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李俊看宋江起身,便也跟着站起身
穆弘进来,看到李俊陪着宋江,行走间又落后宋江一些,便行礼道:“这位想必就是名闻天下的及时雨宋公明哥哥。我兄弟早想拜识哥哥,只是无缘得见。今日有幸得识哥哥,足慰平生。”
宋江还礼道:“我也听得李俊兄弟说两位兄弟英雄了得,今日相见,也是一喜。”
他也听得李俊说这二兄弟只有穆弘一人了得。穆弘是揭阳镇一位豪杰,连官府也敬他三分。穆弘身高丈余,膀大腰粗,紫红色的大方脸,高高的前额突出宽大,浓眉大眼,长着连鬓的黑扎蓬胡子,他能力举千斤,两只拳头一攥,浑身蹦起一块一块犍子肉,咳嗽一声,全揭阳镇的人都能听见。
他十八般兵器样样皆精,尤其善使一柄斗来大的铁柱。一身武艺在方圆百里难逢敌手,单论陆上功夫。穆弘一人便能斗的他们几个。虽是富户出身,却好扶弱济贫,爱打抱不平,谁欺压百姓他要管,谁有难处他就帮,揭阳镇四周的人们都尊敬他。由于他力能拔山,神力过人,都称他没遮拦穆弘。
穆弘后面的穆春跟哥哥有七八分相似,面似银盆身似玉,头圆眼细眉单,威风凛凛逼人寒。
众人见过礼,李俊请众人都坐了,让童威摆开酒肉,一面吃,一面说些江湖上的事情。
到的午时,才见童猛独自回来。
“我在浔阳江找不到张横,我又去江州寻了张顺来,听人说去了济州拜请名医了。徒劳而返,让诸位好等了。”
宋江听了难免可惜,装模作样道“不想与张氏兄弟失之交臂!”
李俊道:“无妨!来日方长!”
宋江心有不甘,又问童猛道:“可知张氏兄弟谁人生病,去请哪位名医”
童猛老实回答道:“却不是他兄弟,而是两人老娘!延请的名医全名不知,不过好像姓安!”
闻听此言,宋江脸色未变,心中却醋意大发。济州的安行名医,除了梁山安道全还有哪个!
穆弘未见宋江脸色,恭维宋江道:“哥哥纯孝,张氏兄弟也是一般!”
穆家哥儿俩和李俊说的大半也都是梁山的事情或是宋江的事情。
说到水军,李俊道:“我听得梁山阮氏三雄水中功夫十分了得,曾经带着一干兄弟从水里破了官军兵马。我兄弟自小也练得一身水中功夫,却不知和他们相比如何”
见李俊和童威都看着自己,宋江笑道:“他们也是在水边长大,空手捉的鱼,水里也能伏的天。不过我看几位水中功夫也十分了得。若是碰着,必然是一场好斗。”
说着,试探道:“说来,梁山一直缺少水军头领,若是你们弟兄愿意去入伙,必然能做的一个水军头领,每人掌管五百水军。”
童猛笑道:“梁山有那许多英雄好汉,何争我们弟兄两个。若是哥哥要去时,我们同去也无妨。哥哥不去时,我们在这里得过且过也罢。”
童威点头道:“哥哥说的是,我们在这里也能得些快活。现在哥哥又来了这里,我们正好做一处。”
宋江看二人对去梁山的事不在意,反而更在乎自己,知道日后可能用的上二人。
李俊是几人的主心骨,在旁道:“之前我也有心去投梁山,只是又下不了决心。如今梁山兵强马壮,不怕朝廷剿捕,就怕他们招安。现在朝廷黑暗,若是招安了只怕落不得好下场,因此不敢去。”
宋江听得李俊这般说,心下吃惊,勉强笑道:“除非天子改了性子,把蔡京、高俅等奸贼都赶出朝去,否则哪个愿意招安。何况梁山还有林冲、杨志、徐宁、花荣等兄弟是高俅、蔡京的仇人,为了这些兄弟也不会招安。”
&nb
第一九三章报应来了
再说李逵、韩世忠一路护送张横兄弟回乡,一则汇合王伦商议江州之事。一路往南,行了月余,早来到一个去处,望见前面一座高岭。
张横对这里熟悉,笑着说道:“此处名唤揭阳岭,过得这条揭阳岭,便是浔阳江,到江州却是水路,相去不远。”
沿着岭上官道走了约莫三四里路程,一家酒馆出现在众人眼前,一挑酒幌高高挑起在路旁树梢,正是那揭阳岭上的阎王殿,行商旅人命中的黄泉路。
李逵入得酒店来,自把行李歇了,不见一个人出来,忙不迭叫道:“怎地不见有主人家”只听得里面应道:“来也!来也!”侧首屋下,走出一个大汉来,怎生模样:赤色虬须乱撒,红丝虎眼睁圆。揭岭杀人魔祟,酆都催命判官。
那人出来,头上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布背心,露着两臂,下面围一条布手巾。
张横早与李立熟悉,上前道:“这几位都是梁山的好汉,兄弟快快整治些吃食!”
