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封魔录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笑万夫
不等惠琳再做抉择,万鬼中猛然爆出一波潮水般的惊啸,围住黑鹏王的冤鬼忽然一退,中间留出好大一片空地。
原来,魔天鹏王吸收了众鬼的怨气,身形徒然暴涨了三丈多高,瞬间惊退了众鬼。
山谷中传来一声长啸,紧接着又是一阵邪狞的狂笑,山谷中阴风猛荡。万鬼再一次潮水般奔涌上来,继续冲击着魔天鹏王。
形势陡变,惠琳面凝难色,嘴角渗出一道血丝。
六十八、人间终结?长安之难
鲜于燕找到一处隆起的山岩,把广平王和惠琳等人,一一背了过来,安置在山岩背后,可做简单的屏障。这样多少会有些心理上的安慰吧。
这魔神如今的力量,轻轻一踏,足以摧毁一座山岭。这隆起的山岩,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粒卵石而已。
鲜于燕静静的做着这些,然后静静的在众人身边蹲伏下来,静静的看着魔神的举动。
他并不像惠琳或者别的什么人一样,感到什么绝望之类的情绪。
此时,他的头脑进入了一种懵懂朦胧的状态,一幅幅画面闪现而过。
有洪水,自远处的山谷里奔涌而来,无数的城镇、村庄被涤荡一清,洪水过后,河谷里飘满了人和牲畜的肿胀的尸体,或者干脆倒伏在淤泥里,和种种的污秽混杂在一起。
有漫天的大火,在城市的一角忽然的烧起来,迅速蔓延着。女人和孩子哭嚎着,火警的锣声、梆声响个不停,人们喊叫着去打来一桶桶的水,可大火还是很快烧遍了整个城市,留下焦黑的断壁残垣,还有堆满烧焦的尸体的街道。
有残忍的士兵,在的催动下,野兽一般洗劫一处处城池,鲜血染红了护城河,士兵、老弱的尸体堆倒在城墙、路边。
总会有血流成河的时候,总会有饿殍遍地的时候,总会有无数的哀嚎、绝望。
然而,也总会有坚强的人们,在断壁残垣中慢慢的挺直了身子,在积满了杂物的淤泥中爬起来,在堆满同胞尸体的战场上走出来,倔强的活下去,繁衍出新的生命,创造更灿烂的文明。
今天的情况,大概也就是这样吧。黄昏时一片金色的池塘里,吹过一阵晚风而已。
兽王族的后裔们,总是背负了太多记忆,太多秘密。
一头压抑了久远之年的魔魂此刻觉醒,沉积了千万年的魔元在魔天鹏王的体内震荡着,大地苍穹之间气流涌动,不断呼应着这股上古的魔威。
无数道环状的黑色火焰,缭绕在魔神的周身,嘶嘶嘶嘶——似蛇吐信一样的闪电的声响,响彻幽谷。
这头亘古时代的魔神,也在适应着刚刚复苏的身体,可以看得出他异常的躁动不安。
这头巨魔意识复苏的程度,似乎比不上他巨大的魔力,看起来只是一头力量奇大的蛮兽一般。
这样蛮蠢的神灵,很容易被人操纵的。
果然,一道身影凌空飞起,落在了魔天鹏王的肩头。是鬼地藏。他手里握了一根长矛一样细长的法杵,自黑鹏王的后颈,狠狠插入,几乎没入了脑髓。
在噬脑入髓的剧痛或许还有某种强大的密术作用下,魔天鹏王赫然抬足猛踏,一声爆裂过后,一阵强大的热浪卷起地上的尘埃土石,燃着黑色的火焰,迅速向着山谷的边缘扩散开去。
山谷里所有围过来的冤鬼,纷纷被热浪袭卷,被爆裂的黑色火焰瞬间烧成了烟雾一般的形体,整座山谷里溢满了浓郁的阴邪之气。
气浪余劲不消,又以魔天鹏王为中心,迅速收拢,卷动整座山谷里的阴邪之气,尽数纳入了魔天鹏王体内。
将无数冤鬼的阴邪之气吸收殆尽的魔天鹏王,如山的身形再一次暴涨起来。
鬼地藏在黑鹏王的肩头,如猿猴一般,一边攀爬,一边又将几根细长如矛一样的法杵,刺入了魔王的脑部。
最后,鬼地藏攀游到黑鹏王的头顶,念诵法咒,黑鹏王的羽发如藤蔓一般缠绕起来,固定了自己的身形,又探出一根长短几乎三倍于方才的法杵,由头顶正中,刺了进去。
魔天鹏王此刻的身形已如一座山岳一般,如果不是鲜于燕特殊的视物能力,常人已无法看清高挂在魔天鹏王身上的鬼地藏的动作。
这样一来,郭暧的身体应该不会被鬼地藏的法杵刺穿。
只是,这又能如何呢这劫数能不能被阻止,尚且两说。就算郭暧此时没事,也许终究逃不过一死吧。
鲜于燕刹那间发现,自己在这凶神的力量面前,似乎变成了一个冷眼旁观的看客。在这之前,自己不正是与这场浩劫斗争着的一份子么。
自己根本没办法,根本就无可奈何么。心里这样想着,还是站在了众人和魔神的中间,身体本能的做出保护的姿态。
是发泄,亦或是鬼地藏为了试探魔天鹏王的力量。只见他高过山岳的身躯,猛然低伏,挥动铺如云盖的铁翼,将几处山峰轰然摧断,抛到云霄之中。
