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胡遵此刻身陷乱军之中,完全不知道并州军还有这样的布署等着他,他一门心思地想要逃出重围,正指挥亲兵部队拼死力战,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王经此刻也在奋战之中,他远远地看到胡遵在率军突围,所以他急切地向这边靠拢而来,希望胡遵在突围之时可以带上他。

    王经只是这支队伍的副将,是临时调过来的,所以他的麾下,并没有自己的嫡系亲兵,在关键的时候,也就没有心甘情愿为他慷然赴死的勇士,所以王经只能是凭借的自己的能力左冲右突,带着少数几个亲兵想突围出去。

    但在强大的并州骑兵面前,这又谈何容易,王经拼死力战,身上多处挂彩,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所浸透了,紧握长矛的双臂累得快抬不起来了,但前面并州军的层层围困,却没有任何松懈的迹象。

    看到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王经也是心急如焚,如果再这么拖延下去,他很可能就会葬身在这乱军之中。

    这时王经看到了胡遵正率着亲兵部队向外突围,于是他立刻向胡遵那边靠拢过去,不过他们之间依然还隔着不少的正在激战的双方士兵,一时之间王经想要接近胡遵,也是很难办到的事。

    王经冲着胡遵大叫道:“胡将军,看在同僚一场份上,救属下一把吧!”

    胡遵抬循声抬头扫了他一眼,一脸的嫌弃之色,其实这个时候的胡遵,对王经恨得是牙根直痒痒,如果不是他贪功冒进,极力怂恿,以胡遵谨慎持重的性格,又怎么可能中了并州军的埋伏,陷入到这种万劫不复的地步

    这家伙,就是一个倒楣的灾星,和他搭班子,简直就是倒了十八辈子的大霉,别说现在胡遵自己还自顾不睱,就算真有余力,也未必肯伸以援手,且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所以胡遵只是瞥了他一眼,装做没听见,引军自顾自朝西面突围而去。

    王经气得差点没破口大骂,好歹也是在一起共事的,生死关头,却连一点义气也不讲,这个胡遵,心眼也未免太过狭隘了吧。

    诚然这次被困王经认为自己有些过失,但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大家的战功么,这次奉命进攻上党,他们可是担任着重要任务的,那就是协助司马懿的主力大军来打败曹亮的并州军,如果一昧的裹足不前,事后肯定会受到问责的。

    王经没有得到胡遵的援助,却引来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屯骑将军石苞,他本来在乱军之中横冲直撞,没有注意到王经,但王经的高声叫喊,却让石苞眼前一亮,敢情这儿有一条大鱼。

    于是石苞便冲着王经杀了过来,持枪便刺,高声喊道:“贼将休走,石某在此!”

    论单打独斗的能力,石苞在曹亮麾下诸将之中可是排在数一数二位置上的,他每次打仗,都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次更不例外,率领着屯骑兵所向无敌,杀得痛快之至。

    唯独缺憾的,就是一路斩杀的,不过都是些小兵小卒,这让石苞大为不满,这回终于是逮到了王经这条大鱼,自然不可能让他轻易再走脱了。

    王经现在人困马乏,面对如此骁勇生猛




第769章 金蝉脱壳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并州军分工协作,布下了天罗地网,只为这场歼灭战,不使一人可以脱逃。



    胡遵此刻身陷乱军之中,完全不知道并州军还有这样的布署等着他,他一门心思地想要逃出重围,正指挥亲兵部队拼死力战,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



    王经此刻也在奋战之中,他远远地看到胡遵在率军突围,所以他急切地向这边靠拢而来,希望胡遵在突围之时可以带上他。



    王经只是这支队伍的副将,是临时调过来的,所以他的麾下,并没有自己的嫡系亲兵,在关键的时候,也就没有心甘情愿为他慷然赴死的勇士,所以王经只能是凭借的自己的能力左冲右突,带着少数几个亲兵想突围出去。



    但在强大的并州骑兵面前,这又谈何容易,王经拼死力战,身上多处挂彩,前胸后背都被汗水所浸透了,紧握长矛的双臂累得快抬不起来了,但前面并州军的层层围困,却没有任何松懈的迹象。



    看到身边的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王经也是心急如焚,如果再这么拖延下去,他很可能就会葬身在这乱军之中。



    这时王经看到了胡遵正率着亲兵部队向外突围,于是他立刻向胡遵那边靠拢过去,不过他们之间依然还隔着不少的正在激战的双方士兵,一时之间王经想要接近胡遵,也是很难办到的事。



    王经冲着胡遵大叫道:“胡将军,看在同僚一场份上,救属下一把吧!”



