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他先是被同僚诬陷为勾结金人,坐了自己人的大牢。
后来,他趁着金军南下的混乱才逃了出来,然后在西山和尚洞建立基地组织抗金。
但不久之后,他组织的那伙义军,就遭到了金人的攻击,他战败被俘,又被金人软禁。
再后来,中军北上收复太原,刘锜才将他救了出来。
之后,他被刘锜派人送到了东京汴梁。
那时,大中问鼎中原之势已经显现了出来,而南宋最多也就是偏安一偶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李衍亲自与马扩谈了一次,然后许以四品鸿胪寺卿的高官。
又有早已投了大中的马政等人从旁相劝。
经历颇多相比几年前成熟了许多的马扩,很快便走马上任了。
而马扩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与西夏建交。
这是鸿胪寺成立了之后的第一个任务。
因此,马扩对这个任务非常用心,想要借这个任务为鸿胪寺打开局面。
多方面考虑之后,马扩跟朝廷请求,派两个府州折家的人来给他当副手。
不久之后,折彦文和折知常就来到了东京汴梁。
马扩之所以要府州折家的人前来,一是,折家人最了解西夏,二是,他可以用折家人来试探一下西夏对此次建交的态度。
这就是为甚么会出现之前的一幕的原因。
李衍给马扩的任务是跟西夏建交暂时稳住西夏,不是让马扩耍大中的威风。
所以,试探一下夏使的态度可以,但这事可一却不可二。
因此,马扩亲自到都亭西驿外接李至忠等人,然后亲自安排李至忠等人食宿。
整个过程,虽然说不上奢华,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中规中矩,关键是,马扩的态度,虽然谈不上热情,但却足够礼貌。
这让担心了一路的李至忠等人,暗松了一口气,心道:“大中还是有谈的意向的。”
双方短暂的交锋过后,终于坐下来进行第一次试探性的谈判。
李至忠率先抛出话题道:“我来之前,贵国的军队常常侵扰我夏境,有几次还造成了我方的人员伤亡,你我双方本无太大的仇怨,应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免得徒生仇怨,影响你我两国和平共处。”
马扩道:“竟有此事可不应该呀,没听说我军的哪支部队出境作战了……请问大使,不知我军在哪里伤到了贵方的人员”
李至忠道:“在环州和定边军。”
马扩听罢,笑了,道:“陕北何时成了你们夏境了”——从名义上来说,陕北目前应该还是宋土,从实际上来说,陕北目前被中、宋、金三国瓜分,跟西夏没有半毛钱关系
李至忠听言,不慌不忙的拿出一份文书副本递给马扩,道:“此乃大金给我国的国书,马大人一看便知。”
马扩没有接李至忠递过来的国书,而是道:“我大中与金国目前是敌对状态,所以,金国所许诺的一切,我大中均不承认。”
李至忠的眼皮微微一挑,心道:“都说这马扩在外交上厉害,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第七百四十八章 英雄落幕(上)(求订阅!)
