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刀子
真相很容易被人言给掩盖,王守善其实觉得韩休说的那个版本的“烽火戏诸侯”更贴近史实。狼烟起了,诸侯要调集军队和粮食需要时间,勤王还要借道,有矛盾的诸侯国之间不会那么轻易得就让敌方军队通过自己的土地,王没勤反倒自己先打起来。 “自古吴越出美女,阿姨让我要小心钱妃,她看起来娇小又秀气,我实在没看出来她有什么 第九百九十八章 薄骨肉 关于南朝陈氏最出名的就是那个写出后庭花的陈叔宝了。照理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陈叔宝的族人应该也是废物,不过义门陈氏却以孝义治家。最早他们是在德安一带定居,后来因为堂口有个叫陈旺的族人在江门做官,在当地买房置业,大家就迁到了江洲。 那家人不仅养的狗,人也是一样的,大家到齐了吃饭,儒家的理想世界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陈家的孩子是全家族所有女人一起养大的,孩子饿了随便找个女人都会给饭吃,竹竿上晾的任何衣服拿了就可以穿,就跟自己的一样,在这个一丁点财富都要分得清清楚楚,按照贫穷和富有分高低贵贱的时代,义门陈氏的生活方式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在观察了很久,发现他们家确实没有伤风败俗的习俗后采风御史就写进了邸报里。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发生,都等着看他们的笑话,看这种生活他们能坚持多久,李隆基听说此奇事后就拜了一个陈家人当太子太傅,此人名叫陈邕,字崇德,号南山,高宗麟德二年生人,祖籍京兆万年,同时他还是礼部尚书左仆射,因为与李林甫不和,于开元二十四年被贬到闽地当采访使去了。 李林甫是礼部尚书拜相的,也就是在同一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成为中书令。以前科举和铨选都是吏部负责,李林甫上奏将这个职能分开,礼部负责科举,吏部负责铨选,礼部南院也因此要装上荆棘,防止有人翻墙进入。但是陈邕却认为不应该把考场布置得跟监狱一样。李林甫反驳他的原因也很直接,例数开国以来所有的科场舞弊案,最终都没有把陈邕说服,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跟陈家人一样高风亮节,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李林甫是个很务实的人,他将考场管得严一点哪里有错了 社日聚餐,菜已经上桌,人没到齐就开始吃饭是不礼貌的,儿女要是伸筷子了父母应该教训,这是最基本的家教。这个时候父母要是说“孩子小,不懂事,大家别见怪”大家可以理解,要是父母不管不顾,让熊孩子不管其他人,夹自己喜欢吃的菜,那就没办法了,狗被训练过之后都知道不许吃饭盆里的食物它就不吃,要主人“可以吃了”后它才开吃,李林甫的田令里下了限购令。每人每家限购良田百亩,可是贪心的人却还是想办法钻法律的空子,无视禁令继续购买。主人说了“不可以吃了”,“狗子”还是不听劝阻,一个劲埋头苦吃,吃了他还向没得吃的人嘚瑟,“你看我吃了好多独食!你羡慕我不嫉妒我不”,完了他还收田租,把没钱的佃户往绝路上逼,田租和租用调加在一起农户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终日忙碌总会生病,生病没钱治病要么等死、要么卖房卖地借高利贷,这个时候狗地主又出现了,假仁假义得说农民在自己这里借钱利息可以便宜点,做假账逃税漏税,有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想当官,科举考试又考不过,就又走关系,这种人哪怕孔子重新活过来都没有办法教他成人,人的尊敬不是靠压迫得来的,只有肯给予别人帮助,才能获得尊敬。人拉屎撒尿也是要经过训练的,有的小孩两三岁了还会出现尿床的现象,就是因为小的时候没训练好。长大一点了就要教他去茅厕,人喝醉了没有自控力,那时候在街边解决可以理解,处于清醒状态还这么干,那就不是文明礼貌的语言能形容了。 老师能教的东西有限,最终还是要父母言传身教,李隆基自称阿瞒,他教导孩子的方式也跟曹操相似,在三国群雄之中教育子女最有成效的就是曹操。不过曹操不是教儿子们像自己,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在他的心目中,孙权是孩子们的榜样,史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一说,同样是“官二代”,孙权雄才大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这是个让他又恨又敬的豪杰,而刘琮在曹操没打到荆州就率众投降了,把老子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相送,这样不忠不孝没骨气的人,在他曹某人的眼中与猪狗无异。新首发 www m 教“官二代”就不能用简单的穷养儿子那么简单了,有感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窝里斗,曹操就一直对儿子们严加管教,并且对儿子们一视同仁,给他们请最好的幕僚陪他们读书。 