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水浒逐鹿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鸟飞

    最终,宗泽不得不含恨带着其部过了长江。

    不过——

    中宋虽然议和了,南宋也全面撤过长江了。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并不简单,主要体现在陕西方面——陕西的宋西军拒绝南宋小朝廷的命令南撤。

    这也难怪。

    宋西军世代生长在陕西,那里就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的根,让他们弃家、弃根跑去蜀地,他们怎么可能愿意

    这也是北宋灭亡了以后,宋西军还坚守陕西的根本原因。

    宋西军不愿意撤离陕西,南宋小朝廷也没有办法。

    如此一来,大中若想要陕西,就必须派兵去接收陕西。

    说实话,大中上下很不愿意这么干。

    首先,大中现在实在是抽不出兵力这么干。

    其次,大中的将士也不愿意干汉人打汉人的事。

    可目前这种情况下,不打又实在是不行。

    李衍在听完文武大臣的主张之后,考虑了整整一天时间,才下定决心——打!

    不打不行。

    若是不趁着陕西目前混乱无首之际收复陕西,那么等陕西完成统一上下一心之后,那么陕西就将难以攻克,必将成为困扰大中的一个顽疾。

    所以,必须要打,哪怕现在的形势于大中而言很艰难。

    李衍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的。

    因此,说打就打——很快,李衍就颁下命令,令张宪兵出潼关,令王彦带领六万大军从东京出发走河东过府州全面收复陕西(其实是陕北和陕中。陕南,也就是汉中、安康、商洛以南,按照条约是归南宋所有的)。

    陕西那里,目前形势非常复杂,可以说是四国争霸。

    因此,单单靠打,是不行的,还得辅以政治和外交手段。

    李衍考虑到,陕西那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大中在西边的国界,不仅要与西夏相临,还与南宋接壤,并且还有可能要跟回鹘、吐蕃(拉萨王系)等西边势力打




第七百五十一章 朕对你们不好吗?(求订阅!)
    …

    赵佶的女儿众多——活下来的,就有二十一个。

    她们中的一些还有女儿,像赵玉盘,自己就有三个女儿。

    她们这些人全都加到一起,比任何一宫的人都多。

    而除了延福宫的宫殿以外,没有能让这么女人和她们的使应全都住下的宫殿。

    这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最初是北宋皇帝、皇后游乐之所,规模并不大。

    赵佶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延福宫。

    延福宫扩建以后,幽雅舒适,环境优美,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而且它还连接着艮岳寿山,这使得这里空气清新,宛如仙境。

    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李衍不愿意将这些帝姬姐妹分开——如果真将她们分开,李衍会少了很多乐趣。

    正巧,当时延福宫又收拾出来了。

    于是乎,李衍干脆就在延福宫给赵玉盘等帝姬划出了一处环境最好的宫殿当她们的住处,起名“帝姬宫”。

    因为帝姬宫的环境最好,所以,闲暇之时,李衍很喜欢来这里休息。

    就像此刻。

    李衍就正在与一众帝姬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下,大搞bbq。

    李衍一边为一众帝姬烧肉、一边随意说道:“赵构压根儿就没提接你们去南宋,你们是不是很失望”

    赵仙郎一边吃着烤串、一边说道:“有甚么好失望的,妾早就想到了,妾九哥那人,看着忠厚,实则工于心计,我们于他而言,没有任何用处,他怎么可能花费巨大代价赎我们回去”

    赵金奴一边喂着她女儿曹曦月吃烤红薯、一边说道:“老九为了江山,连自己的父母、王妃、女儿都不要了,就更别提我们这些同父异母的姐妹了。”

    赵多福一只手攥着一串烤青椒、另一只手攥着一串烤鸡翅,一边吃、一边说道:“就是九哥想接我去浙江,我都不去,那里乱糟糟的,说不准哪天就让人给灭了,我可不想再经历这样的事了。”

    帮李衍打下手的赵缨络,说道:“我也不去,我舍不得官家。”

    李衍听言,探过头亲了赵缨络一口,然后说道:“真乖,这是奖励你的。”

    赵玉盘道:“我们的父母皆不在那临安,就一个老九,还功利心极强,根本不念姐弟之情,那临安有甚么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代表我们姐妹表态,只要官家善待我们,我们一定会死心塌地的伺候官家的。”

