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白干0
回到西夏后,熟悉汉文化的野利荣,很快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赏识,迅速成了御前的红人。他虽然官阶不高,但却可以常伴皇帝左右,每逢皇帝对汉朝典故和事物提出疑问,他便迅敏且恰当的做出说明和解释。
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总过得很快。大半年后,在大汉和西夏经过多次试探和商谈之后,汉朝最终决定与西夏和亲。野利荣被西夏皇帝亲自委派,负责汉朝使团的接待工作。
当野利荣在都城外,十里迎客亭中,接到汉朝和亲使团时,一张熟悉的面孔,倒映在他充满惊喜的瞳孔中。
近一年未见,李贺清瘦了不少,也许是因为官场上的羁绊,也许是因为出使路上的风沙。野利荣没问,李贺也没答。两人紧紧地拥抱,依然感受到的还是学塾里的欢快氛围。
“这是给你带的糕点!”李贺拿出一个食盒,放在厅堂内的桌子上。
野利荣打开食盒,取出一包点心,闻了闻,还是那淡淡的桂花香味,丝毫没有被塞外的粗犷气息蹂躏。野利荣捏起一块,放入嘴中,看着仍旧一袭儒衫的李贺说道:“你就像这块桂花糕一样。”
“哈哈,你却不像一只烤全羊一样。”李贺举着手中一大块肥美的羊排,大笑着说道。
两个月后,在野利荣和李贺的完美配合下,西夏皇帝与大汉公主的婚礼,办的即盛大庄重,又和睦美满。
差事办完,李贺准备回国复命。但野利荣没有放他走,反而带兵将整个使团扣留。只放走了一名老宦官,带回一封国书。
老宦官一路担惊受怕,又顺顺利利的回到东京汴梁,将西夏国书上呈大汉皇帝陛下。大汉皇帝在翻开国书看了两眼之后,一把将国书摔在御阶上,嘴中恨恨的吐出两个字:“李贺!”
一直全力支持李贺的章丞相,小心翼翼的捡起国书,快速浏览一遍后,急忙跪下,开口说道:“这是西夏小儿的反间计!请皇上明察!”
就因为探花郎李贺在琼林宴上冒死直谏,说:“公主乃身上一毛发,而云南如臂膀。舍一毛,而保一臂,善莫大焉!”大汉皇帝才最终下定决心与西夏和亲。
而今和亲已成,但西夏却遣文说,李贺自愿留在西夏,辅佐西夏皇帝。虽然很大可能是西夏扣押使团,离间李贺与朝廷。但大汉除了吞下这颗苦果,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南征已经展开,在没有平定云南之前,西北边境上容不下一点火星。
李贺被单独软禁在一座院子里。吃的,喝的,用的,这里什么都有,甚至还有暖床的丫鬟,但就是没有自由。四周守卫严密,手无缚鸡之力的李贺明白,只靠自己怕是永远也出不去。
但他不着急,因为他了解野利荣。野利荣担着挑起两国战争的风险,将和亲使团扣留,肯定不是要白白养着他,仅供观赏。
李贺不着急,野利荣也不着急。野利荣在百忙之中,常常来看李贺,两只一起对弈饮酒,谈史论道,像在东京汴梁一样,只是小院中的风更凛冽一些而已。
忽然有一天,野利荣随口说道:“南征军已经入蜀了。”
第四十三章:抱负
李贺仍旧穿着那身大汉使臣的官服,隔着一道门帘,见到了被他一路送到西夏的大汉公主。
李贺被软禁了一年多,清瘦了不少,但公主却有些发福。一声婴儿啼哭,将稳稳端坐在椅子上的李贺吓了一跳,一个摇篮被侍女提到他的面前。
“李卿可以抱抱他。”公主温和的说道。
“这是……”李贺心中有所猜想,但不敢肯定。
“我生的孩子,男孩儿。”公主软软的话里,带着几分骄傲。
“恭喜公主。”李贺说着,瞅了一眼摇篮中的婴儿,想起自己不满六岁的儿子,心中一阵绞痛。
“李卿,给他起个名字吧。”公主平淡的说道。
“微臣不敢,微臣惶恐。”李贺说着,起身跪了下来。
“李卿请起。这里是西夏,没那么多规矩。野利荣说李卿文采斐然,定能取一个好名字。党项名字,陛下已经起好了。”
“微臣……公主谬赞了。”李贺缓缓起身,站立阶下。