袁绍自带“王霸”之气,早期文武兼备,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诸侯之首名副其实,可是他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不成材,官渡之战输给曹操后,袁氏集团实力急剧下滑,回到冀州后,袁绍陆续平定了各处的叛乱,但不久后袁绍病死了。由于袁绍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大儿子袁谭在袁绍平定河北的过程中屡建战功,袁绍将袁谭过继给亡兄袁基为继子,并让袁谭出守青州为都督,后曹操封其为刺史,袁谭到青州之时,所控制地盘只有平原,于是在北排田楷,东攻孔融,曜兵海隅,终于占有整个青州,之后便据守此地。百姓欣喜,但后因用人不当、到处掳掠、赏罚不公而大失民心。 袁绍去世后,审配等伪立遗令,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不能继位,心怀愤恨。后袁谭、袁尚二人的矛盾彻底爆发,袁谭联合曹操共同攻打袁尚,在攻打邺的时候曹孟德依照郭嘉之计坐看他们兄弟骨肉相残。 曹操攻破邺城后,袁尚投奔袁熙,后来袁熙部下焦触、张南叛变,袁熙和袁尚逃到乌桓。结果乌桓又被曹操所破,两兄弟只得投奔辽东的公孙康,结果这两兄弟还想杀掉公孙康自立,而公孙康也不是善茬,也想除掉这两兄弟,辽东终究是公孙家的地盘,最后公孙康砍下二人的脑袋送给曹操,北方于是统一。 袁熙的妻子叫甄宓,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在年轻时曹丕也是和袁氏兄弟差不多的人,崔琰原本是袁绍的手下,成为曹丕的老师后就把袁家人分崩离析、游手好闲、最后无立足之地的过程给曹丕说了,曹丕由此“改邪归正”。 曹操很顾家,他绝不是正人君子,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只是比起不喜欢读书卖草鞋的刘备,以及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孙权,曹家父子在那个乱世里确实要好多了。 曹操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接班人迟疑,同时他又是个温情脉脉、严中有慈的父亲。他年 第九百九十九章 誓约与胜利 小勃律向东距离唐朝长安九千多里,向东南距离吐蕃逻些三千里,照道理就算是八百里加急,消息也不会那么快传回长安。 崔希逸和乞力徐杀白狗为盟后,吐蕃就开始在唐蕃交界地区放牧、牛羊遍地,唐人自己也想放牧,老百姓之间因为放牧的问题纠纷不断。结盟后崔希逸就退回了河西,留下了一支绥远军在当地驻扎,大概是在二月的时候唐蕃边境矛盾激化,按照唐军一直以来以攻代守的作风,绥远军将士和当地几个牧场主一起,偷袭了扬言开春后要占领整个牧场,不让汉人在“吐蕃人的土地”放牧的羌人部落首领。这个消息被传到了河西,当时乞力徐也收到了,吐蕃的成分复杂,以六牦牛部落的首领和有通婚关系的部落首领为臣,协助赞普管理军政和王室的安全,称为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赞普只是一个部落联盟的王,其统治靠与各部落首领、大臣的盟誓来维持,各结盟部落的首领和大臣都要盟誓效忠于赞普,赞普也要盟誓保护结盟部落首领的权益和其家人生命财产的安全。经过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吐蕃贵族想重现钦陵时代的辉煌,大战再所难免,不过因为和崔希逸建立了盟誓,乞力徐面对多位部落首领的人责难和催促还是没有发动全面进攻。 辛云京有个从弟名叫辛京杲,开元二十二年信安王李祎担任朔方节度使期间辛京杲和弟弟辛旻前往朔方军投军,进献计策,李祎认为他们兄弟二人非常出色,于是将他们留在朔方军任职。 这一年,李祎迁任兵部尚书,他曾因为国家用度不足请求放任私铸,被仓部郎中韦伯阳认为不妥而搁置意见,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衢州刺史。他人虽然走了,兄弟二人却留在朔方,赵惠琮和孙海回到河西后不到两天,崔希逸就带兵自凉州南奔袭青海西攻入吐蕃,兄弟二人收到消息的时候河西军已经开拔了,这才有了这封家书。 “要告诉陛下吗”王守善才刚出门又回头,李玙本来很惊讶,看了辛云京家书后他的神色变得更加难看。 “父亲的意思,是能不动干戈尽量不动。”李玙放下信,头疼得闭上了眼睛“大雪只帮我们拖延了一个月,该来的迟早会来。” “咱们可经不起两线作战。”王守善道。 “吐蕃内部也有很多问题,再说他们离不开茶叶,不会跟我们彻底撕破脸的。” “金城公主呢她可怀着赞普的孩子。” “你别去想北边的事了,安抚皮阁罗事关西南防线,你找到合适的人出使了吗” “我找了一群国子监的学生,让他们到西南传法,是法学的法。”王守善连忙补充。 “三郎,高陵令来了。”一个中官在门外低声说道。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com/ “让他进来。”李玙长叹一口气,脸上的愁容有所缓解“他是信安王的三子,李岘,信安王战功彪炳,嫉妒他的人也多,父亲没法给他奖赏,就让他的儿子门荫入仕,他从左骁卫兵曹做起,后改任太子通事舍人、鸿胪丞,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称关中的白菜心,并没有哪位皇帝埋在里面,在秦设县时就有了高陵之名,去年刘志诚作乱,焚烧便桥的县令就是他。” 人比人果然是要气死人的,李玙话音刚落就进来一个俊朗的美男子,一看就知道是李家祖传。 