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而车队则继续启程,往马鲁的方向进发。

    在到达碎叶时,征西军的捷报也送到了李承绩案头。却是阿胡拉率领呼罗珊大军越过伏尔加河后,就势如破竹。先在伏尔加河的三叉口打败当地大部落--泽当斯克部。那是后世俄罗斯萨马拉市以西的地界,三面环河。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泽当斯克人以半渔半牧为生。春夏两季,天气转暖,部落还会种些麦子、粟米。就文明程度而言,还算高的。他们信仰拜占庭传来的东正教,但也只局限于部落上层。

    普通的部族人都是部落上层人的奴隶和私有财产,除了长得和人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普通人该拥有的权利。在呼罗珊大军逼近他们部落时,泽当斯克的部落酋长也不知是不是犯蠢。

    不仅不怕,还急忙组织兵马进攻呼罗珊的军营。

    更可笑的是,泽当斯克部的兵器还是以兽骨、木头为主,铁器少得。就算有,也都是质量极其普通劣质铁。在呼罗珊,这样的铁器是要回炉重造的。

    所以勇气可嘉的泽当斯克部立即碰了满头包!

    阿胡拉也想杀鸡儆猴,便命军队将泽当斯克部高过车轮的男子一律斩杀。并割下他们的脑袋,在部落的驻地筑起了一座万人首级的大京观。

    这一铁血之举取得的效果也是极为喜人的!

    有胆小怕事的部落或是怕人前来接洽,或是打包好细软,领着整个部落向西边迁移。就连临近的几个罗斯小公国,也向呼罗珊派遣使者,以示亲近。

    但还是有不长眼的部落聚集在克普恰克联盟的大汗王身边,并整顿兵马,准备与呼罗珊决一死战。

    阿胡拉也想一劳永逸的荡平钦察草原,所以也由着汗王整兵。就不徐不缓的向西进军,沿途不断扫荡各部。不听令的直接将整个部落卖给人力商行。

    这是当前钦察草原人人闻之色变的一个名字。

    没有哪个部落不怕人力商行!

    因为只要被呼罗珊列为敌人,这些部落就进入了人力商行可以随意抓捕的黑名单。

    对于商人来说,这些部落人不是人,而是一枚枚长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瓜州汉人
    周同临是瓜州汉人,祖上历经大唐和五代乱世。后来又在吐蕃和回鹤人膝下乞活,直到呼罗珊骤然西进,将瓜州城一万余户百姓尽迁一空。

    他们周家是瓜州的名门望族,虽然他只是旁支庶出,而且历经四代,已经和主家没什么干系了。但凭着祖上留下的几间店铺和二十几亩田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哪里想到世事无常,会有这番天翻地覆的境遇。

    说实话,在没来到柳河村之前,他从没想过西域会有这么大,冬天会这么长,这么冷。更不知道钦察草原是这么荒芜,当地人是这么愚昧不堪。

    因为他所见过的钦察部族,多是以动物毛发作衣物。别说缝制了,就连针线都没有。并且男人女人毫无羞耻之心,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些令人耳红面燥之举。

    这在瓜州,可算得上伤风败俗!

    好在呼罗珊还算是一个文明之国,在柳河村定下移民点后,就将周边的部族牵走了九成。留下的一成则分散安置在村里,好给他们这些新移民指点些当地的风俗地志。

    当然,风俗是没有了!

    柳河村眼下是一个移民多元化的新村落。

    村民来自天南地北,说话都不尽相同。就像他家左边住的是契丹人,右边是回鹤人,前面是花拉子模人,后面是古尔人。除了契丹和回鹤话他还听得一知半解,花拉子模和古尔话他就完全听不明白。

    不过据村里的代理村长讲,花拉子模和古尔都通行波斯话。所以他们的语言,其实是想通的。但就像瓜州和沙州两地都有当地的说话口音一样,花拉子模和古尔的波斯话也都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

    好在村里早就实行了每天义务语言培训两小时的规定,所以汉话、波斯话、回鹤语这三种呼罗珊官方用语都得以集中性的学习。周同临本是汉人,汉话学得不难。

    只是呼罗珊通行的汉话是幽燕之地的地方话,和瓜州的汉话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听懂是没问题的。而且因瓜州紧靠回鹤的缘故,当地也有不少回鹤人。

    他经营店铺时,没少与回鹤人交往。久而久之,他是既能听懂又会说。再加上他在瓜州是读过私塾的,考过功名,肚子里也算有些墨水。到了这柳河村后,代理村长知道了他的过往,就请他帮忙教村里的小娃娃读书识字。

    眼下柳河村什么都是新建!