一听是梁山的好汉,李立当即变了颜色,扯着粗豪嗓子嚷道:“小厮,快快上茶!”
这岭上的“催命判官”李立,但凡从此间路过的人,只要身边资财丰厚,能勾起其贪欲的,莫不放倒,剔骨削肉,做了那等人肉大馅包子。
这样的人物盘踞在这揭阳岭上,经年历久,不知得了多少黑财。他也听过梁山名头,怕被替天行道。
“梁山的好汉且上座!”李立一遍上酒,一边和张横张顺套些近乎。“两位张家哥哥可回来了,前几日郓城的及时雨宋公明哥哥路过,合着混江龙李俊哥哥还要寻你二人!”
庞万春和庞万秋兄妹看着李立就心中不喜,见李逵还要吃酒劝解道:“这次下山非比寻常,铁牛兄弟不可贪杯!”
韩世忠也是有心思的,也跟着道:“李大哥,王伦哥哥也快到江州地界了,你若是醉酒让他知道可是不好!”
李逵刚刚一杯酒下肚,吧嗒吧嗒嘴,意犹未尽。
庞万秋看着李逵心痒难当模样,噗嗤一笑。“你这铁牛若是酒醉,就成了醉牛了!”
被大家这么一说,李逵也不再吃酒,斜睨了一眼庞万秋道:“就知道拿俺铁牛开涮!”
庞万秋见李逵看向自己,俏脸一红,只顾喝茶。
那边李立热情招呼道:??“几位,本店有上好的大馅肉包,香嫩爽滑,可要尝尝”他这熟门熟路,一下就把平日里招呼人的话说了出来。
李立他原本是揭阳镇的人,自小学了几手拳脚,横行乡里无人敢问。话说一日,李立去揭阳镇边的揭阳岭上游玩,发现此处背靠悬崖,面前是条宽阔的大路。但凡要南下的客商大部分要从此路过,然后到山下的浔阳江边坐船渡江,在此处开一酒店,再顺变做个货运生意,绝对能赚钱,也是个正经的营生之道。
只乃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李立的生意也比他想象的要差的多了,半年下来也没见有几单生意做,这让创业青年李立好不苦恼。
一日来了一名客商,进店点了酒肉,顺手就摸出一个大元宝来,说先把钱收了,免得一会没零钱找那多麻烦的。李立拿钱顺眼瞅了一眼那客商的包袱沉甸甸的不少呀。那颗曾经火热的心又开始狂跳了起来,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给爷爷送来,那爷爷要不收岂不是对不起老天爷。
李立把心一横,用麻醉药搞反了这个客商,把银子一收,可是这一个大活人怎么办,思来想去最后是剁吧剁吧做了人肉包子了。
从此李立就步入真正意义的黑社会,在揭阳岭上杀人做人肉包子,但凡进了这个客店的人,都要先掏钱再吃饭,这是李立给自己酒店定下的规矩,一般的客人进门交钱不说,正常情况下都会在这里丢了性命,让李立剁了做包子,骨头都从后山的悬崖上扔了下去,喂那悬崖下面的饿狼。
李立店中的小二只当李逵、庞万春等是平常人物,早就埋伏在酒店的地窖里。听了李立
第一九四章见面不相识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预有打算的李逵、庞万春等人早早起身,一番梳洗后,一行车马离了揭阳岭,沿着岭上官道一路下来。
原本依着李逵的主意,这岭上的黑店定要将其一把火烧个干净,张顺却怕引得那岭下一众本地恶霸的注目,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出言劝止。
下了揭阳岭,前行不过四五里路程,一处热闹繁华集镇出现眼前,原因此处设有过那浔阳江的官码头,方才有这般热闹。
“王伦哥哥早叫王信哥哥传信,说是已然回转。因着还要结识几位水上的英雄,因而还要路过江州,索性我等就在这里等着。”一边走,韩世忠一边说道。
“如此最好!我等这就回去,扫榻相侯!”
