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幸运的苏拉

    至于后三甲的进士们,则仍需要守选,不过则可以参加吏部的“平判入等”(现在吏部科目就剩下这一科,博学鸿词和书判拔萃被皇帝收归),通过者也可授官。

    很显然,高岳如此改革的建议,着眼点是在扩充国家官僚队伍里的合格基层群,说白了就是县令这个层面。

    以前在兴元府官舍里,云和曾对他说过,现在整个国家,有才华的人都想留在京城或畿内为职,稍远点地方都不愿意前去,好多县的县令都由流外胥吏充当,整日以征敛刻剥百姓为能事,偏远地区的更是大批阙员,让有文化的通经义的去当“百里侯”,当然要比这群人相对好得多(当然你要说全都合格,现在社会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并且通过天子制举来择定部分县令,这群人将来也都是天子门生,未来中高级官僚队伍的预备层,不至于出现国家在人才方面




4.紫宸殿权蟊
    党项也好,沙陀也罢,这两件事在延英殿内,高岳和皇帝很快就达成共识的。

    真正让整个长安城,乃至天下轰动的,正是高岳改革进士考试和任官迁转流程,并且皇帝还表态要接受。

    对此,宰执的层面上,李泌私人没啥意见,他是门荫出身,现在身份又是个山人道士,以天下计他也觉得高岳的做法没什么错误的地方;贾耽呢,则持赞同态度,因他是明经出身,现在人们重进士而轻明经的习气,让他很是不爽,现在明经和进士合并,他认为是件好事。

    刘从一则持反对态度,严震不敢说话。

    最后反倒是太常博士,年仅二十七岁的李吉甫上疏,激烈驳斥高岳的“谬论”。

    李吉甫出身名门赵郡李氏,门第甲天下,比高岳高了一头,他爹是代宗朝元载的宿敌御史大夫李栖筠,家族向来以“骨鲠居正”、“门风亮直”而自豪,李吉甫虽则年轻,但也承蒙优秀的家学,加之以对国家典章制度十分熟稔,所以进了太常寺为博士,深得皇帝和宰执的欣赏,这种制度革新方面的事务,他是有发言权的。

    在奏疏里,李吉甫尖锐指出,高岳此举,绝非是为天下着想。陛下身为人主,理应会合卿大夫,共持国政,现在如听从高岳建议,岂不是如骡马行牙人,择选牲口般选县令以前天子举办制科,参选的都是地方州县举荐上来的英才,务求野无遗贤,而今则只能从什么五甲进士里挑选,这群人大多只通诗赋杂文等雕虫小学,哪里有什么经天纬地的大才

    另外李吉甫还称,世家子弟之所以优秀(比如我),是因有家训传承的,词学、理政、兵法、掌故、器度无一不优越于出身草莽的那群乡贡举子,此后科举请陛下只选词臣就好,南衙和重地的官长,还应走门荫路线。如以科举为主,各地的精英必定聒噪汇聚于京城,心托侥幸,和郡望断层,也就失去了家训传承,损失可就大了。

    最后李吉甫还骂高岳这类人,早就没有世家根基,本为田舍郎,靠娶军将出身的升平坊崔氏哄抬身价,通过礼部试后便攀附天子,视天下为天子私产,自己则为天子私人,全无公义,治国如营私家,可称其为“权蟊”......

    朝内当即有人抄录份李吉甫的奏疏,送给暂时居于宣平坊甲第的高岳。

    “这是什么个友善度”高岳虽不至生气,但也哭笑不得,他也明白自己被针对了。

    不过这年纪轻轻的李吉甫倒也厉害,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那便是科举考试,到底和“择贤治国”这个基本理论到底冲突不冲突很遗憾的是,确实冲突。

    凭什么你会策问,会写诗,就是治国的贤才呢

    以致到了后来,凭什么会写八股文,就可以当官治理百姓呢

    凭什么高考成绩优秀,就可以......

    论为官才能,这时候确实是有家学的世家子弟占优的,李吉甫就是根据这点而发的。

    至于李吉甫骂他为“权蟊”也不全然是单纯意气宣泄,唐朝此刻主体还是

    个贵族制,在不少世家的心目里,他们是和天子一道治理天下的,这公义有他们的股份在里面,自然不会胡乱行之;而高岳这帮人呢,西蕃认为他们是天子弄臣,国内的李吉甫们则看得更清楚,高岳的权力就来自天子,高岳得宠是因为他能很完美完成天子的构想,高岳从来不对其他贵族世家负责,他只对天子一人负责,所以李吉甫们既看不惯高岳们的扶摇直上,也不认可高岳们的治国理念,高岳而今的形象,已和卢杞有六分相似。

    &nb



5.韩愈攀昌黎
    随后的京城又迅速恢复平静,人们似乎都在等着三年后,高岳和李吉甫在皇帝面前的赌约。

    不过边疆的酷烈态势却日甚一日:却不是关于唐人的,而是宥州的党羌,拓跋朝晖领万余平夏羌骑,在白于山车厢峡处击败了企图北进占据长泽监的渭北六府党项,六府的豪帅司乞埋和其子司波大野狼狈逃窜,其蕃落有数百人被拓跋朝晖俘虏。接着白于山的巅峰处,平夏拓跋氏族大开杀戒,将司氏族的战俘每隔六人,便抽出一位,破腹挖心,其余统统没为奴隶,祭典拓跋守寂的在天之灵,污血染红了山野的荒草。