    现如今,赵佶已经被金人带去了金国,她们的母亲,要么已经过世,要么跟她们一样也在这后宫中,而她们中原来有丈夫或是儿子的,她们的丈夫或是儿子,要么就是被带去了金国,要么就是死于战乱之中,也就是说,已经无依无靠了,至于赵构,也正像她们所说的那样,她们根本靠不上,而赵构也从来没想过要管她们,所以,她们只能选择认命,安分守己的跟李衍过日子。

    说起来,这并不能怨她们。

    她们只是一群生长在后宫之中没有经历过任何风浪的女人,再说她们还处在这个时代,所以,依附男人、依附强者而生存,就是她们的本能,也是她们唯一能做的。

    李衍将烤好的串交给赵缨络,让她分给大家,然后来到赵玉盘身边,之后拍拍赵玉盘十一岁的女儿曾黎的小屁股,说道:“带妹妹们去玩。”

    李衍此言,立即换来了数道白眼。

    李衍让曾黎她们离开想干甚么,她们这些过来人,哪能不知道

    一边暗叹李衍的精力真是太旺盛了,赵金奴、赵金罗、赵福金、赵巧云等有女儿的一边赶紧让人将她们的女儿带走。

    已经开始懂事了的赵金珠,也赶紧叫赵金印、赵赛月、赵金姑、赵金铃一块离开。

    还没等曾黎、赵金珠她们走



第七百五十二章 和亲(上)(求订阅!)
    …

    都亭西驿。

    马扩、折彦文、折知常联袂从外面走进来。

    离得老远,李至忠等夏使就看见折彦文和折知常面沉似水,只有马扩的脸上依旧挂着热情的笑容。

    说起来,李至忠等夏使恨死了折彦文和折知常。

    此二人,在此次谈判的过程当中,不仅将西夏的底细全都上报给了大中朝廷,让他们极为被动,还总尝试着阻止中夏结盟,他们甚至怀疑,最近大中吵得沸沸扬扬的“暂缓收复燕云,全力灭掉西夏”就是此二人或者是他们背后的府州折家提出来的。

    还好——

    大中并非全都是目光短浅之辈!

    李至忠等人看都不看折彦文和折知常一眼,而是径直向马扩迎了过去,同时极为热情的说道:“马相公,看您满面红光,可是有甚么好事发生,还是给我们带来了甚么好消息”

    马扩笑道:“是有好消息。”

    李至忠道:“哦甚么好消息”

    马扩道:“官家同意你们提议的大部分结盟条件,还同意纳你们西夏的公主为妃了。”

    李至忠听言,就是一喜,道:“贵国皇帝陛下真是英明,他和我们银川公主一定会是一对神仙眷侣!”

    马扩道:“呃……官家要纳的不是你们的银川公主,不,也不能这么说,官家的原话是,他最不嫌弃的就是女人多,银川公主端丽秀雅,无双无对,他很喜欢,不过,官家更想纳得却是另外两位公主。”

    李至忠等人听蒙了,“另外两位公主可我们大夏没有其她公主了啊!”

    西夏皇室凋零,成员可以说是少得可怜。

    李元昊以前的就不说了,离现在的西夏太遥远了。

    只从李元昊说起。

    原本——

    李元昊虽说不能与李衍、赵佶这些子嗣众多的帝王相比,但也有六个儿子。

    可杀母、杀舅、杀妻、杀子、杀大臣的李元昊,天性凶残,六个儿子,他自己就杀了俩,剩下的,一个练气功气忤不能进食而死,一个中了反间计被杀,一个夭折。

    结果,最后只能让才一岁的李谅祚即位。

    李谅祚虽然好色如命,连自己的亲嫂子都不放过,可却是个短命的家伙,才活到二十一岁,就死了,只留下一个儿子,也就是李乾顺的父亲李秉常。

    (李谅祚其实还有一个女儿,不过早在几十年前就被狠辣的梁太后给发配到吐蕃合亲了。)

    李秉常比李谅祚强点,活到了二十五岁,才死,留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现在的西夏之主李乾顺,小儿子就是现在西夏的兵马大元帅晋王李察哥。

    到了李乾顺这里,又是人丁不强,李乾顺这一生一共才生了三个儿子——老大李仁爱,还因为天祚帝的缘故而在几年前死了,如今只剩李仁孝(后来的西夏仁宗)和李仁友(越王,西夏襄宗李安全生父。)

