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1719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晴空一度
周福原先以为
第五章 家族产业
见到宁渝过来请安,老夫人心里头高兴极了,她原本就十分疼爱这个孙子,如今孙子不仅长大成人,更是颇具孝心,不顾重病初愈的身子骨,给自己这个老太太在庙里祈了三天福,简直又心疼又满意。
此时堂上除了老夫人,还有一名中年人坐在下首,含笑望着宁渝,正是宁渝的三叔宁忠景,他乃宁家老太公的第三个庶出子,从小便与嫡出的宁忠源亲近,为人忠厚勤勉,后来在老太爷的指示下,让宁忠景负责整个家族的产业。
宁忠景此次回来是给老夫人禀告去年一年的家族产业的收入,而正好宁渝正好有幸过来,接触到了宁家第一手财政资料。
宁忠景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念道:“......兹康熙五十七年,宁家名下有上田一千五百亩,中田五千亩,下田足足有三万亩,得粮十万石,另有商铺三十八家,各类矿山八座,结银二十五万余两.....”
宁渝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思索,他自然知道所谓的上中下田为何差异如此悬殊,因为宁家作为官宦人家,通过各种方式可以将上田登记为中田和下田,来逃避赋税,想必商铺和矿山也有各种避税的法子。
厚厚的名册不一会就念完了,宁忠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瞧见宁渝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便笑道:“渝儿可曾听懂”
宁渝恭声道:“三叔,账册虽然枯燥无味,可是经三叔讲过后,便好懂了许多。今日渝儿才明白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却是让宁忠景又惊又喜。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年代,仅仅是懂得如何看账本就是一门了不得的学问,常常都是那些做掌柜的不传之秘,生存根本。当年宁忠景学习这方面知识时,也耗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如今宁渝却好似懂得七八分的样子,自然让宁忠景感到惊喜。
宁忠景笑道:“前段时间看渝儿还是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病过一场却是转过弯来了,这家族产业可是家族根本,若是完全不懂以后可当不好这个家。”
老夫人道:“咳,这些杂事自然不需我这宝贝乖孙儿操心,去年乖孙府试高中,如今是正儿八经的童生,再过两年宝贝乖孙就可以去参加科考了,回头中个大大的进士,岂不比你这拨弄算盘的强”一番话却是说的宁忠景尴尬不已。
宁渝道:“祖母,叔叔说的也是正理,无论我能否得以中举,可我毕竟是宁家嫡长孙,日后早晚会接过家业,若是对这家族产业一概不知,岂非糊涂即使真的做官了,岂不会被手下那些贪财奴才给蛊惑了当然,孙儿绝非枉费举业,只是这二者并不冲突。”
见到宁渝给自己解围,说的又有理有据,宁忠景连忙笑道:“母亲,这渝儿说的也对,光是读书容易读成呆子。”
宁渝心想此时正好是个机会,便将自己受到圆慧所托之事说了出来,也幸好如今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说话条理清晰,再加上前面的一番表演,此时的老夫人和宁忠景倒没将他当成是小孩子看待,能够认真的听宁渝一一道来。
老夫人菩萨心肠,在听到那些孩童的处境时,心里早已是柔软了一大片,连忙道:“乖孙儿倒是心地纯良,此事老身自无不可,所需一切钱粮可找你三叔拨用,这部分支出就记在我的账上好了。”
宁家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账本,上面不光有自己的家族产业收入,还有一应的所用支出,而老夫人年年的收入颇丰,再加上晚辈孝敬,这部分钱粮确实不算什么。
不过宁忠景考虑的却不是这方面,他的想法与宁渝相同,那就是要把人用到合适的地方,道:“渝儿,这番事情你无需担忧,如今家族产业正在逐渐扩大,后面所需人手也不少,可以先让他们跟着学,总有口饭吃。”