张横张顺要照顾母亲,先行回家,商量等王伦到来时再次相会。至于李立丧命之事,张横也只当不知,并不去找李俊。
庞万春与庞万秋本要护送老父回家,却要等王伦归来,当面致谢再走。因而二人也与李逵、韩世忠进了镇子。
几人还未进城,就听得成立乱糟糟的,好像出了什么事情。
“有人卖私盐!不要走了他!”
“出人命了……”
却说宋朝沿袭唐制,对盐实行官卖,一些贪官污吏借此盘剥黎民百姓,盐价一涨再涨。到年间,江州地区渔民百姓缺盐十分严重。为啥这样缺盐呢?原来江州来了个贪知府蔡九。
蔡九知府到江州上任以来,好事一件没做,贪赃枉法,搜刮民财的事倒做了不少。巧立名目加税、增捐、索要钱财是他的看家本事,他亲自过问经营官盐,朝廷王法之外他又有新章程,谁不在官家买盐.而买私盐,轻者打你四十大板,罚银十两,重者打死勿论。
这么一来,盐价一涨再涨。江州一带不少百姓成年累月不食咸味。当时蔡九知府规定:一石大米换一升盐,贩私盐就犯王法。规定凡卖私盐一斗以上,处以杖刑,一石以上处以死刑,私刮盐土一斗,等于卖私盐一升。官吏对盐搜查严紧,常有贩私盐的被送上断头台。江州一带比别处更严。
可是再严也有敢卖私盐的,是谁呢?就是揭阳镇的穆弘。
穆弘的父亲,人们尊称穆太公,是位贩私盐发家,济贫扶弱的仗义之人。穆弘继承父业,带领一伙人也贩卖私盐,和官府作对。他有勇有谋,不论船运、车推私盐,每次均巧妙安全贩回揭阳镇,又组织人们到江州各地卖出,只取微利,百姓非常高兴。
好多次官府派人追查,都在百姓掩护下躲过。这么一来,官府的官盐往往堆积如山,无人去买。江州城里不同了,都得买官盐,价高得吓人。
这回穆弘得知后,先到江州转了三天,摸熟了路径,然后用李俊的船将盐运到江州城南江边,他让人化装挑盐进城里走街串巷叫卖。
这天近中午,他正在一个巷内放下盐挑,冷不防被两个衙役抓住。一个细高个大声喊:“好大胆啊,卖私盐卖到蔡知府眼皮底下,你长了几个脑袋?“另一个矮胖子吼道:“你真胆大包天,在虎口夺食,蔡大人听说近来无人买官盐,就知道有卖私盐的,果然如此。走!“
两个衙役拉着穆弘叫喊。穆弘并不惊慌,冲两个衙役眨眼,低声说:“请两位兄弟高抬贵手,行个方便,今后定有厚报。“
“行方便,厚报,我们可没长两个脑袋。“那细高个子说。那矮胖个子掏出了绳索:“这担盐一石还多,论罪当斩!“说着便动手要捆。
穆弘冷笑一声道:“我也不客气了。“只推一掌,便将两个衙役推得一个狗晒蛋,一个狗啃屎。仰脸朝天的那个疼得在地上打滚,趴在地上的那个双手捂脸疼得怪叫,穆弘说:“对不起!“结果了两人,挑起盐挑飞快逃离。
穆弘串巷越街快步如飞,就听身后人喊马嘶。穆弘拐进一条胡同,想抄近路从南门到江边找李俊。只听满城嚎叫:“抓住那个卖私盐的黑大个儿!“
“快快堵住城门,不能让他出城!“
穆弘急忙止步,折身向东走去,又拐进一条胡同,向裁缝铺前疾走。裁缝铺紧挨城墙,前不久大雨泡倒一段城墙,他想从此缺口走出城外,谁料来此一看,大吃一惊,城墙刚刚修好。
这时,大街
第一九五章王伦途经万安山
