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恰在这时,呼罗珊也改变了之前迁民绝户的策略,允许百姓留在原籍生活。并且依照呼罗珊的惯例,废除奴籍,给治下百姓登记造册。分田分地的国策也一并推行,好促使饱受战乱之患的四州百姓早些安定下来。

    因而最近这段时间,沙瓜肃甘四州的百姓数量都不断增长。之前恶意与呼罗珊将士为敌的情况,也大幅减缓。

    虽然总体来看,当地百姓对呼罗珊的统治还缺乏认可。但只要假以时日,总能让他们安心当个呼罗珊人。毕竟有现实利益与呼罗珊绑在一起,迟早被同化。

    此刻他们聚集在城门外,为的是给李承绩送行!

    也是李承绩离开马鲁太久了,所以在与夏国、蒙古拟定和约后,就立即决定班师回朝。

    不过考虑到沙瓜四州还需要人留守,所以他只带参谋司和近卫司的人先回去。其他军队,都被留在沙瓜四州。直到夏国按照约定,送来工匠,撤走军队,呼罗珊才会依次撤军。

    相信有大军压境,夏国的效率会很快的。

    临行前,甘肃四州的军政事务也要妥善的安排好。李承绩清楚这条商道的重要性,所以必须有身份显贵之人坐镇此地。但也不能威望太高,以免引起夏国与蒙古的警觉。

    思前想后,李承绩决定让自己的亲哥李承业担此大任。便组建甘肃行省,治下除了甘肃四州和黑水城,还有改为伊州的哈密力。另外祁连山以南的吐蕃部族,也受甘肃行省节制。

    只是当地海拔甚高,自然环境恶劣。且吐蕃部族又与西宁州的金国联系紧密,两头臣服。所以甘肃行省的节制主要体现在商贸上。政事的话,甘肃行省还鞭长莫及。

    因行省制是第一次在呼罗珊出现,所以李承绩在行省架构上也费了一番心思。首先是承袭呼罗珊郡县制三权分立的原则,在行省分别设立政务官、断事官、军事长官,三者对立的官衔为总督、卡迪和埃米尔。名称虽一样,但级别却与六部长官等同。

    就像后世地方性和省级、国家级的区别,三者在级别上是天差地别的。同时在行省之上又设立高官,由李承业担任。在李承绩的设想里,高官之职是临时性的。并且对军政司法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断权。

    除非在战时或突发重大意外时,高官才能直接决断省内军政司法要务。沙瓜等州的也按照呼罗珊的惯例,分别为瓜州郡、肃州郡、甘州郡以及伊州郡。沙州降为县,隶属瓜州郡。黑水城也改为黑水县,隶属肃州。

    虽然甘肃行省还是以四郡为主,但已不是原来的四郡了。

    高良惠也在送行的队伍中,他还在以夏国使节的身份留在甘州城。本来他是有机会随李承绩离开的,但他主动要求留下。不为别的,只为改换门庭的高家多立些功劳。

    也是他知道,呼罗珊不会止步于此。同样,夏国也不可能就这么放弃对沙瓜四州的统治。只是如今国事大衰,才不得不如此。待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兵强马壮,定然会起收回故土的




第五百八十三章 陇中郡王
    近卫司的仪仗向来是代表皇家脸面的。所以不仅浩大,还颇有气势。像所有将士都着银白色铁甲,肩膀上印有弯月的花纹。脸上蒙着米色丝巾,只露出一双眼睛。

    红色的披风别在背后,在风的带动下颇有飘逸之感。

    今日的阳光也不错!照在近卫们身上,有如天兵下凡。两旁的百姓出于畏惧,都垂下脑袋,不敢直视。高良惠也只在人群中偷偷打量着,不敢径直张望。

    因近卫走得不快,所以马蹄声并不沉闷。且官道上早前洒了净水,也没有激起大片尘土。这么保持行礼的姿态有了一小会儿时间,才有七八辆车驾缓缓行来。

    为首的车驾最大最豪华,由三匹高头大马拉着。那是西域的汗血宝马,高良惠也只在古代的史书上看过。今日见着活生生的汗血宝马,还是第一次。

    此时灰白色的车驾上绣着精美的花纹,车顶边沿垂着流苏。透明车窗被青色的车帘遮着,也看不出内里的情形。近卫里三层外三层守在车驾周围,保护得极其严实。

    也不知是谁喊了声国主,众人齐齐山呼,再次行礼。

    待到车队远去,城头上陇中郡王李承业才让他们自行散去。

    这是昨日才封的,不仅有甘肃行省一省之长的头衔,还有郡王的名号。若不是呼罗珊准备晋升帝国时再大肆封赏,一定会封李承业为亲王的。

    而陇中的名号,又是取自唐时陇右道之意。在后世,甘肃省的简称也是陇。李承绩便命参谋司拟了陇中的王号,也贴近李承业作为甘肃行省之首的本意。

    当然,这也体现出李承绩对甘肃行省的重视。好叫夏国知道,有一郡王坐镇此地,不要有那不该有的心思。

    高良惠知道日后甘肃行省这地界,陇中郡王就是最大的主事人。尽管按照呼罗珊三权分立的行政体制,高官只是一有名无实的空架子。但陇中郡王可是国主的亲哥哥,底下的官员是绝不会将李承业不当回事儿的。高良惠也想着有机会的话在李承业跟前露露脸,毕竟往后夏国和这陇中郡王的交往必不会少。