    河东离石处的数千帐党项蕃落也不甘寂寞,纷纷渡过黄河往西,部分加入平夏,部分加入渭北六府,双方继续厮杀酬赛不休——只有野诗宕所部,共七百多帐入延州,请求渭北节度使戴休颜庇护。

    高岳和李泌暗中建议朝廷,指令庆州刺史论惟明,不顾昔日的禁令,以官府的名目秘密卖给东山党项里的杀牛、白马族许多箭簇、刀剑、长矟和旗帜,该两族便得以用旗帜分署族人,并装备了锋利武器,成波越过白于山,同样出现在宥州南界,声称也要竞争天柱军节度使的位子:席不暇暖的拓跋朝晖,只能领整个平夏部,又和杀牛、白马等族展开血腥的酬赛。

    不久,礼部春闱结束,高岳在宣平坊的私邸当中,却迎来了两位年轻的客人。

    这两位皆是来参加春闱的,却都黜第,其中一位叫权德舆,为乃是宣歙观察使韩洄举荐,为前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其父权皋在安史之乱时避难于浙西润州,在大历元年时已去世,去世前拉着当时年仅八岁的权德舆,说我们权氏郡望并不在润州,而是在天水郡略阳啊,等到王师光复河陇时,你得把我的墓地迁回到故乡去!

    所谓的天水郡略阳,即是秦州以北。

    故而权德舆这次入京赴试,听闻高岳在华亭取得大捷,便奉着名刺前来拜谒。

    高岳热情地接待了权德舆,席间这位年轻举子谈吐不俗,举止有礼,很得高岳的欣赏,便问他对当今时务有什么见解。

    权德舆慨然作答,朝廷应奖率三军,光复河陇数千里山河的州郡、军镇,此不作他想。

    高岳笑起来,他知道这年轻人很聪明,很懂得投自己所好,因为正如李吉甫所攻讦的,他现在是依仗皇帝的“权门新贵”,是完全有能力通榜的——权德舆只恨没在去年秋冬就来干谒自己,这段时间高岳的府邸前是华盖如云,能轮到他已是激动莫名。

    “权郎此次来,可有行卷在身”高岳便直入话题。

    于是权德舆悚然而立,毕恭毕敬取出轴诗卷来,送到高岳的手中。

    高岳展开一览,便吟诵起来:

    “鸾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

    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

    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

    这一读出来,倒闹得权德舆有点不好意思,他也晓得这数句过于“侧艳”,可能不会让执掌边戎的高岳所喜。

    果然高岳接着读下去,便是: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

    试问佳期不肯道,落花深处指青楼。”

    读着读着,高岳的眉梢皱起来。

    而权德舆额头的汗呲呲的。

    不过当读到诗中的少年“辽东去”时,女子只能在闺楼处遥望相思时,高岳情不自禁,起身吟哦起来:

    “君去期花时,花时君不至。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

    空闺灭烛后,罗幌独眠时。泪尽肠欲断,心知人不知。”

    他不



6.设亭食鼍龙
    韩愈手奉着行卷,进入了高岳的宅邸。

    据后来门阍吏对高岳半开玩笑地说,韩郎君入门的仪态就如“舞蹈”似的,他在门屏前使用的小碎步,跑得很迅速,表达的是他在得到西北节帅高岳接见时那份欣喜的心情,但到了行马和门戟前时,又立刻放慢了脚步,满脸诚惶诚恐的表情,因为他马上要参谒的,是朝中重臣宅院,这些行马和戟是对方身份和权威的象征,不可不恭敬。

    等到入前庭时,韩愈的步伐四平八稳,恢宏而缓和,因中堂上坐着的主人,是可以看到他的姿态的,绝不能给对方轻佻的印象。

    当门阍吏对他说,韩郎君为贵客,可由东厢廊,进中堂见我家府君时,韩愈立刻如欢快振翅的鸟儿似的,穿过悬着风铃的长廊,接着在中堂廊柱间,即刻对高岳伏倒,口呼着整套的礼仪用语。

    唉,这韩愈啊,还没到二十岁呢!

