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代游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影判官

    两个人惺惺相惜,絮絮而言,一直聊到了深夜,这才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当轩辕述离开宁州的时候,李翊准备代表云南百姓向他赠送适量的金银衣帛,但是他却坚决的拒绝了。

    不过这也在这也在李翊的意料之中,像他这样的化外高人,一心以天下苍生为念,是不会在意这些身外之物的。

    但是这位老人家忙碌了这么久,身上的衣衫已是破旧不堪,经过李翊苦苦相劝,他才勉强收下了一件宛如亲手缝制的青袍,然后就飘然而去。

    送走了轩辕述,李翊又重新投身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去。

    平常的云南事务就已经很繁杂了,再加上这么多的饥民涌入云南,工作量猛然间增加了数倍。

    虽然李翊的身体强壮的很,但也经不住这么无休止的折腾,其他的人就更别说了。

    这个年代的官员根本就没有什么定期休假制度,只能根据情况机动安排了。

    所以在忙碌了一个月后,当这一切都已经稳定下来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为了降低官府人员的




第七十一章 无私援助
    (求收藏!求推荐!)

    本来只是因为被前唐朝廷任命前来岭南担任容管巡官的王定保,却被当时正在到处招揽人才的静海军节度使刘隐看中了。

    而且强行将他招致到麾下,并且一直得到格外的重用,先后担任了静海军的行军司马、节度判官等职。

    等到南汉建国后,更是历任西北招讨使、四邻都统、兵部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可以说位高权重了。

    只不过在去年的时候,不知为何出言不慎得罪了刘岩,才被降调到宁远道担任了节度使。

    而镇雄节度使穆弘曾经是刘岩的兄长,原来的静海节度使刘隐的贴身裨将,积功升至镇雄节度使。

    而且和云南的孙德成一样,穆弘在镇雄一呆就是十几年,大概刘岩都已经快把他忘记了。

    李翊连忙叫来了林易,吩咐道:“人家给咱们雪中送炭,咱们可不能失了礼数。林大人,你和何将军马上出发,分别前往两地迎接,一定要礼貌周到的把使者延请到宣抚使府来,我要亲自接见他们。”

    两人欣然答应着去了。

    到得中午时分,两家使者就分别带着数十辆大车,几乎同时赶到了宁州。

    令李翊意想不到的是,宁远道派来的使者竟然是状元李翊的熟人。

    这个面皮白净,三十来岁年纪,大眼隆鼻、身材较为肥硕的使者,一见面就亲切的对李翊喊道:“润之老弟,别来无恙啊!”

    听到如此亲切的话语,李翊的小心脏不由得的跳了一下,这是个什么情况,他一开口就是老弟、老弟的,肯定和状元李翊非常熟悉啊!

    但对自己来说,这却是个天大的难题,自己虽然获得了状元李翊的部分记忆,但也仅仅是他临死前几个月有限的记忆而已。

    这位老兄到底何方神圣,自己却上哪里知道去。

    嘿嘿!头一次遇见熟人就是这么尴尬!

    连开场的话都不知从何入手,若是所问非所答,言语间出了乌龙,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

    李翊正在着急上火,不知如何措辞以对的时候,那位使者却又接着笑吟吟的说道:“李大帅如今乃是坐镇一方的诸侯,正是威风快活的紧,现如今连多年的同窗老友都难入李大帅的法眼了吗”

    “呵呵!好不容易见了面却如此冷漠,浑不把老朋友放在眼里,怎一个世态炎凉啊!”

    李翊闻言不由得窘迫不已,热血一下子涌到脑袋里去,正要胡乱开口模糊两句。

    旁边的林易已经看出了他的窘态,虽然也是不明所以,但幸好他早已和使者聊了一路,已经了解了一些情况。

    连忙上前介绍道:“大帅,刚才我还和何词何大人聊了一路,听说你们同窗多年,而且还是同科入仕,这么多年的交情一定是相当深厚了,何大人可是对您推崇备至啊!”

    何词好像在南汉史上也见过他的记载,只不过印象不是很深。

    没想到他竟然和状元李翊是同窗好友,这可是李翊没有想到的。

    李翊长舒了一口气,连忙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假作满面春风的说道:“呵呵!何老兄,你还是风采依旧啊!一别经年,让老弟我牵肠挂肚的,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你,这真是太巧了。”

    “呵呵!他乡遇故知,无谓知音稀嘛!你看看,这么突然的见到你,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来,来,来,请到厅上奉茶。”

    李翊恰到好处的掩饰住自己的窘态,连忙又和另一位镇雄来的使者见礼,寒暄着把两名使者请到了议事厅中。

    分宾主坐下后,李翊没敢再和何词叙旧,连忙转移话题向他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王大帅和穆大帅都是我素所景仰的前辈,没



第七十二章 捕风捉影
    (求收藏!求推荐!)