再说王伦他们离了桃花源,便就北行。这一日,来到一处,迎面一座大山,山前竖立一块青石,上刻着“万安山”三个碑刻大字。王伦见了,不由赞道:“好一座大山,真个奇峻青幽。”怎见得:
东接嵩岳,西达伊阙。根盘地角,环腰纳飘雾;顶触天心,盖头招流云。山石多峻怪,林木俱葱茏。层峦巍立,万崖争比绝奇;叠嶂耸起,千峰竞斗独秀。走兽啸奔寒尘荡,飞禽振翅凉风生。瀑溪坠连珠,斜飞霜雪布;藤萝漫结绳,倒挂翠绿帘。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马灵听了,说道:“哥哥,先前在附近村镇上路过,小弟听那里人说,这万安山,现今被贼人霸占了,扎下一个山寨,开了山门。为头的三个头领,一个是赤须狴犴董献,一个就唤做青背虎王俭,另一个叫做白颈犼向宓。在上面聚集着五六百个喽啰,也有百十匹好马,四下打家劫舍,甚是厉害。”
这名山大泽多有草莽,石宝本是高,却不在意道:“管他什么狴犴虎犼,若是敢来撩扰哥哥,他这里的贼人,五百也好,一千也罢,叫俺撞着,将他们都砍了头去!”
石秀笑道:“縻貹哥哥真个豪气。”
史进则道:“咱们虽不惧他,小心些也好。”
马灵继续道:“正是哩。听人说这三人,董献有勇知谋,王俭、向宓武猛,县里禁他们不得,出赏三千贯银钱召人捉拿,谁敢上去惹他前些时日,他这县里好像有甚犯人走脱,逃到此处,被山上的人给救了,都不敢来打。”
石宝问道:“竟还有这般的人物”转看王伦,问道:“哥哥,你看怎样”
赵王伦笑道:“听大家这般一说,我倒是想会会他们。咱们且这里等着,看看他们怎地。”
史进几个听了,也都点头。一行人就下马休息,不管不顾,只等贼人来。
那山上巡逻的喽啰,远看见山下有十几个人,又有骏马,包裹,就急奔上大寨里禀报。
且说万安山寨中,三个头领坐定商议。为头的赤须狴犴董献,他原是河洛人氏,为人明事理,仗义敢言,有十分好本事,惯使一柄蛇脊矛,更难得心思细密,广有谋略,有诗一首,单道董献的好处:
赤须浓眉是董献,洛水养成英雄汉。急公仗义好心性,明辨事理称狴犴。挥舞蛇矛千敌怯,转动谋思万军乱。万安山中暂寄身,静待风云起变幻。
第二个好汉姓王,名俭,原是陈州人氏,本乡里犯了人命官司,入山落草。使一条铁木虎牙枪,亦有诗赞道:
王俭性豪鲁,人称青背虎。身壮气力健,长成好汉肚。钢拳鼓风声,铁枪抖雨雾。因展义烈心,万安山中住。
第三个姓向,名宓。汝州襄城县人氏,也是一条好汉。使得好拳脚,惯用一口凤嘴长刀。亦有诗赞道:
家住汝州襄城县,身壮臂长力气健。襟胸开阔盈侠气,生就豪肠做好汉。拳脚惩贼触面热,刀锋除恶浸血寒。万安山上白颈犼,仗义美名江湖传。
董献当时与王俭、向宓说道:“二位兄弟,如今官府出三千贯赏钱,好教人来捉我们。只怕这一二日,就有人来这里厮杀。”
正说话间就听喽啰禀报说山下来了一伙人,骑着骏马,拿着兵器,在山下逡巡。
董献道:“怕是官府请的帮手,先来打探咱们虚实。他几个人就敢来我山中,怕是有真本事的,须得小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