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最后的三国2:兴魏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风之清扬
昨日一战,先锋营损失了几千人,不过对于总兵力高达五万人的先锋营来说,这点损失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来日重整旗鼓再战便是。
但攻城器械的缺乏却让他有些一愁莫展,没有云梯,难不成让司马兵徒手去爬城墙?
先锋营的工匠已经是一夜无眠的赶工了,但昨日一战损毁的云梯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大部分是被烧毁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修复价值,只能是重新制造。
但仅凭先锋营的这点人手,修修补补或许可以,但大规模新建这些云梯,完全是力不从心。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云梯,那么司马军再多的人马也是摆设,昨日一战,司马懿遭受大败,如果今天再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战果,那被质疑的,恐怕就是他陈骞的能力了。
还好司马师没有食言,从中军大营那边调来了无数的云梯以及其他的器械,总算是解了先锋营的燃眉之急。
看到司马师骑马回来,陈骞哈哈一笑,正要上前去打个招呼,却发现司马师跳下马之后,转身去后面的一辆车上,搀扶一人下车。
由于司马师极为恭敬的态度,让陈骞大为疑惑,仔细一看,这不就是太傅司马懿吗?陈骞立刻抢步上前,拱手道:“卑职陈骞恭迎太……”
司马师未等他说完,便伸手打断了他,在他耳边低语道:“家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他的行踪,休渊兄不必多礼。”
陈骞立刻领会了司马懿的意思,先锋营毕竟是临敌的第一线,战场之上情况复杂,司马懿如果暴露自己的行踪之后,难免会引来并州军的觎觑,如果敌方派来刺客,那还真是防不胜防。带着qq农场去修仙
所以司马懿的谨慎陈骞很能理解,他没再向前行礼,而是压低声音对司马师道:“那就请司马太傅到帐中休息吧。”
司马懿低沉地道:“休息就不必了,先锋营已经列队准备出战了,我们还是到军前观战吧。”
此时刚过卯时,先锋营已经是列队完毕,正准备出战攻城,司马懿虽是一夜赶路,但脸上并没有什么疲态,更何况他来先锋营,就是考察情况的,休息什么的,完全没有必要。
陈骞连忙是拱手称诺,立刻下令,先锋营全体出战,剑指介休城。
经过昨天的一战,今天再打,那就是轻车熟路了,不过由于司马懿亲临前线观战,让陈骞还是有些微微的紧张,就连手心都有些冒汗了。
这可是在司马懿的眼皮子底下指挥战斗,如果打了胜仗,拿下了介休城,那还好说,如果没有拿下介休城,恐怕能让司马懿挑出一堆的毛病来,本来司马懿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引得众将有所不满了,如果他再辜负了这份信任的话,那他陈骞的前途可就真得一片灰暗了。
此刻的陈骞,真有一种压力山大的感觉。
按照昨天的进攻套路,首先是利用远程武器进行攻击,但昨日一战,上百辆的投石车尽毁,虽然今天补弃了足够多的投石车,但陈骞有些犹豫,如果继续先用投石车来打的话,会不会一如昨天的下场,被并州军的投石车打得连渣都不剩了。
所以首先安排什么出战,陈骞有些犹豫,这时,司马懿倒是开口了:“这攻城之道,还是以远程攻击为先,摧敌之防御,助我之士气,首先还是让投石车来战这第一仗吧。”
司马师有些为难,对司马师道:“父亲,孩儿也是这么想的,但并州军的投石车着实厉害,未等我军布置好阵地,一轮飞石,投石车便是尽毁,这仗没法打呀。”武侠神游
“这有何难?”司马懿向着司马师低语了几句,司马师恍然大悟,立刻下去安排人手,准备了大量的柴草以及破旧衣服营帐旌旗等废弃之物,堆在了军前。
很快,一堆堆的火便点燃了起来,浓烟滚滚,为了加大烟雾的效果,司马军还特意地把这些柴草给弄湿了。
此刻天气无风,烟云笼罩,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迷雾之中。
羊祜早就率军在城上严阵以待了,昨天一战之后,司马军铩羽而归,今日他们必然是不甘心失败,肯定会卷土重来,所以今天的这一仗,必定会比昨天打得更为激烈,羊祜对此也有着心理准备。
不过看到对面司马军列阵之后,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这不禁让城上的并州军有些疑惑,搞不清司马军这葫芦里卖得到底是什么药。
未已,司马军果然没按常理出牌,在阵前堆了无数的柴草及各种引火之物,然后放起火来,搞得烟雾弥漫,百步之内,难辨人影。
难道司马军想要使用毒烟来攻击吗?