行如风,站如松,顾盼流转双目熠熠生辉,龙行虎步一看就知道是练过的,让人一见只能用人杰二字来形容。 “参见忠王。”李岘行了个插手礼。 “你父亲身体可好” “多年征战积劳成疾,大夫说要慢慢调养。” 两人嘀嘀咕咕得互相问候,王守善不耐烦听这些,转头低声教训辛云京“你信都没看明白就瞎咋呼,老子差点被你吓死!” “以有心算无心,主公觉得胜算几何”辛云京肃容道“我们率先毁约就是不义之战。”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还有扭转乾坤的可能吗” 辛云京张了张嘴,最后哼了一声。 王守善都忘了要派人暗杀赵惠琮和孙海的事了,立功心切连大局都不管了,哪个国家能支持两线作战 幽州人打的是契丹,不过契丹背后有突厥,一下子跟两个大国开战,能挺过去就不错了。 “这次收容反贼还顺利吗” “已经建好了木栅,老弱伤病单独分了一个营地,就是缺外伤药。” 李玙看向了王守善。 “你看我干什么” “你说我看你干什么” 王守善郁闷得无以复加,又是一个讨债的来了。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问题是没医生和药物了,一生病就等于判了死刑,有钱没知识一样救不回自己的命。 活死人、肉白骨就算了,至少常见的疑难杂症要知道观察和解决,如果一个家里有这么一个女人在,大家就都能安心生活了。 医生越老越吃香,在家里带孩子没事做学医玩,学了门手艺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学医很苦很累,还要面对那么多生离死别。医院是另一种形式的战场,一样要考验人的综合能力,阴阳的基本理论学会了就要用于实践,不然空有理论也是纸上谈兵。 东罗马人用希腊火将阿拉伯海军给烧没了,连同唐人这么些年对外贸易中流失的钱一起上了天堂。女人不懂,为什么那么有钱的盛唐会有钱荒的问题出现,能如此对外作战百年不间断已经是奇迹了,丝绸起了辅币的作用,可是它说到底还是一块布,无法跟铁衣一样保护人的身体不被刀剑伤害。 女人可以为了找到一块心仪的布料,在市场里走上一天,只要觉得它是自己喜欢的,一匹三千算什么,三万也一样给。 既然那么喜欢,为什么不学了女红后自己去绣一块一模一样的呢一定要用钱去买,节省下来的时间干嘛去了穿着新衣服,在买新布料做衣服的路上。 想获得别人真心诚意的尊重就要学会把钱用在刀刃上,继续浪费在穿衣打扮上还是要被人骂“女流之辈”,同样是女人,妓女皇后狄奥多拉就整出了“帝国遗产”重装骑射手和妓女之家,中国的女权和西方的根本是两回事。 “调集药材的事你能办吧” “你能给钱吗” “去找李宰相要!” 王守善一咧嘴,又要找李林甫 李玙说完就把视线转向李岘,把家书递给他。 “有点棘手啊。”李岘一目十行看完之后皱眉。 “你觉得该告诉父亲么” “我会告诉我父亲。”他将信还给了李玙“要不是身体不行了,他此刻还在前线呢。” “信安王今年贵庚” “六十有三。”李岘看着王守善说“你就是那个玉面修罗” 王守善觉得脸烧得火辣辣得疼,李玙要笑不笑,辛云京看着窗外的星空,肩膀不断得抖。 “别叫那个诨号,叫我良行就可以了。” “你这个人真的是走到哪儿都引起腥风血雨。”李岘微笑道“就连长安也没法封住你的封刀吗”新首发 “吐蕃可不是匈奴,匈奴人我们赶得走,高原咱们可上不去。”王守善眯着眼睛,咬着牙冷笑,重瞳双眸如同燃烧的鬼火“如果全面开战,公主的安全必须保证,在汉人体质能适应高原作战前不能放弃和亲之策,三郎可还记得那个吐蕃酋长” “记得。” “他是每次瘟疫蔓延就开溜,对吧” 李玙点头。   第一千章 正一先生 琴又称瑶琴,和筑一样形似筝,却又和筝不一样,筑有十三条弦,是抱在怀里演奏的,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是放在桌上演奏的,古琴是老前辈,往少里算也是商周之前了,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增加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后来琴弦的名字改成了君、臣、民、事、物、文、武。 一弦最大,用八十一丝,声沉重而尊,故曰为君。 二弦次之,用七十二丝,能决断,故曰为臣。 三弦第三,用六十四丝,为之触地声,故曰为民。 四弦用五十四丝,万物成美,故曰为之事。 五弦用四十八丝,聚集清物之相,故曰为之物。 六弦文声主少宫。文星柔以应刚。乃文王之所加也。 七弦武声主少商。武星刚以应柔。乃武王之所加也。 在广陵散中二弦臣的音高和一弦君的音等高,而它所讲述的故事也是臣弑君,有所谓“臣凌君之象”,因此自它被创出来开始就是僭越之曲,现在长安城里青楼、食肆里到处都能听到弹这首曲子的,古琴的琴谱是文字谱,只有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节奏和分段没有记录,如此一来就造成一个胆大妄为的乐人当着官差的面弹广陵散,官差却听不出来这是广陵散,官差被讥笑了,他还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实际上连古琴和筝都分不清,更别提古琴还有那么多琴式了,最常见的为仲尼、连珠、伏羲。仲尼就是孔子,在道家这里是看不到的仲尼式古琴的,道家和儒家彼此看不惯很久了,道家养生是从养肾开始的,儒生把嘴一撅,跟喝了醋一样“哎哟,动不动就提肾,简直伤风败俗。” 道不同不相为谋,要不然为啥老百姓要骂他们醋大呢,仲尼式古琴是所有琴里最简洁的一种,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通体没有任何其他的修饰,简捷流畅、含蓄大方,体现的是儒家中庸内敛的风格,赵云山的琴是伏羲式的,在琴的下部起弯的地方多了一个弯。道士有很多戒律,不过他们允许弹琴,琴以载道,以琴明德,大音希声,乃君子修养之物,抽烟没有明令归于禁止,但道士是不许做的,因为抽烟会上瘾,这样会激起贪、嗔、痴三毒,更会影响心肺功能练气,是很不健康的习惯,赵云山在外面的时候以驱虫为借口吸旱烟,但是在老君殿里不能抽烟,他烟瘾犯了就跑到隔壁朝元阁给诸位供养人上香,在这个全民养身的时代,能碰到几个志同道合的烟友他高兴,于是就把自己的古琴给搬到朝元阁来了,香炉里点上他自制的驱蚊香料,他自然是不会弹广陵散,他弹的是胡茄曲。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4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5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6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7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8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9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0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1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2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3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4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5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6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7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8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19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0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1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2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3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4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5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6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7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8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29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0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1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3)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4)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5)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6)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7)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8)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29)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30)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31)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32) 在大唐窃国的日子(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