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寨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羊三泰
赵匡胤被御林军扶起,唱道:“被小将杀得王魂惊魄动,又来了追命的呼延夫人。”
崔念奴手点赵匡胤,喝唱道:“问昏王,我的夫身犯何罪你竟将他苦苦屈斩在龙棚!”
赵匡胤以手遮脸,唱道:“一句话问得我无言对应,尊一声呼延嫂,王的皇亲!”
未等他唱完,呼延兵中一声吼:“赵匡胤,你这狗昏君!”然后水泊边又是一阵漫天的箭雨。
呼延灼脑袋“
第贰零七章梁山二营长
c_t;?梁山这边紧锣密鼓的排开阵仗,呼延灼军阵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得了祝彪传信,在黄文炳陪同下也到了近前。谁知这一来便罢,竟然是梁山贼人在城楼上编排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戏码。而且其中的正面人物、主角竟然是呼延灼的祖宗。
再看呼延灼带领的河东子弟兵,一个个群情激奋,好似要造反一样,鼓噪个不停!
呼延灼倒不像韩韬、彭杞那样激烈,知道手下被王伦蒙蔽,军心不稳。更有慕容彦达、祝彪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他心知要撇清自己的干系,摆脱王伦的陷阱,否则自己便要腹背受敌,有口也说不清了。
一念及此,呼延灼令旗一指,传令祝彪道:“青州军速速攻城,呼家将随后便到!”
紧接着呼延灼命令韩韬整军,打算让手下强攻青州城。但是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呼家将被王伦先声夺人,已经不打算给大宋官家卖命了!
不只是呼家将这里出现失误,就是得了将令的祝彪也不曾行动,反而把军阵对准了呼延灼这边。
?宋朝一向是以文驭武,如果不是文官亲自领兵,而是武将出行作战,罕有不派监军的,自宋太宗以来,这已经是祖宗家法了。
先前呼延灼自己领军在外,却是败了。这次兴起大军,青州知府慕容彦达,就相当于他的监军。
慕容彦达看着散漫的河东军,再看如临大敌的青州军,心中感叹:自己怕是要做无城可牧的知府了。
站在慕容彦达旁边的黄文炳便咳嗽一声,撇着公鸭嗓慢悠悠道:“这呼延将军啊!要杀人灭口,只怕是迟了些!”??
?慕容彦达听黄文炳一句“杀人灭口”,脸上变色。??
黄文炳言下之意,这呼延灼已然是通敌卖国之罪了。
官兵军心涣散,文武只见猜忌提防,这真是王伦想要的。
不知什么时候,在青州城头已然摆好了十门大炮。
十门颇为霸气的大炮一字排开,带着一丝肃杀之气,为这本来有些压抑的气氛又平添了一抹悲壮。
??宋朝还没有广泛使用火药武器,因为大炮是铜铸的,很重,基本无法行军,一般是到了打仗地点现做的,况且那个时候火炮还很贵,发射效率也不高,炮弹也就是哥铁疙瘩,不会爆炸,比投石机威力也大不了多少,因为科技水平限制导致,性价比不高。
??但是这凌振的大炮却不同,他的火炮不仅射程四五里相米,而且按照王伦的建议件那些铁疙瘩炮弹换成了装有炸药的真正炮弹,这其中的威力直接便增加了数倍。
??而且凌振还在这些有些笨重的大炮之下安上了四个轮子,这样很容易的便可以移动,更利于方位移动和行军之用,可以好不夸大的说,但是这十门大炮便抵得上千军万马的威力。
万事具备,单等一声令下,便可开炮。不移时,王伦、萧嘉穗等人来到。看看了当,号令攻击。凌振得令,叫一声:“疾!”话落处,早把火把一扬,望火引子罩去。
那火引子尽是些硝药火粉,悉数塞在修孔里头,单留一截媒子,露在外头。那媒子一尺长短,两尺疏密,四五成排,稻草似的,栽在铁筒里。当下见火袭来,飕地一声,狂烧起来。带出一道浓浓硝烟,通身乱震。
震动处,早飞出四五枚铳子,轰轰轰,望天冲去。响声震耳发聩。众人经受不住,早捂了耳,看着铳子,横空而去。那铳子上了半空,嗖嗖嗖,倏地转一个弯,望下射去。眨眼之间,出了数百丈远。
梁山众人看得性起,喝起彩来。音未歇,早见他轰隆一声,打半天爆裂开来,散出一团烟雾,化作细铳,数十枚之多,齐望黑风滩坠去。神速也似的,直看得两眼发直,目不暇接。众人惊叹。
见那细铳疾若流星,直剌剌,望对岸官军军阵落去。却听得一串声响,轰隆隆,山崩海啸似的。山
第二零八章飞火(五一四天乐!!)