    胡遵抬循声抬头扫了他一眼,一脸的嫌弃之色,其实这个时候的胡遵,对王经恨得是牙根直痒痒,如果不是他贪功冒进,极力怂恿,以胡遵谨慎持重的性格,又怎么可能中了并州军的埋伏,陷入到这种万劫不复的地步



    这家伙,就是一个倒楣的灾星,和他搭班子,简直就是倒了十八辈子的大霉,别说现在胡遵自己还自顾不睱,就算真有余力,也未必肯伸以援手,且让他自生自灭去吧。



    所以胡遵只是瞥了他一眼,装做没听见,引军自顾自朝西面突围而去。



    王经气得差点没破口大骂,好歹也是在一起共事的,生死关头,却连一点义气也不讲,这个胡遵,心眼也未免太过狭隘了吧。



    诚然这次被困王经认为自己有些过失,但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大家的战功么,这次奉命进攻上党,他们可是担任着重要任务的,那就是协助司马懿的主力大军来打败曹亮的并州军,如果一昧的裹足不前,事后肯定会受到问责的。



    王经没有得到胡遵的援助,却引来一个人的关注,那就是屯骑将军石苞,他本来在乱军之中横冲直撞,没有注意到王经,但王经的高声叫喊,却让石苞眼前一亮,敢情这儿有一条大鱼。



    于是石苞便冲着王经杀了过来,持枪便刺,高声喊道:“贼将休走,石某在此!”



    论单打独斗的能力,石苞在曹亮麾下诸将之中可是排在数一数二位置上的,他每次打仗,都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次更不例外,率领着屯骑兵所向无敌,杀得痛快之至。



    唯独缺憾的,就是一路斩杀的,不过都是些小兵小卒,这让石苞大为不满,这回终于是逮到了王经这条大鱼,自然不可能让他轻



第770章 恼羞成怒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自然他也对自己的作战方略有所动摇了,先前司马师认为,只有对石门关的守敌采用强压的进攻态势,必然可以瓦解其防守,拿下石门关。

    但事实上,司马师显然低估了敌军守将的指挥能力和敌军顽强作战的斗志,无数次的进攻无果,让司马师脸上有颇有些挂不住了,就连一座小小的石门关都拿不下来,又谈何进军上党,攻克晋阳,平定并州之叛乱呢

    司马师最终还是接受了钟会的建议,暂停了今夜的军事行动,当司马军如潮水一般退下去的时候,这个夜晚也终于迎来了安静的时刻。

    虽然说司马军是的进攻的轮换的,但在三天之内连续地发起了无数次的进攻,司马军也是大为疲惫,原本以为今夜继续的挑灯夜战,那些轮到进攻的司马军的队伍不禁是面露苦色,好在最新的命令是暂停进攻,这才让司马军的士兵略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了。

    司马师也是疲惫到了极点,尽管他发誓要拿下石门关才会休息,但最终也显然是落空了,他安排陈骞来把守第一线,如果发现任何的异动,需要告知于他。

    司马军的撤退,也让一直饱受压力的并州军终于迎来了喘息之刻。

    对于杜预而言,这一点犹为重要,他战前和曹亮有过交流,杜预需要坚守三天时间才可以放弃石门关。

    如今三天时间已经届满,正是并州军准备撤退之时,可司马师一直不断地发起攻势,让杜预的撤退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杜预虽然没有像司马师那样三天如一日的熬着,但连续作战让他也是心神俱疲,如果此刻主动撤出石门关的话,势必会遭到司马军的疯狂追击,已经是连续高强度作战三昼夜的并州军是很难逃出司马军的追击。

    这撤军也是一门学问啊!

    虽然司马军今夜停止了进攻,但并不意味着并州军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撤退而去,司马军肯定会派人监视着并州军的动向的,一旦发现并州军撤离石门关,那么他们肯定会发起疯狂追击。

    而一旦失去石门关这样的险要,并州军在撤退途中受到追击的话,损失将会比把守石门关更为惨重。

    为了守住石门关,并州军已经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阵亡,如果让他们在撤退之中再遭受敌军的袭击,那么活着逃回去的人真心就没有几个了。

    怎么撤军才是最为稳妥的,杜预思虑了半天,终于是心生一计。

    他下令将几十名司马军的俘虏给押上来,这些战俘是在双方肉搏战之中来不及后撤时被并州军俘获的,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有的拐着一条腿,有的吊着胳膊,个个一脸的恐惧之色,不知道杜预将他们深更半夜地带过来,有什么企图

    不管从那方面来讲,这个时候并州军的主将将他们带到前线阵地上,这些俘虏自然是惶恐不安的,个个面面相觑,却猜测并州军下一步的动作。

    杜预又命人找来几十个战鼓,做到人手一个。

    这些俘虏更是懵了,他们实在想不到杜预这是要干什么

    杜预吩咐人将这些战俘的眼睛给蒙起来,然后每人塞给他们一个鼓槌,让他们来拼命地敲鼓,如果谁敢懈怠的话,杜预声称必先斩其首。

    大半夜的来敲鼓不光这些战俘



第771章 扑空了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自然他也对自己的作战方略有所动摇了,先前司马师认为,只有对石门关的守敌采用强压的进攻态势,必然可以瓦解其防守,拿下石门关。

