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五代游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火影判官

    再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一比一或一比一点五也有不足一比一的,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

    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

    合药时,蜂蜜一般趁热加入,充分和匀,使其内外全部滋润,色泽一致,软硬适中,能随意捏塑即可。

    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搓条要粗细一致,外表光滑。

    即可用手工或制丸板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

    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药丸一开始的产量虽然不大,但是很快就得到了市井百姓们的喜欢和认可,销量也成倍的提高了。

    虽然李翊提倡的是薄利经营,但是由于市场反应太过火爆,销量和利润都直线上升。

    云南医学馆竟然能获利不菲了,这可是李翊事先没有想到的。

    现在正是七月流火的炎炎夏日,李翊来到这个时代的云南也已经快四个月了。

    经历了孙德成的叛乱、川南灾民入滇和云南初步改革等一系列的重大经历,把李翊忙的整天价屁颠屁颠的。

    只能窝在宁州这个地儿,连下边各县都没有去巡视过,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当各方面工作都开始走上正常轨道的时候,各项事务都已经有了专人负责,也有了明确的监察和问责制度,已经不需要李翊事必躬亲了。

    在开学前的这段空闲时间内,李翊决定到下面各县走一走。

    视察一下各县的政务和民生民情,了解一下基层的真实状况,考察一些地方官员的政绩和执政能力,也好为今后的发展规划积累一些经验。

    这次的巡行,也有展现宣抚使风采的目的,所以李翊已经不只是只带着连骏等几人了。

    这一段时间,因为挑选招募了大量身体素质非常优秀的士兵充实了亲兵队伍,宣抚使府的护卫编制已经全部满员,总数达到了五百人,再也没有以前捉襟见肘的现象了。

    所以,郭准精心的为李翊挑选了一百名彪悍勇猛的亲兵,全副装备的组成了一支军威鼎盛的骑兵队伍。

    既然是考察政务,视察民情,李翊当然要带着分管监察的何守杰了。

    而且他也熟悉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各地官员的任职情况。

    林易就留在宁州,全面主持云南的各项事务。

    现在的云南辖地,虽然只有一州六县,说起来不大但也不算小,要是全部转上一圈的话,并作一些有实效的工作的话,三两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因此李翊预计了五天的行程,目的就是能详细的了解到需要的情况,也对各地官员们的能力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李翊从云南各地和川南来的灾民中挑选了很多学识、能力都还不错的知识分子,已经下放到各县去挂职锻炼了。

    &




第八十八章 恶吏横行
    富源县,面积还不如陆良县大,但人口却接近两万人,这可是一个煤矿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采掘煤炭烧火做饭、后来又利用煤炭冶炼金属器具,挖掘和使用煤炭的历史可以说是很悠久了。

    李翊到这里来的目的当然很明确,那就是对这里的煤矿资源进行实地考察。

    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大规模的有序开采,把产出煤炭行销到各地,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更主要的,还要把煤炭利用到矿物冶炼、造纸、水泥制造等行业中去,把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

    这是李翊的初步设想,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等充分考察、论证后再定。

    宣县离富源县很近,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富源县境内。

    富源县境内地势基本上还是相对比较平坦的,但也有很多在起伏不定的山坳。

    在这个如火的季节里,各种各样颜色的山花布满了丘陵和平原,波浪般随风摇曳,不断变幻着色彩。

    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水彩画,让李翊体味着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和清爽。

    沿着丘陵间的道路走了不多一会儿,就见到路边不远处的村舍里冒起了袅袅炊烟。

    别处都是青烟缕缕,这里却是黑灰色的烟气弥漫在房前屋后,看来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煤炭烧水做饭了。

    离县城已经很近了,李翊决定在这里停留一阵子,去探访一下这里的村民,了解一下这里的百姓生活,和煤炭的开采使用情况。

    为了不惊扰当地的老百姓,李翊让何守杰带领大队人马驻扎在路边,自己则和连骏溜达着向前面一个只有十几间瓦舍的小村庄走去。

    刚刚转过山坳,离那个小村庄只有几十米的时候,李翊就听到村庄里传来妇女撕心裂肺的哭喊声,而且还夹杂着多个男人的斥骂声。

    这是什么情况,李翊和连骏连忙加快脚步。

    走到村口时才发现,村口处的道路上已经聚集了几十个人。

    男女老少的都有,正在围着几名官府人员打扮的人争执着什么。

    李翊和连骏悄悄的走到人群外驻足倾听。

    就听到一名官吏装束的人熊声霸气的指着周围的老百姓说道:“咱们县大老爷体惜民情,给了你们这么多好处,你们还是不识抬举,你们这些不法刁民,看来都是活的不耐烦了。”

    “若再是顽固不化,敬酒不吃吃罚酒,老爷我也只好把你们都拘到衙门的大牢里去,到时候你们这些刁民就应该明白些是非道理了。”

    左右的老百姓听他这么一说,大都露出惊惧的神情,连妇女们的哭喊声都小了许多。

    李翊一听这人的语气,心里就十分反感。

    这是什么玩意儿,动不动就抬出衙门的招牌吓唬老百姓,官府的大牢是对付良善百姓的吗!

