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刺史过谦了!瓜州迁民之事还望你多加帮衬呢!”,冂格里钦笑着道。

    虽然旧岁经过蒙古人的劫掠,沙州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因蒙古人的目标是甘州、肃州等城,所以沙州的战事并未持续多久。再加上沙州偏居一隅,使得战乱时期,这里就成了绝佳的避祸之地。

    如今历经百年,沙州的人口多达十七万。其中有七成,都是汉人。这还是归义军时期,汉人聚集所致。另外就是党项、回鹤与吐蕃人。因回鹤战事,城中还聚集了不少回鹤难民。

    如今不管是汉人还是党项人,都要听从呼罗珊的指示,一路向西,在哈密力等待进一步的安置。

    冂格里钦被李承绩委任负责沙、瓜二州的迁民事宜,所以需要地方官员配合一二。这曹义节作为前沙州刺史,自然用处极大。

    “参赞折煞小臣了!为国主当差,本是分内之事,何来帮衬之言”,虽然迁民之事不是他主持,但论对瓜州民政的熟悉度,谁都比不上他。

    而且参谋司也让他从旁协助,便是有让他出力的用意的。

    “哈哈那曹刺史就多担待了!”,冂格里钦笑容谦和道。因呼罗珊暂未册封曹义节的官职,所以称呼上便遵循旧称。

    这姿态让曹义节很是受用,便再次保证会尽力将此事办好。

    而此时李承绩已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刺史府,就见街上一片狼藉。甚至有不少房屋被狂风吹塌,引起不少伤亡事件。很多牛羊也在街道上乱跑,乱糟糟的,也没秩序可言。

    近卫们纷纷将牛羊赶走,好替李承绩清开道路。

    不想一个商贾突然从转角处出来,跪地叩拜道:“小人莱翁法里斯拜见国主。请恕小人当日有眼不识国主之罪!”。

    李承绩来沙州的行踪并不隐秘,莱翁法里斯经过和州城破,有幸见过李承绩的面容。所以得知李承绩来到沙州后,就早早的侯在附近拜见了。

    “嗯”,李承绩看法里斯的身影有些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倒是八剌黑认出法里斯来,解释道:“国主,此人当日在碎叶城,向你借了第纳尔去蒙古行商。”。

    这一提醒,李承绩倒是记起他来。就让近卫将他带到近前,出声道:“你不该去蒙古了么怎会出现在这里”。

    法里斯脸上显出几分苦笑,解释道:“谢国主还记得小人,实在不胜欣喜。十天前和州城破,小人在官军的禁令下在城内多待了两日,便拉着早就置办的商货出了城。

    进了夏国的地界,不想被夏国兵丁装扮的匪徒给抢了商货。我们商队死的死,散的散。小人命大,虽失了钱财,但有幸逃过一劫。只是流落沙州多日,第纳尔用尽,将自己典给了别人做奴才。”。

    说到这里,法里斯脸色尴尬不已。因为他当初还信誓旦旦的向李承绩保证,自己会从蒙古赚回用不完的第纳尔。但现在不仅第纳尔没赚着,还将自己给卖了。

    “哦!这倒不妨事!”,李承绩听着,就吩咐道:“八剌黑,你去将他的卖身契领了。另外瓜州的府库里缴了一批呼罗珊商货,你带他去瞧瞧。若是有他的,就让他领去吧!”。

    此次出兵西夏,实际是一个巧合。

    只因有途径回西夏的商旅向哈密力的呼罗珊军队告状说,夏国人抢劫商货,杀害商旅,希望呼罗珊军队能替他们讨回公道。

    要知道,因李承绩重商的缘故,使得呼罗珊境内,商贾的地位很高。各行各业,也都与商业牵连颇深。像很多百姓就在农闲时去工坊做工,补贴家用。

     




第五百五十八章 勇将投效
    在返回瓜州的途中,李承绩又在寿昌县停留了一番。接见夏国的降官降将,询问了黑沙暴造成的伤亡事宜。临到离开了,高逸却有事单独求见。

    “国主,末将斗胆举荐一人。”,高逸被领到李承绩跟前,出声道。在流落呼罗珊后,就一直在李大海身边当差。由于表现出众,李大海就将其举荐给李承绩,好使其受到重用。

    李承绩亲自试探了一番,发现在兵家之事上高逸果然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便将其充入军中,担任中层军职。因呼罗珊扩张速度太快,兵马充入太多。所以很多军将都低位高配,高逸也就有了独领一军的机会。

    此次攻打夏国,高逸就独领一军。沙洲敦煌、寿昌二县,就是他劝降的。

    虽然军中也有人质疑高逸乃夏国旧将,恐对呼罗珊有不臣之心。但李承绩还是对他保留充分的信任,让其驰聘沙场。

    这让高逸感激的同时,也收起了那份对夏国的不忍。

    到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呼罗珊的兴起与夏国的衰弱,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而且就在和州攻破之前,他的家人就被接到哈密力。时隔一年未见,却恍如数年。李承绩的恩情,他也就记在心里了。