“李卿大可随意些。在这异国他乡的深宫之中,唯有你我还有些话。”公主笑着说道。
“微臣该死,是微臣害了公主殿下。”李贺深深自责,不该向皇上进言提议和亲。
“无妨。嫁给谁都一样。王公勋贵,江南富商,异族蛮王,都一样,皇家的儿女,从来都是身不由己。”
公主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李卿给皇子取个汉名,以后李卿就是皇子的师父了,也是我们娘俩在这世上唯一的靠山。”
“微臣不敢,微臣……”
“李卿莫要推辞。宫墙之内,看似平静安全,其实危险重重。我们娘俩的性命全都托付给李卿了。”公主说着,便要起身向李贺行礼。
而李贺连忙跪在地上,急声说道:“公主放心,微臣愿尽绵薄之力。小皇子的汉名,就叫明远吧!”
从宫中回来后的第二天,李贺让侍女给他剃了一个党项人的发式,然后穿了一身党项奴仆的衣服,徒步来到野利荣府上,拜倒在野利荣面前。
自此,李贺跟随野利荣二十余年,默默帮助野利荣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儒家学说。又以圣人之言和汉朝礼法,教导皇子李明远。直至三年前,在野利荣的支持下,李明远登基继位。
在出谋划策协助野利荣除掉朝堂内外的所有敌人,稳定李明远的皇位后,李贺感觉自己二十多年忍辱负重终于有了回报。已是一个半百老人的他,准备退归林下,颐养天年。
但权倾朝野的野利荣,这时却露出了他本来的面门。野利荣先是逼迫李明远的生母,现在已经是太妃的大汉公主,为先帝殉葬。然后颁布秃发令,要求西夏国内所有男丁,无论是党项人,还是汉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不论老幼全部剃发,“三日不从,许众共杀之!”
再然后,兴夏学,禁儒教。要求全国上下只能使用西夏文字,不得使用汉字。禁绝汉朝儒学,大力传播由西夏本土巫教,与外来佛教,以及汉人儒教融合发展而成的夏学。
接着又颁布了数条针对汉人的法令,让因各种原因定居在西夏的汉人惶恐不安。于是,陆续有汉人开始逃亡,有的返回故国,有的逃向辽国。
李贺明白野利荣逼死刘太妃,是想缓和与其他党项贵族之间的矛盾。这一招体现出野利荣的刚柔并济,老奸巨猾。虽然这让守卫了公主母子二十余年的李贺,大为不满。但公主自愿用生命,换取儿子皇位的稳固。李贺在和野利荣大吵一架之后,也无可奈何。
但接下来这种种迫害西夏汉人的法令,让李贺怀疑,大半辈子仰慕中原文化,甚至曾自愿做一个汉人的野利荣,是不是老糊涂了。难道是为了报,年轻时曾被几个醉酒汉人士子胖揍之仇李贺了解野利荣绝不是如此肤浅之人。
当李贺怒气冲冲向曾经的好友,现在的主人野利荣询问原因之时,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野利荣,笑着向李贺提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汉朝近百年来为何越来越弱”
&
第四十四章:因果循环
野利荣即将要做的事,和李贺一直想做的事,其实是一件事——改革。但针对的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大汉虽然传承千年,但当朝建立仅仅百余年,可是已经出现的问题却十分严重。军队战斗力不强,可能是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国策所造成的。但明明民殷财阜,经济十分繁荣,朝廷却国库空虚,连年入不敷出。
寒门出身的李贺,自幼流浪于江湖,一边刻苦求学,一边饱尝世间辛苦,早已明了朝廷之积弊。所以在他考中功名,有了与朝中重臣谈论家国大事的资格后,他便将制定好的改革方针,全部敬献给了章丞相,并且获得了章丞相和另外一些大臣的支持。
