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突然有梁山派来人下书。书信是王伦亲笔写的,约定明日辰时,请呼延灼在青州城边赏戏。
彭杞把桌子一拍:“什么赏戏你们究竟想干什么”
马灵却不吃这一吓,只是道:“俺家王伦哥哥想干什么,咱一个跑腿的哪里知道只说你们,敢不敢去看戏”
呼延灼挥手止住彭杞发火,在来信后批了四字——明日必到,然后打发马灵去了。
“大哥,怎样”韩滔、彭玘异口同声地问道。
呼延灼冷笑:“那王伦赢了两阵,也是侥幸,还想动咱们的脑筋不成明日尽起大军,我们都去看戏!我倒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王伦,能施展出甚么匹夫逆袭的奇谋妙计!”
第二日,三千呼延兵早早饱餐战饭,整装上马。这三千人都是河东呼延家的精锐子弟,自五代十国之时,他们的祖宗就团结在“呼延”大旗下英勇作战,北拒契丹,左破西夏,为宋朝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虽然在赵宋王朝打击私军的名义下星流云散,但英雄的后裔还是千方百计地团结在“呼延”大旗下,因为呼延的旗帜是从他们祖先开始就一直在守护的图腾,呼家将的英名流传在北方异族的白山黑水之间,召唤着呼延兵每个后人的灵魂,循着那暗夜中的点点星光,重温着英雄的荣耀,去不屈地战斗!战斗!
在呼延灼的指挥下,三千呼延兵都是人披铁铠,马装马甲,其势更如排山倒海一般。再加上马上健儿远则箭射,近则枪挑,陷阵则以鞭击刀斩,如此虎贲之骑,天下谁能当得
呼延灼虽然为将谨慎,但看着手下儿郎风采,也不由得暗暗骄傲,心道:“王伦!我久闻你的大名,敬你是条好汉!但今日一战,你纵有千般妙计,我呼延兵一动,都要叫你饮恨收场!”
慕容彦达也知道呼延灼怕是要与梁山决一死战,再也不藏私,派了祝彪带了仅剩的两千青州精锐,并董平一千人马跟随策应。
三千呼延兵,静静行军到青州城前,列开阵势之后。骑士飞身下马,手挽马缰,养歇马力。
呼延灼极目望去,这里地势开阔,没有丛林丘壑,梁山无法伏兵,正是适合铁骑扬威的最佳战场。
一道晨光从东方铺开,呼延兵背光而阵,天时地利,都已占尽。
辰时已到!
隐隐约约的,晨雾中有战鼓声响起,呼延军前方的城楼上出现许多人的影子。
城头山一个梁山的大嗓门小喽罗向呼延军这边叫道:“俺家王伦头领请呼延灼将军赏戏!”说着,又回去了。
呼延灼手搭凉篷,望着前方开阔地,冷冷一笑,向身边的韩滔、彭玘道:“倒要看看那位王伦还有甚么手段!”
就见城墙上一个二十丈见方的大木台,出现在众人眼前。
彭玘笑道:“梁山搭起的这个台子,倒象是个擂台,难道他想与咱们呼家将打擂不成”
呼延灼看了一阵,指着大台子说道:“擂台未必!”
