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呸!还以为自己什么东西我们部落旧岁献了那么多牛羊,也没看你们赏赐什么。跟呼罗珊一比,真是小气巴拉。”,药离撒紧了紧怀中的物件,也骂骂咧咧的离开。

    而到了内里的耶律阿海首先见到的一块方形影壁。上面镶嵌了一块同比例的镜子,将人的一切神采都照的惟妙惟肖。

    尽管曾遭过蒙古劫掠,但刺史府房室大致保存完好。内里的物件也经过新刺史的置办,别有一番光景。如今李承绩暂时住进来,内里又添置了很多呼罗珊的物件,使得多了不少域外之感。

    这影壁上的镜子,就是其中之一。

    耶律阿海还看到镜面上‘明正衣冠’四个大字,回鹤与汉字双写。

    “嘿!这东西可真稀罕。里面的人,和咱们真真的像!”,孛图对着镜子挤眉弄眼,叫站岗的近卫看着忍不住发笑。

    “这是镜子,里面的人儿就是咱们自己!”,耶律阿海有些丢脸的提醒道。这镜子几年前就在蒙古有过售卖,只是价格高昂而且都只有巴掌大小,所以只有一些贵妇才会置办。

    而这孛图则是谦谦州的一个小部落头领,因性格率直,说话风趣被大汗多看了几眼,便留在大汗身边听令。曾几次跟随塔塔统阿出使回鹤与东喀喇汗国,所以此次耶律阿海出使呼罗珊,便让他充当副使。

    没见过什么世面,就瞧什么都稀罕。

    当然,这样大块的镜子耶律阿海也没见过,更没听说将其当成影壁来使用。

    便整了整衣衫,扶正有些歪斜的帽檐,进入内里。黄色的布帘别着流苏,窜着一串串的圆润宝石,系在两旁的木柱上。

    李承绩坐在上首,紫檀木打造的太师椅上,镶着宝石、玛瑙以及金银等配饰。靠背上还有好大一块铜镜,用玉石做镜框,端是名贵无比。

    在座的文臣武将以参谋司的官员居多,另有一些没有出战的守将。看到耶律阿海等人进来,都心思各异的打量着。

    “蒙古使臣耶律阿海(孛图波尔图拉)拜见国主!”,他们行的是跪拜礼,而且五体投地才行。

    这是呼罗珊的礼部新规!

    但凡部族或异国使臣初见,都要行跪拜礼。一来时彰显大国威仪;二来也是彰显主次,分清上下尊卑。

    “平身!”,李承绩点了点头,一旁伺候的贴身太监穆尔果就尖着嗓子道。

    “这是我蒙古国的礼单,还请国主御览!”,耶律阿海接着献上礼物。

    两国交往,互赠礼物是最基本的礼仪。李承绩打开来看,有虎皮、狐皮、鹿皮等动物皮草,也有毛毡、绣品、木雕、石雕、骨雕等蒙古特有的工艺品。

    虽然数量都不算多,但加在一起,也不少了。

    从这一点上,李承绩也断定出蒙古没有和自己翻脸的意思。

    这倒是符合他的判断。

     




第五百六十一章 蒙使求见
    这样的人耶律阿海看着也生厌!但部落就是这样的脾性!

    旧岁蒙古攻伐西夏时,吐蕃与回鹤境内也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来称臣纳贡。今日换成了呼罗珊,各部马上又换了主子。