毒烟进攻也不算什么新鲜招数,在引火之物之中搀杂一些剧毒的物资,也算是最原始的化学武器了。
不过毒烟使用有着极为苛刻的条件,那就是风力和风向,风向不过不行,风力过大或过小也不行,现在这种无风的条件,使用毒烟可不会毒倒守军反倒是容易毒倒自己。
羊祜微微一怔,不过旋即他就明白了过来,司马军并不是准备用什么毒烟攻势,而是搞烟障来布置投石车,羊祜立刻下令,城上的投石车全部进入准备状态,随时应战。
陈骞看到这一幕,不禁是一拍大腿,哎唷,我怎么就想不到呢?利用烟障,司马军完全可以从容地布置投石车而不用担心遭到破坏,还是太傅的手段高明啊!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52章 马蹄铁
最后的三国2:兴魏正文卷第952章马蹄铁对于这个“意外”的情况,曹亮还是乐于接受的,毕竟粮草做为一支军队的命脉,是至关重要的。
官渡之中,为什么实力强大的袁绍最终完败给了曹操,就是因为曹操捉住机会,一举烧掉了袁绍屯积在乌巢的粮草,军无粮则乱,袁绍的失败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司马懿可不是袁绍,司马懿可号称是“打不死的小强”,百折不挠,这么一点挫折显然是不可能击倒他的。
按正常情况,失去粮草之后,司马军应该是收缩兵力,徐缓后退,以防备敌方可能的趁势袭击,等到筹措到充足的粮草之后,再行进军。
但司马懿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退反进,到是大有一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架式,这一点不但大悖常理,而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曹亮当然也没有指望这么一点打击就能摧垮司马懿的意志,司马懿为了这场决战,准备了那么久的时间,很显然他是不甘心就这么轻易地撤退的,依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司马懿强行进军,企图速战速决,曹亮当然不会轻易地上他的当。
出现这种情况后,并州军的战略布署也会随之做出相当的变动,审势度势,临机权变,那是一位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必须具备的素质,面对司马军来势汹汹的意图决战的架式,曹亮采用避实就虚的方法,利用战场上的宽度和骑兵的机动能力,充分地进行迂合作战,不与司马军正面交锋,籍此来消耗司马军的锐气。
现在司马军因为缺粮的缘故,情绪上比较急躁,他们甚至希望一战就能决定胜负,不需要消耗太多的时间。
曹亮的方案自然是与敌恰恰相反的,司马懿想要速战速决,自己这边当然不能让他如愿,曹亮首先派出机动能力最强的骁骑营,来与敌进行周旋。
骁骑营全部都是轻骑兵,速度和机动迂回能力是它的强项,在晋中平原,骁骑营熟悉这里的地形地势,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拖垮司马军的骑兵,消耗掉他们的时间。反派教主总喜欢作死
而越骑营和屯骑营则暂时地被曹亮给隐藏了起来,做为攻击力最强的两支骑兵,他们将扮演战场终结者的身份,在必要的时候将会对司马军进行致命的打击。
如今司马军的粮草匮乏,补给困难,利于速战而不利于持久战,曹亮仅派出骁骑营来应战,目的就是不让司马懿如意。
但对于文钦来说,这个任务一点也不轻松,毕竟骁骑营只有一万骑兵,面对司马军的七万骑兵,数量对比极为的悬殊,想要实现曹亮的战略意图,必须打出轻骑兵的特点来才行。
这一战也是骁骑营装备升级之后的第一场战斗,而且这也将会是一场十足的硬仗,不过对于骁骑营来说,他们秉承着虎豹骑的传承,在战场上,从来也不知道畏惧两个字怎么写,接令的时候,文钦傲然应命,代表着骁骑营接受了这第一支令箭。
当文钦把军令带回到骁骑营之后,整个骁骑营变得沸腾起来,群情激昂,战意澎湃,
曹演虽然已经离世,但他带出来的这一王者之师却并没有因此而沉寂下去,这一战也将是一次复仇之战,骁骑营要为他们的将军复仇,要司马军血债血偿。
如今的骁骑营,除了更换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两样马具之外,马蹄铁也同样装配到位,整个并州的战马现在都拥有这样的配置。
别看马蹄铁只是一块圆弧线的铁片,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但对于战马而言,却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对延长马匹的使用寿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马蹄铁,又称马掌,是马、牛等牲口装钉在蹄上的铁制蹄型物。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一层大约2-3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都市修仙五千年
