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好男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长兴村长
第五章 卖身葬母(一)
常惠越想越伤心,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常惠的哭泣声音迅速引来了左邻右舍。
“惠伢子,怎么啦”邻居张大妈过来问道。
“我娘已经去了。”常惠呜咽着回答。
张大妈叹道:“唉,她在人世也受了这么多的苦了,孩子,别哭,她这是享福去了。”
李大妈也进来了,“是啊,你自己节哀顺变吧,这后事还等着你去料理呢!来,大家都搭一把手,先帮他娘洗个澡,换一身干净一点的衣服吧。”
李大妈是个热心肠的人,胆子也特别大,她上前摸了一下常惠他娘,确实断气了,便开始张罗着后事。
张大妈胆子小,不敢看,便扯了常惠出来,“惠伢子,这装殓的事,就交给你李大妈好了。你还没有给族长和你家舅舅他们报信吧”
常惠点了点头。
“那不行,你得赶快去给他们报信。这事啊,得有他们拢场才行。”张大妈道。
“我带他去吧,你去帮他找一截白布、拿一根细绳子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邻居张叔叔听到动静也过来了。
张大妈十分麻利地从自己的家里翻出来一截白布、一根细绳子,系在了常惠的头上,然后张叔叔便领着他到村里挨家磕头报信,完了又到他舅舅家报信。
接到消息后,老族长来了,常惠的舅舅也来了,跟村里的里长坐到了一起商量起后事来。
常惠的辈份最小,只有在一旁听着的份儿。
只听见老族长漫条斯礼地说道:“他舅啊,这娘亲舅大,你对惠伢子他娘的后事可有什么要求”
常惠的舅舅道:“你们常家,可是我们这儿的大族,也是名门望族的了。我呢,也不提什么过份的要求,就按你们最普通的葬礼办就行了。”
老族长一听,感觉到有些为难,道:“按常理来说,你的要求是不算过分,只是惠伢子他爹爹死得早,他娘又病了这么些年,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棺材也没有,这事还真的有点难办啊。”
村里的里长也道:“嗯,族长说的是大实话。你说请几个道士来超度二天,这费用也不算太多,乡亲们凑一凑也还是凑得出来的,办丧事的吃的嘛,也可以各家各户出一点也说得过去,反正在自己家里也一样要吃的嘛!只是这木棺,咱们就不说梓木了,那是有钱贵族才买得起的,就是那最便宜的杉木棺,一具也得花上个七、八千的,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他舅啊,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商量一下,干脆我们不用木棺了,换成草席怎么样”
常惠听里长说得有理,没钱就不必穷讲究了,人都死了,还摆那个排场干什么刚想答应了此事,他的舅舅开口了。
常惠的舅舅眉头一皱,道:“这怎么行呢用草席裹着下葬,那可是流浪者死了,没有后人才有的待遇。如今我姐姐是你们常家的人,孩子也这么大了,怎么能跟那些流浪者相提并论呢再说了,我汉朝开国以来,一向推行的以孝治理天下,你们若是这么做,还不把惠伢子一辈子的前程都给毁了”
一听这话,常惠心里暗暗叹道:“好险!”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汉朝一向是以孝治天下的,统治者认为在家里子女无条件地“孝”于父母,走入社会后自然无条件地“孝忠”于统治者。汉朝没有科举,考察人才也主要考察孝行,所以推荐人才做官叫“举孝廉”。后来孝文帝不仅自己亲自带头履行孝道大义,(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这一案例还被编进了24孝故事之首。),还将行孝推广至治国方略,把《孝经》列为各级官员必修课程,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开创了汉世“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
平民老百姓,想当官的主要有二条途径,一是举孝廉,二是投军立军功。自己来自现代社会,论拳头武功,怎么能比得上
第六章 卖身葬母(二)
常惠的舅舅一听,连忙道:“我的好外甥,这事你可要想清楚!卖身为奴,那日子可不是好过的,这事,要是让你妈在九泉之下知道了,你让我这个做舅舅的脸往哪儿搁呀!”