    再看呼罗珊如此厚赏,那些部落们自然以为得了大便宜。

    不过耶律阿海知道,呼罗珊比蒙古所图更大。一旦让呼罗珊在这里站稳脚跟,那来日就别想安宁了。毕竟呼罗珊境内,已经不允许部落的存在了。

    钦察与契丹诸部被收编成军,就是最好的明证。

    便也不愿与这样的人多有言语,对孛图出声道:“公务要紧,我们先进去吧!”。孛图朝药离撒冷哼了一声,就甩袖进入内间。

    “呸!还以为自己什么东西我们部落旧岁献了那么多牛羊,也没看你们赏赐什么。跟呼罗珊一比,真是小气巴拉。”,药离撒紧了紧怀中的物件,也骂骂咧咧的离开。

    而到了内里的耶律阿海首先见到的一块方形影壁。上面镶嵌了一块同比例的镜子,将人的一切神采都照的惟妙惟肖。

    尽管曾遭过蒙古劫掠,但刺史府房室大致保存完好。内里的物件也经过新刺史的置办,别有一番光景。如今李承绩暂时住进来,内里又添置了很多呼罗珊的物件,使得多了不少域外之感。

    这影壁上的镜子,就是其中之一。

    耶律阿海还看到镜面上‘明正衣冠’四个大字,回鹤与汉字双写。

    “嘿!这东西可真稀罕。里面的人,和咱们真真的像!”,孛图对着镜子挤眉弄眼,叫站岗的近卫看着忍不住发笑。

    “这是镜子,里面的人儿就是咱们自己!”,耶律阿海有些丢脸的提醒道。这镜子几年前就在蒙古有过售卖,只是价格高昂而且都只有巴掌大小,所以只有一些贵妇才会置办。

    而这孛图则是谦谦州的一个小部落头领,因性格率直,说话风趣被大汗多看了几眼,便留在大汗身边听令。曾几次跟随塔塔统阿出使回鹤与东喀喇汗国,所以此次耶律阿海出使呼罗珊,便让他充当副使。

    没见过什么世面,就瞧什么都稀罕。

    当然,这样大块的镜子耶律阿海也没见过,更没听说将其当成影壁来使用。

    便整了整衣衫,扶正有些歪斜的帽檐,进入内里。黄色的布帘别着流苏,窜着一串串的圆润宝石,系在两旁的木柱上。

    李承绩坐在上首,紫檀木打造的太师椅上,镶着宝石、玛瑙以及金银等配饰。靠背上还有好大一块铜镜,用玉石做镜框,端是名贵无比。

    在座的文臣武将以参谋司的官员居多,另有一些没有出战的守将。看到耶律阿海等人进来,都心思各异的打量着。

    “蒙古使臣耶律阿海(孛图波尔图拉)拜见国主!”,他们行的是跪拜礼,而且五体投地才行。

    这是呼罗珊的礼部新规!

    但凡部族或异国使臣初见,都要行跪拜礼。一来时彰显大国威仪;二来也是彰显主次,分清上下尊卑。

    “平身!”,李承绩点了点头,一旁伺候的贴身太监穆尔果就尖着嗓子道。

    “这是我蒙古国的礼单,还请国主御览!”,耶律阿海接着献上礼物。

    两国交往,互赠礼物是最基本的礼仪。李承绩打开来看,有虎皮、狐皮、鹿皮等动物皮草,也有毛毡、绣品、木雕、石雕、骨雕等蒙古特有的工艺品。

    虽然数量都不算多,但加在一起,也不少了。

    从这一点上,李承绩也断定出蒙古没有和自己翻脸的意思。

    这倒是符合他的判断。

     



第五百六十二章 谈判条件
    晚上,刺史府的后堂花厅,负责与蒙使谈判的王殷志向李承绩汇报着谈判事宜。基本上蒙古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立即退出回鹤,第二个是恢复东喀喇汗国的国祚。至于阿力麻里,可以承认归呼罗珊所有。但要给予十万第纳尔的补充,可以用呼罗珊商货充抵。

