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之雄霸海外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比萨饼

    杨天生结党营私,他主管大明经济业务,在他的管辖范围里成为独立王国,强势无比,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他把大工程交给他的牌友和酒友承包,从中获取巨利……

    介个,杨天生被弹劾后,好奇地问马士英:“苏威是不是他马相的人,受他的指使?专门来搞他杨某人?”

    马士英心中一跳,连忙矢口否认。

    与弹劾马士英不同,苏威还是提出了一些证据,只不过不够硬朗而已。

    由于杨天生是东南国的皇亲国戚,面子非常大,且需要用他去制约马士英,因此苏威以证据不足,擅劾大臣的罪名去职。

    至于堵胤锡,他清名在外,脏水泼不到他的头上,就弹劾他是尸位素餐,对于官员贪赃枉法之事不理不问,有失为臣之道。

    气得堵胤锡自请任职都察院,用来监督官员。

    堵胤锡被东南王称赞是朝臣中最有战略眼光之人,任职都察院是大才小用,因此对于他的呈请,朱和坪留中不发。

    朱和坪很清楚如果允许科道风闻奏事,势必会使党争重新尖锐化,到时他与他的子孙们就会变成前明中后期的皇帝那样陷于极度被动,只能呆看两边文官掐架,导致一事无成。

    他并不傻,他对于晚明科道介入党争、上下壅蔽的现象极为忌惮。

    现在的形势随着人员增加、经济发民、事务增多而日益复杂,作为统治者必须要考虑科道官员到底是应该据实奏闻还是可以风闻奏事,这是解决党争问题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味禁止科道风闻奏事,似乎会使统治者面对压制言路、钳制士人的巨大压力;而允许科道风闻奏事,又难免助长党争气焰。因此他觉得需要谨慎地、甚至矫枉过正地对待科道的风闻奏事,同时也试图找到更准确的信息渠道来取代科道官员的功能。

    科道能否风闻奏事已经成为朝堂之上的一个热点问题,朱和坪唯有用一个“拖”字诀,现在他想问颜琨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颜琨摇头道:“我东南国此问题相对不大。”

    “我知道,我知道!”朱和坪喃喃地道。

    在东南国有监察机关用来管理官员,东南国的制度也相对完善,毕竟它是一个新举的国家,白纸一张任由涂抹,而且东南国的官员更为思绪简单、廉政高效。

    没有借鉴,这让朱和坪很是挠头。

    “这样啊,你真可是遇到了难题了!”颜琨说道。

    两人都在思索,没有说话。

    太阳暖暖地照下来,寺内黄色的院墙搭配着绿树,很是耐看,望着山下的玄武湖,名目胜境,掩映如画。此乃皇家重地,因有水利,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政府黄册的存放地,黄册乃国家户口赋役总册,相当于中央档案馆。

    颜琨呆呆地望着湖泊,突地问:“母后怎么讲?”

    “母后无甚表示,只说要我去想!”朱和坪双手一摊地道。

    颜琨肯定地道:“你母后一定有方法,她是想看你的表现!”

    朱和坪惊道:“这样啊?!”

    “可是她不肯说耶!”朱和坪丧气地道。

    “没事,我们一起向母后请教吧!”颜琨安慰他道。

    朱和坪连连点头道:“那感情好!”

    “不过,在找母后之前,我们得做些工作哦!”颜琨聪明地道。

    “怎么办?”朱和坪忙问道。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颜琨说道,朱和坪遂与他商定对策。

    ……

    听闻皇太孙殿下要开廷议,就俯允科道风闻奏事进行辩论,众臣子无不振奋,捋起袖子写章程,擦拳摩掌准备大肝一场。

    而马士英听说要开这种廷议,顿时苦笑:廷议上只怕是一边倒地要求开启科道风闻奏事,万一朱和坪顶不住压力,同意了言官以风闻言事,那乐子就大了。

    他不敢与堵胤锡沟通,而与杨天生会唔道:“你我已经被言官列为二党,一曰马党,一曰杨党,言官说我们分立门派,党争严重,祸害国家,属于被要打倒的对象!”

    确实,马士英是个有实权的首辅,礼绝百僚;而杨天生海贼出身,跨海而来,为人强势。

    两人明面上还保持着一团和气,但手下人已经斗得不可开交。

    “一旦朝廷允许科道风闻奏事,只怕你我皆被戮至遍体鳞伤矣,不知杨公可有良策以解此厄?”他问杨天生道。

    杨天生不以为然地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马相放心好了,他们注定是成不了事的!”

    只见他不慌不忙,说了一番道理,彻底地安定了马士英之心。

    :

    (iishu)是,,,,!