马蹄铁是罗马人发明并改进的,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很流行了,不过中国古代似乎一直没有使用过马蹄铁,一直到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之后,马蹄铁才盛行起来。
曹亮既然提前造出来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自然也顺手将马蹄铁这个小物件给搞出来。
马蹄铁虽然小,但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重要马具,西方不是流行一个谚语吗,丢了一颗钉子,掉了一只蹄铁;掉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摔死了一位将军;摔死了一位将军,吃了一场败仗;吃了一场败仗,亡了一个国家。甭管真的假的,马掌都是重要滴。
马蹄铁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让战马可以长途跋涉,正因为如此,骑兵才真正成为战斗力强大,作战能力持久的主力部队。
除了这三样马具之外,骁骑营在骑手的武器和装备上面,也进行了升级换代,由于轻骑兵的属性,骁骑营的武器和装备是同越骑营屯骑营有极大的区别的。
首先衣甲上面,为了最大程度地减低重量,骁骑营抛弃以往所穿的铁制铠甲,全部采用皮制的衣甲,轻便灵活,虽然说防护能力弱了一些,但在机动性上面,却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为此,骁骑营在人员的选拨上面,也是尽可能地挑选一些体型偏瘦的骑手,淘汰了一些大块头,进一步地保证战马的负载趋于一致。
在武器的选择上,也是以轻便灵活的马刀为主,配备轻便的长qiang,除此之外,舍弃掉了任何多余的负载,让战马的速度尽可能地提高到极限。
经过重新的改造,骁骑营已经被曹亮打造成了一支全新的轻骑兵队伍,而这一战,也将正式地检阅骁骑营的战斗能力。百度一下“最后的三国2兴魏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53章 突袭
最后的三国2:兴魏正文卷第953章突袭司马军的推进速度极快,很快就向祁县迫近了。▲-八▲-八▲-读▲-书,.◇.o≧
由于司马懿屡吃分兵而进的苦头,所以这一次他把七万骑兵集中到了一块,不给对手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再集中也不可能让七万大军挤在一块,这样的话反而是让队伍臃肿不堪,丧失骑兵的机动性。
所以在排兵布阵上面,司马军的骑兵还是按照各营的编制,分为七个独立的战斗序列,每营大约一万人,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这个距离并不太远,基本上就处于一种目力所及的范围。
这样的布置,既保证了各部人马之间的活力,不至于让队伍拥挤不堪,而且在协同作战方面,则有着天然的优势,以骑兵的速度,只要是在视距的范围之内,基本上可以保证很快就可以抵达,不管那一营的队伍遭到敌方的攻击,他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随时增援。
而七个骑兵营,基本上采用的是菱形分布,居前的是一个骑兵营,左右侧翼也各有一个骑兵营,在后翼的位置上,也有一个骑兵营,这样四个骑兵营分布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而整个队伍的核心,则是由三个骑兵营构成的中军,中军的三个骑兵营也呈品字型分布,一旦waiwei的骑兵营遭到攻击,他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实施增援。
这样带有弹性的骑兵攻击集群,也是司马懿倾尽心力来打造的,知悉并州军在加紧训练骑兵的新式战阵之后,司马懿也对先前的骑兵阵法进行了改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抛弃了以前的平行攻击阵型,而改用了菱型战阵,安排最精锐的骑兵营担任突前的攻击群,waiwei的战斗群和中军的支援群相互策应,构成一个有机协调的作战群体。6八6八6读6书,.□.≠o
而且这个菱型战阵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一改以前骑兵作战时较为死板的攻击方式,只知道横冲直撞,采用菱形战阵之后,各部人马之间的弹性增加了,这个阵型可以扩大,也可以收缩,而且根据战斗的需要,还可以适时地变幻成为其他的阵型。瓮中捉妻:快到将军怀里来