    这明显就是狮子大开口!无论是东喀喇汗国还是回鹤,都已经归呼罗珊所有,完全不需要蒙古承认。即便蒙古在阿勒坦山以北驻了重兵,也吓不退呼罗珊。

    所以王殷志也自顾自的提出呼罗珊的条件。

    一是双方承认现有边界为准;二是蒙古放弃对夏国的上国地位,承认夏国归呼罗珊所有。如此一来,蒙古的西南就都被呼罗珊包围了。

    所以这两个条件,无论哪一个耶律阿海都不能答应。而且就算他答应了,也不能做主。因此初次谈判很理所应当的不欢而散。

    “回鹤、东喀喇汗国、阿力麻里三国决不能让出去!其他都可商谈!”,李承绩听完,出声道。

    夏国距离呼罗珊实在太远了!现在能攻取夏国四州府,只因为这些地方本就残破。另外夏国守备松懈,才会兵败如山倒。而且有蒙古在北边虎视眈眈,呼罗珊防守起来也压力甚大。

    所以夏国的城池,他早就决定要放弃的。只是在蒙古面前提出来,好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因局势变化太快,耶律阿海也极为被动。因此很多事情,他也要和蒙古那边通气。王殷志谈判时,也看得出来,便应声道:“蒙使对回鹤之地极为看重,要让他们松口,怕是没那么简单。”。

    李承绩闻言,喝了口茶水道:“那就再等等。左不过有夏国在手,我们还有筹码!”。

    这是从夏国弄来的新茶,就在刺史府找的。身在呼罗珊之地,从来就没喝过新茶。所以初次喝起来,李承绩也是极为享受。

    王殷志也知道这事儿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谈完的,就说起了夏国使臣的事。

    虽然高良慧还在路上,但夏国的谈判条件已先行传了过来。李承绩先前看过,夏国是真有求和之心。只是李承绩觉着还要把夏国打疼了才好,不然等呼罗珊大军退走,他们又不长记性。

    这是夏国人的脾性!

    他们在宋国和辽国间夹缝求存时,就总是墙头草一样不断转变立场。后来被蒙古吓得求和,也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背后使坏。以致后来被蒙古屠了李氏一族,毁了国祚。

    如今夏国一边求和,一边在删丹增派兵马。听说连国内最顶尖的战力‘铁鹞子’都派来了。旧岁和蒙古人一战中,铁鹞子立下了不小的战功。但因人数实在太少,又被蒙古人寻了破绽,出现了不小的死伤。

    如今再派来对付呼罗珊,那得好好让他们长记性了。

    便让王殷志下去准备,善待高良慧。并得空让高逸见见,好让父子俩团聚一番。因出于保密,直到现在高逸对外都没有恢复本名。就连劝降沙瓜二州,也用的是去信相见。

    现在高逸身在军中,用的是陶毅的名字。一般人,还真的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令公。

    一些知道的,现在也都被呼罗珊强制迁走。再有事务司从旁遮掩,夏国高层就更无人知晓高逸还活着了。

    这么过了两日,甘州城外,水网纵横的黑河流域芦苇荡漾。很多荒废的良田长满了嫩绿的野草,一些栖息的水鸟悠闲的在其中觅食。另有为数不少的豺狼在啃食着死人的尸骨。

    这里的农耕从旧岁就荒废了,今年



第五百六十三章 夏国俘虏
    ?

    “举起手来!”,一个留着少许胡须的短发少年目光冰冷地看着刘昭义道。

    尽管对方的汉话带着浓浓的幽燕之地口音,但刘昭义还是听得懂意思。就保命起见,缓缓举起双手。

    随即耳后传来一声战马的嘶鸣,就见一少年骑着白马绕到他身前。

    这是图尔干,在被流放到达林库尔不久,他就被他爹悄悄接回部落。随着呼罗珊征兆诸部,他也随军入伍。

    “蹲下!”,图尔干继续道。这是训练时呼罗珊军官教的指令,现在都派上用场了。

    刘昭义听话的蹲下身子,心里有些惊讶。因为对方棕发碧眼,明显不是汉人。但汉话却说得不差,很可能就跟军中所传一样。那呼罗珊国,真的是汉人建的国家。否则的话,怎么胡人都说汉话了。

    这是最近擒生军底下私传的。

    毕竟对夏国来说,呼罗珊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国度。至少在夏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过呼罗珊的名字。所以初次听说这个国家时,都忍不住好奇它的来历。

    一开始有人说是辽国人,但后来从西边来的回鹤人口中,得知辽国已经灭了。并说呼罗珊是葱岭西边的国家,国内有不少波斯人。但建国者是个汉人,还是辽国郡王之子。所以国内通行汉话、波斯话和回鹤话。

    这些传闻刘昭义以前还不大信!

