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将军快跑,那个王爷坏得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萧绾

    她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不够,他踹门的功夫倒是炉火纯青,华盈寒知道她若不吱声,那两扇门是拦不住他的。

    华盈寒对着那扇门淡淡道:“王爷不去招待客人,跑奴婢这儿来做什么”

    姜屿负手立于门外,原本已有些不悦,听见她的话,神色隐隐破冰。果不其然,她方才真的看见了,然后选择了离开。

    “阿婧不是什么贵客,本王正打算引你们认识,你倒好,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走了,如此置气,本王哪里招你惹你了”

    “王爷没有招惹奴婢,奴婢只是累了,想回来休息休息而已。”

    她的语气同这两扇紧闭的门一样,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漠。

    她越是不肯露面,他越不想罢休。同样是女子,他母后是长辈,他拗不过没关系,如若他连她都奈何不了,今后岂不是要被她抹干吃尽

    “你还在怨本王让你去讨好母后“姜屿又言,“那好,本王答应你,今后不再勉强你去给母后送东西。”

    这是她先前盼望的事,如今实现了,她应该高兴才对,但是她此时的心结不是这个,便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轻松。相反,他如今越是顺着她,她心里就越难受。

    华盈寒望着雕梁画栋的卧房,还有那些他命人精心挑选的珍宝陈设,沉了口气,凉意直入心底。

    她凝眸启唇:“谢王爷体谅。”

    姜屿在外面听见她客气的话,眉宇轻锁。自他母后回宫之后,她就一直待在他身边,纵然有时他说的话会让她恼、让她难为情,但这样凉薄的语气,他还是第一次听见。

    她好像不止是生气这么简单,叫他反而不好为所欲为。

    两人之间陷入了沉默……

    姜屿眼前的门一动不动,他回头看向李君酌,意在问李君酌有没有什么对策。

    李君酌明白主上的意思,耸耸肩,微低下头。寒姑娘连主上的面子都不卖,会卖他的面子他倒是可以上去帮主上踹个门什么的,但这门若被人强行破开了,寒姑娘的心里定然不安逸,寒姑娘不安逸,主上就不会高兴。

    这一脚可是两面都不讨好的事,他怎敢轻举妄动。

    姜屿还不知应该如何的时候,一个小厮找来,呈上一封类似奏本的东西:“王爷,这是上官小姐留下的。”

    姜屿看了李君酌一眼,示意李君酌去拿。

    李君酌领命接过,万分谨慎地将之收起




第一四七章 这个女子不一般(3更)
    上官婧还没走到内殿,两个宫女已经一左一右地打开了内殿的门,见她走来,恭恭敬敬地福身行礼。

    她对二人微微颔首以示礼节后,方才走进内殿。

    “阿婧……你回来了”

    声音从屏风后面传来,上官婧加快脚步绕过屏风,还没有抬头看谁便敛裙跪下,向床榻叩首,行着大礼道:“参见太皇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太皇太后不等宫人上前搀扶,自己撑着床榻坐起来,又按捺不住心下的激动,亲自下床去扶她,“阿婧,快起来,快起来。”

    上官婧站起来,又反去扶太皇太后坐回床上,“娘娘,凤体为重,娘娘定要好生休养。”

    “阿婧啊,你总算是回来了。”太皇太后的语气凝重,她望着上官婧,朝着上官婧的侧脸伸出手,“快让哀家好好看看你,你在周国有没有吃苦头”

    上官婧莞尔一笑,“阿婧在周国一切顺利,让娘娘挂心了,是阿婧不好。”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几度哽咽,“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一个姑娘家待在周国不是长久之计,哀家跟景王提了好几次,让他接你回来,他总算听了哀家一次劝。”

    “王爷一向孝顺,娘娘的话,王爷何时没有听过”

    太皇太后脸色一沉,撇过头道:“哼,他要是孝顺,就不会三天两头只遣个婢女来打发哀家!”

    “娘娘说的是送灵芝那个丫鬟吗”上官婧说完,回头看向自己的侍女,那装着灵芝的锦盒还被侍女捧在手里。

    她亲自取过锦盒,拿到太皇太后面前打开,“娘娘您看,这是越国送来的千年灵芝,上好的东西呢,也是王爷的一番孝心。”

    “别人给他的东西,他做个顺水人情拿来给哀家,就叫有孝心”太皇太后神色冷漠,她想起上官婧提起了寒盈,另问道,“你去过景王府,见过那个丫头了”

    “阿婧有要事要向王爷禀报,刚到隋安去就见了王爷,正好遇上那个姑娘拿着灵芝回来。”上官婧唇边含笑,“听说她是王爷亲自挑的贴身侍女”

    太皇太后脸上的愁绪更深了,“唉……”

    上官婧瞧得出太皇太后似乎不乐意提起此人,便岔开话道:“娘娘,这颗灵芝是王爷托阿婧带来给娘娘的,娘娘若是不收,叫阿婧如何向王爷交代”

