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中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做的事
李府也在这一天,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过新年。
由于马合木特拜的贬官,使得李世昌好不得意。便让李萧氏在发放俸禄时,给府里的下人,多添些银两。又在李承绩的要求下,分发一些吃的、穿的等寻常之物。
这让府里的下人们,个个感激不尽。
李承绩也被他老爹,赏了一笔大钱过年。虽说他并不缺钱,但李世昌要给,他也不会拒绝。
毕竟哪有将钱往外推的道理!
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一块儿,乐乐呵呵的吃了个团圆饭。
只是李萧氏的缘故,李世昌仅纳了一房小妾。也就是李承业的亲母!那是李世昌在外犯下的风流债,原本并不想承认。还是李萧氏识大体,让人查验真伪,并滴血验亲。
这才让李承业,有了名分。
不过他的亲母没福气!还不等李萧氏将其迎入李府,就因风寒,而无奈病死了。
使得李承业,从一岁开始,就被李萧氏养在身边。关系,也是颇为亲近。
如今饭桌上,只有李承业、李承绩、李世昌和李萧氏以及萧崇德五人。虽算不上热闹,但也其乐融融。
因上次凭白受牵连,李承业被皇帝升了官。尽管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统领,但在皇帝跟前,露脸的机会多了。
算得上,好处颇大。
此次被皇上恩允,回家团圆,又是圣宠优渥的表现。
酒过三巡,李萧氏就面带笑意的说。自己怀了孩子,已有一个多月了。
听到这话,李世昌高兴非常。平时刻意保持的淡然,也一下子消失无踪。嘴里还呢喃着,希望是个女儿。
李承绩听着,也很高兴。因为他曾经就是个独生子,很希望有个兄弟姐妹。所以李萧氏能给他生个妹妹,是求之不得的。
如此喜气,李世昌不免有些贪杯。以致最后喝高了,又喜又笑的,表现得像个孩子。
这让李承绩,是大跌眼镜。
待到大年初三,移剌崇阿等人,也邀请李承绩,前往一品居一叙。借这个机会,李承绩瞧见了素未谋面的四弟。
“哈哈哈三哥。一别两年,叫四弟想念得紧!”,萧阿里合和李承绩来了个熊抱,欣喜非常道。在他随父前往河中府之前,就一直住在李府旁边的府邸。所以打小,他就和李承绩的关系很好。
此次随父回京述职,就赶紧抓住时机,和李承绩等人叙旧。
&nbs
第八十三章 首個生辰
时间很快,等年味散去,冰雪也渐渐消融。教安坊的建设,又得以继续展开。一直待在李府,没怎么外出活动的李承绩,也开始李府、教安坊两头跑。
沿街的商铺,在这样的赶工下,陆续建设完毕。
既然地方有了,那下一步,就是招商引资了。刚好各国商贾云集的义安坊,因年前的大火,而烧得一干二净。李承绩便准备以超低的租金,吸引各国商贾入驻。
不过当前还是初春,只有等到夏初的时候,各国商贾才会到达巴拉沙衮。所以现在,也只是一个计划。
这时候,南边的李大气,也传回了音讯。
自从去年秋末一别,李大气他们就跟失踪了似的。虽有冬季大雪封山,道路难行的自然因素。但是李承绩,还是忍不住担心。
可是这时代又不像现代,可以通过无线电话、网络联系。除了飞鸽传书、千里奔袭外,就没有别的办法。因此李承绩,只能忍着忧虑,暗自担心。
如今收到消息,总算让他心安些许。
就迫不及待的将信使请了进来,让其说说,那边的情况。
半个时辰后,他才稍稍整理思绪,回想着信使得话。
不得不说,李大气等人,混得比他预期的,要好上太多。不仅在呼罗珊的班城(巴里黑)附近,站稳脚跟。还成为当地,有名的马匪。
通过优渥的金钱攻势,买通了班城的城主。让其在明面上,给予一定的官身。
再以此打着正统的旗号,陆续吞并周边的马匪。
由于在离去前,李承绩给予他们充沛的钱财。使得招兵买马,异常顺利。很多马匪势力的重要人物,还被买通,帮着李大气,吞并自己的势力。
再打开李大气写给自己的信。上面全是蝌蚪状的波斯文,密密麻麻的,洋洋洒洒一大面。好在经过这么些日子的学习,李承绩已完全掌握了波斯文的语言习惯。
虽说口语上,或许还不太顺畅。但是识文断字,却是没问题了。
看着上面满满的问候之语,李承绩心下,颇为感动。
本来他还担心,李大气远赴呼罗珊,站稳脚跟后,就或多或少,会有些心高气傲。对待自己,也或许没那么恭敬。但是信上的称呼,还是主仆相称。