    “哦!何人竟让高将军亲自举荐”,李承绩好奇道。不管高逸举荐是什么人,单论高逸这份心思,就说明他已将自己看成与呼罗珊一体了。

    “沙洲望族之后,性果敢,胆识过人,吉拉思义也!”,高逸说完,李承绩就打量着站在不远处的青年。

    那是一个留着党项族发饰的男子,头顶留着三缕鬓发,就像动画片里的三毛。

    “召他过来吧!”,李承绩说了一声,一近卫就前去将他领来。

    “小人吉拉思义拜见国主!”,来的路上听高逸说过呼罗珊的礼节,便躬身道。

    “嗯!身子骨看着还不错,可使得几担弓”,李承绩坐在马上,居高临下道。

    “小人不才,只使得五担弓!”,吉拉思义面色沉静道。

    这倒勾起了李承绩的兴趣,便环顾左右,冲着忽勒道:“此人说他的臂力超过你,可还服气”。

    忽勒在被李承绩一招打脸后,就收起了心里的倨傲。再收到李承绩抛来的橄榄枝,就甘愿接受了。便被李承绩收入近卫司,从一底层近卫做起。

    此时就在一干近卫中,被李承绩点名,当即站出来道:“属下请求一战!”。

    刚好天空有一群大雁飞过,李承绩让人拿出一副长弓交给吉拉思义,出声道:“十个数以内,你们谁射的大雁多为胜!”。

    这不仅仅是臂力了,还要求准度。

    吉拉思义摆弄了下长弓,熟悉手感。忽勒则拉了拉弓弦,调整角度。

    为了公平起见,李承绩也没催促吉拉思义。毕竟长弓不是长弩,一米多高不说,重量还不轻。弓铉虽张力很足,但也要人拉动才是。尽管忽勒使用长弓的时间也很短,但相比吉拉思义初次接触,还是更有优势一些。

    “国主,小人备好了!”,吉拉思义道。

    李承绩没多说什么,就让人倒数十、九、八

    两人一开始并没有急着射箭,而是对准天上的大雁,不断调整角度。直到倒数三秒时,两人才先后放开手臂。张大到极限的弓铉也猛地回缩,将箭矢射了出去。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夏国高氏
    一番见礼后,文臣武将分列左右。

    李安全神态有些疲惫,出声道:“边患不宁,诸位臣工有何退敌之法”。

    “启禀陛下,那呼罗珊国原为大辽藩属之国,如今取而代之,以商立国。若以岁币与其交好,退兵可成也!”,御史中丞梁德懿道。

    “不可,呼罗珊劫掠成性。夏国就此就和,呼罗珊必不会善了!”,谏议大夫张公辅阻止道。

    “回鹤与蒙古交好,呼罗珊攻取回鹤,自会惹怒蒙古。不若遣使向蒙古求援,以解沙瓜二州之困!”,尚书省左司郎中李元吉出声道。

    “断断不可啊!若蒙古假道伐虢,夏国危矣!”,吏部侍郎李仲涐道。

    如此讨论着,倒是什么都没讨论出来。

    李安全听着也觉得头大,就瞧见老神在在的齐王李遵顼似乎胸有成竹。便出声道:“齐王,你可有退敌之策啊”。作为廷试进士第一名,李遵顼博学多才,颇有学问。所以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

    “启禀陛下,为臣瞧着,不如遣一使臣出使呼罗珊,面见李国主。若是呼罗珊有亡我夏国之心,自要全力御敌。若是呼罗珊只是打草谷的心思,不若晓以利害,许以重礼。再行交好,夏国边患自可安宁。”,李遵顼还真有主意,便不急不缓的说了出来。

    这叫在场的文臣武将议论纷纷,不少人更是出声说齐王主意甚好。

    李安全听着,也觉得这法子可行度很高。就让李遵顼全权负责此事。

    如此下了朝,李遵顼邀请观文殿大学士罗世昌前往自己的府邸议事。此人多次出使金国,在与外邦交往上多有所获。

    “殿下!为臣听闻呼罗珊是因回鹤皇子逃入大夏,才骤然兴兵。不若派人去寻那回鹤皇子,交给呼罗珊。再晓以利害,逼其退兵”,罗世昌想了想,出声道。

    尽管他还不知道这消息是否准备,但据前线传来的消息,说是呼罗珊出兵的缘由就是则个儿。

    “恩!此事属实。那人我已寻到,便可交予呼罗珊。”,李遵顼点了点头道。

    这倒叫罗世昌脸上一喜,接着道:“如此便好办了。呼罗珊先攻回鹤,已恶了蒙古。如今又攻入大夏,树敌颇多。听闻其旧岁已灭了花拉子模、喀喇汗国等国,正待大治。此番攻我大夏,想来不会真要灭了夏国。”。