    “好,哀家收下,你回来了哀家高兴,不管你提什么,哀家什么都答应你。”太皇太后拉过上官婧的手轻拍了拍,笑容满面,长叹道,“如今总算有了件好事。”

    太皇太后拉上官婧坐到身边,仔仔细细地瞧了瞧她,脸上挂着和蔼的笑意,“都五六年了,你离开隋安的时候才十五岁,如今都长成大姑娘了。”

    “阿婧也挂念娘娘,每次要等到王爷回信说娘娘您一切安好,阿婧才有心思做自己的事。”

    “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太皇太后看着上官婧,又言,“哀家前些日子老是梦见你姐姐,她还问哀家,问你好不好,哀家每每想起你远在周国,只觉愧对你姐姐,愧对你爹娘。”

    “都是过去的事了,娘娘待姐姐甚好,姐姐临终前也说过她不后悔,来世还要做娘娘的儿媳,继续侍奉娘娘。”

    “阿媛也是个好姑娘,哀家知道,你们一家也都不是趋炎附势之辈,那时你爹位居首辅,而哀家母子三人那等落魄,他竟还肯把阿媛嫁给峋儿,叫哀家怎能不珍惜阿媛呢,可是哀家不光没有保护好阿媛,还连累了你们一家,后来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姜屿又把你送去周国办那等危险的事,哀家能不愧疚”

    “娘娘,阿婧做的事不危险,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上官婧脸上的笑容不减,“何况当初是阿婧主动请命前去周国,王爷不仅没有逼阿婧,还阻拦过,是阿婧不听劝,执意要去。”

    太皇太后看着上官婧,不禁想到了那个和她年纪相仿的人,眼中添了惆怅,徐徐言道:“月慢和她娘的事,你听说了吧”

    上官婧轻点了下头。

    “哀家以为哀家这辈子得孤独终老,身边连个作伴的人都没有,结果你这就回来了,看来上天对哀家不薄……”

    上官婧微微一笑。她听说太皇太后的风寒早已经痊愈,如今瞧着娘娘的气色不错,想来身子没有大碍,只是卧床卧得久了,眉眼稍显倦态。

    娘娘一直卧床不肯见人,应是心病未除,对尘世提不起兴致而已。



第一四八章 无理取闹?(1更)
    华盈寒单手支颐,凝着眸子,心下喟叹,好一个才情过人的上官姑娘。看来上官婧待在大周不慕名,不慕利,并非不世俗,而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是大周的机密,钱财算得了什么。

    怪不得姜屿从前能洞悉大周朝堂的动向,原来他用不着在大周的朝堂上安插多少眼线,仅靠上官婧这一双眼睛就能把大周盯得死死的,真是厉害了。

    华盈寒又看向房门,外面的天已经黑了,庭院里安静得没有一丝声响,不知是不是姜屿在这儿吃了闭门羹缘故,让阖府上下都晓得了她把姜屿拒之门外的事,因而不敢来招惹她,门外连个打扫庭院的下人都没有。

    华盈寒也不知道这扇门能替她挡多久,她若走出这个房门,再想躲谁就难了,但是她一个人闷在这儿,一时又想不到什么好对策,只会越来越焦灼,她想要去找秦钦,又怕会害了秦钦。

    说起来她和秦钦已经很久没见过了,现在要见他一面不容易,她只能向后院的人打听,得知秦钦暂且安好,没有因姜屿的那道命令而受欺负,她才放了心。

    如今她只知上官婧是姜屿安插在大周的细作头子,但是上官婧到底知道多少大周皇族的秘密,她不得而知,之所以这么担心,是她曾有一个显赫的身份——大周太子妃。

    她不信上官婧的眼睛没有长到过东宫里,虽然不知上官婧有没有无聊到连宫闱秘事都一一禀报给了姜屿,但她不能掉以轻心,这个女子的存在,对她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寒姑娘。”

    门外传来李君酌的声音。

    “君酌大人有事么”

    “晚膳已经备好,主上请寒姑娘过去用晚膳。”

    “不用了,替我谢过王爷的好意。”华盈寒道,但是这样的拒绝太过直接,总得再给个理由才是,她又言,“我累了,想早些休息。”

    李君酌迟疑了一阵,在门外叹道:“寒姑娘,虽然我不知寒姑娘为何要躲着主上,但是主上的性子寒姑娘你应该知道,你越是躲,主上就越是会想方设法地逼你露面,你躲又躲得到什么时候呢”

    “君酌大人,不是我想躲,我是个侍女,理应跟着奴才们在后院吃饭,怎能同王爷同坐一桌,之前是我放肆,忘了规矩,今后自当注意。”

    华盈寒心里着实矛盾,她一面需要从姜屿那儿套话,需要他与她无话不说;一面又因为上官婧的出现而局促不安,她开始想要拒绝他的好意,警惕他的靠近,甚至不敢见他。

    她掂量之后才拿定了主意,她和姜屿应当保持适当的距离,至于什么样的距离才叫合适……既然她在这儿的身份是婢女,那就不能越了主仆的界限。

    “寒姑娘你这……你真在同主上置气”

