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甩锅帝崇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落泪di戏子

    隔天一早,吴三桂通令全营大大小小的将领大帐内议事,这可是头一遭全营总动员,各营将领都不明就里,吵吵嚷嚷的就往大帐赶来。

    大明的军事统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京师直属部队,统称为京军,有点像后世的嫡系军。这里面就包括各个边镇,卫所兵。施行的是屯兵制,即自给自足的世袭制,闲时务农,战时出征。但由于贪腐等原因,耕地往往被侵占,兵员不足虚报吃空饷,所以战力极弱!另一部分为营兵制,多为战时招募,少部卫所抽掉而来,粮饷由朝廷供给。相当于后世的杂牌军,但是都刀口添血身经百战,所以战力极强,这其中就包括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的部下。

    所谓的关宁铁骑,是指宁远城和山海关兵力的总称,不过三万三千余人,其中真正打过仗的精兵不过两万余,这其中又有宁远到山海关之间辽西走廊沿线的铁骑三千,步兵七千,山海关总兵高第的守军一万,余下的都是沿途收拢的卫所兵一万余。

    很快大帐内陆陆续续的剧集了数十人,众将注意到了吴三桂身边站着两人,一个宫里的老太监,一名身材高挑一身戎装的少女,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都交头接耳的打听帅座边的二人是谁。

    马媤媤和王承恩则一言不发的站立在帅座两侧,冷冷的注视着众人。吴三桂示意众将安静,然后高声道:“有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率先拜服于地。

    王简这才缓缓从幕后走了出来,周身龙气运转到极速,给人一种神圣威严之感,这小小的十步路,却是比经历一场长跑还累,差点儿透支了他的全部体力。

    众将大气都不敢喘的注视着王简,直到他端坐在帅位之上,一时惊喜交加。这几天他们也难受的紧,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要么投降闯贼,要么投降建虏。而这两个选择,都让他们这些刀口舔血的七尺男儿很是悲凉:试问在场的哪一个父兄子侄没有惨死在敌人的手下让他们投降敌人,何等的难堪王简的到来,不仅给了他们希望,也给了他们建功立业的梦想,更给了他们为谁而战的信念,他们瞧着王简的目光也充满了忠诚和景仰。

    “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跪拜之声仿佛为了除去这几天的悲愤彷徨,狠狠的吐一口恶气。

    王简冷冷的坐在帅位上一动不动,也不开口说话,他在细心的观察每一个将领的神情举止。果然,半柱香的功夫,好几名将领经历过刚开始的不适后,眼神都似有似无的跟吴三桂有过短暂的接触。

    “咳咳...众卿平身吧。是朕对不住各位了,让各位处于进退维谷之地。”说完起身对着众将长长一作揖。

    “臣等不敢!!”众将士惶恐道。

    “现如今我大明风雨飘摇,京师以破,今后朕还要仰仗各位替朕荡平闯贼,收复辽东。”说完又是对着众将长长一作揖。正所谓龙游浅滩遭虾戏,他一个光杆司令来投奔他们,也只能先施点小计量来收拢点人心。

    “臣等不敢!!!”众将士单膝跪地道,这一次却是你上次要诚心得多了。

    “平身吧。”众将分别站定,王简微笑道:“朕...呃,巡狩于此,见军容壮盛,朕心甚慰。三桂,给朕介绍下诸位爱将。“

    “是。尔等速速报来姓名,职位。”吴三桂下令道。

    “末将宁远城千户李石,松山城破之日,末将不耻洪承畴贼逆归降建虏,遂化作流民潜入关内投奔了吴总兵。”一名满脸沧桑的汉子激动道。

    “参将周见,俺本关外为奴,承蒙吴总兵不弃,招至麾下。”

    “参将丁磊。”

    ...