    也就是说,西夏其实根本就没有公主。

    那这个银川公主是怎么回事

    这银川公主,名叫李清露,其实是晋王李哥察的独女,今年才十三岁。

    李乾顺和李察哥这对兄弟,可以说是好兄弟中的典范,哥哥是皇帝,管理西夏所有政事、民事,弟弟是西夏的兵马大元帅,管理西夏所有兵马。

    所以,李察哥的女儿也就相当于李乾顺的女儿,并且早早的就被李乾顺封为银川公主,又因为西夏只有这一个公主,她也叫西夏公主。

    老实说,西夏压根儿就没想过要用李清露和亲,他们想的是从大中娶一个公主回去。

    可不成想,李衍坚持不和亲不纳贡。

    而在草原国家看来,和亲才是最有诚意的结盟,也是最牢靠的结盟。

    按说,李衍坚持不和亲不纳贡,西夏可以不鸟大中,因为他们从大中看不到任何结盟的诚意。

    可李至忠又将大中的真实实力反馈给了李乾顺和李察哥,让李乾顺和李察哥很担心,如果不跟大中结盟,大中会找个借口灭掉西夏!

    思前想后,西夏高层又反复商量,最后,李乾顺决定,用李清露来和亲,你不嫁,我嫁,这总行了吧

    可让李乾顺等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巴巴的来送公主,大中这边还推三阻四的。

    好不容易等到大中同意了,竟然还横生枝节,非要纳另外两位公主。

    关键是,西夏没有另外两位公主啊!

    实在是想不明白大中的葫芦里卖得到底是甚么药,李至忠只能道:“老夫敢拿向上人头担保,我大夏绝无第二个公主,所以,还请马相公直言,贵国皇帝到底想纳谁”

    马扩也不废话,直接答道:“已故梁



第七百五十三章 和亲(下)(求订阅!)
    …

    李秉常去世后,李乾顺即位。

    那时,李乾顺年仅三岁,根本无法执掌西夏。

    这就导致了母党专政,也就是小梁太后志政。

    小梁太后掌控西夏政权其间,任用外戚、穷兵黩武,导致西夏民力凋敝,邦国将危。

    到了小梁太后执政晚期,西夏的国势降到了最低点,北宋趁机来攻,夏军屡战屡败,一度到了灭亡的边缘。

    自幼雄才大略的李乾顺,看到了西夏的弊端,于是于其十六岁时灭梁氏而亲政。

    李乾顺亲政后,整顿吏治,确定君主集权的体制,结束了累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的局面。

    李乾顺还效仿汉人重新指定了西夏的官制,并且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

    在李乾顺的励精图治下,西夏的国势慢慢恢复,到了现在,已经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

    另外,李乾顺在外交上也非常出彩——他立用宋辽之间的矛盾,在宋辽之间左右逢源,一次又一次使西夏化险为夷。

    可以说,是李乾顺将走到了灭亡边缘的西夏又给拉了回来。

    与同一时期的耶律延禧和赵佶相比,李乾顺无疑是极为圣明的。

    要不是,李乾顺的奶奶大梁太后和母亲小梁太后将西夏的底子掏空了,要不是完颜阿骨打和李衍这两个更圣明的人杰横空出世,要不是李乾顺更多的是一个守城之君不是一个开国帝王,说不准这天下就被李乾顺给统一了。

    只可惜——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博弈,大中和大金的实力和底蕴明显要远远强过西夏。

    如此一来,西夏若是还想存留于世,那就必须要委曲求全,那就必须要灵活应对。

    所以,李乾顺抓住了西夏唯一存留的生机,果断与大中结盟,暂时避免了战火落到西夏的头上,给西夏留了一些喘息之机。

    只不过,这委曲求全,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让李乾顺没有料到的是,李衍竟然连一个女儿,甚至是连一个女儿的名义,都舍不得,哪怕他用西夏的皇后之位去换。

    李乾顺不愧为当世明主,能伸能屈,既然你舍不得大中的公主,那我就给你我大夏的公主,只要你能暂时放过我,让我可以安心坐山观虎斗。

    可让李乾顺又没想到的是,李衍竟然要梁仙仙和梁诗诗这两个让李乾顺犹豫不定的女人!

    李乾顺连自己视如己出的李清露都舍得,自然不会舍不得两个跟他没甚么感情的表妹。

    可问题是,将与西夏有血海深仇的梁仙仙和梁诗诗嫁到大中去嫁到李衍身边,会不会起到相反的结果,也就是反而害了西夏
1...342343344345346...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