常家的族长、长辈们听了,也不吱声了,也许,这就是一个最好不过的解决办法了,既能保住常家大族的脸面,还不用自己掏腰包。
常惠十分坚定地说道:“舅舅,这事我已经想清楚了。如今,家中田地也没有了,连吃的也无以为继,这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啊这树挪死,人挪活。这卖身为奴,虽然要经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说不定外甥还能有一条活路。再说了,前朝的卫青大将军,在当大将军以前,不也是平阳公主的一名奴仆吗”
常惠的舅舅一听常惠说的也有道理,不吱声了。
族长心中暗暗冷笑了一下,就你这副身材板子,还想学卫青当大将军,你去做白日梦去吧!不过,他不能表达出来,相反的鼓励他道:“好吧,难得常惠小小年纪就对他母亲有一份孝心,愿意卖身葬母,感人肺腑啊!也是我常家人的骄傲!将来,如果有机会举孝廉,只要老夫还在,我们这一族的名额,一定归你。”
族长害怕常惠反悔,又开出了一张空头支票。这举孝廉又不是年年都有的,就算到时候真的有举孝廉了,你又卖身为奴,人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又怎么会知道我们举荐的是谁呢!
村里的里长连忙道:“既然常惠愿意卖身葬母,我看这是好事啊!这样吧,我这就去跟亭长报个案,拿份文书过来。不然的话,卖不起价钱的。”
西汉的律令,对于拐卖人口的处罚还是极其严厉的。据《盗律》记载:只要有了“略人”(拐卖人口)的行为,无论是否已经出卖,都要处以“磔刑”(处死并肢解尸体);知情收买之人“与同罪”;不知情收买及转卖的,“黥为城旦舂”(毁容后男犯从事筑城、女犯从事舂米苦役),买者后来知情的,也要同样处罚。在《杂律》中也有明确规定,如果“略人”后自己强娶为妻,罪犯“斩左趾以为城旦”(砍去罪犯左脚的前脚掌后从事筑城苦役)。
但是,如果是有当地官吏证明的良民迫于生活,自愿为奴,就是合法的,是一桩公开的生意。每个城里都有专门的人**易市场,其中的商机巨大。甚至在一些地方,当地官吏与盗贼们私下勾结在一起,相互谋利。
就是当年孝文帝的小舅子窦广国他四五岁时就“为人所略卖”,还先后被卖了十几次。他曾经被卖在宜阳,为主人进山烧作炭,结果发生了山崩事故,当时在山坡下有一百多人全都死在了事故中,只有窦少君一个人得以逃脱。
大难之后,窦少君又被转卖,新的主人把他带到了长安。听说朝廷新立的窦皇后是观津人,到处在寻找失散多年的弟弟,他还记得自己老家的县名就是观津,也还记得自己本姓。于是请人写了文书,将小时候姐姐采桑时,自己爬到桑树上摔下来的经历作为验证。
窦皇后招他进宫盘问,这才上演了一出姐弟抱头痛哭相认的喜剧。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族长听里长这么一说,点了点头,道:“此事就交给你里长大人去办了。他舅啊,要不你也一路跟着吧,拿了钱,直接选一口好的棺材回来,这边还等着急用呢!”
