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但最为关键的,却不是这个,根据匈奴四部的约定,先入晋阳城中,为匈奴单于。
刘猛觎觑单于之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上一任的单于呼厨泉去世之后,魏国朝廷为了达到长久分裂匈驻各部的目的,不再册封新的单于,以至于匈奴单于之位长期空缺。
朝廷不册封,并不代表着匈奴人不想坐这个位子,此次的匈奴叛乱,无疑给了那些一直垂涎单于位子的人一个绝好的机会。
单于之位例来是匈奴人自己世袭罔替的,何时轮得上汉人指手划脚,这一次匈奴人攻占并州之后,就要产生新的单于来一统匈奴各部,光复曾经辉煌过的匈奴王朝。
刘猛的右部匈奴是五部之中实力最为强劲的之一,刘猛以此番叛乱发起人的身份,成为新单于的有力竞争者。
正常来说,五部部帅都有晋升单于的希望,但是由于各部这些年来发展并不平衡,逐渐形成了左右两部雄起,其他三部沦为陪衬的格局,所以单于之位的竞争,其实也就是刘猛和刘豹之间的竞争。
为了争夺匈奴各部的控制权,刘猛和刘豹长期的明争暗斗,早已是势同水火,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纠纷,刘猛主动地提出来先入晋阳者为单于,可以号令匈奴诸部。
晋阳城是并州的州城,城垣高大,防御坚固,想要拿下来肯定并非易事,刘猛的右部匈奴实力强劲,自然是攻城的一大主力,刘猛之所以敢这么约定,那么他至少也有六成以上的把握。
唯一的变数就是刘豹了,匈奴左部的实力与右部不相上下,论攻坚能力也不次于右部,究竟谁先攻破晋阳城还真不好说,这也是刘豹爽快地答应这个约定的理由。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一次还真是刘豹失算了,就在其他各部紧锣密鼓地向晋阳进军的时候,刘豹却得到了魏军援兵向兹氏进军的消息。
老巢不能丢,所以刘豹不得不引军南退,去解兹氏之围,他的这一走,也就等于是退出了单于之位的竞争。
这对刘猛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最大的竞争对手走了,剩下其他各部,压根儿就不是刘猛的对手,看来这次多年的美梦就要成真了,直让刘猛是兴奋无比。
第776章 年经人,你还是嫩了点
司马师早已通过了虎峪口,正在沿着山间的道路逶迤而进,突然间听到身后传来闷雷般的隆隆响声,有山崩地裂之感。
司马师骤然一惊,回头张望,只见虎峪口方向腾起了阵阵的尘烟,刚才的那连声巨响,正是来自于虎峪口那边。
“不好!出事了!”司马师惊呼了一声,下令前部人马立刻停止前进,派人打探折返回去打探消息,看看虎峪口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司马师比较担心的是父亲司马懿,他不知道父亲现在通过虎峪口没有,如果正赶上司马懿过虎峪口的时候发生事故,那岂不糟糕。
钟会看出司马师焦急的原因,微微一笑道:“大公子勿忧,按时间推算,此刻中军已经全部经过了峪口,此刻到达峪口位置的应该是后队的人马,司马太傅定然是安然无恙。”
司马师仍不放心地道:“方才也不知出现了什么变故,究竟是如此惊天巨响”
钟会脸色凝重地道:“如果在下所料不差的话,峪口那儿定然有并州军的埋伏,方才的巨响应当是并州军投放木石截断道路。”
虽然钟会也只是猜测,但司马师却也认同,他思量了一下,觉得自己不能无动于衷地呆在这儿,不过带兵回去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条道路本来就不太宽阔,大量的军队拥挤在路上,就算他想返回去也没法成功。
于是司马师让钟会呆在这里带队,负责指挥前部人马,自己只带了几个随身的亲卫就快马返了回去。
尽管道路并不宽,但司马师何等身份,那怕路上再挤,也得给司马师让出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来,司马师快马急驰,很快地就来到了司马懿所在的中军。
这个时候,司马懿正从所乘坐的追锋车上下来,显然方才身后的那一声巨响惊动了他。司马懿下车之后,立刻派去查探详情,他就在路边站着,等着消息传递过来。
司马师快马急驰而来,看到了司马懿,赶紧地滚鞍落马,气喘吁吁地来到司马懿的面前,拱手施礼,喊了一声:“父亲——”
司马懿略感不悦地道:“师儿,为父不是令你统领前部人马开路么,为何孤行折返回来,还如此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司马师赶紧道:“孩儿听闻后军有变故,担心父亲的安危,故而赶来探望,父亲无事,孩儿也就放心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为父自然无事,出事的只是后队的人马,王观恐怕被并州军给截住了。”
司马师惊呼道:“啊,原来真的是并州军在此偷袭,此处地形险恶,王观被截,恐难救援。”
司马懿却是一脸的云淡风轻,丝毫没有因为出现如此重大的变故而动容,他淡淡地一笑道:“曹亮自以为现身壶关,就能令为父上钩,其实为父早已料到此中必有阴谋,所以此番北上,不过是将计就计,果然没有出乎我之料算,他在半路之上意图截杀于我军。看来曹亮倒是有几分眼光,虎峪口这个地方打伏击倒是再合适不过了,只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今日的虎峪口,必是他的葬身之处!”
