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由于虎峪口的位置较高,从这里到南面的平川有很大落差,几乎不用派斥侯,文钦和羊祜远远地就看到了司马军的旗帜,这是一支骑兵的队伍,其声势浩大,至少也不会低于三万人。

    文钦明显地愣了一下,按照事先的情报来看,司马懿的十万大军是抱团出发的,排成了一字长蛇,首尾相接,这样的阵型比较的紧凑,曹亮为了截断这条长蛇,所以才特意地在虎峪口设下埋伏进行伏击。

    也就是说现在司马懿的军队被并州军拦腰截为了两断,一路在南,也就是他的后队人马,已经陷入了并州军的团团包围之中,另一路在北,也就是他的前部人马,目前也遭到了长水营和射声营的阻击,无法和被围困的后队人马进行会合。

    简单来说,曹亮此次采用的就是一个典型的围点阻援的军事行动,目标相当的明确,用长水营和射声营来阻击司马军前部人马的援救,用步兵营和骁骑营吃掉被围困的司马军后队。

    按照正常的进展,司马军的后队人马已经是并州军的囊中之物了,从目前的围攻态势来看,司马军的前部人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突破并州军队防御阵地,而并州军对司马军后队人马的围攻,则是占据到了明显的优势,只要大火把并州军所倚靠的外围粮车屏障给烧掉,骁骑营便可以长驱直入,对并州军发起猛烈的进攻,距离结束战斗也是为期不远了。

    但是就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背后却突然地杀出一支司马军的骑兵来,显然完全是打乱了曹亮的布署,也给文钦和羊祜围攻王观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战场上的形势,陡然逆转。

    让文钦感到疑惑的是,这支司马军骑兵从何而来,怎么事先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这支军队的情报

    并州军在上党境内掌握着一个庞大的情报网,如果司马军从河内那边再度调动骑兵入并州,是不可能瞒得过并州军的斥侯兵的。

    现在唯一的解释是这支骑兵原本就是司马军十万大军内的,只不过没有随同大军出征壶关,而是悄悄隐藏在了大军的后面,倘若大军没有遭到进攻,这支军队可能便会一直隐藏下去,但如果大军受到攻击甚至是处于危难之时,那么这支骑兵就是生力军,他们的出现,足以扭转战局。

    事实上,这就是司马懿精心布署的一个将计就计的计划,在行动之前,他特意地将陈骞、陈泰和胡奋三人调到了帐下,命三人各率一万骑兵,与主力部队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但主力部队这边遇袭,这三万骑兵便可以火速驰援,彻底地粉碎曹亮的阴谋。

    司马懿抽调出来的这




第781章 谁还没几步妙手
    从虎峪口往东,是巍峨的太行山余脉落日峰,驻足山巅,虎峪口这边的战局,一目了然。

    一盘棋局,两杯清茶,曹亮现在享受的,几乎是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

    与他对弈,自然是桓范,两个人似乎对远方那场战局漠不关心,而是心无旁鹜地将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了棋局之中。

    曹亮执白先行,很快在棋盘上筑起了大模样,欲上演屠龙的好戏,不过桓范却是从容应对,几手腾挪变化,将一片孤棋死中做活。

    桓范悠然一笑道:“主公恐怕没想到某的这一手吧,一子双关,既挽救了这块孤棋,还破解了白棋的外势,主公的这番大模样,只怕是肚底走风,支离破碎了。”

    曹亮微微一笑,道:“一盘棋,谁还能没有几步妙手,你且莫得意,这棋局,还长得很呢。”

    ┄┄┄┄┄┄┄┄┄┄┄┄┄┄┄┄┄┄┄┄┄┄┄┄┄┄┄┄┄┄

    虎峪口外,司马军骑兵的来势很快,刚刚还在南面的平川上,不过片刻光景,就已经杀到了虎峪口外。

    虎峪口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形如虎口,如果被司马骑兵杀入到谷中,那么并州军的步兵营和骁骑营就会受到压制,阵地被完全挤压,生存空间也将受到威胁。

    原本的局面是并州军四面围攻司马军的王观所部,如今司马骑兵杀到,里应外合之下,反倒成了司马军夹击并州军,如果这里平川地带的话,并州军倒也可以转移战场,避其锋芒。

    但虎峪口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并州军几乎没有什么退路可以选择,那怕一部分的兵马可以退回到东山和西山上,可能撤退的也是步兵,骁骑营的战马是无论如何也爬不上那陡峭的崖壁的。

    更何况步兵的撤退也需要时间,上山的路终归是太拥挤了,而司马军骑兵的来势如此之快,大多数的并州军几乎没有退路可走。

    一旦遭遇到敌人里应外合的夹击,并州军的处境就会变得险恶起来。

    文钦当机立断,率领着骁骑营杀出谷去,将司马军的骑兵挡在谷外,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为步兵营赢得不少的时间来。

    一声令下,骁骑营立刻调头,冲向了谷口。

    铁蹄隆隆,战马嘶鸣,司马骑兵一路冲杀而来,激荡起的黄尘漫天飞舞,好象平地之间刮起了一场沙尘暴,遮天蔽日,碧蓝的天空仿佛都蒙上了一层黄色的沙幕,如火的骄日也变得隐隐约约起来。