…
中山府城门前,此刻站满了人。
为首之人,一个是岳飞留下来锁住中山府的牛皋,另一人是中山府步将沙振。
而中山府的城墙上,现在挂满了中军的战旗。
没错。
中山府已经破了,河北最后一块抵抗之地,如今也属于大中了。
不过——
这中山府并不是中军打下来的,而是沙振献出来的。
这话还得说回到,当初岳飞北上打到中山府。
当时,陈遘据城而守,坚不投降,岳飞无奈,留下牛皋和一万大军锁住了中山府城,然后亲率大军继续北上。
岳飞走后,牛皋一边清扫河北的反抗势力、一边锁住中山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牛皋尽复河北之地,包括以前跟中山府一样坚守的河间府,而岳飞也相继收复了雄州、霸州、易州、涿州、平滦营三州和蓟州,兵锋直指燕京,更重要的是,中军已经打通了海上运输渠道,不用再费劲巴力的从陆地上运送粮草辎重了。
如此一来,在朝廷的命令下,牛皋将锁住中山府城的军队后撤了十里。
而中山府中,岳飞留给城中军民的粮食,早就被满城军民吃光了。
饿得发慌的人,甚么事都敢干。
慢慢的,就有中山府中的军民从城中溜出来找吃的。
结果——
这些人发现,外面已经从战火中走了出来,到处都有赈济点,到处都有稠糊糊的米粥喝,还有免费为人看病的医棚,而他们就算是被中军将士碰到,甚至是认出来,也没有人捉他们,还很好心告诉他们,哪有赈济点,哪能看病,而且还告诉他们:你们吃饱喝足了,还可以回到府城,没有人会抓你们。
很快,整个中山府的人全都知道了这些事。
于是乎,中山府中的人,三一群、五一伙的外出喝粥,有些人甚至溜出去耕种自家的庄家。
对此,陈遘等人拦都拦不住,也没法拦,他们总不能对那些早已饥肠辘辘的人说:“你们别出去喝敌人的粥了,大家一块饿死吧。”
最后演变成了,中山府虽然还在坚守,可中山府中的百姓却已经从战火中走了出来,甚至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事,让陈遘等人不禁有些腻味。
后来,有人化妆成百姓出去一打听,才知道,北宋已经亡了,李衍成为中原新主,建立了大中,现如今整个中原就只剩中山府还不是大中的了,其余地方已尽归大中所有,而且,中军即将收复燕云,完成汉人数百年没有完成之壮举,而赵构虽然建立了南宋,却带人逃去了长江以南,目前正在向大中求和,之前跟中山府联系得很紧密的、号称有二十万人马的张所义军如今已经土崩瓦解,中山府已经完全孤立无援没有任何坚守下去的意义了。
知道这些之后,中山府总管向陈遘提议:“要不然,咱们也降了吧”
中山府总管的提议,一下子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
细想想也是,这种情况下,再坚守太原府,还有甚么意义,再者说,李衍也是汉人,所建的大中也是汉人王朝,而且,大宋又不是大中灭的,而是金人灭的,他们与大中,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干嘛要抵抗到底
可陈遘不听,仍要坚守中山府,还将提议投降的总管砍了脑袋。
然而——
让陈遘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晚沙振就带人将他一家老小十七口人全部都捉了起来,然后开城献了中山府。
牛皋带兵进入中山府之后,立即奏禀朝廷。
很快,朝廷就安排干练的官员,也就是郭永,来接管中山府。
此刻,牛皋、沙振等人就在等待郭永到来。
不
第七百四十九章 英雄落幕(下)(求订阅!)
与对沙振不屑不同,对陈遘,郭永是打从心底尊敬,甚至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也不怪郭永如此,实是陈遘真乃当世英雄,且能力极为出众。
陈遘二十一岁便中进士。
初知莘县,他殚心竭力,政绩显著;
继为雍丘县令(后世河南杞县),政绩亦著;
政和三年,他升为广西转运判官,当时,广西少数民族首领不愿向朝廷进贡,蔡京主张征伐,他基于维护北宋统治,上奏言说:应以安抚为主,切不可轻言战事。
因致蔡京忌恨,他被贬归故里。
政和五年,陈遘被重新启用,任商州、兴元知府,又擢升给事中,任淮北淮南转运使;
宣和二年,他升为龙图阁直学士,负责管理杭州,他为严格财经制度,限制贪污,创“经制钱”,其后总制使翁彦国仿照这种方法,创“总制钱”。
杭州经战争洗劫,河渠受到严重破坏,前任知州虽多次请示朝廷,开凿漕运,但终因缺乏劳力和资金而未实施,陈遘上任后,下令召集真、杨、润、楚诸郡戍卒二万多人,仅一冬季之力,就清理完旧有渠道,新开凿漕运三百余里,使杭州人饮水和航运困难得以解决。
靖康元年,陈遘任中山知府、兵马元帅,驻守中山,金兵南下破东京,围困中山。
朝廷命陈适(陈遘弟)宣旨,要陈遘放弃中山。
但陈遘决心与中山共存亡,坚壁清野,困守待援,一直坚守到了大中建立,大中赶走金人,收复整个中原。
陈遘所做的一切,都符合郭永对忠臣、能臣的理解,因此,郭永是打底里佩服陈遘。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陈遘今年才三十七岁,还很年富力强。
所以,郭永不希望陈遘的仕途就这么完了,他希望陈遘能为大中所用。
因此,郭永一到中山府,就将陈遘一家放了,并将陈遘请为座上宾。
但陈遘对郭永所做的一切都不领情,还大骂郭永不忠于大宋,投贼,为虎作伥!