但李贺忽略了一直与他同吃同住的同窗好友。党项贵族出身的野利荣,早就洞悉了亲密好友李贺的远大抱负和治世才能。他明白,像李贺这样的人,如果一直困在潜水之中,也只能与臭鱼烂虾为伍,而一旦有鱼跃龙门的机会,他肯定会一鸣惊人,再鸣惊天下。
所以,为自身部族考虑,野利荣不惜顶撞一向仰慕中原文化,又刚刚迎娶了大汉公主的西夏皇帝,也要将准备开始施行改革的李贺困在异国他乡。因为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汉朝在李贺的改革下,日渐富强,然后对西夏造成威胁。
而受到李贺改革思想影响的野利荣,在细心观察了自己的国家后发现,也已经建国百年之久的西夏,同样在走下坡路。
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和贵族,将田产挂在和尚寺庙的名下,用以避税。而托不到人情,找不到关系的小门小户,面对各种苛捐杂税,只能祈求老天降下个好年景,让他们有个好收成。而一旦出现些微变故,他们便会家破人亡。
野利荣亲眼见过,一户因战乱失去家中主要劳动力的人家,在妇人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儿子后,竟然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一家人只好将房屋田产贱卖后,远走他乡。
西夏朝廷竟然无法让,为国家献出亲人生命的战士家属,安稳生活在他们父兄子侄抛头颅、洒热血所保卫的土地上。这是多么的可悲可叹。
但是面对朝廷内外,崇尚佛教,喜爱汉朝器物,过着奢侈糜烂生活的党项贵族,以及只爱诗词歌赋,美酒佳人的皇帝陛下,心系百姓,愿意为普通民众做实事的野利荣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等待。
他投其所好,利用皇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和对中原文化情有独钟的爱好,创制了西夏文字,大量翻译汉朝儒家经典,博得了皇帝的欢心和信任,一步步将朝廷大权握在手中。
直到先皇驾崩,李明远继位三年后,所有条件均已成熟,早已在心中酝酿了成千上万遍的改革条令,终于可以毫无阻力的颁布施行。
当野利荣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将各项法令告知众位大臣和当今圣上之时,野利荣心中是从未有过的痛快。他知道,这些条令会触及党项贵族的利益,皇家的尊严,佛教信徒的信仰,地主富户的好处。
但他不在乎,集各项大权于己身,他说出的话是真正的金口玉言,金科玉律。而且他颁发的不是毁灭国家的乱政,而是救亡图存的良策。他自信会得到全国大部分民众的支持。
所以,他无视面前众位贵族出身的大臣表面上唯唯诺诺,在心中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他也不关心坐在龙椅上的年轻皇帝,脑子里是什么想法。只要西夏能在他的改革下,日益国富民强,那么就算现在他死了,也可以瞑目了。
但让他不能瞑目的事情发生了。就在野利荣准备结束朝会,返回丞相府,将早已准备好的法令文书,发往全国各地时,一个让他十分熟悉的身影,提着宝剑,带着一群军卒,将整座宝殿围了起来。
“是你”野利荣一脸震惊的看着恢复了汉人衣冠的李贺说道。
“是我!”李贺将宝剑还鞘,缓缓走进议事堂。
“你哪儿来的兵”早就将全国兵马握在手中的野利荣,不相信李贺一个外族人,能够得到党项军队的支持。
“借的!”李贺的回答干脆利落。
“借谁的”野利荣以为李贺借的是汉朝军队,但他环顾四周,看到众位大臣脸上全都是一副戏谑的表情,顿时他明白了一切。
“哈哈哈……”众位党项贵族大臣,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高昂着头,从野利荣身边走过,在纷纷向李贺点头致意后,离开了大殿,只留下野利荣,李贺和龙椅上的李明远。