&n
第六章 雏鹰营
过了两日,周福已经派人去山上将那些孩童接了下来,然后在山下宁家宅子先暂且安置了下来。
宁渝见此事已经处理妥当,便放下心来,只是吩咐先不要给太多吃食,应该一点点来,否则很容易发生吃太多撑死的惨剧,另外一人安排一套粗布衣衫,若是有人生病则先隔离开来。
周福在抓紧安排的时候,心里确实惊讶不已,这些做法看似简单,却无一不是生活中的宝贵经验,若是那些四五十岁的经年老吏倒也正常,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处事竟然也如此老辣。
对于宁家的下人来说,这位宁家少爷是天之骄子,可是这不代表他们人人心中服气,毕竟在更多的人看来,这位宁家小公子虽然天资聪慧,可毕竟年轻,还没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威望来。
此时的周福却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小公子,几乎是看着宁渝从小长大的这位老管家,在这段时间对宁渝的变化是最有感触的,不过他也没多想,只当是宁家老祖宗遗泽深厚,这数代人下来竟没有一个纨绔子弟,整个家族势力如初生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不过这样一来反而使周福更为忠心耿耿,毕竟跟着这样的主子,未来儿孙也会更有前途。
如此这般又过了数日,周福便带着一个年轻人拜见宁渝,道:“公子,如今云梦庄子那边基本整理完毕,只是这二百余人过去居住,怕是房子不够住......一时想建新的房子,这时间上恐怕得缓一缓了。”
宁渝微微沉吟了一阵,道:“这府中的木匠和泥瓦匠可有几位”
周福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道:“木匠大概有七八位,泥瓦匠十来位,这人数勉强够了,只是这木料泥瓦砖料还欠缺许多,若公子再延缓两月,想必应该可以将房子收拾完毕。”
宁渝轻笑道:“这倒不必,届时我会带两位木匠和两位泥瓦匠去云梦庄子,其余的你不必担忧。”
周福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好应声了,随后便指着旁边的年轻人道:“公子,这是犬子周同,原先没能跟在老奴身边,从小在云梦那边姨娘家长大,如今却已经成人,对云梦的情况熟悉的不得了,这原先云梦庄子就是他在看顾的,快过来给公子请安。”
那年轻人长相敦厚憨实,忙不迭的跪下去磕了三个头,道:“少爷,这以后我就跟您啦,您说啥我干啥!”
宁渝心里对这年轻人十分满意,毕竟在这个年代,真的找了那等心思活泛的,怕是难以压制,而这般朴实的更加听话一些,用起来也更放心,道:“你父亲跟着我父亲跟了几十年,如今你跟着我,若是好好做事,将来也能跟几十年。”
周福一听这话,连忙激动的跪了下来,磕头道:“多写公子大恩大德,犬子若是胆敢冲撞公子,公子尽管下手段惩治就是,就算要了他这条狗命也是应该的,老奴绝无二话!”连带着周同继续磕头。
周福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当宁家的奴才可不是一件简单事,在这途中被赶走的数不胜数,这宁渝既然许诺周同能跟他几十年,便是保了周同一个未来,这是真正的铁饭碗,堪称恩同再造,这比许诺多少金银财宝还要管用。
宁渝将父子二人扶了起来,道:“好好做,宁家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忠于宁家的人。”
待周福这边收拾妥当后,便吩咐周同带着几位小厮陪着宁渝一块上路,随行的除了十个护卫和几个工匠以外,就是那二百多孩童,还有几十辆大车,车上的粮食等物资一应俱全。
出发前宁渝心中有些担忧,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不过五六十里地,但是这大清朝治安相比是不太好的,若是路上出了剪径贼人,可该如何是好便将这一节告诉了周福。
周福得了许诺,此时心情大好,微笑道:“小公子且放心,这整个汉阳府还没有贼人敢劫我宁家的车,这纵使遇到了一些不开眼的小贼也不妨事的,随车的十个护卫均是军中劲卒,杀过人见过血的,人人悍勇无比,这几十个小贼来了就别想或者回去!”