这让李承绩明白,李大气还没忘记,自己是他的主人。
原有的忧虑与怀疑,也立即烟消云散。
就写了一封回信,说了些勉励之语,让信使带回去。同时再拿出几箱金币,让信使和几个实力不错、为人也值得信任的家丁,將東西送到李大气手上。
这与李大气送回的珍宝古玩相比,价值要高得多。
又过了几天,李大力的消息也到了。
却是因经商有道,以及牙剌瓦赤的能言善辩。使得他们在蒙古草原,成为各方宾客争相交好的对象。
到底李承绩,是让李大力以探查消息为主,经商为辅。所以和回回商人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经商方式相比,李大力所代表的大辽商团,就豪爽得厉害。
很多时候,蒙古的那颜们报一声价,李大力就一口应承下来。
这种做法,不仅很对那颜们的胃口。还以实际利益,让那颜们得到好处。
于是大辽商团的美名,在整個蒙古草原,都傳播開來。
一些没和大辽商团做生意的蒙古那颜,也争相和大辽商团交易。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辽商团提高交易价格的行为,无疑触犯了回回商人的利益。所
第八十四章 河中局勢
由此,李承绩终于满了十五岁,可以束发了。虽说按现代人的计算方式,减去虚岁,李承绩应该是十四岁。
但是到了大辽,就得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习俗。李承绩对此也没什么不理解的,就接受了自己是十五岁的事实。
从舞勺之年,到束发。代表李承绩,已不是个孩子了。即使离成人礼,还差了些年头。但这时候娶妻生子,完全没有妨碍。
那贴身丫鬟竹青,就天天对李承绩暗送秋波。
若不是竹青的年龄还没满十八,李承绩是一定不会放过她的投怀送抱。
到底竹青的身份,并不是贴身丫鬟那么简单。像通房等事,就需要竹青来‘开导’了。若是李承绩有情有义的话,完全可以给她一个名分。
当然,这是在完成房事之后。
现在的话,即使李承绩有心,李萧氏也会拦着。
所以李承绩已经想好了,等竹青满了一定的岁数,就将其拿下。
在他做着春秋美梦的时候,他爹李世昌,又突然忙碌了起来。却是河中府因花拉子模的入侵,而使局势紧张起来。就整日忙于公务,无法顾忌李萧氏。
便交待李承绩,好好照看李萧氏。虽说有管家和下人在,根本不用李承绩操心。
但是正处在孕期的李萧氏,性情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喜怒无常,容易焦虑、烦躁。除了必要的话语,其它时候,都表现得十分沉默。
李承绩明白,这是孕妇在怀孕期间,患上抑郁症的前兆。若是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陪着,情况会变得更糟。
可惜李世昌忙于公务,根本没时间陪伴。李承绩虽急,也没有办法。就只能尽力陪着李萧氏,宽解她的心境。
尽管骨子里,李承绩和李萧氏,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心理年龄上,两人也相差不大。但是经过这么些日子的相处,李承绩已将自己代入到了儿子的角色。在心理上,也慢慢接受李萧氏是自己母亲的事实。
所以李萧氏得了孕期抑郁症,李承绩心里,是十分心急火燎的。
就催着小紫帮忙,查询大量有关治疗抑郁症的药方。然后选取操作性较强的几个药方,让周大夫,照着药方抓药。同时寻一些解闷的法子,尽量让李萧氏开心。
这就使得,他没办法关注教安坊的建设事宜了。就只能嘱咐李大义,帮着好好照看。
从前没穿越时,妻子生育女儿,李承绩就没机会在身旁照料。如今便宜娘亲--李萧氏生孩子,他倒是借这个机会弥补了。
如此照料着,终于到了李萧氏生育的时候。
两名接生无数,经验丰富的产婆,很早就布置好了产房。李承绩检查了几遍,在结合科学的观点,进行些许改变后。便让产婆,时时待在李萧氏身边。也好临盆之时,及时帮着生产。
等到羊水破了,产婆立即将李萧氏抬进产房。
俗话说,女人生育,就跟进鬼门关。说不得,就出现意外,一尸两命。别看现代的女人生育风险小,那是有水平不错的医疗手段护着。
放在古代,但凡胎位不正,或是孕妇气血盈虚、体力有限,甚至一些说不出的小毛病,都很可能酿成惨剧。
所以侯在门外的李承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与其相比,李世昌倒是淡定多了!