    骁骑营自然也不甘示弱,快速奔驰的马蹄将山谷内原本已经碾压成尘的黄土又激荡起来,带着一路的尘烟,骁骑营浩浩荡荡地正面与敌相遇。

    尽管在数量上骁骑营明显的占据着劣势,但这一支虎豹之师从来也不缺乏勇气,那怕遭遇到再强大的敌人也不会令他们丧失斗志,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的血性来。

    文钦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骁骑营全体骑兵,呼啸而过,向着谷口杀了过去。

    陈骞、陈泰、胡奋各领一万骑兵,三路齐出,一齐地杀向了虎峪口。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并州军全部封堵在狭小的山谷之内,然后依靠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对并州军步兵进行碾压似地攻击,并在王观的配合之下,里应外合,这场战斗也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



第783章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更正……………………

    从虎峪口往东,是巍峨的太行山余脉落日峰,驻足山巅,虎峪口这边的战局,一目了然。

    一盘棋局,两杯清茶,曹亮现在享受的,几乎是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

    与他对弈,自然是桓范,两个人似乎对远方那场战局漠不关心,而是心无旁鹜地将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了棋局之中。

    曹亮执白先行,很快在棋盘上筑起了大模样,欲上演屠龙的好戏,不过桓范却是从容应对,几手腾挪变化,将一片孤棋死中做活。

    桓范悠然一笑道:“主公恐怕没想到某的这一手吧,一子双关,既挽救了这块孤棋,还破解了白棋的外势,主公的这番大模样,只怕是肚底走风,支离破碎了。”

    曹亮微微一笑,道:“一盘棋,谁还能没有几步妙手,你且莫得意,这棋局,还长得很呢。”

    ┄┄┄┄┄┄┄┄┄┄┄┄┄┄┄

    虎峪口外,司马军骑兵的来势很快,刚刚还在南面的平川上,不过片刻光景,就已经杀到了虎峪口外。

    虎峪口是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三面环山,形如虎口,如果被司马骑兵杀入到谷中,那么并州军的步兵营和骁骑营就会受到压制,阵地被完全挤压,生存空间也将受到威胁。

    原本的局面是并州军四面围攻司马军的王观所部,如今司马骑兵杀到,里应外合之下,反倒成了司马军夹击并州军,如果这里平川地带的话,并州军倒也可以转移战场,避其锋芒。

    但虎峪口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并州军几乎没有什么退路可以选择,那怕一部分的兵马可以退回到东山和西山上,可能撤退的也是步兵,骁骑营的战马是无论如何也爬不上那陡峭的崖壁的。

    更何况步兵的撤退也需要时间,上山的路终归是太拥挤了,而司马军骑兵的来势如此之快,大多数的并州军几乎没有退路可走。

    一旦遭遇到敌人里应外合的夹击,并州军的处境就会变得险恶起来。

    文钦当机立断,率领着骁骑营杀出谷去,将司马军的骑兵挡在谷外,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为步兵营赢得不少的时间来。

    一声令下,骁骑营立刻调头,冲向了谷口。

    铁蹄隆隆,战马嘶鸣,司马骑兵一路冲杀而来,激荡起的黄尘漫天飞舞,好象平地之间刮起了一场沙尘暴,遮天蔽日,碧蓝的天空仿佛都蒙上了一层黄色的沙幕,如火的骄日也变得隐隐约约起来。

    骁骑营自然也不甘示弱,快速奔驰的马蹄将山谷内原本已经碾压成尘的黄土又激荡起来,带着一路的尘烟,骁骑营浩浩荡荡地正面与敌相遇。

    尽管在数量上骁骑营明显的占据着劣势,但这一支虎豹之师从来也不缺乏勇气,那怕遭遇到再强大的敌人也不会令他们丧失斗志,反而更能激发起他们的血性来。

    文钦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骁骑营全体骑兵,呼啸而过,向着谷口杀了过去。

    陈骞、陈泰、胡奋各领一万骑兵,三路齐出,一齐地杀向了虎峪口。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并州军全部封堵在狭小的山谷之内,然后依靠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对并州军步兵进行碾压似地攻击,并在王观的配合之下,里应外合,这场战斗也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了。

    &nbs



第783章 进退维谷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一夜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

    虎峪口山谷里的大火依旧在燃烧,在湛蓝深邃的夜幕之下显得格外醒目,满山遍野都被映照得红彤彤一片。

    不过此刻被阻隔在一面的司马军对这堆大火何时熄灭已经是不再关心了,因为并州军已经大规模的撤离了,整座山谷内,也只剩下了司马军的人马。

    这一天的恶战下来,差不多所有的士兵都精疲力竭,虚脱无力了。

    司马懿也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毕竟人终究不是铁打的,一天的鏖战之后,该是让他的军队休息一下了。

    更何况曹亮的诡计多端,谁知道并州军的撤退是不是另一个阴谋计划的开始,为了避免遭受到更大的损失,司马懿选择了休战。

    按理说,这一战司马懿是做出充分的准备的,他至少应当是收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但鏖战的结果,却让司马懿比较失望,虽然他没有输,但却也没有赢。