    大家住的房子也都是刚建没几个月的木头房子。

    据那些早前移过来的花拉子模和回鹤移民讲,当初抓了不少部族人帮忙修房子,累死了不少人。这一点他虽没亲眼见过,但却是深信不疑的。

    因为他来到柳河村这么段时间,就见过不下十次呼罗珊军队大举扫荡周边各部。直到附近再无可威胁到柳河村的大部落了,呼罗珊军队才停留了一个多月休整,领着大部队离开。

    现在这里是钦察腹地最偏远的村落了!

    无论军队还是过路的商贾,都要在这里休整。这人力商行召集雇佣兵捕捉部族人,也要在村子里休整。

    虽说当前还是军管时期,村子的很多营生都受到限制。像村民们吃穿用度,就全靠村长按工分配。比如他是教书的,每天有个十工分。一个月下来,就是三百工分了。

    在旁人眼里,这可是极好的营生。

    因为教书并不算累,比不上那些开荒种地,养牛养羊的力气活儿。而且工分还高,平常一个成年壮丁出工,一天也只有八个工分。而吃的粮食,喝的咖啡和其他调味果汁,穿的



第五百八十八章 迷雾森林
    “男女成婚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苏娜姑娘乃一女儿身,莫要再说这般有**份的话了。”,周同临依照汉人墨守成规的习惯,规劝道。

    可惜这是在呼罗珊!

    汉人礼法,在这里已经行不通了。尤其是钦察、楚河等草原部族扎堆的地方,向来只崇尚‘单刀直入’。这也造成草原的男女喜欢什么就说什么,不会遮遮掩掩,请父母出面决断。

    而呼罗珊在婚姻这方面,也没有什么明文规矩。大多只遵从各族、各部落百姓自己的习惯!

    当然,前提是不能违背呼罗珊的律法。

    因而答依苏娜的脑袋里,压根就没有什么请父母做主的概念。

    此刻周同临的话对她来说,简直就同鸡同鸭讲一般。

    便身子向前一步,更加靠近周同临道:“你经常教我读书识字,难道不是喜欢我吗既然喜欢我,为何又不愿与我成亲”。

    在答依苏娜看来,周同临对自己好就是喜欢自己。所以她的理解就是,喜欢了便在一起。刚好她和她的家人对读书识字的周同临也很满意。

    这话让周同临又气又笑,不由解释道:“村长正鼓动大家伙读书识字,我教你也是听村长的意思。”。

    “我不管!你读过书,我说不过你。反正你就是喜欢我,必须娶我!”,答依苏娜耍赖道。

    周同临正发愁,门外却传来一片哄笑。

    他立即别过答依苏娜,定睛一看。

    就见半人高的栅栏边,正耸立着一群小脑袋。

    那都是周同临的学生,却是放学没回家,躲在篱笆后面看热闹呢。

    周同临觉得这样丢了面子,便想将答依苏娜打发走。可惜答依苏娜不依不饶,非要周同临亲口答应。

    没办法,他只得以缓兵之计先答应下来。

    得到满意答复的答依苏娜开开心心的走了,但是她没想到,才过几天,周同临就不见了。

    “雇佣兵那边需要向导,同临刚好去过他们说的地方,就帮着领路去了。”,代理村长莫斯里查则有些目光躲闪道。

    因为按照规定,未住满一年的新移民是不能随意外出的。毕竟随着呼罗珊强制迁移回鹤与夏国四州府的百姓以来,就不断有百姓逃跑的情况。

    所以移民司那边特意下了严令,禁止百姓随意离开聚集地。

    不过钦察这地方属于千里之外的蛮荒之地!就算让新移民逃走,他们也不敢随意乱走的。一来回去的路只有呼罗珊沿途建立的哨站,没有别的路线。

    如果逃走,很容易迷路的

    二来哨站是会检查通关凭证的!移民若没有通过通关路引,别想离开哨站。并且哨站之间隔的距离不近,钦察之地小的部落还没有肃清。虽然有哨站所在的地界会相对安全,但部落的袭击与抱复时有发生!

    到底钦察草原太大了!

    呼罗珊军队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肃清整个钦察草原。

    所以外出行走的多是军队和雇佣兵组成的商团。

    移民一旦逃到荒郊野外,等待他的很可能只有死亡。

    因此这条禁令对柳河村这样的移民新村来说,根本是多此一举。

    只是莫里斯查则有些心虚的是,周同临给人带路是他的主意。因为那伙雇佣军效力的商行很是财大气粗。许诺只要周同临给他们带路,就会免费赠给村里二十斤糖块和三十匹棉布、六十斤棉花。

    这在柳河村,可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物资。

    &nbs



第五百八十九章 林子深处
    嘎嘎嘎酷似乌鸦的声音响起。

    在这少有人烟的森林,显得尤为空旷、久远。答依苏娜领着一队雇佣兵行走其间,入眼的尽是参天大树。

    再加上太阳升起没多久,森林里的雾气还很重。使得整片森林,都显得原始、神秘。

    其实此时赶路不是上上之举!