    华盈寒淡然道:“君酌大人你误会了,我说的都是我的心里话,不是气话。”

    “寒姑娘,你可得想清楚了,真要我照你说的禀报主上”李君酌说得认真,毕竟寒姑娘的话始终有些拒绝的意思,主上那个性子,被寒姑娘如此冷待甚至是疏远,极有可能失了耐性,甚至是雷霆大怒。他倒是不怕,就是有些替寒姑娘担心。

    两个人之间又没有什么大矛盾,就为了一个什么都没做的上官姑娘生了嫌隙,实在不值得。

    “嗯。”华盈寒想也不想就应道。

    李君酌无奈,寒姑娘执意如此,他也不得不回去复命。

    厅堂里,一桌子的山珍海味还原封不动地摆在上面,没有被人拨弄过一筷子,姜屿对面的碗碟更是光洁如新,迟迟没有等来它的主人。

    李君酌回到厅堂,怅然拱手:“主上。”

    姜屿见回来的只有李君酌一个,即问:“她人呢”

    “回主上,寒姑娘说她想早些歇息,就……”李君酌声音渐小,心里没甚底气,徐徐补话,“就不过来了……”

    “早些歇息呵!”

    李君酌抬眼看了看桌上的菜,全是主上吩咐膳房照寒姑娘的喜好备的,其中还有不少周国的菜式,

    姜屿默然沉思,倏尔将目光投向了李君酌,他觉得这应当不是她全部的话。

    李君酌被主上这一看,看得心里发虚,不由得面露忐忑,于是有的话纵然他想替寒姑娘藏,也藏不住了。

    “她还说了什么”

    李君酌徐徐讲道:“回……回主上,寒姑娘说她是



第一四九章 实难从命(2更)
    第二日清晨,姜屿进了宫,无论是主子还是奴才,人走在偌大的皇城里都会显得格外渺小,会让人在辽阔的天地间觉得寂寞。他回头瞧了瞧,今日他的身后只跟着一个李君酌。

    打从昨日正午起他就没见过她人影,今早他赶着进宫,也没能等到她露面。

    如今静慈宫的殿门已不再紧闭,他母后也没有吩咐哪个奴才继续阻拦他,姜屿连留下李君酌守在门外,独自进了大殿。

    “瞧瞧,这梨花开得多好。”

    内殿传来他母后略有些欣然的声音。

    还有几个宫女在附和:“是啊娘娘,这是上官小姐特地为娘娘摘来的。”

    姜屿走到内殿门外,看见他母后手中那着一个花瓶,花瓶里插一束刚摘的梨花,如今她母后就同手中的花一样有生机,不再是那副病恹恹又郁郁寡欢的模样。

    宫女们看见了门外的人,纷纷跪下见礼。

    太皇太后这才转眼瞧向门外,唇边的笑容虽然散了,但是脸上并无不悦,招呼了声:“你来了。”

    “母后。”姜屿拱手。

    “进来吧,别在外面站着,叫这些不知情的奴才看见,还以为哀家是个后娘呢,竟这般苛待你。”

    “母后说笑了。”

    太皇太后本已挪开了眼,可是如今来的毕竟是她的亲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母子不该有隔夜的仇,何况她已经一个月不曾见过姜屿了……气过怨过之后,剩下的便只有思念。

    她又将目光投向了姜屿,这一次她盯着儿子仔仔细细看了良久,将他从头到脚都打量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病和伤之后才安了心。

    太皇太后放下花瓶,走到桌旁坐下,叹了口气,朝对面的位置抬了抬下巴,“屿儿,你坐下,母后有话对你说。”

    姜屿照办,坐到一旁。

    太皇太后徐徐言道:“阿婧十五岁就去了周国,当你的眼睛,替你盯着周国的一举一动。那时你刚将大祁握在手里,朝堂未定,姜兴又逃出隋安在暗中与你作对,亲贵们还因先帝和先太子的死对你心服口不服,母后现在想起那时的局面仍心有余悸。”

    她顿了顿,又言,“如果周国再趁火打劫,内忧外患之下,你未必能替阿衍稳坐大祁的江山。”

    “儿臣知道,既然阿婧已经回来了,儿臣今后便不会再遣她去周国,她可安心留在隋安,儿臣能保她衣食无忧,大祁永远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听上去他儿子似乎是在厚待“功臣”,但是太皇太后的脸上每一一丝一毫的高兴。她沉默了一阵,还是忍不住看着姜屿问道:“你觉得这就够了”

    “母后若觉得不够,也可以将她收为义女,给她长公主的身份,让她食嫡公主之爵禄,儿臣也无异议,若母后觉得她该出阁了,要替她订一门亲事,儿臣也会以阿衍的名义下旨赐婚。”

    太皇太后沉下眼,暗自叹了口气。之前的事她还有没全然释怀,时常会想起那母女二人,也就会想起她当初还曾逼她儿子接纳,结果月慢竟是个忘恩负义之辈!

    月慢的所作所为既让她心寒,又让她颜面尽失,叫她现在还怎么左右她儿子的事。
1...414243444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