    高岳急忙走上前,将他给扶起,连说屈韩郎君。

    随即他就看到,韩愈身上穿着的白麻衣服,已经缀满了补丁,真的非常寒酸,心中也有些痛惜,就暗中对仆人们说,马上备好厚礼,我要馈赠给韩郎君。

    很快,家中送来了数份雅洁的餐饭上来,韩愈很是感动,连连对高岳叩拜致谢。

    因这次招待的是士子,不是沙陀酋长,高岳完全没必要摆谱了,所以餐盘里并不是在凤翔府招待薄骨所用的鱼鲜(那餐花了高岳四万钱,想想都心疼),而是另外种奇特的肉类。

    这肉是厨院用刀切割后,用火炙烤成的。

    韩愈就着胡麻饼,连吃了数块,觉得味道十分鲜美。

    当时高岳设宴的地点,是甲第东院的设亭内,其外春季花卉怒放,香气袭人,一沼池水,粼粼泛光,高岳就问韩愈:“退之,可知道你吃的是什么肉”

    韩愈嘴里包着块,瞪着眼,摇摇头,咽下去后恭敬地说实不知。

    此刻高岳笑起来,抬起食箸,指着池沼的假山水岩处。

    韩愈循着望去,只见两三条灰色的满身疙瘩的动物,正在那里懒洋洋地趴着,半截在石头上,半截在水里,还摇动着尾巴,因在林荫下,若不是高岳指点,他真的没注意。

    “这叫鼍龙,在利州铁官山下的溪流里存活,肉可食,皮可制甲,刀枪难入,当地刺史王佖抓了几条来,送至京师舍下,用池沼养着。”

    鼍龙,可不就是,可不就是鳄鱼嘛!

    韩愈看看这丑陋东西,想想自己吃的便是它身上的肉,不由得有些恶感,自胃中涌出。

    “我怎么会接触到这些东西......”这便是韩愈的心理活动。

    “退之,怕不怕”高岳问到。

    韩愈觉得这时绝不能露怯,便豪言说,这有什么可怕,听南人说,潮州那里的鼍龙更多呢。

    “那是海鼍龙,和此不同,大小是利州鼍龙的数倍,在潮水里就如蛟龙般骇人。”高岳便说道。

    韩愈不由得咋舌,连连想到,这辈子还是不要见潮州海鼍龙的好。

    高岳则有意要试试这位未来的家,便打趣说,“退之的行卷暂且可不看,本尹便出‘鼍龙’为题,请退之口占一首,以观退之捷才。”

    设亭之内,韩愈毕竟是韩愈,稍微盯住那石头

    上的鼍龙几眼,而后便吟到:

    琉璃盏内琥珀红,

    烹龙炮鼍玉脂浓。

    安得长驱鳄鱼手,

    为开大庾岭头云。

    高岳听了哈哈大笑,说韩郎做得好,看来本尹有意要给韩郎双“长驱鳄鱼”的手呢!

    这话说得韩愈受宠若惊,急忙将行卷奉上。

    &



7.退之进兴元
    一听三百段彩缯,韩愈又惊又喜。

    其实倔强的韩愈也明白,他家现在不要说和冒称的“昌黎韩”相比,就算和普通的世家较起来,也已没落不堪,唯一的资产也就是叔父韩云卿在宣州曾购置的一所田庄而已,故而当韩会死后,他和寡嫂便离开家乡河南道的河阳,居住在宣州,整个老韩家都依靠这田庄度日。

    韩愈的三个兄长又全都过世,一大批侄子侄女,还有两个寡嫂,及各家原本的老仆,林林总总几十号人,韩愈虽然年轻,但也是推卸不掉的“家主”,责任就在他稚嫩的肩上。

    所以韩愈刻苦攻读,为了不单单是光耀门楣,也不单单是为了报答寡嫂的恩德,更是为了让老韩家存续下来!

    “我不能死,更不能失败。”

    当他背着寒酸而敝陋的行囊,离开宣州,取得解状,准备前往河中府干谒浑瑊时,走到半路上川资就已殆尽,饿得倒在树下,他嘴角吐着酸水,望着天上的星辰,如此想到。

    半乞讨状态下,他是先去老家河阳,靠还在世的亲戚朋友,又凑了点粮食和钱帛,才挨到了河中府。

    但最终这次春闱,他没死,但却失败了。

    放榜后,他抱着满是补丁的行囊,呆坐在长安邸舍的门前头,望着袅袅的灶烟,完全不知道下顿何处着落。

    礼部侍郎并知贡举的高郢恰好骑马自坊门前过,认得他,想了想,就对他说,河中的浑侍中有书来,郎君何不去拜谒刚刚归京的兴元尹高岳这位最喜赈济有才的士子(武元衡了解下),圣眷又隆,镇守方岳,乃朝廷柱石,郎君如去,必有所得,我看郎君虽有才,但火候未到,也许高岳就是你命中贵人。

    原本韩愈正好准备去投奔回家守选的武元衡,他也听说武元衡之所以能一举在先前东都春闱里告捷,正是有高岳通榜。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叩了宣平坊高宅的朱门。

    出乎意料的好,这位贵人果然大手笔,一开口就给阿嫂三百段丝帛。

    三百段,就算在盛产丝绸的宣州,也值得七百贯钱,足够宣州田庄好几年的收入了!

    可高岳也说了,要条件,要回报。

    韩愈诚惶诚恐,说不知有什么可以为大尹做的。

    可高岳嘴角笑起来,反问说最近本人是京师舆论的漩涡中心,不晓得韩郎君如何看我

    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情绪驱使,韩愈脱口就说,我看高大尹并非“权蟊”,而是“权门”。

    另外听闻高大尹于西北佞佛,此绝非正途,佛法自西而来,乃是狄夷之法,实不足取......

    “佛法如何,此非郎君所能言之也。”高岳忽然说道。
1...164165166167168...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