众人再凝目看时,却见梁山喽罗已经在木台上扯起了幕布,遮住了台上的庐山真面目。在朝着呼延军的这一面,有人在左右的架子上挂起了一幅对联,右边的上联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左边的下联是: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韩滔“咦”了一声:“有趣!有
第贰零四章一出好戏下
梁山确实是在做戏,这个赵匡胤的扮演者非别人,正是活阎王阮小七。
王伦本来是属意阮小七的,可是王伦第一次让他穿龙袍的时候,阮小七吓得浑身颤抖,虽然这只是一件戏袍,但阮小七还是说什么也不敢穿,直到王伦恼了,强迫他硬穿上,阮小七发抖了半天。
最后还是阮小七推荐了阮小七,说他唱腔浑厚,更有英气,于是王伦找了阮小七来。
其实这短时日,梁山众人休兵。王伦等着梁山的阮小七和崔念奴等人,也没闲着,就是为了排演这出戏曲。
阮小七天不怕地不怕,居然还真找到两分天子的感觉,觉得王伦所说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很有几分道理。
此时的阮小七扮演起赵匡胤来,气度沉稳,挥洒自若,很有几分明君的样子。可接下来的表现,就不怎么样了。
倒不是阮小七的演技出了问题,而是剧情发展,让这个赵匡胤没了明君的风度。北汉王刘钧向大宋发来战表,兵部尚书呼延寿亭(呼延灼的祖宗,王伦扮演)持战表上殿,赵匡胤读了战表大怒,遂令呼延寿亭领兵十万,征讨北汉。
呼延灼等人想不到梁山的这出戏唱的竟然是老祖宗开国之事,无不聚精会神,看得目不转睛,三千呼延兵更是屏住了气息,盯着大戏台上目不交睫。
却见呼延寿亭挂了帅印下殿后,又有奸相欧阳方(由张青岳父孙元扮演)上殿,这欧阳方是北汉派到宋朝的高级奸细,于是花言巧语,对呼延寿亭一番诋毁中伤,字字句句,都打中了赵匡胤猜忌忠臣的痒处。于是耳软心活的赵匡胤决定御驾亲征,遂将呼延寿亭召回,夺了帅印,重新改派欧阳方挂帅,呼延寿亭为先锋,要与刘钧会猎于河东。
看到这里时,已经入戏的韩滔彭玘禁不住喃喃地骂起奸臣来,呼延灼、呼延钰神色木然。
祝彪虽然也在看戏,但是时不时的关注呼延灼的动态。
虽然帅印被夺,呼延寿亭却无丝毫怨恨之色。问起新元帅欧阳方明日行军几时点卯,欧阳方说辰时点卯,于是呼延寿亭下朝回家,与夫人罗氏(崔念奴扮演)、儿子呼延赞临行话别。(萧嘉穗勾了脸扮演。正好最后呼延赞要有一大段武戏要演,数来数去非他莫属了)
呼延寿亭有勇有谋,早看出欧阳方有叛意,只是没有证据,所以他要借明日点卯之机试一试欧阳方。欧阳方说辰时点卯,呼延寿亭卯时就去,如果欧阳方在点卯时弄出古怪,此次出兵其人必然是心怀叵测。
果然不出呼延寿亭所料,欧阳方说是辰时点卯,其实卯时就开始点兵了。这奸贼只想呼延寿亭误了卯,好执行军法将他斩首示众,可没想到呼延寿亭居然提前到了。
既然洞悉了欧阳方,呼延寿亭便处处留心。到了河东,欧阳方与北汉王刘钧秘密会面,被暗中跟踪的呼延寿亭发现,欧阳方便和刘钧假打假杀,以做掩饰。回营后,呼延寿亭在赵匡胤面前揭露欧阳方阴谋,欧阳方反而倒打一耙,说呼延寿亭是因帅印被夺的私怨,在这里血口喷人,只是看到元帅出营观敌瞭阵偶遇刘钧,便诬陷自己与北汉沟通,这种因私废公之举,岂是忠臣所为
赵匡胤偏听偏信,呼喝帐前御林军,将呼延寿亭拉下,重责四十军棍,以为后来者戒。欧阳寿亭含冤负屈,抱伤而退,欧阳方见有机可乘,便给刘钧送去密信,约北汉当晚就来偷营劫寨。
刘钧得信大喜,急点人马,直扑宋营而来。欧阳方早已暗中调开人马,北汉兵长驱直入,畅通无阻,直杀到赵匡胤所在龙棚之下,与御林军鏖战。
危急时刻,呼延寿亭不顾刑伤未愈,引随身家将奋勇杀出救驾。呼家将英勇无敌,斩将搴旗,杀得北汉人亡马倒,胆战心惊,只得败退而去。
第贰零五章念奴娇
听着洪峰一般席卷而来的呼喝声,王伦微微一笑,手一挥,戏幕终于缓缓拉开了。
戏台上乐音初起,三千人的鼓噪便平息了下去,刹那间鸦雀无声。却听鼓响咚咚,其声肃杀,却是摆开了法场。
王伦扮演的呼延寿亭被反剪了双手,身后刽子手大刀雪亮,却兀自刚立不屈,扬声唱道:“下河东遭冤害心如刀绞,恨得我天灵炸怒火中烧。我好比凤凰落架鸡笼罩,又好似大鹏展翅缺翎毛。入虎穴只为把社稷来保,谁成想被昏君囚入笼牢。闪得我左手抽刀难归鞘,这才是祸不招人人自招。下河东遭陷害首级不保,谁能够驱寇除奸息兵刀”
唱声一停,在戏台另一边,欧阳方问赵匡胤道:“圣上,午时三刻将到,圣上还有何吩咐”
赵匡胤道:“便由爱卿监刑,将呼延寿亭斩了,以为为臣不忠者戒!”