    他作为此次出使呼罗珊的使节,日后总会与甘肃行省的官员谈些公务的。若是得了李承业的青睐,往后事情就好办多了。

    事实上他的等待并没多久,晚些时候便有人秘密前来,请他去一个地方。因和谈已毕,夏国在甘州留下的使节大多撤了回去。高良惠有齐王举荐,成了眼下甘肃行省境内地位最高的夏国使节。

    和谈之后的善后事宜,也由他与呼罗珊官员接洽。所以也不怕有不长眼的人盯着,便换了副行头,随便找了个由头离开了使节所在的院落。

    眼下甘州城还是荒凉得紧!

    虽然陆陆续续的住进来了不少人。但多是回鹤与其他州府的夏国百姓,还有少数东来的商贾,城内的甘州本地人几近若无。他们人数有限,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加在一起,不到一万人。

    而甘州城鼎盛时期,可是有四万多户。

    所以这点人连甘州城的十分之一都住不满!

    当前他们又在甘肃省临时成立的赈济处做工。

    主要负责修补房屋,开凿地下水道。然后得到一日的粮米和少许工钱,日子紧巴巴的,也没那功夫在街头闲逛。以往甘州城商贾往来不绝,骆驼、马队摩肩接踵的热闹情景,短时间内是见不到了。

    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马车在街头走得极快,



第五百八十四章
    “公主,前方路狭,国主让我等缓行!”,丫鬟彩珠掀开车帘,冲着内里正襟危坐的察言公主道。

    听到这话,察言探出半个身子向前观望。就见山道内全是排成长龙的骑兵和车驾。每过数息,才缓缓前行两三步。

    “国主还在车里么”,察言环视了一圈,就冲着前方被近卫紧紧护在中间的灰白色车驾道。

    彩珠摇了摇头,应声道:“奴婢只往前行了百步,就得令回返了。”。

    察言闻言,脸上显出些许落寞!

    彩珠知道她家主子的心思,连忙劝慰道:“想必是舟车劳顿,国主才没急着见公主。等得了空,国主定会因公主的过人之姿而大佳恩宠的!”。

    察言立时啐了一口,没好气道:“哼!你是越发没规矩了!”。

    不过面上却露出稍许娇羞,显然心里还是很接受彩珠的恭维的。

    也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丫头,所以关系就格外亲近些。许多闺房没规矩的话,也就敢说了。

    当然,察言本身的姿色确实不错!虽然家父在宗亲之中并不拔尖,但膝下惯会出女子。而且个个,都是容貌上佳的大美人。她的姐姐们就嫁了家世不错的官宦子弟,凭白抬高了自家的门楣。

    到了她这里,还有机会被夏国国主收为义女,拥有公主的尊号。并嫁给呼罗珊的国主,有成为一国之后的可能。

    毕竟呼罗珊国主还没成亲呢!

    只是这也仅是想想而已!

    因为这些时日,她已经听说呼罗珊国主身边有不少美人。有几位,还跟她一样同是一国公主。论身份,比她这从旁支宗室临时册封的公主要高贵多了。

    所以她的奢求不多。只希望在李承绩的一众女人中,能多得几分宠爱。如果有孩子,那就最好了。这样漫漫长夜,也不会太过难熬了。

    彩珠看着察言脸上的嫣红,只捂着嘴偷笑。察言瞧见,立即故作气恼。主仆二人,便在车内嘻嘻笑笑的打闹起来。

    其实以后世的年龄来看,十六岁的察言还未成年。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成婚的黄金时期。而且以东方人的审美来看,察言皮肤白皙,吹弹可破。丹凤眼,下巴略尖。眼睫毛很长,一双眸子又黑又亮。

    穿着浅黄色的汉式襦裙,像是落入凡尘的仙女。

    看来夏国挑选公主时,也是用了心的。

    这时突然有一近卫赶到察言他们的车驾前,出声道:“公主殿下可在”。

    负责守护公主安全的夏国卫兵连忙道:“正在车里安歇呢!”。此次察言出嫁,夏国也是拿出大笔陪嫁物的。一来是给夏国长脸,二来也是让呼罗珊那边知道,他们对此次和亲的重视。

    到底呼罗珊一开始,就没提和亲的条件。夏国那边也是在和谈基本谈妥之后,才提出和亲的请求。都不用李承绩同意,参谋司就一致认为这是件大好事。

    虽没立即答应下来,但给李承绩禀报时,也都极力宣扬和亲的好处。经历过天竺的和亲,李承绩已对别国公主没什么感觉了。便让参谋司全权负责!