    芝麻绿豆大不入流的小吏,对待百姓的口气就这么狂妄,要是做到自己这个级别,眼睛还不得瞅到天上去了。

    李翊正要挤进去问个究竟,却见有一位身着青色长衫,宽脸高额、肤色黝黑、身材强壮的青年走上前去。

    朗声道:“这位官爷息怒,请让在下斗胆问上两句,却不知这些百姓触犯了哪些律条,竟然要拘到衙门里去。”

    “难道您强拆老百姓的房子,失去家园的老百姓还有罪了不成”

    那名满脸横肉、酒气熏天的官吏当然听出了他的揶揄之言。

    顿时怒气满盈的乜斜着脸,厉声叱喝道:“你小子什么东西,竟然敢管官家的事,看来也想尝尝牢饭的滋味了吗”

    “嗬!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快快从实招来,否则别怪老爷我下手不留情。”

    那名青年面对那名小吏的厉声斥责,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淡淡的一笑说道:“在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宁州松滋乡的



第八十九章 嚣张跋扈
    一行来人离着人群还有十几米远就停了下脚步,那费寅喘息着歇了一会儿才扯着嗓子怒骂道:“好…好你个王三,这么屁大点的事,耽误了这么多天,直接拆了也就完了,哪个还能反了天不成。”

    “你咋咋呼呼的忙活了好几天也没见着什么动静,你就是这样办事的”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要你个鸟人还有个屁用。”

    那名叫王三的恶吏一见到救星来了,马上来了精神。

    虽然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但还是立刻屁颠屁颠的跑上前去,谄媚着道:“县大老爷,费大人,不是小的不上心啊!”

    “这几天小的一直靠在这里,按说事情也办的差不多了。”

    “谁知道这些刁民却仗着宁州来的两个奸人,不把我放在眼里,不但在这里聚众闹事,还把我的手下都打伤了,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了呀!”

    “幸好您老来了,还能镇压的住。否则,您再晚来一会,小的恐怕连命都要搭上了啊!”

    李翊在人群后面冷眼观瞧,听这费寅的口气和作为,眼见得不是个能为百姓做事之人。

    且看他下面怎么处理,要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对老百姓和那两位抱打不平的喊打喊杀,自己可要及时予以制止,不能眼看着这两个打抱不平的人吃亏。

    这时,那个身材猪一样的费寅早已是勃然作色了。

    他翻着白眼,怒目圆睁、歇斯底里的喊道:“反了、反了,竟然敢公然殴打公差,这还了得,难道没有王法了吗”

    “哼!你们这些废物,宁州来的有什么了不起,京城里来的我也不怕。”

    “不要管他是哪里来的,先给我抓起来打翻再说,一切有我县大老爷做主。”

    “我倒要看看,他的脖子上到底顶着几个脑袋。来人那,把殴打公差的凶犯给我抓起来,狠狠的打。”

    李翊一见事情要闹大,连忙和连骏扒开人群,脸色阴沉似水的走了出来。

    先是挥手制止住了上前拿人的一众衙役,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李翊才和颜悦色的对费寅说道:“费大人,我就是宁州来的,你是不是要将我一起拿下呢”

    费寅曾经见过李翊这个长官一面,想必这辈子也不会忘记。

    但此时见到李翊一身紫袍出现在他的面前,却不由得脸上显出了惊疑的表情,继而迟疑着说道:“不知…不知阁下在何处高就,来到这偏乡僻壤有何贵干啊!”

    我靠!李翊有点憋闷,这个费寅是不是猪脑子啊!

    他又不是没见过自己,即便印象不深,但整个云南就只有宣抚使才有紫袍可穿。

    自己的装束早已明白无误的告诉他,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别人,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啊!