欧阳方答应一声:“臣领旨!”出龙棚问呼延寿亭道,“呼延大人,此时此刻,你还有何说”
呼延寿亭便唱道:“报国哪怕蒙冤恨,自古沙场埋忠魂。是非一时难分辩,百年之后有人评。”
欧阳方连声叹息,命人将呼延寿亭押下,一声鼓响后,回进龙棚禀告赵匡胤道:“臣已监刑,将呼延寿亭斩了!”
赵匡胤打发欧阳方退下后,笑着自言自语道:“呼延寿亭功高震主,今日借题发挥将他斩了,也替我赵家后世儿孙消了一个心腹之患,哈哈哈哈——”
欧阳方出了龙棚,又叹息道:“老夫虽与呼延大人作对,但那是两国交兵,各为其主,不得不如此,其实老夫心里心里也敬他是大大的忠臣。来人呐!将呼延大人厚葬,不得侮慢!”御林军答应着去了。
大哭三声,又大笑三声,欧阳方唱道:“先锋性命已勾销,昏君自断臂一条。如今抛开赵宋去,扶保北汉坐龙朝。”唱毕,欧阳方挂印封金,匹马往北汉营盘去了。
见了刘钧,欧阳方道:“王驾大喜!”
刘钧问:“喜从何来”
欧阳方道:“昏君自毁长城,已经将呼延寿亭大人屈斩了!”
一时间,二人哈哈大笑。
看戏的呼延兵中,突然有人哭叫道:“昏君!狗贼!”飞马驰至水边,弯弓搭箭,向戏台上射来。可惜戏台远在弓箭射程之外,放箭之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是无用功,但一骑动,百骑随,水边弓弦声连珠般响成一片,箭如雨发。
呼延灼听到自己的子弟兵痛骂“昏君”,大惊之下,脸都白了。
祝彪和董平看着这动静,也是吃惊不小,忙着约束自己手下兵马。
韩韬安慰呼延灼道:“大哥休慌,弟兄们的‘昏君’二字,是骂那刘钧的!”
虽然得了兄弟的定心丸,但呼延灼还是紧急传令,命众军士收队不得胡闹。一群士兵掷开弓箭,突然有人扑倒在马下放声大哭,顿时哀鸿遍野,盈耳尽是“老主公冤枉”之声。呼延灼红了眼睛,也顾不得管了。
被这一番扰攘,戏台上演出停了片刻,大幕又拉了起来。待箭雨与哭声稍停,这才重新开幕。
呼延寿亭家将含泪离了御营,回家报丧。听到凶信,夫人罗氏和一对儿女痛断肝肠。一时间,台上一家三口虚哭,台下三千呼延兵真哭,场面一片可操控的混乱。他们是世代为将,父死子继,早于呼延家休戚与共。
痛哭多时,罗氏夫人却令呼延金莲和呼延赞姐弟二人点起呼延兵,杀奔河东,攻打北汉。
呼延赞便问:“如今昏君已被北汉围困,不日将自取灭亡,母亲为何不报深仇,却先要攻打北汉,解救昏君”
罗氏夫人便唱道:“儿父别家留书信,信中叮嘱殷勤说。北汉若将昏君灭,契丹必定起风波。胡骑大举来侵略,群龙无首奈如何大好河山一旦破,人民凄惨血泪多。”
呼延姐弟听了,皆俯首无辞。
罗氏夫人再唱道:“五胡乱华泪淋淋,白骨如山血殷殷。呼延只念社稷重,不保昏君保人民。儿们速速听将令,姐弟双双为先行。山前校场设灵位,儿父灵前大
第贰零六章阳谋-离间
中军帐内,韩滔彭玘泪流满面,突然分甲叶跪倒在地。呼延钰向呼延灼道:“大哥,祖宗受祭,咱们做儿孙的焉能不拜”呼延灼默默点头,亦跪拜下去。
主将都已拜倒,三千呼延兵更是推金山倒玉柱一般,亦齐齐拜倒在地,随着哀而不伤的乐声,向台上灵位行礼。
左拂右拂,拜得四拜,乐声突转刚强,崔念奴长身而起,转身来到台口,伸手挥开帅字旗迎风向这边的呼延军连连招展。三千呼延军看得分明,齐齐跃起,平地顿起长城。
祝彪久等不到慕容彦达的消息,心中焦急,再次嘱咐董平道:“如今呼家将怕是兵无战心,将无斗志,你我还要早作打算。”
王伦后台看着,会心一笑,壮怀激烈;呼延灼却是矍然心惊,但恍惚间,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却听崔念奴继续唱道:“整将令戴孝挂帅统三军,在校场我传下一道将令,解危困需奋勇众志成城。有人问从何发来人和马,咱本是保国安民呼延兵。”
这一段由慢至快,节奏刚劲,呼延兵听着,无不热血沸腾。
“兴兵不向别处去,铁流千里卷河东。若是有人来拦道,源源本本说分明。一不为封赠,二不为功名,为只为驱寇除奸发救兵,喋血赴国难,浩气贯长虹,四方定然起义愤,助我粮秣下河东!”