“你,你许给了他们什么”野利荣从未没想到,他会遭到满朝文武所有大臣的背叛,有的人甚至是他的亲属子弟。
“你觉得呢”李贺有些可怜野利荣。
“不,不是因为改革。法令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也会让另一部分人受益,不可能引起所有人的反对。我计算过,我考虑的很周密,一定不是因为改革。你到底答应了他们什么他们竟然全部支持你”
“你知道的”李贺看着慌乱的野利荣,心中十分畅快。
“你,是你!”野利荣稳住心神,稍微思索便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哈哈,我竟然小看了你。”野利荣指着龙椅上年轻的李明远说道。
“你以为他们以后会支持你你别忘了你生母是谁。没有我,你坐不稳这个皇位。”野利荣成功的利用李明远继位,干掉了潜藏在他身边的同族敌人。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李贺同样通过李明远将一直对他死心塌地的同族,又变成了他的对手。
“我们从未想过得到他们的支持。”李贺明白具有一半汉人血统的李明远,不可能得到大部分党项贵族的支持,之前要不是野利荣压制着他们,他们早就将
第四十五章:追捕
章家集的村民们,匆忙赶了一夜的路,在天亮之时,他们仍旧距离靖县很远。因为老弱妇孺众多,冬日夜间又太过寒冷,一夜过去,他们并没有走出多远。
章夫子虽然心中着急,但也不得不停下队伍,让大家稍作休息。刘客在喝了一碗热粥后,拿出那张疑似来自西夏的地图,皱着眉头仔细研究起来。
太过简陋的地图,让刘客根本辨别不出自己身处何方。只能凭感觉判断他正在通往靖县的官道上。
“废话,老子靠肉眼也看得出这是官道。”刘客有些烦躁的嘟囔了一句,收起毫无用处的地图。自从离开定县县城后,刘客心中一直感到不安,总觉得土匪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
想什么来什么。就在刘客为大家的安全担忧时,一队上百人的骑兵队伍,从后方追了上来。刘客登上官道旁的土坡,向后望去,发现走在骑兵队伍最前方的正是雄鹰岭的两位头领。
“坏了,该来的还是来了。”刘客低声自语了一句,跑下土坡,来到章夫子面前,与同样一脸忧郁的章夫子对望了一眼。刘客拔出了腰间的手枪,思绪片刻,又插了回去,束手站立一旁,与其他村民一起静静的等待危险的降临。
章家集的村民没有反抗,雄鹰岭的强盗也没有进攻,只是像之前那样将村民们包围了起来。而章家集的村民似乎已经习惯了,没人抵抗,也没人逃跑。
“章夫子,咱们又见面了。”二当家催马来到众人面前,笑着对挺身站在人群最前头的章夫子说道。
章夫子昂着头,冷着脸,没有答话。村民们噤若寒蝉,有些姿色的年轻妇人,藏在人群之中,矮着身,低着头,生怕引起土匪的注意。
刘客微笑着轻轻拍了拍吴迅的小脑袋,将吴迅紧紧抓着他衣襟的双手拿开,向身边想要开口阻拦他的马大点了点头,然后几步走到二当家马前,朗声说道:“二当家别来无恙。”
“哈哈,不仅无恙,而且好的很。”二当家嬉笑着说道。
“二当家这是要去哪里难道与我们同路”刘客明知故问。
“同路,当然同路。你们跟我们一起走吧!”二当家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便开始发号施令。
强盗喽啰举起武器,驱赶村民们上路。但章家集的百姓,没有一人行动,全都看着束手而立的章夫子。
刘客也转头看了一眼面容肃穆的章夫子,然后伸开双臂,拦在二当家马前,大声说道:“乔盟主亲笔军令放我们离开。你们这是要抗命吗”
“少拿盟主吓唬老子!”二当家一脸凶相的说完,马上又转为一副笑脸,继续说道:“我们已经放你们离开了。只怪你们走的太慢,又被老子抓住了。哈哈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