听到这话,宁渝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下来,这次去云梦毕竟关系到自己
第七章 思想教育
宁渝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将会在这里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雏鹰营成立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在各队队长的带领下,去山上砍伐树木,然后在木匠和泥瓦匠的带领下搭建自己的家,或者叫做军营。
宁渝将带来的砍柴斧头分给了各队的队长,每队三把斧头,然后一起向庄外附近的荒山行去,由于担心这些孩童年龄过小,若是遇上什么猛兽怕难以自保,便每队搭配一个护卫,这些护卫只负责保护他们,不会再做其他事情。
在少年们领着工具走后,宁渝便安排其余小厮在周同的带领下,将物资都运送到库房当中,并且开始给少年们准备吃食。
在这一方面,宁渝不会有任何的吝啬,他对周同下达的要求很简单,每日三餐,不准煮粥,全部要干饭,而且每天每人需要供应二两猪肉,每三日每队十斤鱼。
只是如此一来,却难为坏了周同,道:“小公子,这是不是吃的太好了...且不说鱼和肉,就是这每日三餐还不许煮粥就已经...这怕是比府中的小厮吃的还要好。”
宁渝道:“所需花费你无需担忧,如今我账上的银钱足以支撑一年,这一年里,你先按照我这个标准来做,若是无钱粮给你,是我的问题,若是我给了足够的钱粮,你要是还做不到这点或者胆敢克扣,严惩不贷。”说道后面,脸色尽管依然温和,可是语气却十分严厉。
初春时天气虽然有些寒冷,可是这些少年一个个在山上挥汗如雨,倒也不觉得冷。没有一个人敢于偷懒,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知道这是给自己等人盖房子,还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生存机会。
在这个时代,生存从来都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需要去抢去夺,需要去拼命。
没有人有任何的怨言,只是在各自队长带领下,一斧头一斧头的看着树,只有大树倒下的时候,大家才会齐齐发出一声欢呼。就连在一旁保护他们的护卫都感慨不已,甚至有护卫被他们所打动,想要主动的加入到少年当中。
只是被为首的一个叫董策的少年给拦住了,他在少年当中有很高的威望,也是如今的乙队队长。
董策一脸诚恳道:“小子感谢各位护卫大哥的援手,只是少主曾吩咐过,诸位护卫大哥只负责保护我们,剩下的事情理应全部都由我等自己来做,若是连累护卫大哥因此遭受惩处,也是我等所不愿看到的。”
听完这一番话,众护卫们这才散去,只是这少年铿锵有力的话语,却让众人佩服有加。
众人一直到快忙道天黑时才收工拖着大树返回庄子,等回到庄子时,已经有十张临时做成的大桌子摆放在空地上,桌子上已经有热气腾腾的大米饭等着少年们了,桌子上还有许多萝卜和青菜,这一下子勾起了许多少年内心的脆弱。
少年们大多都想起了曾经在家跟着父母时的情景,如今人事已非,甚至许多少年的父母双亲已经饿死在了去年的大雪天里,再想到今天的生活,不由得红了眼圈。
宁渝站在了临时做好的木台上,正好可以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正色道:“今日是我们雏鹰营的第一日,我今天要告诉大家一句话,从今日起,我雏鹰营所有人流汗流血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有什么委屈的,给老子憋着!这里是你的家,也不是你的家,是你的家是因为这里所有人以后都是你的骨肉兄弟!不是你的家,是因为在这里只要真正的汉子,那些哭哭啼啼的柔弱之辈,老子会一个个踢出去!”
所有人在台下呆呆的望着台上那道嘶吼的身影,他并不比这里的所有少年大多少,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所有的少年都将这个人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大哥,真正的亲人。
这个从慈恩寺时见到的公子哥,这个一路陪他们走来的阔少爷,在这一刻抛开了所有的斯文儒雅,用最男人的方式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你们要强大!
第八章 何为教书?