    但为赶时间,答依苏娜特意带他们走快些。

    也是有传言说,迷雾森林里住了为数不少的部落。才引得无利不起早的雇佣兵许下重礼,让柳河村的人帮着领路。

    只是迷雾森林极容易迷路,一般人也不敢深入。答依苏娜他们也就呼罗珊大军清缴周边部族时,跟着扫荡过。亲眼见到部落避入迷雾森林,躲开呼罗珊军队的追击。

    所以也知道森林里住了部落,并有一定的把握找到他们。

    到底森林里的产出不多,一下子涌入太多人口,很容易缺衣少食。部族人就不得不偷偷跑出来,想些别的法子找吃的。

    柳河村的村民有进森林采药打猎的,亲眼见过部族人的身影。答依苏娜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周同临,则纯属偶然。当时村里有不少得了风寒,并且传染开来,引得更多人得了病。诊治的大夫开了药方,却发现少了一味药做药引。

    后来根据大夫的说法,那药引喜欢长在森林密布,多有枯枝败叶的地方。且周同临也恰好认识这味药,便带着人去寻。

    由于那时候村里没生病的人少,猎户的女儿--答依苏娜也就跟着去了。这期间他们成功采到了药,但也撞上了部族人。只是他们藏着没说话,部族人没发现他们。

    再后来他们忙着赶回给村里人煎药,也就没心思理会森林里的部族人了。直到现在雇佣兵使东西让人带路,他们才重新回到迷雾森林。

    凭着记忆,答依苏娜来到上次撞见部族人的地方。那里枯叶落了一地,也看不出什么。但进入森林的雇佣兵有从军队退下来的,学习过一些野外生存常识。

    知道凭那些蛛丝马迹,可以找到部族人的行踪。

    众人便散开一段距离,分别在地上查看。答依苏娜打猎时也学过怎么找猎物的踪迹,所以也不奇怪。只是雇佣兵们的行动看起来更有章法,让她觉着有些新颖。

    当然,效率也是非常快的。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有雇佣兵发现地上的树叶有新旧之分。从而推断出有人来过,并根据树叶的分布方向,一举找出部族人的行走路线图。

    这样找着,他们又发现一盒空了的罐头盒子。

    “看来他们也找对了!”,有雇佣兵说道。

    答依苏娜也猜到是周同临他们,便跟着雇佣兵快速往前赶。

    待上到一处缓坡,便见下方的林子里正聚集着大批部族人。他们的房子不是建在地上,而是树枝上。像蜂巢一样,由树枝、树叶、树皮搭建而成。

    此时他们正燃着火堆,一旁绑了七八个人。

    答依苏娜他们一看,就神情一紧。

    因为那些人正是周同临领着的雇佣兵。

    再看这部落的规模,粗略一数木屋最少有近百座,算上男女老少,人口不下千人。在如今遭受灭顶之灾的钦察草原,算是一个大部落了。

    而在这之前,无论是谁都没想过迷雾森林里的部族会有这么大。因为依照之前的认知,钦察草原上千人的部落早就被打残打散了。只有数百人的小部落成了漏网之鱼,躲到偏僻之地苟延残喘。

    呼罗珊也不屑于跟他们耗时间,就暂时任其自生自灭。

    &



第五百九十章 冒险救人
    只是总有jin虫上脑之徒敢铤而走险。

    这不!

    晚上等大家伙都睡下了,守夜的雇佣兵鬼鬼祟祟的向答依苏娜靠了过来。

    觉察到有人在摸自己的脸,警觉的答依苏娜马上醒了过来。可是她手脚被绑着,嘴巴也塞了碎布。以致任凭如何挣扎,都避不开那恶徒的魔手。

    不过那恶徒也怕答依苏娜挣扎太过,惊扰了旁人。就将答依苏娜背上肩头,寻了个偏僻的树荫开始宽衣解带。

    此时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答依苏娜又惊又怒,一时只能成了待宰的羔羊。

    在此之际,一道喝声突然从一旁的大树后响起。

    “阿克拉姆,你干什么”,

    听见有人撞破了自己的好事儿,那恶徒也吓了一跳。边拎着脱下的裤子,边转身一看。

    瞧见那人不是队长,立即神情一松,出声道:“巴特尔,要不咱们一起吧”。
1...140141142143144...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