤一笑:“他们能够趁着你回来的时候跟我回来吃一顿好的,就行了,平日里的生活但凡有一点改善,你姐夫他……断然不会放过,到时候,更难。”
雨柔泪如雨下!
姐姐却安慰她道:“只要你好好的,姐姐就有希望,总不至于我们家的女孩子都是苦命的。”
而前年,四妹妹也嫁人了,凭着这些年还算是得了母亲的眼,母亲算是给她找了个不错的,是个病秧子,但好歹有些家产,只不过人家先前媳妇留下个儿子,四妹妹比
那继子大不了几岁,所以活得也很小心,并不能帮衬家里多少。
于是自己必定是家里最大的收支来源,所以她不敢回家,宁可赖在这里做个名不副实的通房。
早饭后,小丫头留香领来了两个二等丫环,这是四爷江行中院子里的丫环,雨柔认得。
“见过两位姐姐。”雨柔轻轻一礼,两个丫环愣了愣,回礼道:“不敢!见过雨柔姐姐。”
雨柔轻轻一笑,请她们坐下,让留香给上茶。
留香端了三杯茶过来,两个丫环喝了一口隐晦的皱了皱眉,便放下了,道:“我们还有差事,也不敢耽误姐姐时间,有话就直说了。我们姐妹是四爷院子里的,前些日子听说四爷暂时不回清河府了,大奶奶就说让我们有空去针线房帮忙,我们姐妹领了一些差事,就是给家里的姐妹们缝制冬装。可是我们姐妹针线不好,这段时间趁着四爷不在想回家探亲,已经跟管事妈妈说了,只是这应下的差事不好交代。听留香妹妹说姐姐愿意接手一些针线活,我们姐妹愿意把这份差事的工钱都给姐姐,就请姐姐帮忙在限期内做出来,可行”
雨柔翻看了她们带来的布料和针线,知道她们是一点都没动手,便问道:“期限多久”
一个丫环脸色一红,道:“这个,有点急,十日内……”
十日,纵然是自己也还是有些赶,雨柔微微皱眉。
那丫环便去了自己耳朵上一对银耳钉放在桌上,道:“求姐姐帮忙。”
雨柔便想起了自己姐姐耳朵上一对镀银的耳钉,与这个相仿……
“好,我应下了,必定不会误了期限让二位姐姐不好交代。”
二人大喜,留下一半的工钱,说探亲回来后得了工钱就补齐,雨柔应了,留香便送她们走了。
是的,她有时候还会兼职绣娘,因为手艺还不错,也时不时有些额外的收入。每次回去的时候,就会偷偷买些小孩子的吃食给姐姐的孩子们。
那对银耳钉真的不值几个钱,但是对姐姐来说,能把她的镀银的耳钉换成真银的,也不错吧,毕竟这么相似,那个人应该看不出来。
乔氏已经是掌家快半年的当家奶奶了,所以想到知道自己院子后罩房的一个通房的日常还是很简单的,得知了这些情况后,乔氏有些难受。
“好歹是大爷的人,怎好叫她过这样的日子!”
杨妈妈也有些唏嘘:“从前只见品雪那丫头跳腾,就连带着讨厌了她,谁知她竟是这样的性子,这样的经历。奴婢先前只
116 雨柔的寡情娘家
雨柔已经写好了几张大字,无非是简单的字,准备给留香识字用,闻言看过来,便高兴道:“这是基本字帖,想来还是大爷小时候的时候临习过的,如今的确是没什么用处了,我们用来却是最好。毕竟我的字也只是能看而已……”
于是小丫头留香每过几日便能拿来些书籍,字帖,后来是一些练习的账本账册什么的。雨柔也不疑有他,毕竟除了经书能看到别的书籍,除了念经刺绣还能写字算术已经让她的生活很充实了,充实得忘记了给家里捎银子的日子。
直到留香传来消息,说雨柔的母亲来了,说这个月的银子没送回去,家里揭不开锅了。
雨柔这些日子以来的顺心顿时溃散干净。她攥着字帖的手慢慢的松开。把桌上的东西收拾的整整齐齐,才从抽屉里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个荷包,捏在手里慢慢随着留香走出去。
她只是个通房,父母自然不能进府,只能在下人院的偏厢房或者耳房候着。她已经很久都没有在白天走过整个后花园去下人院了,以前都是让留香拿了银子交给下人院的管事,托人捎给她的父母。
有时候,她真的很想自己亲手交给父母,可是父母从来不肯来,因为从乡下进府城里需要一天的时间,她们进城还需要车钱和饭钱,若是晚了,还要住宿钱。既然江家有许多当年一起选进来的丫头小子,给捎回去银子也不是什么难事。还有一点,人家的父母来的时候多少都会准备些土特产,自己的父母……只会伸手要钱。她们恐怕都不知道自己爱吃什么。
这一次,小丫头留香说,她母亲拿了个包裹,非要亲自给她。
是红薯吗还是给自己做了双鞋
雨柔不想这么期待,可是却忍不住这么期待着……
她穿着平日里的衣裙,在这富贵的江家已经很是寒酸了,但是母亲见了还是叫了出来:“呦呦呦!我说二丫,你平日里都穿这么好的料子!这么多褶子,摊开了能做成两件衣服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