    “末将铁骑营游击将军冯豹。”最后一名汉子说到。

    &n




第十三章 李自成的登基大典
    王简逃出京师已过去了二十日,李自成命人在武英殿掘地三尺也未找到王简等人的尸骸,他恼怒不已,杖毙了好几名值守武英殿的太监和宫女,而后昭告天下,要在皇极殿中登基称帝。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十,盛大的登基仪式开始。李自成满面春风的由内侍扶着步入了皇极殿,此时的他只觉恍然如梦,仿佛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整张威武的国字脸都笑开了花。宫中的礼乐奏起,他刚坐上龙椅,正准备接受群臣的道贺和跪拜,突然,他感到头顶一股黑影砸了下来,还好他功夫了得,急忙从龙椅上跳起来躲在一旁,只听“嘭”的一声,他屁股下面还没坐热的龙椅便被砸得四分五裂。他回首一看,“偷袭”他的是一颗乌漆嘛黑的巨大龙珠。

    原来龙珠内的轩辕镜正是卡住龙珠不坠的关键,没了轩辕镜,再加上热闹的礼乐一震,龙珠便掉了下来。

    大殿内的众臣也被这场变故吓得目瞪口呆,纷纷交头接耳。

    “皇宫中哪来的这么大的暗器!”

    “什么暗器,不懂不要瞎说,那乃是龙珠,传闻龙珠能辨真假天子!”一名官员忧心忡忡道。

    他的话立刻得到了身边的一名同僚的证实:“是啊,我也听说过,确实有这么回事,传闻明代宗皇帝就从来不敢坐皇极殿的龙椅,上朝都是在太极殿。”

    一时之间,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对各自的命运忧心起来,传闻如果是真,那无疑他们跟错了君主。

    刚刚还笑容满面的李自成此刻的脸色要多黑有多黑,他眼神阴森森的扫过正在交头接耳的群臣,众人自觉脖子上一股凉风吹过,都吓得缩了缩脖子。

    原礼部侍郎陈演阴深道:“皇上,或许礼部定的日子出了什么纰漏,今日不吉,不若择日再举行登基大典。”

    然而礼部尚书魏藻德急忙跳了出来道:“姓陈的,你什么意思”这魏藻德毫无礼义廉耻,不惜送上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花了许多银两上下打点,好不容易又在新皇帝面前保住了官位,他没日没夜的测算吉日,定出登基的礼仪,规范,好不容易策划了一场盛大的登基大典,李自成也极为满意,不想还是出现了变故,而陈演又把屎盆子扣在了他的头上,如何能忍。

    魏藻德此人品性低劣,自然没有好人缘,又有官员接连甩锅道:“李尚书,确实你的不是,你们礼部定的吉日出了这么大的岔子,你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姓魏的,你娘的定的什么狗屁规矩,又是让俺这啊那的,弄得俺浑身不舒服,俺早就瞧着不对,你说,你他娘的是不是崇祯的奸细,想要谋害皇上!”一名官匪模样的将领抓住魏藻德的衣领就是一通臭骂。

    李自成的人马早就对这些降臣不满,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结果反而被这些前朝旧臣摘了桃子,占了朝堂一大半的官职。

    魏藻德顿时被气的上气不接下气:“你,你们...”

    李自成眼看着原本庄严肃穆的登基大典,因为自己原来的手下没有规矩,在加上跟降臣之间的矛盾,变成喧杂的菜市场,个唱个的调,个甩个的锅。

    “好了,都他娘的别吵了!”李自成原本就看这些人降臣不爽,现在又在气头上,他怒声道:“将魏尚书拖下去,打入大牢,着助饷十万两,否则杀无赦!”

    眼见被气得吐血的魏藻德被拖了下去,宋献策这才站了出来,道:“常言道,天意难违,仪式不可中断,否则是对上天不敬,皇上不若换个大殿继续”

    李自成黑着脸点头应允,他这几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独独进了这紫禁城怪事连连,先是跑了崇祯,而后又是龙珠天降差点砸死自己。想到崇祯,他心中一悟:肯定是他搞得鬼!

    于是他不顾众人的劝阻,执意要在化为废墟的武英殿内登基,就是想证明自己是干掉大明龙脉的真命天子,可以镇住这紫禁城的邪气!

    也就在李自成登基的同一日,北京城破的消息也传入满清,诸多王公大臣齐聚盛京商讨对策。

    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缓缓道:“关内乃汉人的天下,我等满人不事生产耕种,又不能固守,取之无用,不若如同前几次那般,趁着李自成立足未稳入关大肆抢掠一番罢了。”

    他的建议自然得到了绝大多数大清贵族的响应,他们只想要牛羊和奴隶,从来没想过能够入主中原。

    “礼亲王,万万不可啊!”范文程一听就急了,汉人的地位在大清朝堂中很是尴尬,似奴非奴,似臣非臣。如若不能进取中原,而是继续偏安东北一隅,那么他们这些汉臣始终只能算作是“外人”,甚至连家奴都不如,下场可想而知。只有进取中原,他们才会成为后金的依仗,受到重用!