    因为在他印象里,汉人孱弱。像中原汉地,主事的都是胡人--金人。他们汉人的田地,很多都被金人占了。夏国境内虽也有很多汉人,但主事的也是胡人--党项人。西边的回鹤也有汉人,但主事的同样是胡人--回鹤人。

    所以更西边的胡人之地,汉人那么少,怎么可能有汉人做出这等宏图伟业之举。而且那呼罗珊的国势还不弱,灭了回鹤,都打破大夏四州府了。

    但现在看图尔干一口的汉话,他有些信了!

    在他暗自细想的时候,又有几个呼罗珊小兵赶来。先是用麻绳将他捆了个结实,然后用一串绳子将他们串起来。这么跟在呼罗珊小兵身后,不情不愿地走向哨所。

    这是甘州城外的十六哨所之一,名为白水哨所。因为这里靠近白水村,便取其名。驻守这里的是第五军中营,兵源两千七百零三人。来自契丹与钦察以及其他的小部落,人员构成复杂。

    好在建军后,呼罗珊就让监官加紧扫盲识字。并以回鹤话为主,使得军队里,各族士兵交流基本无障碍。另外汉话也有普及,但多是作战用语。到底汉人在军中比例太低,如果强行以汉话为主,只会影响扫盲进度。

    而且现在是战时,也没那么多的时间让将士们慢慢识字。

    刘昭义走在后面,听到呼罗珊小兵不断说着什么。只是回鹤话他不大听懂,所以只能从他们脸上的笑容推断出,对方的心情不错。

    这时走在他前边的嵬魏抹明突然双脚一瞪,故意将绳子往后拉。坐在马背上的一名呼罗珊小兵猝不及防,立即滚落下马。

    “逃!”,嵬魏抹明大喝一声,就带头往一侧的白水河逃去。刘昭义他们和嵬魏抹明系在一根绳子上,当下也只能跟着嵬魏抹明跑。

    但嗖嗖嗖的几声箭矢飞来,就听身后猛然一重。却是有人被射伤在地,拖住了绳子。很快呼罗珊小兵就围过来,举着弓箭,神情戒备的盯着他们。

    刘昭义害怕的举起双手,一条鞭风猛然袭来。啪啦一声,他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不过他忍着不敢动,因为同行的人就因为挨了鞭子动了一下,瞬间被对方射成了马蜂窝。至于始作俑者嵬魏抹明,双腿中了几箭,正坐在地上大声呼痛。

    “嘎巴珀利,咕噜额尔卡皮夏!”,图尔干等几个小兵边围住胡昭义他们,边冲着一个匆匆赶来的呼罗珊小兵道。

    刘昭义听不懂他们的话,只知道这呼罗珊小兵虽也留着短发,但头皮卷曲。而且下巴上光溜溜,没什么胡须。显然年岁更小!

    就见那胡人小儿径直来到嵬魏抹明跟前!用刘昭义听不懂的话骂了一句,跟着甩了嵬魏抹明一鞭子。

    刘昭义听着那响亮的皮鞭声,心里只觉疼得慌。

    因嵬魏抹明之前惹恼了呼罗珊小将,所以对方用鞭子狠狠发泄了一通后,就绑了嵬魏抹明的双手。再拖到白水河边,身上绑上死人的尸体,一起推了下去。

    &n
1...134135136137138...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