郭永没有跟陈遘争辩,任由陈遘谩骂。
不仅如此,郭永走到哪,都带着陈遘,还甚么事都不瞒着陈遘,包括目前大中在军事上取得的进展,甚至还会跟陈遘讨论如何治理河北,哪怕郭永说上百句陈遘都不回一句,郭永也是不厌其烦的同陈遘交流。
也正是因为如此,慢慢的,陈遘就发现,郭永的干练和爱民如子,而且,他还发现,郭永身上有跟他一模一样的清官、贤臣品质。
并且,不仅郭永是这个样子,大中的官吏大多都是这个样子。
而且,大中朝廷的组织结构更为先进、合理、效率。
在郭永和大中官吏的治理之下,这七八年来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河北民众,终于可以大大喘上一口气,像人一样活着了。
这让陈遘开始意识到,大中上下并不是一群草寇,而是一个合格甚至是更专业的政府,他们能很好的治理这片土地。
久而久之,陈遘嘴上虽然不说甚么,心理却是慢慢的认可了郭永,也有些认可了大中这个朝廷。
一日。
陈遘像往常一样来到郭永的家里。
离得老远,陈遘就发现,郭永家里竟然挂着白幡。
陈遘大惊,以为郭永出事了!
陈遘三步并做两步冲进了郭永家中。
结果,陈遘愕然发现,郭永安然无恙的在院中祭奠着甚么人。
陈遘大松了口气,然后来到郭永身后,再然后抬头冲那灵位看去,就见上书四个大字赵立之位。
陈遘大惊,脱口而出道:“赵立死了”
郭永头也没回,道:“死了已有七日了。”
陈遘声音变冷,道:“是你大中杀了他”
郭永不置可否道:“他阻我大中南下一统天下,杀我大中数万将士,我大中不该杀他吗”
陈遘听言,沉默了。
&nbs
第七百五十章 大统和议(求订阅!)
…
中宋议和了。
大中边打、边和的谈判方式,南宋真受不了,也真支撑不下去了,尤其是在南宋内部不断爆发内乱的情况之下。
现如今,钟相义军跟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大有当年方腊义军之势。
这也说明了南宋在南面如何不得人心。
而李成一伙,现在又跟大中眉来眼去,很有投中的意思。
南宋的当权者,也就是赵构、汪彦伯、黄潜善、秦桧、朱胜非等人,很怕李成和钟相最终全都投了大中,然后里应外合一举灭了南宋。
万般无奈之下,一直不肯松口的赵构不得不松口,所了不认李衍当爹以外,几乎全盘接受了大中的条件。
最后双方达成的议和协议(也就是《大统和议》)如下:
宋国为大中的藩属国,年年向大中进贡、岁岁到大中来朝(宋每年向大中纳贡银、绢各三十万两、匹),李衍册封赵构为宋主,两国以伯侄相称,赵构管李衍叫伯父。
两国南面以长江为国界——长江以北尽归大中所有,长江以南、海南岛以北、东至大海、西以仓山-大巴山为界为宋土,另外江东(长江最下游江南一带,包括后世的上海)归大中所有。
除了这两条最主要的以外,双方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条约。
例如:
南宋解决赵立和楚州。
大中不得招降李成和钟相。
南宋在一个月内全部撤过长江。
等等……
在议和一事上,南宋是很有诚意也很积极的。
首先,南宋很快就处死了赵立,并让张俊收编了赵立的部署,将之带到了长江以南。
与此同时,赵构将国都从金陵搬到了杭州临安。
紧接着,老将宗泽被赵构勒令放弃长江以北的所有阵地,撤去长江以南。
正巧,宗泽刚刚吃了杨沂中一场大败仗。
又有杜充等人在一旁劝说和威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