躁动过后,魔天鹏王顷刻间张开双翼,拔地而起,直向着阴阳结界振翅飞去。
人间的一切因与果,善与恶,美好和丑陋,似乎都在这一击过后,彻底的终结。
长安。
连日异变,恐怖的气氛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人们仿佛都忘记了正常的呼吸是怎么回事。
长安城外,十数万恐慌的百姓将各个成为围堵的水泄不通,叫喊着打开城门,放人进城避祸。
长安城内,官员显贵、贩夫走卒,无不失魂落魄,或恸哭,或呆立,在广场、坊巷间,绝望的聚集在一起。
就连地下潜伏的蛇鼠都蜂拥而出,在庭院里、街道上,在人们的脚下,不断汇流成一条壮阔的队伍,疯也似的向着城外逃去。
家中饲养的马匹牛羊鸡鸭鹅狗更是躁动不安,有些牛马鸡鸭甚至挣脱了牢笼,在街道上狂奔起来。
一派疯狂、沸腾、恐慌的灭世景象。
朝廷不得不在最短的时间组织军队布防。
甚至,肃宗任命了李辅国为长安布防总节度,将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总计十六卫的兵权,悉数交由李辅国统一指挥,贺兰寿、鱼诺海等从中协助。
事实上越过了兵部、乃至三省,形成了由察事厅子独揽大权的局面。这一天,李辅国可以说是整个长安城内最有权势的人,甚至可以左右天下局面。
只是此刻,看着天地间的异相,他却真的没一点心思去体会什么权势的滋味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自己早已将朝中文武官员拉拢过半,主持局面并非什么难事。
他心里也清楚肃宗对自己的看法,肃宗知道他并不是这块料,可给谁呢眼下信任的人,能拉拢起这帮文武的人,只有自己了,是不得不如此,也是无可奈何而如此。
当然,也许肃宗看着眼前光景,根本早已昏愦无策,随便拉个人来主持一番罢了。
想到这里,李辅国不由得一阵苦笑。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也是那个身在其位,而又无可奈何的人啊。
当然,李辅国是个奸臣,却并非昏愦无能的人。有时候在组织勾连方面,坏人似乎比那些正直的人更有天赋。他们更善于洞察人心,驱使他人。
劫难当前,李辅国把三省六部九寺里叫的出名字的,有些阅历敢说话的,全召集了起来。一众人从含元殿一直排开,直到大殿外的长廊、空地上,挤挤攘攘满满当当。
起初大家还很守规矩,久在殿上行走的自是老成持重,知道事关非常,兀自缄默。
一些品阶较低的官员,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虽然只是远远的望见金殿内的情形,连皇帝的样貌都看不清,心里却难免有几分飘飘然,几乎忘了事态的严重,压抑着内心亲见龙颜的兴奋小声
六十九、唤世灵珠?菩提莲界
皇帝派去的人,并没有将要请的人带来,甚至都没有见到那名僧人。带来的只是一位主事僧人转交的物件:一枚杏黄色的平安符。
再问什么,那主事的僧人也不答话,只是微笑沉默。
肃宗把平安符捏在手里,心下多少宽慰起来。“呵呵,咱们这位得道高僧,还是那么孩子气啊。”
他知道,平安符本身并没什么,只是它表达着一种承诺。他会守护长安,守护自己和大唐的。
朱雀大街,以及乐游原等开阔的地方,熙熙攘攘挤满了众生。
人们小心翼翼的将内心的恐惧捧住,好像它掉落下来时,天地都被引动崩裂。
人们拥挤在一起,仰望着曾经或碧蓝如洗或云霞锦绣的苍穹,如今已变得昏沉黑暗,穿过诡怖的云翳,鬼火流窜着,穹顶深处映着巨大的鬼魅的身影。
这是一种艰难的等待。
每个人都曾经憧憬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此刻,人们只希望它快点到来。
它它是什么呢是天幕背后的鬼魅么是死亡是天塌地陷
甚至不知道会是什么最先到来,毁灭这美丽繁华的长安,还有卑微的生民。
已经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昼夜。人们心中最后的光亮,似乎只剩下了天空中流窜飘动的鬼火。
阴风伴随着鬼哭,从天穹的裂隙中狂吹下来,令中秋将至的长安,变得彻骨的寒冷。
乐游原上,人们远眺着终南山的方向,在那里传来兽吼雷鸣般的声响,难道有妖魔先落到那里,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么?