急匆匆的赶回家,就很冷静的守着。手上,还拿了几封折子,神情严肃的看了起来。
也是河中府的局势,牵动了大辽的神经。身为朝廷柱石,李世昌自然拿出百分之
第八十五章 喜得千金
但是知道归知道,李承绩却是没什么能力改变。甚至稍稍提点李世昌,都不能够。因为那样的话,他根本无法解释,自己为何知道那么多的消息。
就收起心思,耐心等着李萧氏生产。
今日的天气,也很不错。艳阳高照,暖洋洋的,十分怡人。可李承绩是没心思晒太阳了,因为产房中,正传出啊啊啊的痛呼。即使生产的不是自己,李承绩也感受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
这样听着,额头的虚汗,也不自觉的往外渗出。
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昌是没办法安心看折子了。就抬起脑袋,紧紧盯着紧闭的房门。瞧见皱着眉头,不断来回踱步的李承绩。立时没好气道:“逸之,站就站着。走来走去的,成什么样子!”。
话虽这样说,但实际上,还是他心下紧张。所以看到李承绩走来走去的模样,就更加烦躁。便出声制止,好让绷紧的神经得到些许舒缓。
听到这话,李承绩也只好停下脚步。但一双拳头攒得紧紧的,死盯着产房。
此时此刻,时间又是那样漫长!
从来都觉得光阴短暂的李承绩,还是头一次希望,时间能快快流逝。
这样焦急等待着,房中终于传来一声啼哭。哇哇哇的,十分清晰。李承绩瞬时心下一松,攒紧的拳头,也马上松开。
李世昌更不济!手上的折子,都啪啦一声掉了下来。
跟着没过多久,房门就从内打开。
便见一脸笑意的产婆抱着一个被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儿,讨喜道:“老爷,是个姑娘。”。
李世昌连折子都顾不得捡,就掀开遮着婴儿的布料。李承绩抬眼看着,发现一个皱巴巴的小孩,睡得正熟。
“好好好既然是个姑娘,就叫李承静吧。”,有了两个带把的儿子,李世昌就希望这个女儿,性格没那么跳脱。最好符合汉人的审美标准,天性安静。
李承绩暗自呢喃着,心下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虽说刚出生的婴儿,并不好看。但是看着那小嘴巴、小眼睛,李承绩莫名的有一种保护欲。或许这是血脉中,天性相近的缘故吧!
随后等产婆料理完房中的事宜,李承绩才跟着李世昌,进入产房。一阵混合着腥味和香味的古怪气味,也马上扑鼻而来。
也是产房中,是见不得风的。所以刚生产的腥味儿,只能通过香料冲淡。
由于光线较为明亮,所以他们一眼就见李萧氏,一脸疲惫的侧卧在床榻上。刚来这个世界没多久的李承静,则安详的睡在李萧氏身侧。
原本产婆,是将产房的窗户,都用黑布遮挡起来的。李承绩觉得那样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产妇的伤口恢复。便让下人,将黑布都撤掉。
为了此事,产婆还暗自向李萧氏抱怨。说其什么都不懂,还指手画脚。
幸好李承绩早就备好了说法!
赶紧将周郎中请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说这个做法的合理性。
如今巴拉沙衮,周大夫的神医之名,已经越传越响了。也是得益于李承绩的医方,让很多在这个时代,算得上疑难杂症的病症,都被周郎中攻克。
那些病情痊愈的人,便对周郎中的医术,十分信服。正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则将其当做救命稻草。
受此影响,周郎中的医馆,终日是寻医问药的病人。不仅巴拉沙衮,塔剌思(江布尔)、益里(伊宁)、察赤(塔什干)等地的病人,也都不辞辛苦,派人请周郎中前去坐诊。
所以周郎中的话,可信度是极高的。
李萧氏听闻,也就没有反对。
&
第八十六章 有心為難
日子这样过着,李承绩的精力,也重新投入到教安坊的建设事宜中。
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情况下,教安坊的建设,也是突飞猛进。那临街的铺面,基本建设完毕。只有未决定用途的建设用地,还空置着。
现在只要商户过来,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开店营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