听了这番话,司马师才恍然大悟,原来司马懿早就看穿了曹亮的计谋,故意地摆出一
第777章 斩断蛇尾
从东山上滚落的滚木几乎就填满了整个峪口,那些被压在滚木下的司马军全部变成了肉饼,没有半点生还的可能。
不过似乎感觉不足量,西山那边也紧接着投下了几乎同等数量的滚木,两边的滚木堆集起来,差不多有两三丈的高度,完全把峪口给封死了。
王濬对这个效果很是满意,这也得益于先前他率军在周围砍伐了不少的大树,用滚木封路的效果非常的好,顷刻之间便可以将这条路给封个严严实实的,那些滚木横七竖八地压在一起,就算司马军想要搬动它,但短时间内也是无法如愿的。
更何况山上还有布置好的弓弩兵,只要司马军试图接近或搬动这一道木墙,山上的弓弩兵就会乱箭射下,根本不给他们搬动滚木的机会。
这次伏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司马军的后队人马,曹亮给这次的行动起了一个代号,就叫“斩断蛇尾”。
虎峪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次的行动变得游刃有余,并州军这一刀斩得又快又狠,让司马军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备,顷刻之间就被一截两断,首尾不得相顾。
现在司马军这条大蛇被卡在虎峪口若悬河的峡谷之内,转身变得相当困难,想要将前后两部分重新联结起来,司马军就必须要攻占两侧的山头。
而并州军的长水营和射声营早已是严阵以待,长水营和射声营也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构筑防御阵地,阻击司马军前部人马的救援,另一部分则发起了攻击,配合步兵营和骁骑营,围攻被困在谷口位置上的司马军后队。
虎峪口的谷口形如喇叭,底狭而口阔,两面是高地,长水营和射声营抢先占据了高地位置,对司马军后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不过这个包围只是半包围,整个谷口的位置还是开放着的,为了防止司马军从谷口位置上逃跑,曹亮安排骁骑营和步兵营就埋伏在虎峪口的山后,等到司马军尽数入谷内那边封口之后,即将杀出,斩断司马军的退路。
这种包饺子的打法,最是简单实用,司马军三路兵马齐出,轻易地便将司马军的这条蛇尾困在谷中,虽然说从兵力上来讲并州军尚未达到围歼敌人的所需数量,但是因为地形使然的缘故,司马军是很难实现突围的。
当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秦将白起就是利用这里的地形地势,以较少的兵力困住了赵兵四十万人,赵军浴血奋战了四十余天,粮尽援绝,也未能突破秦军的围困,最终只能是全体投降,却惨遭坑杀。
所以从兵法上来讲,以少围多,以弱围强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最主要的,还是讲究个地利条件,像虎峪口这样的地方,原本就是打伏击的最佳战场。
当然包饺子的成败,最重要的还是封口如何,如果封口封得不好,这饺子岂不就露馅了。所以在封口的位置上,曹亮特意地安排了骁骑营来协助步兵营作战,步兵营的防御力,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有着强大攻击力的骁骑营,司马军想要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司马军显然没有仓皇的选择突围,而是主动地收缩兵力,原地构筑防线。
在后队领军的是尚书王观,王观和司马懿交从过密,高平陵事变时,他代
第778章 激战虎峪口(上)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八点以前更新……
那些被压在滚木下的司马军全部变成了肉饼,没有半点生还的可能。
不过似乎感觉不足量,西山那边也紧接着投下了几乎同等数量的滚木,两边的滚木堆集起来,差不多有两三丈的高度,完全把峪口给封死了。
王对这个效果很是满意,这也得益于先前他率军在周围砍伐了不少的大树,用滚木封路的效果非常的好,顷刻之间便可以将这条路给封个严严实实的,那些滚木横七竖八地压在一起,就算司马军想要搬动它,但短时间内也是无法如愿的。
更何况山上还有布置好的弓弩兵,只要司马军试图接近或搬动这一道木墙,山上的弓弩兵就会乱箭射下,根本不给他们搬动滚木的机会。
这次伏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司马军的后队人马,曹亮给这次的行动起了一个代号,就叫“斩断蛇尾”。
虎峪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次的行动变得游刃有余,并州军这一刀斩得又快又狠,让司马军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备,顷刻之间就被一截两断,首尾不得相顾。
现在司马军这条大蛇被卡在虎峪口若悬河的峡谷之内,转身变得相当困难,想要将前后两部分重新联结起来,司马军就必须要攻占两侧的山头。
而并州军的长水营和射声营早已是严阵以待,长水营和射声营也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构筑防御阵地,阻击司马军前部人马的救援,另一部分则发起了攻击,配合步兵营和骁骑营,围攻被困在谷口位置上的司马军后队。
虎峪口的谷口形如喇叭,底狭而口阔,两面是高地,长水营和射声营抢先占据了高地位置,对司马军后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不过这个包围只是半包围,整个谷口的位置还是开放着的,为了防止司马军从谷口位置上逃跑,曹亮安排骁骑营和步兵营就埋伏在虎峪口的山后,等到司马军尽数入谷内那边封口之后,即将杀出,斩断司马军的退路。