甄学问和贾秀才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战战兢兢问道:“宁公子,这如此多人,我二人纵使三头六臂,怕是也教不过来。”
宁渝微微一笑,道:“我已经为二位先生盖好了教室,请随我来。“便一马当先,走在前面。台下的少年也都纷纷跟上。
甄学问和贾秀才对视一眼,宁家势大得罪不起,且这份饷银也十分丰厚,实在割舍不下,苦笑着摇了摇头,便跟了上去。
所谓的教室,其实依然是木屋,一共有两间,不过这木屋使用了足足八根梁柱,内里空间极大,摆放了上百张木桌木椅,桌子上还有一个木盘,里面装着沙子。木屋里有一处讲台,台上上面树立这一块墨板,旁边放着一些粉状条。
少年们按照顺序依次就座,整个过程都十分安静,坐下后便端端正正的望着台上的三人。
此时的甄学问和贾秀才已经全看不懂了,疑惑道:“宁公子,即便如此,我等二人依然无法教授给这么多人...更何况这诺大的教师,却连一套笔墨纸砚都没有,却让我等如何教授”
宁渝没说话,只是拍了拍背后的大黑板,然后举起手中的粉笔,道:“用这个就可以了。”
这粉笔与黑板都是宁渝在这段时间让工匠赶制的,黑板倒简单,无非就是一块刷了黑漆的木板,粉笔倒有些麻烦,不过根据宁渝前世的记忆,再加上工匠的用心研制,倒也没有费太多周折。
甄学问和贾秀才面面相觑:“这个我等从未见过,连是何物都不知晓...再说这先生哪有这般教授?不都是先生念一句,学生跟着背一句吗”
这是传统的儒家教课方法,寻常孩童读个蒙学都要两年时间,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本,每本书学半年,最后一起背半年,然后就完事了,这种接近后世“填鸭式”的教育,其实正是从私塾里传承下去的,优点就是学生根基无比牢固,可是这不是宁渝想要的。
宁渝道:“两位先生,寻常的教课法子就无需用了,在这里,我希望两位先生能够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教会下面所有的学生读完三字经,并能认得写得三字经里的所有字。而后半年里,要学会《百家姓》和《千字文》。”好家伙,这一下子把时间缩短到了九个月。
此时的两位先生已然是呆若木鸡,看宁渝就像看疯子一般,齐齐叹息道:“小生才疏学浅,还请公子放过我等二人,这书我二人是教不了了。”说完便想当即离开。
这在当今的教育里,宁渝的这种要求何止是天方夜谭,简直是痴人说梦。
从古至今,读书识字都是需要脱产的高级生活,非寻常家庭支撑的起,若是能写会自己的名字,已然可以称自己是个读书人,至于这识数百字,在很多地方县衙里都可以当个文书小吏了。
可是在宁渝的要求里,却希望像生产大萝卜一样,将下面的二百多为少年都变成能识能写几百字的高级人才,这简直是痴心妄想。
宁渝也不做声,一边在墙上写字,一边道:“若是二位先生能在这九个月的时间里做到这一点,二位先生届时另赠白银五十两。”
这二人听得内心激动无比,仿佛看到了那五十两白花花的纹银放在二人面前。只是一想到教授这么多人,又哀叹一声,齐齐摇了摇头。
此时宁渝字也写完,道:“先生不妨先看看黑板。”于是甄学问和贾秀才便抬头望去,发现黑板上有两个大字“宁渝。”
若说宁渝原本的字是极好的,只是用粉笔写来自然不如毛笔那般精致婉转,反而带着一股
第九章 云梦矿盐
康熙五十八年四月,此时距离宁渝来到庄子已经有两月时间,这两个月里不仅仅那二百名少年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就连这处云梦山庄,也让人再也认不出了。
如今的云梦山庄与其说是山庄,倒不如说是一处军营,大门外每日里都会有雏鹰营学兵站岗,戒备森严,走进大门以后,里面还有一块广阔的平地,这块平地经过了平整,如今学兵们每日里都在平地上训练。
宁忠源已经知道了这处雏鹰营的存在,虽然还没有亲自来过,但是却十分重视,亲自委派了六名军中高手前来帮助宁渝进行培训,而宁渝也结合了后世的军训法子,再加上奖惩措施和营风委员制度,让整个雏鹰营都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