    范文程道:“二位摄政王,李自成进京之后肆意凌辱明朝重臣,大肆抢掠,更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导致京城民心尽失,此时我大清出征讨伐,定可一战而破之啊!”

    洪承畴也附和道:“范先生说的极是,现



第十四章 祖大寿的无奈
    王简当即召集众将到大营议事。他让马媤媤主将,而原来山海关总兵高第为副将,主持滦州城防务。等分派任务结束,众将才发现吴三桂被干凉在一旁。王简看到吴三桂似乎有些失落,便安慰道:“吴爱卿,这次你就别去了,不论如何祖大寿也是你的舅舅。朕知道你忠勇可嘉,可朕不希望他死在你手里,你明白朕的心意吗”

    吴三桂闻言立马感激道:“臣谢皇上抬爱,虽万死无以为报!”

    其实王简并没有那么好心,他这是想让马媤媤多多锻炼,多立战功树立她的威望,而且顺势还架空了吴三桂的兵权,一举双得。只不过他也低估了吴三桂,他虽然表面上一副感激的模样,眼神中却透出一丝的阴狠。

    王简又命令马媤媤带领三千铁骑出城,临行前他看着战马上英姿飒爽又略带兴奋的马媤媤,很是不舍:他知道马媤媤渴望带兵,在那里她才会感觉到快乐。如果把她禁锢在身边,只会是笼中的金丝雀,失去了飞翔的羽翼,也就终会失去光泽。

    马媤媤也柔情的看着王简,她觉得王简差一点被逼着在煤山上自尽,是因为没有一个能为王简分忧,力挽狂澜的大将。她爱他,害怕煤山之事再度重演,所以她必须战斗,因为只有兵权,只有胜利,才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爱。

    王简怜爱道:“保护好自己,实在不行就回来,朕作为你的男人,应该保护你才是。”

    马媤媤也动情的点了点头,扬鞭策马出了城。

    终于,午后刚过,王简穿越之后第一场大仗就此到来!

    祖大寿先头部队到达滦州城下,却见城门紧闭,城墙之上还有站立着的一排排卫兵,他感觉很是诡异,察觉到了一丝危险。按理说,京师已破的消息应该传了过来,这应该是一座空城才对,怎么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而身边的满清将领可管不了那么多,见到有守军,都想立战功,于是毛躁的催促着祖大寿快快攻城,却被祖大寿勉强安抚了下来。看着城上的高第,他硬着头皮道:“原来是高老弟,大明以名存实亡,熟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若你也率部下来投降俺大清,定可封官进爵。而且你我兄弟二人也好相互有个照应,岂不快哉!”

    高第转身看了身后的王简一眼,似乎并没有站出来说话的意思,于是指着祖大寿大骂道:“谁与你是兄弟,老子姓高,岂可同你这不知姓甚的三姓家奴相比!”

    “你...”祖大寿没想到会被自己昔日的同僚痛骂,一时羞愤交加,更多的则是为自己的处境不平,他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想为大清效力,也存了避世之心,可现实的处境逼得他不得不为大清卖命。而实际上多尔衮也并不信任他,他能指挥得动的兵力不过一千余关宁铁骑残部,余下的两千都是清庭派在他身边的监军罢了。

    身边又有几名满清将领催促,再不攻城恐更加引发他们的不满,祖大寿叹了一口气,只得下令攻城。

    于是清兵不顾祖大寿的指挥便抢先攻城,在他们看来,守城的不过是一群亡国之士,这么大的白捡的功劳可不能让汉兵这些奴才抢了去。

    祖大寿眼见清兵不听自己的号令,纷纷抢功,也就由得他们去了,只是命令自己手下的汉兵按兵不动。

    一时之间杀生震天,八旗兵个个奋勇向前,对他们来说,这些大明兵都是待宰羔羊,自然不堪一击。而高第作为原来天下第一关的总兵,最是善于防守。己方又有十倍于对方的兵力,更是防守得滴水不漏。

    战斗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八旗兵丢下五百多具尸体之后,意识到不对劲,眼前的这座小城居然是块硬骨头,于是缓缓退却,等待豪格大军的到来,好一举攻城。

    就在八旗兵刚刚退回大营吵杂纷乱的时候,他们的身后突然现了一支骑兵,领头的是一名少女,只见她身着雪白色铠甲,周身红色真气弥漫,她手握一柄红缨长枪,率先杀入阵中,左突右冲,竟无一人是她一枪之敌!