起初,是爆裂声、厮杀声和烈火燃烧的声音传来。
后来又有无数的流星从地上升起,汇合成一道巨大的光芒,冲向云霄。
然后,嘈杂的声音逐渐停息下来,人们又看到两个身形高大如天神般的人物,在山岭间追逐厮杀,山岳倾倒的巨响震彻寰宇,引得长安城内庙里的铜钟一阵阵共鸣。
过了更久的时间,一阵阵空气爆裂的声音传来。只见终南山的群峰中,一尊背生双翼的魔神,身形暴涨,随即振翅高飞,方圆百里之内不断盘旋起落,以铁翼疯狂的击打着地上的一切。几次落至长安,竟将皇城内数间殿宇扫落一片尘埃。
铁翼魔神的降临,再一次激化了长安城内的恐慌气氛,一些人惊慌尖叫着躲入地堡之内,屎尿失禁滋流;一些人,竟瘫伏于地,身躯硬直,恍若僵尸;一些人,竟真的被吓死过去。
此时的长安,已是自安禄山兵乱后第二次遭受浩劫,街道上牛马乱走、屎尿遍地,一众病弱倒伏在墙边,来不及救助,刺鼻的恶臭更使得暗黑苍穹下的长安,如死狱一般。
凌冽的阴风将天空中的黑云吹来吹去,纵然是普通的百姓也已看得清楚,穹顶之上的裂隙,几乎布满了整个天空。在每一条裂隙的边缘,鬼头攒动,爬满了窥伺人间的恶鬼。
天,就要崩塌下来了。这些上古传说中的故事,就要真的降临到自己身上。
“啊——”
“啊——”
忽然,一阵阵更为激烈的尖叫,在人群中炸裂传开。
那铁翼的魔神,不再盘旋起落,径直昂首向着穹顶飞去,急冲的身形分明在说,它要一击,将苍穹击碎,彻底打破人间与地狱的界限。
就在此时,忽然传来一声嘹亮的雄喝。声音之大,响彻天地之间,竟至不能辩驳其来向;音色之美,犹如金钟玉磬,令惶恐瑟瑟的众人为之精神一震。
刹那过后,一片绮丽温暖的霞光,映在了魔神的上空。兀自挡住了魔神的去路。
一枚血红色的灵珠逐渐现出形来。
那灵珠虽是血红的颜色,却散射出彩霞一般的光芒,倏忽变幻,耀人眼目。在长安城上空拨开一片辽阔的光明地带。
珠子的大小亦是莫测可爱,肉眼看来,时而如大如车盖,时而小如弹丸,不论大小何如,却永远都真真的映在人们的视野里。
进路受阻,魔神猛振铁翼,企图突破灵珠设下的界限。然而那灵珠,却又有万钧之重一般,压得魔神不断缓缓下坠。
受到了鼓舞,长安城内群情激越,数十万军民百姓不禁狂喜喝彩。被恐惧折磨多日的人们,不断鼓掌、欢笑,甚至相拥而泣,尖啸奔走。
狂热和喜悦,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约莫半刻的光景。
忽然有醒目的人惊觉,“啊呀,灵珠不见了,灵珠不见了。”
果然,伴随着灵珠的消失,本来被打开的一处天光,又昏暗下来。
惊恐的叫喊声彼此传播开来,“灵珠不见了,灵珠不见了,灵珠被魔神吞掉了,灵珠被魔神吞掉了。”
“灵珠斗不过魔神,灵珠斗不过魔神。”
“哎呀,哎呀,要死了,要死了,全都要死了,统统都去死吧。”
久旱逢甘霖,然而时雨骤停,绝望再一次逼压而来。
很快,人群又恢复了沉默,压抑着内心恐惧的沉默。
在沉默中,忽然有人小声嘀咕。
“不对,不对,看那魔神,他没动,他一动不动,他一动不动的,灵珠没死,灵珠还在牵制着它。”
最开始发现异状的人,语无伦次小声的自言自语着。
周围听到他说话的人同样仔细的端详一会儿,果然,那魔神翅膀舒展,手脚四下伸开,是一种僵硬的很奇怪的姿势,这样的姿势该会掉下来吧。可它也没有继续下落,就这样保持着僵直的姿态,诡异的停在那里。
“恩,是啊,是啊,灵珠还在和它斗着呢。”
“哎呀,魔神已经被灵珠杀死了也不一定呢。”
“对啊,对啊,魔神已经死了,已经死了,你看它的样子,一定是死了的。就要掉下来了。”
“哎呀,哎呀,你们烦不烦,灵珠一定是还在和魔神的元神打斗呢。一定是的,我的叔叔精通道法,它讲过类似的事情。”
“是吗那我们安静,安静,不要吵到了灵珠大仙啊。”有人附和着。
种种的揣测此起彼伏。人们不自觉的把事态往好的方面去想,然而心却一直是紧着、悬着的。乃至议论的声音都是如蚊蝇一般细微的,生怕自己的声音太大,会真的让事态变得更糟。
这一次,人们不再像方才那般狂喜,而是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心中的那点光明。
人们几乎是手拉着手,拥抱着,团结在一起。在漫长的等待中,多了一些希望,颓败压抑的长安城里,有了一些温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