常惠的舅舅叹了口气,无奈地道:“看来也只能这样了,孩子啊,你准备一下,上路吧。”
常惠这时候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本来要吃饭的,娘这一死,就没顾上了。于是说道:“舅舅,这一天我还没吃饭呢!你们先等一下,我在灶台上还熬了粥和汤,我得先吃一点,饱饱肚子。”
众人听了,心酸不已,张大妈与李大妈还不自觉地掉下眼泪来,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
常惠揭开灶台上的锅,舀了一碗粟米粥喝了,又将剩下的蛇肉羹连肉带汤吃了个干干净净,还打了一个饱嗝,这才与众乡亲们一一告辞。
“孩子,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记得回来看我们!”张大妈说道。
常惠点了点头,“放心吧,张大妈,我不会忘记乡亲们对我的好的。如果有一天,我发
第七章 卖身葬母(三)
不知道里正从哪儿弄了一块木板过来,上面还用绳子系着,挂在了常惠的脖子上。
常惠一看,原来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卖身葬母。汉承秦制,虽然用的是小篆,但字体跟繁体字差不多,常惠依稀辨认得出来。看来炒作并不是今人的专利,司马相如与县令互相炒作,身价大增,为自己娶到了卓文君。今天,里长也要通过卖身葬母这四个大字为自己提高身价,让自己少卖二年,自己还差点误会他了。
果然,这块牌子一挂,立刻就吸引了一位五十来岁的长者的注意。只见他身着青色绸缎,生得身长五尺五寸,双手过膝,面如冠玉,目光慈祥。身后还跟着一人,此人圆面大耳,方口厚唇,腰细膀宽,应该是车夫之流。
他径直过来问道:“小伙子,哪里人”
常惠答道:“我叫常惠,大兴亭常家村人。”
那老者又道:“哦,大兴亭,那地方我知道,离县城也就三十来里路。我做生意经常要路过那儿。你这卖身葬母可是真的”
常惠的舅舅连忙答道:“老爷,我这是孩子的舅舅。我这外甥他爹爹去世得早,他娘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大,又得了重病去世了。家里为了给他娘治病,能卖的都卖掉了,如今家徒四壁。这孩子有孝心,为了安葬他母亲,自愿卖身为奴。唉,都怪我这当舅舅的无能啊!”说完,抹了一把眼泪。
里长一听,赶紧拿出亭长签发的文书,道:“这位老爷,您看看,这是官府签发的文书。我们都是正经的人家,我是村里的里正,老爷若是有意,我可以当个见证人。”
那人把里正的文书接了过去,仔细看了一下,问道:“嗯,直白地跟你们说吧,我是个生意人,姓周,在城里开了二家绸缎铺。有一位伙计走了,我就出来转一转,看有没有合适的。你们都说说吧,怎么一个卖法”
常惠的舅舅道:“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你看该怎么卖”
常惠道:“给我娘买棺材需要八千钱,请道人做法事也得花四、五百钱,其它零星开支怎么也得花一千多。还有啊,我还欠胡郎中药费六百二十钱,还了他三石粟米,值二百四十钱,还差他三百八十钱。这里里外外的加在一起,没有个一万钱事情就解决不了。这样吧,我卖一万钱,签五年的卖身契。这位老爷您看如何”
那老爷还没说话,旁边的车夫就已经跳了起来了,“这位后生,要一万钱还只签五年的卖身契,你不是要抢钱吧你也不打听打听现在外面是什么行情,再加个一万多一点,可以买下一个年青力壮的后生了!”