    但事实上,司马师显然低估了敌军守将的指挥能力和敌军顽强作战的斗志,无数次的进攻无果,让司马师脸上有颇有些挂不住了,就连一座小小的石门关都拿不下来,又谈何进军上党,攻克晋阳,平定并州之叛乱呢

    司马师最终还是接受了钟会的建议,暂停了今夜的军事行动,当司马军如潮水一般退下去的时候,这个夜晚也终于迎来了安静的时刻。

    虽然说司马军是的进攻的轮换的,但在三天之内连续地发起了无数次的进攻,司马军也是大为疲惫,原本以为今夜继续的挑灯夜战,那些轮到进攻的司马军的队伍不禁是面露苦色,好在最新的命令是暂停进攻,这才让司马军的士兵略微地松了一口气,这回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了。

    司马师也是疲惫到了极点,尽管他发誓要拿下石门关才会休息,但最终也显然是落空了,他安排陈骞来把守第一线,如果发现任何的异动,需要告知于他。

    司马军的撤退,也让一直饱受压力的并州军终于迎来了喘息之刻。

    对于杜预而言,这一点犹为重要,他战前和曹亮有过交流,杜预需要坚守三天时间才可以放弃石门关。

    如今三天时间已经届满,正是并州军准备撤退之时,可司马师一直不断地发起攻势,让杜预的撤退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杜预虽然没有像司马师那样三天如一日的熬着,但连续作战让他也是心神俱疲,如果此刻主动撤出石门关的话,势必会遭到司马军的疯狂追击,已经是连续高强度作战三昼夜的并州军是很难逃出司马军的追击。

    这撤军也是一门学问啊!

    虽然司马军今夜停止了进攻,但并不意味着并州军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撤退而去,司马军肯定会派人监视着并州军的动向的,一旦发现并州军撤离石门关,那么他们肯定会发起疯狂追击。

    而一旦失去石门关这样的险要,并州军在撤退途中受到追击的话,损失将会比把守石门关更为惨重。

    为了守住石门关,并州军已经是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代价,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数阵亡,如果让他们在撤退之中再遭受敌军的袭击,那么活着逃回去的人真心就没有几个了。

    怎么撤军才是最为稳妥的,杜预思虑了半天,终于是心生一计。

    他下令将几十名司马军的俘虏给押上来,这些战俘是在双方肉搏战之中来不及后撤时被并州军俘获的,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伤,有的拐着一条腿,有的吊着胳膊,个个一脸的恐惧之色,不知道杜预将他们深更半夜地带过来,有什么企图

    不管从那方面来讲,这个时候并州军的主将将他们带到前线阵地上,这些俘虏自然是惶恐不安的,个个面面相觑,却猜测并州军下一步的动作。

    杜预又命人找来几十个战鼓,做到人手一个。

    这些俘虏更是懵了,他们实在想不到杜预这是要干什么

    杜预吩咐人将这些战俘的眼睛给蒙起来,然后每人塞给他们一个鼓槌,让他们来拼命地敲鼓,如果谁敢懈怠的话,杜预声称必先斩其首。

    &



第772章 司马懿的郁闷
    ps:章节防盗,稍后更正…………

    等同于连续地敲了司马懿两记闷棍,让司马懿品尝到了久违的苦涩。

    现在司马懿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场战役,是自己所用非人吗显然并不是这个原因,无论陈泰还是胡遵,在领军能力上,都不失为大将之才,之所以遭遇惨败,只能说强中更有强中手。

    曹亮所使用的战术,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完全就是照搬了孙子兵法的战术,但孙子兵法所谓的集中优势兵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也就是说,想打歼灭战,至少得有五倍十倍的兵力才行。

    并州军有那么多的兵马吗

    根据斥侯探明的结果,曹亮在上党集结的兵力,也就是五万多人,这五万多人,想打歼灭战,首先得分兵阻援,真正投入到歼灭战中的,并没有多少的兵力,就算略高于陈泰的两万人、胡遵的三万人,但也高得有限。

    没有足够的兵力,曹亮有什么底气来打歼灭战

    除非是曹亮拥有着高出一筹的战力,在同等数量的军队对战之中,拥有着碾压对手的实力。

    根据陈泰和胡奋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次击败他们的,正是并州军的骑兵。

    并州骑兵的骁骑营,是魏军骑兵中的跷跷者,而与其战力不相上下的,是北军五校的越骑营和屯骑营。

    在长期与匈奴鲜卑的人较量之中,并州骑兵的战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从此并州骑兵就真得可以纵横天下了吗,司马懿并不认同,他认为并州骑兵的战力虽强,但并非拥有着绝对的战力,步兵依然可以有抗衡之力。

    可事实是并州骑兵用实力来打脸司马懿,在碗子城和白水川之战中,曹亮利用骑兵,完胜陈泰和胡遵,也刷新了司马懿的认知。

    在这之前,司马懿绝对想不到骑兵还可以这样来打,三天两战,战绩斐然,看来是该重新审视此番的进攻计划了。

    拿下石门关,意味着司马军已经有机会进军上党,十万大军进入上党,也将彻底地改变上党的形势。
1...162163164165166...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