    这个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故意对此视而不见,还煞有介事的出言询问。

    难道这家伙想混淆是非,试图蒙混过关吗

    李翊压抑住怒火,微微一笑道:“费大人不辞辛苦,亲来田间地头,与百姓促膝长谈、嘘寒问暖,真不愧是百姓贴心的父母官啊!”

    “本帅巡视云南各地,虽然还没到富源县上,却在这偏乡僻壤见到了费大人这番亲民作为,也不枉了来此一场。”

    “费大人心系百姓黎民,亲到民间采访疾苦,是不是要为这里的百姓翻盖新居啊!还是要把老百姓们请到衙门居住,真是难得啊!难得!”

    那费寅听到李翊的语气不善,脸上早已惊疑不定,又见李翊身边只有一个人,眼珠子骨碌碌的转了几圈。

    看了看周遭的情势,突然面露凶光的喊道:“什么东西,也敢到这里来大言不惭!”

    “来人哪,



第九十章 青年俊彦
    那名叫江华的黑脸青年这时不敢怠慢,连忙拱手致意道:“不知李大帅驾临,末学后进江华实在是惶恐不安。”

    “我们早就听闻大帅的仁义爱民之举,私下里早已钦慕不已,只恨无缘拜见。今日一见,才知大帅果真是仁义之人啊!”

    “李大帅,这位是在下的蜀中朋友仇封,也是一位见不得恶事的侠义之士。”

    “我们两人志趣相投,本欲结伴出游,饱览云南锦绣风光,没想到却在这里遇上了强拆民房、恶意戗人的恶事。”

    “要不是大帅及时赶到,说不定我们和一众村民就已经遭到这厮的毒手了。”

    李翊欣然道:“云南初定,官府人等良莠不齐,有此败类,李某实在汗颜。二位急公好义,侠义心肠,实在是我辈难得的青年俊彦。”

    “如今云南正是求贤若渴,正缺乏二位这样的贤人志士,二位难道空有一腔热血,却不愿为国效力吗”

    那江华尴尬的一笑道:“在下乃一介布衣,最爱云游四方、亲近田野自然,大概是闲云野鹤惯了,恐怕耐不得官场的规矩。”

    “只怕做得不好,图惹大帅和百姓寒心,所以一直迟迟不敢入仕。”

    李翊哈哈一笑道:“男子汉大丈夫,既生于这世上,必须要有所担当,才不枉了勤学苦练的一身艺业。”

    “若是一味的寄情田野山色,不但消磨了意志,更腐蚀了风骨,岂不是徒让天下人耻笑。”

    “二位都是学有所成之人,空有一身本领,却缚手缚脚,拈轻怕重,又怎能抒发为国为民的壮志胸怀呢”

    “现如今在下忝为云南主官,正想着开创一番为民谋福的事业,急需贤人志士臂助。”

    “江兄、仇兄不必犹豫,李翊虚席以待,还望二位莫要谦辞啊!”

    江华听李翊说完,脸上微有惭愧之色。

    他粗重的喘息了一下,抬起头来,目不斜视的望着我,亢声说道:“大帅宏图高论,管窥人伦,实在是振聋发聩之声,让江某蘧然猛醒。大帅如此高义,江华还敢不效犬马之劳乎!愿为田下吏,还请大帅示下。”

    李翊怡然微笑点头,转身对那位蜀国来的仇封道:“江公子心怀天下,愿为民仆,以遂平生之志,却不知仇公子意下如何啊”

    那仇封紧锁双眉,犹豫了一下后意兴阑珊的说道:“唉!仇某钦慕大帅绝世风采,原也想追随大帅,做一些驰骋天下、金戈铁马的快事,不亦乐乎!”

    “奈何仇某乃蜀中人氏,又怎能背叛故国,厚颜效忠他邦。请恕仇某不能从命了。”

    李翊听他这么一说,知道他还囿于门户之见,心里面还拿不定主意,若不趁机刺激他一下,恐怕他还不能有所醒悟。

    因而故意仰天长笑起来,惹得众人都是惊愕不已。

    等到火候差不多了,李翊才止住笑声,微微摇头道:“仇兄真是愚不可及呀!想我中华衮衮四千余载,从轩辕繁衍至今,和平战乱杂陈其间。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怎会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风物长宜放眼量,想我中华胸怀,广在人心,不论大汉还是蜀国,都不过是我中华大地上的一粒尘沙罢了,又岂能强分你我。”

    “想当年李斯以卫入秦,苏秦合纵六国以击强秦,俱都做下了惊人的业绩,从而传为美谈,却没有听到什么刺耳的非议之声,也无人冠其叛国之名。”
1...2324252627...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