那老爷打扮的人乍一听,也感觉到有些吃惊,问道:“小伙子,你这个价钱,确实有点贵,我要供你吃、还要供你住,若是搁在以前太平盛世的时候,确实是这个价。但现在不同啦,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你这个价钱可以签十年的了。能否再考虑考虑”
常惠看他目光慈祥,不象个狡诈阴险之人,便胸有成竹地答道:“贵当然有贵的理由。同样是石头,有的石头是宝玉,有的石头却只能是石头。同样的道理,您花一万钱请的人跟花五千钱请的人替您挣的钱肯定不一样。”
周老爷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你就这么自信你能帮我挣大钱”
常惠暗想,凭借自己这一肚子的学问,难道还不能在汉代有一番大作为吗挣钱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小小的目标而已,他的理想可不止这些的。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摆脱目前的这一困境。想到这儿,他不加思索地答道:“周老爷,您要是信不过我,我们可以在契约里写明,如果五年之内,我
第八章 卖身葬母(四)
旁边的车夫顿时露出不屑的表情,“果然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茶水中加了盐,不是咸的还会是其它的味道吗”
常惠恍然大悟,这西汉的茶内还要加入食盐啊!原来是古代盐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奢侈品。没钱的人家连盐也是吃不起的,有钱的也喜欢在茶里加点盐,就象我们今天喝菊花茶要加冰糖、枸杞一样。他算是长见识了。
“阿九,常惠是第一次进城里来,没有喝过,这有什么奇怪的以后你要帮着他点,该教的教他,不要没事就大惊小怪的。”周松嘱咐阿九道。
常惠感到有一丝暖心,看来自己选的这个主人心地还是很善良的。也知道了这个车夫的名字叫阿九。刚才好险,差一点就露馅了。
这时,他的舅舅听说茶水中还有盐,如获至宝地喝了起来,一大碗茶居然被他一口气就喝干了。
村里的里正应该算是见过世面的,估计以前也喝过,没有喝得象常惠的舅舅那般的狼狈,只是端起来抿了一口就放下,心中也许在暗暗得意,并不是所有的乡下人都是没见过世面的。
阿九把墨磨好了,周老板提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刚写了几字,便停了下来,问道:“今日是哪一天”
常惠摇摇头,他连元狩三年都还是问的舅舅才知道的。
常惠的舅舅道:“今年是元狩三年五月。”
周松道:“这我知道,我要的是具体是哪一天。这契约上要写清楚的。”
这时,里正连忙翻出亭里给出的文书,道:“这上面有,今日是五月十五日。”
周松点了点头,看到常惠的舅舅把茶水都喝完了,便道:“孩子他舅啊,这一杯你也拿去喝了吧。”
常惠的舅舅两眼盯着对方的陶碗,嘴里却说着:“这怎么行呢我不能喝你的。”
常惠一见,连忙将自己的端过去,道:“舅舅,喝我的吧。外甥也没什么好孝敬您的,今日就借花献佛,谨以此茶代酒,孝敬舅舅了。家母的事,还得拜托舅舅了。”
听了常惠这么一说,他舅舅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好,外甥。您的这一杯我喝了!都怪做舅舅的无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卖身葬母却爱莫能助。你放心好了,舅舅一定帮你把你母亲的葬礼办得热热闹闹的。”
说完,又是一口干了。
不一会儿,周松便将契约写完了,递给常惠的舅舅,道:“你们看看,这样写行不”
常惠的舅舅道:“还是让里长看吧。字认得我,我却不认得他,我就是一个睁眼瞎啊。”说完,便将竹简递给了里正。
里正便接了过去,道:“好,我来给你们念一下吧。你们若是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再修改。”
说完,润了润嗓子,念道:“契约:元狩三年五月十五日,太原郡晋阳县长兴亭常家村男子常惠,因母病故,无钱下葬,自愿决贾万钱卖与太原郡晋阳县商贾周松为奴。奴当从役使,不得有二言,为期五年。且承诺在五年之期内,帮主人多赚万钱,不成,则终身为奴。”
常惠的舅舅听完后,有些担忧地道:“还真的把后面的承诺都写上去了啊,这事先等等,容我们再商量商量。”
周松笑着道:“强迫不成买卖,捆绑不成夫妻。我们做生意的,最看重信用。他舅舅既然有疑问,尽管商量好再定。”
常惠的舅舅这才问常惠道:“外甥啊,这事你可得想好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承诺了的,就得做到。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们就得从长计议,毕竟卖终身的话可以卖二万钱呢!”
凭借自己这一肚子的学问,五年之内多挣一万钱,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目标而已,常惠倒一点也不担心的,不过,舅舅的这一提反倒提醒了他,若是他提前完成了任务,那岂不也受制于人非要干满五年不成,是得改一改。
于是,便开口说道:“嗯,舅舅提醒得对,是该改一改。”
周松有些惊讶,道:“你想怎么改”
常惠道:“还得加上二条,要是五年内我帮你提前多赚了一万钱回来应提前解除契约。如果有人愿意赎我,也应允许赎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