第1692节 廷议风闻奏事(一)
    【】(iishu),

    【 】,精彩小说免费阅读!

    “现在虽是皇太孙殿下主持朝政,但大事最终拍板者乃监国公主殿下!”

    “科道风闻奏事祸害大明,已成定论,白纸黑字写进了前明史,岂可自掌嘴巴?他们想把天给翻过来,马相以为,这能成吗?”

    “不许科道风闻奏事,乃东南王所定,监国公主是他的妻子,不会逆夫!”杨天生一一分说道。

    “竖儒只会放嘴炮,孰不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现在讲的是猪的屁,谁放的屁越大,谁就是有理!”杨天生挥手道:“过去那种长篇道德说教可以休矣!”

    马士英心中大定,虽说他也是被骂“竖儒”中的一员,但文人相轻的风气犹为严重。

    伪君子令人讨厌,相比之下,反倒是海贼杨天生这种真小人来得可亲,他对杨天生拱手道:“待廷议那日,还望杨公帮衬!”

    “一定,一定!马相放心!”杨天生满口答应,不过他预言道:“说不定都不怎么要我们出手,自有人去搞定那帮家伙!”

    “堵胤锡?”马士英眼前一亮道。

    “对,堵胤锡!”杨天生肯定地道。

    ……

    起初官员们要求恢复科道风闻奏事,朱和坪往往是留中不发,如今雷厉风行起来,召集朝臣廷议,乃朝臣的扩大会议,包括了内阁、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员,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五人。

    其中有内阁六阁老,明朝九卿则有大小之分,明以六部尚书与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大九卿;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寺卿为小九卿。

    大小九卿均来,另有他们的副手也参加了会议。

    科道官员,包括了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吏等人。

    会议在华盖殿召开,皇宫正殿是奉天殿,无论是朱真真还是朱和坪,他们从不在奉天殿议事,这是谨守礼制,只有现任皇帝朱由产才能够名正言顺地居于奉天殿议事。

    当然,一旦朱和坪正位,成为皇帝,他就可以动用奉天殿了。

    群臣汇集,大家看到了朱和坪宝座左下方另设一座,黄绫包裹,均不知其意。

    很快他们就知道答案,随朱和坪一起来的还有一位不速之客,正是东南国王太子颜琨!

    颜琨造访南京是官员们关心的一件大事,大家都在猜测他来想做什么。

    他头顶大盖帽,身穿东南军军装,仪表威严。

    这次大议,有他参加,无疑能够吓倒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家伙,否则待他以后见着东南王,与东南王一说,那些官员就会“简在帝心”了。

    东南王非常强势,调整官员时是直接丢名单执行,不象朱真真和朱和坪还得召集大臣,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后再作决定。

    尤其是当开会时,他身边站了一人,给颜琨指点发言官员的名字与简历,情景真的有点吓人!

    不仅是他这么着,大明现有一个职业很吃香,那就是“速记员”,把参会人员的话给记下来,如此大家不能够大放厥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

    朱和坪身穿明黄色四爪龙袍,精神十足,让众臣心中嘀咕。

    看来他有兄弟帮忙,确实不同!

    颜琨是以东南国使节的身份出现在大殿上,除他之外,还有东南国重臣夏允彝、陈子龙和海军上将洪煕官也列席会议。

    谁都不能挑刺,因为东南王已经规定了两中华无分彼此,这样的事情,东南国使节参加无妨。

    所有的臣子们向朱和坪下跪行礼,山呼千岁、千岁千千岁!

    而颜琨则在位置上站直,手加额头行军礼,朱和坪向他欠身点头回礼。

    行礼毕,朱和坪让官员们平身,他们在地上爬起来,一个个目光灼灼,有的人已经是饥渴难捺,准备上阵了。

    果不其然,当徐公公宣布皇太孙殿下欲就科道官员如何发挥作用,请大家畅所欲言时,户科给事中姚至言头一个发言,他力主给予科道官员以风闻奏事的权利。

    姚至言从六品官阶,位置不高,但影响力很大。

    因为他是新明第二任首辅,已退休的姚明恭的孙子!

    众所周知,姚明恭原为前明的内阁高官,作过文华殿大学士和户部尚书,被称为姚阁老,之后他过档到东南国任职,照做高官,待颜常武另立新明,首任首辅是孙承宗,接任者正是姚明恭。

    姚明恭为人宅心仁厚,操守良好,曾致信告诫其弟居恭(任剑州牧)“洁已爱民,虚心听狱,严胥役,禁家奴。”

    他在位期间,主持朝政,维系新旧官员,做出良好的贡献,众人皆服。

    不象马士英,别人对他的看法是两极分化,一是他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经济贡献,大明经济高企,人口增长,年年上一个台阶,以致国力增强,军队茁壮、民众渐渐富裕,还拓地千里;第二是他为人极力谄媚逢迎东南王,软骨头一个,对颜氏言听计从,甘为颜氏狗,连带对着朱真真这个妇人与朱和坪这小屁孩子都是满心地为他们打算了,哪有我大明明仕大夫的铮铮铁骨,令人不齿!