    现在察言公主出嫁,夏国与呼罗珊也攀上了关系!而且还是姻情。在与蒙古、金国周旋时,也多了一分牵制的力量。

    这种左右逢源之策,向来是夏国的国策。如今和亲,也是其平衡之策的一种罢了。

    彩珠已掀开帘子,从车里露出脑袋。看到一身银甲的呼罗珊近卫,顿觉从夏国跟过来的护卫完全没法与其相比。就稍稍有些拘谨道:“不知军士找公主何事”。

    &nbs



第五百八十五章 察言公主
    羞红了脸的察言最后还是爬上了李承绩的后背。感受着李承绩坚实的后背和男人特有的荷尔蒙气息,察言觉着就像酒气上脑一般,身体都要不听使唤。

    但她‘醉意’并没持续多久,一道冷芒就直直的投射过来。那是一个女人,长得也算不差。穿着黑衫,一脸拒人千里之外的冰霜。

    凭着女人的直觉,察言感觉到这个女人和李承绩的关系不一般。

    “似玉,快将清淤消肿的药膏拿来。察言扭伤了脚,走不了。”,李承绩并没注意到是似玉的神色,只背着察言径直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营帐前。

    还没进去,察言就嗅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待掀开帘子,那气味更是浓烈了数倍。察言不自觉地皱了皱眉,李承绩似乎感受到了察言的异样,提醒道:“我怀里还有瓶驱虫的六神药水,你拿去喷着试试。”。

    这就是后世的六神花露水,因既有驱虫害的功效,又有清新怡人的香味,李承绩便命人将其弄了出来。根据效用的不同,已弄出了上十个品种。

    在呼罗珊,是最受平民百姓欢迎的‘神水’。

    出来做生意的行商也都备上它,算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物。在夏国,这六神药水是有价无市的。察言也只是听闻过有这种神奇的药水卖,现在李承绩让她自己拿,倒真有些意外之喜。

    于是一时也没想那么多,直将手顺着李承绩的胸口伸了进去。

    扑通扑通,李承绩的心脏富有规律而充满活力的跳动着。察言神情一怔,有些不敢动弹。李承绩却没顾上她,直将其扶到一旁平铺的简易担架上放下。察言的手没来及充出来,倒是将李承绩胸口的衣衫扯了开。

    呼呼呼

    气息顺着察言的鼻子直扑李承绩的胸口,让后者有些心猿意马。

    好在李承绩还清楚这是什么地方,连忙甩了甩脑袋,将那股邪念压了下去。随后亲自将六神药水掏出来给察言,出声道:“这里都是喝了河里的水中了毒的士卒,你看看,有什么医治之法”。

    和似玉擅于制毒不同,察言从小就喜欢研读医书。因家里还有些权势,她爹就为她请了汉人神医做师傅。在她的老家顺州,还有着女神医的美名。

    李承绩也是想起了这一茬,才将其请了过来。

    察言听着,这才注意到帐内躺着数名脸色苍白的士卒。时不时的会呕吐些清水,显然是吃坏了东西。察言收起心里乱撞的小鹿,亲自查看了近旁一位将士的口鼻。

    出声道:“你去看看旁人的舌苔是否泛黄”。

    一旁料理的将士闻言,连忙去查看。李承绩也没闲着,跟着去查看别人的。

    得到都是泛黄的回话后,察言又让他们看将士们的肚脐眼附近,死不是有一条青痕。

    确定后,察言才断言道:“他们定是喝了黎水的缘故。家师曾四处游历,跟我提及过黎水有毒。”。

    这是当地公开的秘密!但对外来的呼罗珊来说,这就极为致命了。

    李承绩也没想到症结在这里,急声道:“那可有解毒之法”。

    察言神色平和,应声道:“解毒不难。只要找到长在河边的石榴林,取其石榴熬煮汤水饮下即可。”。

    这个确实不难。李承绩马上命人去办!同时也传令全军,不准饮用黎水。幸好早在这些将士出现异样之前,军队就从安全起见,停止饮用当地的水源。就连打到的猎物,也都不敢食用。

    &n



第五百八十六章 移民新村
    很多信徒进进出出,即便隔着一条街的距离,还是能听到内里雄浑的祷告声。倒是附近的佛寺,信徒廖廖。从鎏金的牌匾来看,可以瞧出从前香火极旺。

    察言是礼佛之人,有心想去佛寺捐些香火钱。但车驾擅离不得,只能作罢。

    次日太阳刚升起不久,车队又开始启程了。察言初时还对外界的事物感到稀罕,但看久了,便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过哈密,入和州。沿途多是荒无人烟的戈壁,绿洲少得可怜。

    察言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心里不大爽快。再加上舟车劳顿,沙漠气候变化无常。使得察言水土不服,直接病倒了。

    到底这时候的马车不比后世的汽车!即便李承绩进行了改良,使得马车的舒适性大大提升。

    但道路高低不平,马车也不免震动不已。长时间坐在里面,任谁都忍受不了的。李承绩也时常下车骑马,才让身子骨没那么难受。

    这一病可就拖慢了车队的行速!

    李承绩亲自来看了察言,军医说她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不能再坐车劳累了。

    可是车队的行程是有安排的。不可能因为察言一个人就停着不走了。李承绩只好将夏国的送亲队伍全留下来照顾察言,并拨了部分近卫,让他们仔细看顾着。
1...139140141142143...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