    李翊颇有些无奈,连忙微微一笑道:“咱们兄弟不分彼此,是铁棒也打不散的知己,还谈论那些无聊的事情干嘛。”

    “二位使者远来辛苦,李某略备薄酒,不成敬意,到酒桌上我们再好好叙谈,如何”

    两人只是稍微推辞了一下,也就欣然接受了。

    在招待两位使者的酒宴上,李翊频频举杯,向两位邻藩大帅表示敬意,捎带着聊些各地的风土人情。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朝廷要闻上。

    酒至半酣的何词压低了声音悄悄的对李翊道:“不知老弟有没有听说,赵相最近身体好像有些微恙,已经不大理事了。”

    “皇上向来倚重赵相,对此也是头痛不已,正在斟酌接替赵相的人选,却不知道谁可继任。”

    “老弟在朝中混迹多年,想必应该比我熟悉内情,以你之见,这当朝宰相之位,朝中诸人中谁最有可能呢”

    李翊心中暗笑,这种当朝宰相的更替,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录事参军事可以操心的

    自己即便知道了其中的内幕,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告诉你啊!

    其实李翊早已通过五代史知道了这段时期的历史走向,也知道宰相赵光裔今年将在任上病逝。

    而他的长子尚书左丞赵损,虽然只有四十余岁的年纪,但是由于德才兼备、深孚众望,也是深得刘岩欢心,不多久之后就会子承父业继任宰相,这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自己借助一千年的知识和见识,相比于这时代的人,可称得上先知先觉了。

    但要把这样的消息提前透露出去,那可就有点耸人听闻的意味了。

    李翊淡淡一笑说道:“连老兄这样八面玲珑、神通广大的高人都猜不出来,老弟我僻处蛮荒,消息闭塞,就更加不知道了。不知何兄以为如何呢”

    没想到这个何词还是不死心,继续刨根问底的问道:“老弟过谦了,谁不知道你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啊!要是连你也不知道,那可有点说不过去了啊!”

    “再说了,即使你不知道最终继任之人,怎么说也应该清楚备选之人吧!何不随便说几个出来,让我们参详参详就算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嘛!”

    李翊心里暗笑,看来这位老兄一定是热衷于此道,实打实是一位小广播式的人物,不打破砂锅问到底,他是不会善罢甘休了。

    也罢,就稍微给他透露点信息,也好让他知道,自己这个皇上跟前的大红人到底有多红。

    李翊故作一本正经的道:“这朝中之事吗小弟来到云南也是好几个月了,具体情况也不大清楚。”

    “不过,朝中本来最受皇上器重的,依我的经验来看,赵相的长子中书令赵损赵大人、崇文院使萧益萧大人、门下侍郎、兵部尚书杨洞潜杨大人、御史大夫刘浚刘大人,还有你们的王大帅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人选,到底是谁担任这个宰相,这个我可就说不好了。”

    “哦!老弟的想法倒是有点意思。这崇文院使萧益萧大人,听说是秦王的老师,虽说皇上一直信任萧大人,但现在正是皇上大力刻意栽培秦王、准备辟为储君的关键时候,为了防止一家独大,是不会把秦王的亲近之人放在宰相的高位上的。”

    “而杨洞潜杨大人虽然才干杰出、能力出众,但是听说他目前很不受陛下待见,看起来已是过气之人了,老弟根本就不必把他放在心上。”

    “王大帅虽然资历雄厚,颇具军国才略,只是王大帅因为言语之间,得罪了皇上,才被外放到宁远道上。这才一年多的事情,依皇上的脾气,不会这么快就起复委用吧!”

    “至于刘浚刘大人,这个人虽然做事雷厉风行,但是却过于呆板苛刻,缺乏权谋手段。只不过靠着父荫,皇上还给他几分薄面而已。”

    &nb



第七十三章 石破天惊
    回到宣抚使府的书房,李翊刚坐到椅子上,林易就无声无息的跟了进来。

    他随手关上了房门,来到对他的举动感到莫名其妙的李翊的面前,低声说道:“大帅,云南目前已经基本安定下来了。虽然艰难的日子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我却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件事已经不能再等了,它关系到您今后的仕途安危,我想越早筹划就越有利,因此特地和您商量一下。”

    见到林易这不同寻常的举动,和莫名其妙的言语,李翊微微有些惊讶。

    什么情况能和自己的仕途安危联系起来,这倒从来没有想过。

    只是这林易一向很有见地,他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定然是意有所指,而且还如此神神秘秘的,想必此事应该非常重要和特殊。

    李翊疑惑的点头道:“哦!不知道林大人有何见教,还请坦然相告!”