这一段急板唱毕,台上与台下兵齐齐应和一声,声闻九天,泊里水波被震得无风自动。
崔念奴手挽花翎,唱道:“二先行率领人马打头阵——”
进军的鼓声响起,人心振奋,呼延军看着台上刀光若雪,缨枪如林,真恨不得自己也能上台去踩着那鼓点纵横几步。只见呼延赞与呼延金莲(苏秀秀扮演)打头,如二龙出水,两列排开,似要退场,这时却听崔念奴长呼道:“儿呀——”
三军停转,崔念奴唱道:“再叫金莲赞赞听,儿们年幼初出阵,临阵千万要小心,赞赞儿,莫恃勇,胜败还靠众三军;金莲女,需谨慎,河东之敌不可轻。此去若能把仇报,凯旋归来重祭灵,一时疏忽遭不测,呼延永世断了根。”
这一段,唱得荡气回肠,慈母心怀,跃然而出。三千呼延军再次拜倒,泣不成声:“老主母啊!”中军帐内的韩滔彭玘放声大哭,呼延灼呼延庆虽然矜持,此时兄弟二人亦是满面泪痕。
崔念奴帅字旗一挥,呼延军踣而复起。就听崔念奴继续唱道:“为娘嘱咐牢牢记,回头再拜众三军,助他姐弟雪仇恨,祖祖辈辈不忘宏恩。”唱着,人已经深深地拜倒在台口。
呼延军中这一惊却是非同小可,三千呼延军起而复踣,无数个声音叫喊起来:“老主母快请起!折煞俺们了!”
崔念奴起身,手挽花翎仙人指路:“众将马上齐激奋——”金鼓声同时奋发,只不过这一次的鼓声中加上了呼延军军中响应的军鼓,更显激昂雄壮。
戏台上一面“呼延”大旗挑起——这是通臂猿侯健这些天来依照呼延军旗精心绣出来的——崔念奴帅字旗一挥,呼延军惊天动地的鼓声顿息,崔念奴收尾唱道:“排山倒海下河东!”
一骑当先,崔念奴翩然而下,呼延大旗紧随其后,然后是呼延姐弟引兵退场,大幕再次拉合。
王伦在后台口迎接凯旋归来的妻子,正色向她深深一揖:“念奴!多谢你了!”
崔念奴急忙扶住了他,这一刻眼波流转间,飘起的都是浓浓的幸福。
大幕再开,呼延兵已经兵到河东。北汉人马将龙棚围得水泄不通,呼延赞身先士卒,直闯连营而入,所到处无一合之将,重围因之糜碎。赵匡胤见来了救兵,乘机杀出,没想到迎头正碰上呼延赞,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乌云鞭对盘龙棍,一场大战赵匡胤不敌,被打落马下。
戏台外呼延兵猛一声喝彩,欢声大作,无数个声音大喊道:“打死昏君,替老主公报仇!”
呼延灼想要阻拦也来不及了。
呼延赞正要鞭打昏君,崔念奴出场阻止道:“赞赞儿且慢,为娘有话问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