这种包饺子的打法,最是简单实用,司马军三路兵马齐出,轻易地便将司马军的这条蛇尾困在谷中,虽然说从兵力上来讲并州军尚未达到围歼敌人的所需数量,但是因为地形使然的缘故,司马军是很难实现突围的。
当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秦将白起就是利用这里的地形地势,以较少的兵力困住了赵兵四十万人,赵军浴血奋战了四十余天,粮尽援绝,也未能突破秦军的围困,最终只能是全体投降,却惨遭坑杀。
所以从兵法上来讲,以少围多,以弱围强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最主要的,还是讲究个地利条件,像虎峪口这样的地方,原本就是打伏击的最佳战场。
当然包饺子的成败,最重要的还是封口如何,如果封口封得不好,这饺子岂不就露馅了。所以在封口的位置上,曹亮特意地安排了骁骑营来协助步兵营作战,步兵营的防御力,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有着强大攻击力的骁骑营,司马军想要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司马军显然没有仓皇的选择突围,而是主动地收缩兵力,原地构筑防线。
在后队领军的是尚书王观,王观和司马懿交从过密,高平陵事
第779章 激战虎峪口(下)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更正,请大家更正后再看……
那些被压在滚木下的司马军全部变成了肉饼,没有半点生还的可能。
不过似乎感觉不足量,西山那边也紧接着投下了几乎同等数量的滚木,两边的滚木堆集起来,差不多有两三丈的高度,完全把峪口给封死了。
王濬对这个效果很是满意,这也得益于先前他率军在周围砍伐了不少的大树,用滚木封路的效果非常的好,顷刻之间便可以将这条路给封个严严实实的,那些滚木横七竖八地压在一起,就算司马军想要搬动它,但短时间内也是无法如愿的。
更何况山上还有布置好的弓弩兵,只要司马军试图接近或搬动这一道木墙,山上的弓弩兵就会乱箭射下,根本不给他们搬动滚木的机会。
这次伏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司马军的后队人马,曹亮给这次的行动起了一个代号,就叫“斩断蛇尾”。
虎峪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次的行动变得游刃有余,并州军这一刀斩得又快又狠,让司马军几乎没有任何的防备,顷刻之间就被一截两断,首尾不得相顾。
现在司马军这条大蛇被卡在虎峪口若悬河的峡谷之内,转身变得相当困难,想要将前后两部分重新联结起来,司马军就必须要攻占两侧的山头。
而并州军的长水营和射声营早已是严阵以待,长水营和射声营也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构筑防御阵地,阻击司马军前部人马的救援,另一部分则发起了攻击,配合步兵营和骁骑营,围攻被困在谷口位置上的司马军后队。
虎峪口的谷口形如喇叭,底狭而口阔,两面是高地,长水营和射声营抢先占据了高地位置,对司马军后队形成了包围之势。
不过这个包围只是半包围,整个谷口的位置还是开放着的,为了防止司马军从谷口位置上逃跑,曹亮安排骁骑营和步兵营就埋伏在虎峪口的山后,等到司马军尽数入谷内那边封口之后,即将杀出,斩断司马军的退路。
这种包饺子的打法,最是简单实用,司马军三路兵马齐出,轻易地便将司马军的这条蛇尾困在谷中,虽然说从兵力上来讲并州军尚未达到围歼敌人的所需数量,但是因为地形使然的缘故,司马军是很难实现突围的。
当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就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秦将白起就是利用这里的地形地势,以较少的兵力困住了赵兵四十万人,赵军浴血奋战了四十余天,粮尽援绝,也未能突破秦军的围困,最终只能是全体投降,却惨遭坑杀。
所以从兵法上来讲,以少围多,以弱围强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最主要的,还是讲究个地利条件,像虎峪口这样的地方,原本就是打伏击的最佳战场。
当然包饺子的成败,最重要的还是封口如何,如果封口封得不好,这饺子岂不就露馅了。所以在封口的位置上,曹亮特意地安排了骁骑营来协助步兵营作战,步兵营的防御力,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再加上有着强大攻击力的骁骑营,司马军想要突围,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司马军显然没有仓皇的选择突围,而是主动地收缩兵力,原地构筑防线。
在后队领军的是尚书王观,王观和司马懿交从过密,高平陵事变时,他代行中领军之职,夺了曹羲
第780章 逆转战局
就在文钦刚刚下令骁骑营出击之时,突然身后响起了呐喊之声,夹杂着急骤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正向他们这边杀了过来。
文钦悚然一惊,并州军在这个时候并没安排援军,此刻突然有军队杀来,除了司马军之外还有别的军队吗
文钦和羊祜离的不远,突然出现了异常的情况之后,两人迅速地交流了一下,商议决定骁骑营暂停进攻,先看看后面出现了什么情况再做打算,如果真的是司马军的援兵,至少骁骑营也不至于背身迎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