    林易瞅瞅四下无人,压低声音平静的道:“刚才我和卢参军初步统计了一下,这次从川南过来的饥民有五万余众,其中,仅无家可归的十四岁以下的孤儿就有四千七百多人,其中一多半还是男孩子。”

    “我在筹划孤儿的安置问题时突然想到,这么多孤儿足可以组成一支声势非凡的大军了。”

    “我想的是,大帅身边一直没有一支可以信赖的力量,这对于一个想成就大事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依在下之见,若将他们其中的佼佼者收容集合起来,再加以严格有效的训练,假以时日就是一直令人生畏的雄师。不知道大帅有没有这样考虑过”

    林易还没说完,李翊就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的想法无非就是从孤儿中挑选一些优秀人才,加以培养锻炼,然后为我所用。

    假以时日,这确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据此也足以自保。

    不过,千算万算,他可不知道自己对未来大势早已了然于胸。

    而且李翊也知道自己的那两把刷子,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乱世,即使武力足够强大,财富足够雄厚。

    但在南方的这个弹丸之地,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又怎么能轻易改变历史的真正走向呢

    还是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宣抚使要安稳的多,好不容易穿越过来,对目前的处境还算满意。

    那些钩心斗角、打打杀杀的事情,自己也只想敬而远之,可是经不起那么多的折腾啊!

    因此,李翊只是稍微思索了一下,就缓缓的摇了摇头,淡然道:“林大人的意思我明白,我也对林兄如此推心置腹甚感欣慰。”

    “可我却不是那种热衷于争权夺利之人,权势于我如浮云,我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而且,一旦因此掀起腥风血雨,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

    “唉!我扪心自问,若是能做一个为民做主、为民谋利的好官,此生就心愿已足。仅此一点都不敢妄谈,还有什么其他的奢望呢!”

    “知易行难,此间事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可不想身败名裂、沦为世间笑谈啊!林兄,这样的事情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

    林易见李翊毫不犹豫的一口回绝,没有一丝转圜余地,不由着急的大声说道:“大帅,你这么想可就错了,而且错的一塌糊涂。”

    “现如今中国纷纷,各方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眼看着李从珂的小唐朝廷岌岌可危,契丹人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逐鹿中原。”

    “若是被异族侵入中国,又是一个五胡乱华的惨状。”

    “大好男儿,怎可不趁势而起,效那隋文帝的雄才大略,荡清胡夷,还我中原大好河山。大帅德才兼备,云南百姓拥护,正是大好时机,何不趁机积蓄力量,以为创世英雄之举。”

    “天不假年,时不我待,大帅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李翊心中微动,但想起中国历来没有从南方起事,而能成就大业者,不由的黯然道:“林兄所言,我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以我云南荒僻之地,寡微之民,愿为我驱驰者少,力有不逮,何有大志。”

    “林兄所言,不过是一种难得的奢望罢了。”

    林易微微冷笑道:“世间事有难易乎!汉高祖斩白蛇



第七十四章 有备无患
    看来自己被归为越王洪昌的追随者,已经是毫无疑问了。

    一旦到那时越王引颈就戮,自己恐怕根本就你可能置身事外,等待自己的命运也已经可想而知。

    既然已经穿越到这里,想要返回后世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若要在此安身立命,就应该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自己的未来做好长远的打算。

    林易说得对,自己已是身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做到的。

    既然被归入了越王这个阵营,也就难以撇清干系。

    若是越王蒙难,自己也是首当其冲,而宛如的命运无疑会更加悲惨。

    想到这里,李翊已是不寒而栗,若是到了那个地步,迎接自己的未来命运也许是想象不到的残酷。

    李翊不由的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林易见李翊愁眉深锁,知道他正在天人交战、难以决断。

    他放低了声音,轻声道:“第一眼看到大帅的时候,我已经就从内心里认定,大帅应该是位智谋远虑、德才兼备之人。”

    “我爷爷也认定大帅上应天相,乃坚韧不拔之杰出人物,虽然在下不敢万分肯定,但心中已视大帅为终身追随的明主。”
1...1819202122...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