    祖大寿眼见部队阵脚大乱,急令后队掉头为前队,抵挡住这支骑兵。

    王简亲见马媤媤已杀入敌阵,立马站在城墙之上,运气龙气用吃奶的力气吼声道:“城下的关宁军听着,朕--大明的天子在此!!!尔等速速助朕斩杀建虏,为宁远城的同袍报仇,朕不但既往不咎,而且事后必定重重有赏!”

    王简用全部龙气吼出来的声音迅速的传遍战场每一个角落,一时之间战场上的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望向城墙之上,果然看到有一人身着龙袍,在他身后还有黄罗盖伞,而那人在烈日阳光的映衬之下,显得更加的威严无比!

    祖大寿和他身边的关宁残部也都惊骇莫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领都被崇祯召见过,自然认得城墙之上的人是货真价实的皇上,一个个都吓得不敢乱动,关宁残部眼见将帅们都毫无反应,更加无所适从,很快就被马媤媤冲得七零八落。

    而比他们更为震惊的则是刚刚退回本部的那两千余名八旗兵。

     



第十五章 祖大寿战死
    “不晚,一点都不晚,朕意先行南下,整顿朝纲,先克复关东,而后兴兵北伐,荡平辽东!”王简见祖大寿意动,豪气干云道。

    祖大寿原意用最大的善意去相信王简会励精图治,可他与清兵打了半辈子仗,怎会不知荡平辽东是如何的可笑听着王简轻松的口气,仍然就像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孩童般的天真之言,并不知清兵是如何的骁勇善战,战场又是如何的残酷。

    “晚矣,”祖大寿接着道:“皇上,恐怕罪臣已无力再为朝廷效力。罪臣只求一死,求皇上成全!”他既不信王简能平定辽东,也存了必死之心。

    “是无心,还是无力”王简听出他话里的意思。

    “无心,也无力了。”祖大寿叹道:“皇太极待臣不薄,臣一而再,岂可再而三如此又与禽兽何异晚了,罪臣心已经死了,无力再征辽东。”按照祖大寿对崇祯多疑性格的了解,听闻此言肯定震怒,会立即下令处死他,所以他说完,只是静静的等死。

    而王简只是沉默了许久,并未发怒,有的只是感伤。在他看来,这也无可厚非,皇太极并没有对不起他祖大寿,而且容忍祖大寿反复两次,如果还有第三次,确实厚颜无耻之极。这种人王简也定然不敢用,是自己考虑欠妥。

    可是要杀祖大寿也不义:祖大寿两次都没死在皇太极的手上,怎么能死在自己的手上于是缓缓道:“是朕思虑不足,差点令祖将军妄作小人。但是求死大可不必再言,因为朕希望你活着,希望每一个为大明浴血奋战的将士都好好的活着,因为只有你活着,才能亲眼见证朕荡平辽东的那一天!“

    祖大寿最终还是没有投降,王简也将他放了。祖大寿漫无目的的走在滦州城的街头,作为一名武将,他的最终归属是在战场,可天下之大,竟再无他的立身之地!看到守城的将士有的在帮助百姓修葺因战火而破损的房屋,有的和衣而卧就地休息,竟都是露宿街头,并未骚扰百姓。甚至有的百姓实在看不过去,邀请兵士进屋休息,喝口水,他们也坚决不从,只说皇上有命:“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违令者斩!“

    沿途的所见所闻让他大为震撼,他思绪良久又转身向着滦州城内的皇帝的行宫走去。

    豪格听闻前锋军全军覆没,大为震怒,于是亲帅本部正蓝旗主力向滦州城杀来。王简此时正为此发愁,见祖大寿的去而复返很是高兴,立刻拜他为参将统领中军以示信任,他却辞而不受:“反复之人无颜担此重任,臣愿效余生之力助皇上破豪格,虽死无憾了。“王简见他似有死志,只得答应。
1...34567...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