    这场交锋,最终只能是以平局收场。

    这不得不让司马懿来重新审视曹亮这个对手,这次战役,司马军投入了十万人马,而曹亮仅仅只有五万余人,从兵力的对比上,司马懿是明显的占据着优势的,但可惜的是,司马懿并没有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

    以多敌少,以众凌寡,结果却打成了一个五五开的战果,对于司马懿而言,这其实跟失败也没有多大区别。

    别看司马懿一向以隐忍低调称著,但他的骨子里,却是自傲的很,蜀国的诸葛亮,他没有瞧在眼里,吴国的孙权,司马懿也视之为手下败将,就连让司马懿一向视之伴君如伴虎的曹叡,他真正也没有服气过。

    若论打仗,放眼当今天下,他司马懿自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征吴拒蜀,平定辽东,司马懿可是为大魏朝廷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那些曾经的对手,都被司马懿熬干耗死了,对于司马懿而言,活着本身就一种胜利,现在的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足以睥睨天下。

    司马懿发动洛阳兵变,曹亮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而且还整出一个什么所谓的“遗诏”,妄图与司马家相抗衡。

    这样的对手,对于司马懿想要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曹亮不灭,司马懿不能保证天下其他的势力不会上行下效,和他司马家唱对台戏。

    所以拿下并州,打败曹亮,是摆在司马懿面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于是司马懿纠集了十五万的大军,对并州上党发起了进攻。

    这一战司马懿自然是志在必得的,但一入并州,却让曹亮给了他一个下马威,连续地折损了两路大军近五万人,这样的战果,也让身经百战的司马懿颜面无光。

    为了准备此次的北上作战,司马懿更是事先做出了周密的布署,不光是攻守平衡的一字长蛇阵,就是秘密抽调出来的三万精骑,都是司马懿对付曹亮的特殊手段。

    但尽管如此,在虎峪口大战之中,司马懿仍旧觉得自己处处落于后手,如果不是仗着人多势多兵力占优,这场战斗,必将以司马懿的失败而告终。

    司马懿原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接下来,想要清剿曹亮的残余势力,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事,司马懿下令在虎峪口原地宿营,同时清



第784章
    ps:章节防盗,明天早上更正……

    司马师出现在了前部人马之中,他依然担任的是先锋,只不过这次没给他配备副将,原本一直担任前军副将的陈骞此次并没有随军前往,司马师的身边,只剩下了长史钟会。

    其实这大热的天,是不适于行军的,顶着这么一个毒日头而长途行军,堪称是最苦的差事了,甚至有的士兵都出现了中暑的现象,走着走着,便倒在了烈日之下。

    偶尔的减员并不会动摇司马师前进的决心,当他得知曹亮出现在壶关的时候,就宛如打了一针强心剂,司马师恨不得肋生双翅,转瞬间就飞到壶关去,与曹亮来一番生死大决战。

    只不过,这只能是司马师想想而已,高都距离壶关有三四百里的距离,就算单纯是骑兵,那至少也得一昼夜时间才行。

    而现在司马军又不可能是单一兵种,步兵肯定会严重地拖累骑兵的速度,那怕司马师再急,路也必须要一步一步地走。

    离开丹河大营是晚上,经过了一夜和一个上午的急行军之后,司马军略显的有些疲惫,但司马师并没有下令停止行动,按原计划,他们将会在今晚的时候抵达长子,稍做休整之后,便会直接奔袭壶关。

    根据最新的情报,曹亮和桓范同时出现在了壶关,对于志在取曹亮性命的司马师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

    然而曹亮终归是一个大活人,来去自如,他到壶关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的,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完结,所以司马师长驰直入,其实也是带着一种赌博的成分在里面。

    所以司马师这是在赌曹亮不会短时间地离开,只要给他两到三天的时间,司马师必定能赶到壶关城下,继而擒杀曹亮。

    这两个月来,司马师驻守在丹河大营,早就是憋闷不己,多次向司马懿请战,司马懿却是不许,司马师亦是无可奈何,只得遵从将令。

    打仗的时候,不同于在家里,司马师还有些偷机的机会,在这里,军令如山,法不容情,司马懿拥有着绝对的权威,司马师丁点儿挑战的念头也没有,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必须要遵从司马懿的号令。

    此番司马懿得到曹亮在壶关的消息之后,便没有再犹豫,而是直接下令全军全体出击,孤注一掷。

    这让司马师不禁是兴奋不已,一路率军匆匆赶路,甚至是顶着烈阳前行,只为及早赶到壶关城。

    大军抵达到了虎峪口,不过司马师依然没有任何停顿的意思,指挥军队继续沿着大路向前。

    倒是钟会打量了一下虎峪口地形,暗暗地皱了皱眉头,对司马师道:“大公子,你瞧瞧这里,地形甚是险恶,须得小心提防并州人偷袭才是。”

    司马师这才有机会打量了虎峪口,说来也奇怪,原本是炎热无比的环境,可到达虎峪口之后,却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由自主地冷汗涔涔。
1...165166167168169...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