    李遵顼听着,也觉得是这个道理。就再问了些出使的礼节,便放其回去。

    没过多久,一人从珠帘中走出,却是枢密院签书高良惠。

    他是高令公之子,在夏国上下都以为高逸死于蒙古人之手后,特意施恩于高家门第。高良惠便得了枢密院签书一职。

    但是谁成想,就在一个月前,一个回鹤行商突然来到他们家拜访,并带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那就是最追封为国公的高逸高令公并没有死!不仅如此,还跑到千里之外,投靠了呼罗珊。原本高良惠还想着劝家父迷途知返,回国向陛下请罪。所以在事务司刚开始提出接高家人前往呼罗珊时,高良惠断然拒绝。直到呼罗珊攻克古尔、天竺、波斯、喀喇汗国、花拉子模、大辽等消息传来,他坚持的信念才有所动摇。

    再到呼罗珊攻打回鹤,高逸会成为作战的将领之一,便再也不敢犹豫了。就答应了事务司的撤离条件,将高家人分批遣送回鹤。

    如今他还留在这里,只是还有任务没有完成罢了。



第五百六十章 诸部上贡
    从瓜州到兴庆府有一千多公里,高良慧以夏国使臣的身份出发,快马加鞭,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而且因呼罗珊进兵神速的缘故,高良慧在甘州就碰上了呼罗珊大军。

    这里是甘肃军司所在地,也是夏主李安全当上皇帝前,镇夷郡王府的驻地。当时这里的军政事物全由镇夷郡王李安全协理,是其龙兴之地。

    所以在李安全成为夏国国主后,这里免税两年。并且将王府赏给了太子李承祯,成为他的太子府。

    只是旧岁蒙古攻克了此城,并因守将拼死抵抗的缘故,使得城破之后,全城被屠。内里的金银财物,也都被劫掠一空。甚至连城墙,都被蒙古使唤民夫拆个一干二净。

    如今虽又重新建了起来,但不如从前那么高大稳固。内里的百姓也不多,驻军更是未满员。在呼罗珊强攻下,不到半日便被攻克。

    西夏守军退往删丹县,同时联合赶来的援军,加紧备战。

    呼罗珊军队也正好接到李承绩的命令,止步于甘州。

    高良慧来到甘州时,先是见到了兵部大狄万李大气。此次针对夏国的战事关乎到呼罗珊东境的安宁以及与中原之地的贸易,所以李承绩让李大气替自己上前线一趟。

    而他则被参谋司的人好说歹说的留在后方,便在素州遥领前线的战事。当然,李承绩的遥领实际是完全放养。因为李大气的能耐,他完全相信。

    正好耶律阿海求见的信函也送到肃州,李承绩便应允了耶律阿海,坐等在肃州。

    当下肃州城外,很多旧岁就空下来的村子已长满了荒草,田连阡陌的景象也被荒草希希代替。一些有过翻修迹象的田地也空置下来,连同附近的村子,一派杳无人烟之象。

    耶律阿海从前虽没到过夏国,但也听说夏国人丁兴旺。如今看来,却是被兵祸害得不浅。

    随行的副使孛图看到这种模样,有些幸灾乐祸道:“哈哈哈旧岁那些夏人东躲西藏,不愿沦为我蒙古国的驱口。今日遭了报应吧,被呼罗珊雁过扒毛,丝毫不剩。”。

    耶律阿海听着,忍不住补充道:“呼罗珊没有驱口,都是民人。这些夏人即便被掳,也不是为奴为婢的。”。

    呼罗珊废除奴籍的做法早就借由回商之口传到草原上,只是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呼罗珊弄的障眼法。毕竟奴隶就是财富,存在了千百年。

    世上没有那么傻的人,会白白放着财富不要。

    而且就算呼罗珊的国主同意,底下的那些老爷们,也肯定不会同意的。

    孛图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并不觉得呼罗珊真会善待掳来的异国百姓。便出声反驳道:“耶律千户莫要信了那些回商的鬼话。他们谎话连片,向来低价骗走我们的牛羊,再高价卖往别处,从来都不会真心与我们交好的。”。

    这是草原人对商贾的一致看法。

    到底低买高卖就是商人的行事准则,所以在草原人眼里,商贾就是奸诈之辈。

    耶律阿海听闻,只露出几分苦笑,便不再言语了。

    这么到了肃州城下,低矮的城墙上还残留着战火的遗痕。负责护送蒙古使团的呼罗珊将士拿出一块通行令牌,守城的将士见了,才放他们进去。

    和城外相比,城内还有些人迹。但也处处是断壁残垣,有些无人修补的房子,都已经塌败近半。

    到了原肃州刺史府,现在的呼罗



第五百六十一章 蒙使求见
    这样的人耶律阿海看着也生厌!但部落就是这样的脾性!

    旧岁蒙古攻伐西夏时,吐蕃与回鹤境内也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来称臣纳贡。今日换成了呼罗珊,各部马上又换了主子。

    再看呼罗珊如此厚赏,那些部落们自然以为得了大便宜。

    不过耶律阿海知道,呼罗珊比蒙古所图更大。一旦让呼罗珊在这里站稳脚跟,那来日就别想安宁了。毕竟呼罗珊境内,已经不允许部落的存在了。

    钦察与契丹诸部被收编成军,就是最好的明证。

    便也不愿与这样的人多有言语,对孛图出声道:“公务要紧,我们先进去吧!”。孛图朝药离撒冷哼了一声,就甩袖进入内间。
1...133134135136137...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