司马懿为了这次的北伐,还是倾尽心血的,这也是他为什么在骑兵部队粮草尽毁的不利情况下,依然坚持加速进军的最大资本,退兵虽然是万全之计,但退兵之后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将会是极为严重的,甚至可以说再想组织进攻,又得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司马懿不想再等待了,他必须要速战速决,尽快地解决掉曹亮这个心腹大患。
司马懿在初春二月北渡黄河,拉开了进攻并州的序幕,原本以为这是一场拉枯摧朽的战役,但没想到光是在介休,就打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到目前为止,仍为取得任何的进展,这让素来以沉稳见长的司马懿也暗暗地有些沉不住气了。
这次突袭祁县,司马懿就是决意要与并州骑兵进行决一死战,只要击败了并州军的这一支主力,司马军便可以直捣晋阳,从而彻底平定并州叛乱。
未战而先退,绝不是司马懿所希望看到的,他依仗着司马军骑兵数量上压倒性的优势,决心一战解决所有的问题。
平坦如坻的汾河平原一望无际,从这儿一直向北,便可以直抵晋阳,也就是说,从这儿打到晋阳,是没有任何的关隘阻隔的,唯一能阻止司马军前进的,也只有并州军的骑兵了。
进入到祁县之后,司马懿下令放缓了骑兵的行进速度,而是改派侦骑四下出动,去搜寻并州军的踪迹,平原地带虽然说不像山地丘陵那样可以很好的隐藏人马,但这儿地域宽阔,如果并州军想要刻意藏起来的话,司马军还是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去寻找的。
司马懿下令扩大了菱型战阵的范围,将左右两翼拉开到了十里之外,这样方便司马军做地毯似搜寻,只要司马军所经之处,并州军几乎没有藏身的可能。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军的右翼突然遭到了并州军的袭击,一支并州军的骑兵势如闪电,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他们冲来,并在极短的时间,就撕裂了司马军的防线。太古丹尊
这支并州骑兵自然是文钦率领的骁骑营,他早早地就埋伏在了司马军的必经之路上,不过文钦并没有采用正面和司马军碰撞的想法,胡奋所率领的先头骑兵,自然是司马军骑兵之中最为精锐的力量,尽管硬碰硬骁骑营未必怵他,但是打仗并不是意气用事,硬拼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所以文钦考虑还是从司马军的薄弱环节下手,一般而言,左右两翼为先锋的辅助兵团,战斗力肯定是稍逊一筹的,文钦所以选择在这边动手。
之所以选择右翼而没有选择左翼,最主要的原因是司马军是溯汾水北上的,司马军的左翼便是汾河,这边作战范围狭窄,不利于部队的迂回,所以文钦攻击的首选自然就是司马军的右翼。
一旦发起攻击,轻骑兵的速度优势立刻便爆发出来,骁骑营的骑兵刚刚进入到司马军的视线,他们尚且来不及做出相应的调整之时,骁骑兵就已经杀到了司马军的近前,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司马军原本是处于一种行进状态,行进状态之中,他们是保持着向前的队型,此刻突然地遭到并州的袭击,而且是来自于侧翼的袭击,他们就必须要改变阵型来迎战。
不是说司马军的反应迟钝,而是骁骑营的速度太快了,从他们出现在视线之中到双方发生接触,司马军的骑兵只觉得好象只是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而已,这速度,简直就是太变态了,快得不可思议。
司马军右翼骑兵营领军之将是满炳,名臣满宠次子,他似乎没有想到并州军会如此大胆,竟然敢在此地对他们发起偷袭,不禁大怒,下令右翼营全体应战,并向中军发现示警,请求增援。11百度一下“最后的三国2兴魏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954章 犀利的轻骑兵
但是骁骑营速度快得让司马军根本就反应不及,尽管满炳已经下达了迎战的命令,但是还未来得及转变阵型,并州军就已经杀到了眼前。
骁骑营就如同是一柄柄尖刀,以奇快的速度地,轻易地就撕裂了司马军的防线,并展开了攻击,杀得司马军是人仰马翻。
骑兵原本就是以速度为胜的一个兵种,速度越快,冲击力便越强,巨大的惯性冲击力轻易地就冲开了司马军的防线。
司马军虽然也是骑兵,但遭到攻击的时候,他们是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战马跑不起来,自然没有任何的冲击力可言,而且由于阵型刚刚要转变,难免会有一些乱。