    诋毁马士英的人说他不过是萧规曹随而已,颜常武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发展经济是得到了杨天生的帮衬,没有杨天生负责经济事务,马士英根本无甚能耐劳,这种说法与讥笑杨天生是个海贼,白丁一枚,只会吃喝,根本不会管理经济,要不是马士英帮他,杨天生都坐不稳次辅位置的说法相抵触。

    马士英的名声不好,相传他包庇门人与家人,收受贿赂,朝廷派员查过他,查无实据,但无法禁止别人照样说他。

    新明到此,共有孙承宗、姚明恭和马士英三任首辅,孙承宗和姚明恭的名声远比马士英要好,如今姚明恭的孙子姚至言都出头为科道风闻奏事,帮理不帮亲,可谓反戈一击,大振赞成派军心。

    姚至言首先出班发言,他高屋建瓴,首先从科道风闻奏事的历史说起,他简要回顾历史,指出南北朝的御史风闻奏事,源于汉代的“三公谣言奏事“,东汉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据传闻劾奏刺史二千石官僚,称为“谣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为御史的特殊权力。

    接着是宋朝行台谏制度,到了大明朝则有科道制度,乃是一脉相承,有利国家,尤其是有利于皇帝!

    如无科道制度,不行风闻奏事,只怕唐朝藩镇之乱,祸不远矣。

    姚至言的口才很好,抑扬顿挫,娓娓而谈,富有感染力,摆出了一副为国家、为皇帝着想的态度,让人听得频频点头。

    而旁听的客人颜琨则听得想打呵欠,他有人介绍,知道姚至言是什么货色,心忖小子得感谢今朝,否则发言被祖父姚明恭听到了,他可是不同意风闻奏事的,逆了他的意思,只怕他可用忤逆的罪名,将活活打死了事!

    (iishu)是,,,,!



第1693节 廷议风闻奏事(二)
    【】(iishu),

    新明法律规定子民生命权不受他人剥夺,只有官府才有杀人执照,依法处置罪犯。

    这条规定对于皇家与普能民众一视同仁,在前明乃至于打前的年代,上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下有种种的乡约民规,比如父亲若告儿子忤逆,打死了事,不受追究!

    颜琨突然想起一句话“你能够在此发言,你还得感谢你所反对的朝代和人!”

    他的父亲颜常武入主新明,背后被人辱骂,骂他是海贼、强盗,杀人无数,还歼银掳掠,无恶不作。

    但颜琨看过公开发表的颜常武执政新明后的归纳总结他杀人不多,除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官员之外,其余的人一个不杀,部流放,更没有灭族之事。

    在运输他们到东南亚时,保障他们的生活,所有的船长都签了责任状,不得死一个人,否则会被追究。

    那些到达东南亚进行劳-动-改-造的东林党人士,官府关心他们的生活,给予出路。

    他们也焕然一新,现在,前东林党干将史可法在土澳当起了总督!

    还有好些前东林党人痛改前非,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很好的贡献。

    一些传闻被杀的前明官员和大儒,当他们重新出现时,造谣者被啪啪地打脸。

    颜琨为他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冷眼看姚至言,心忖这帮人怎么还不接受教训,还想着重覆前明旧辙?

    真要是恢复科道风闻奏事,就一定对他有利?

    当然,他搞别人一时爽,被别人搞则时时爽!

    当他得势时想搞谁就搞谁,可是花无百日红,待他失势时,别人连他走路姿势都可以拿出来说话,参劾他,给他安下种种的罪名。

    这不是说笑的,某位官员因为斜眼看皇帝,被治以大不敬的罪名!

    或许,他已经不计个人得失,而想的是团体利益---文官阶层,就算文官怎么斗殴,也是肉烂锅里。

    多么高尚的品德啊,颜琨都要为他拍掌叫好,就不知道他在地方任上时会不会这么努力,会不会拼命在前呢?

    颜琨脑洞大开,心中泛起了一个想法……他想建议新明废除翰林院,断所谓清流的根!

    ……

    姚至言说古道今,说起今朝,首先就拿朝廷曾严重关注的兵部郎中赵新华前往北海之事展开讨论,赵新华往北海去,一路连吃带拿,在核销军队报销时收受大量贿赂,造成很坏的影响。
1...557558559560561...9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