而并州军的速度是超乎想象的,他们如旋风一般,快到不可思议,快到让司马军的骑兵开始怀疑人生,同样是骑兵,为什么并州军的骑兵可以跑得这么快,明明他们还远在视距之外,怎么眨了几眼的工夫,就已经杀过来了。
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战马分上中下三等,而下等马一般是不会用来骑乘的,骑兵营所用的战马,基本上都是上中等马,在速度上没有太明显的差别,除非是那种千里挑一的千里驹。
但这种极品的战马之所以称之为极品,就是因为它稀缺的缘故,如果满大街跑得都是千里马的话,那它们也就没法被称为极品了。
显然并州军也不可能获得那么多的千里马,怎么他们的速度却快得如此骇人,本来这样的距离司马军还有时间从容的布阵迎敌,但是由于并州军速度太快了,完全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骁骑兵都配备着长qiāng,但冲杀之时,他们更愿意使用马刀,并州军的马刀,并不是如今流行的环首刀,而是曹亮根据唐代的陌刀改进的一种刀具。
相比于环首刀环首、窄身、长刃、直背的特点,曹亮设计的马刀在保留环首的基础上加大了刀柄的长度,可以单手使用,也可以双手握持。由于双边的马镫的应用,骑手已经完全可以解放双手,单手类的武器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这种双手握持的马刀很快成为了并州骑兵的标配装备。
马刀比起环首刀来,刀身更长,刀头也由直刃变为曲刃,在刀身上也增加了血槽,这样更方便骑兵在马上挥砍劈刺,双手武器比单手武器的最大优势在于劈砍的力量,依靠战马的强大惯性和马刀的锋利,可以轻易地劈开对手厚重的铠甲。
司马军想拿兵器来格档骁骑兵的砍杀,但他们却悲哀的发现,无论他是用长qiāng来格档还是用环首刀来格挡,骁骑兵的马刀究竟可以像切豆腐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他们手中的武器给砍断,甚至连他们身上厚重的铠甲都无法让他们幸免于难。
当锋利的刀刃划破铠甲,鲜血迸溅而出的时候,司马骑兵的绝望在那一刻被定格。
速度快如疾风,马刀削铁如泥,这支骁骑营,还是他们以前认识那支骁骑营吗?如今骁骑营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已经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骁骑兵一路势如破竹,如劈波斩浪一般,将司马军右翼营冲了个七零八落,右翼营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满炳可是名臣满宠之子,做为名将之后,满炳自然也是有着十足的娇傲的,这次他跟随司马懿北征并州,就是想着一战成名,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满家可不止只有满宠一位名将。
能够统帅一支万人的骑兵营,满炳可谓是风光无限,他骑了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穿了身鲜亮的新铠甲,意气纷发,踌躇满志,渴望着这次的并州之战中有所斩获。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并州骑兵冲上来的那一刻,这种凶悍到近乎不讲理的打法,杀得司马军人仰马翻,丝毫也没有反抗之力。
满炳当即就懵了,这么所有的这一切,都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啊,说好的所向披靡,说好的无坚不催呢,怎么到头来却被人家一个照面打得灰头土脸,这差距委实有些太大了吧?
不管怎么样,满炳还得强打起精神来指挥右翼营来迎战,但是此刻的右翼营在骁骑营的强力冲击下,完全成为了一盘散沙,被打得连北也找不着了,节节后退,根本就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
而骁骑营却是越战越勇,在撕开司马军的防线之后,更是大开杀戒,在司马军阵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锋利的马刀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寒光,轻易地收割着司马骑兵的性命,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迹象,并州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1...183184185186187...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