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它问世不久,就被运用于火炮实战。在唐朝末年的战斗中,圆环形状的火药包,就被利用作一种杀伤力威猛的火器,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一显身手。
宋时所谓火炮当然不是後世的管状火炮,其实是类似于今的炸药包,而用人力抛石机(砲)抛射。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火炮,是中国西北地区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年)的一尊铜铸火炮。而到北宋末期,也就是梁山好汉们所处的年代,由于实战的应用,一些军火专家对黑火药的性能有了更多的认识,他们将黑火药装入纸管中,制成燃烧性武器:“飞火”。
因为“飞火”中安装了药线,点燃药线便可引燃火药,使纸管爆炸。倘若再用抛石机(火砲)将这种“飞火”弹射到到敌军的战阵中,那么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就给敌方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因为这种火器发射后,伴着爆炸声在空中飞舞,所谓“烟云散处鬼神愁”,“轰天雷起驰风砲”,就像是晴空霹雳爆炸,因此,当时也被人们称为“霹雳炮”。
后来南宋士兵在与金兵作战时,就曾经使用这种火器炸死和烧伤过大量敌人。著名的岳飞大破“铁浮图”中,就有“霹雳炮”使用的功劳。抗金名将刘锜曾有诗云:
“一激轰然如霹雳,万波鼓动鱼龙息。穿云裂石响无踪,却虏驱邪归正直。”
城头上,凌振看着官军被自己的火炮打的抱头鼠窜,也是心情大好。
“你在看这些石弹,这是普通实心的,这是霹靂弹,这是子母弹,子母弹是把大量小碎石头用竹笼扎在一起,发射出去有个名头叫漫天花雨。”
“最后,你们看这个,这是今天的压场戏,现今最大的砲,全大宋没几个会做的,七梢风火砲。”
凌振扶着砲架,眼里充满了温柔,就好象火砲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过这七梢风火砲是够威风的,高了下能有三丈,七根砲梢杠子横在上边长度差不多也两丈七八,一头长一头短,每根砲梢都有碗口粗细。短的这边还连着几十根粗绳,显然是用来拉动给砲蓄力的。
王伦已经大致读过张叔夜送的《武经总要》,里面就有这七梢砲的记载,不过制作方法也不是很详细,至于施放的技巧就跟粗略,显然是凌振这样的工匠高手留了一私了。
梁山飞火兵呐声喊,开始拉动绳子,足足有一百八十多人,喊着号子象拔河似的往后拉动绳子,一个飞火兵看样子是主管砲手,管着前面的砲弹,同时监视砲梢的弯曲程度。有趣的是号子换成了新的好汉歌。
“大河……”领头的喊一声“向东流啊。”众人应道。“天上的星星……”
“参北斗啊。”也不知道是喽罗自发的,还是凌振安排的。
王伦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把这首歌传给了乐和。
凌振又介绍道:“这五梢风火砲最多可发六十斤石弹,现在为了达到最远射成,因此只用最小号石弹。”
发砲看来不容易,一百八十多人废了好一会劲,那个主力砲手才喊一声有了,只见五根砲梢都弯得象拉满的弓似的蓄满了力量,砲手一刀挥去斩断固定住砲梢另一段的绳子。
只听呼的一声,五根砲梢挂着风声,猛地弹起来,向反方向翻转过去,在半空里盛放石弹的皮兜脱开了滑钩,张了开来,一块两斤来沉大号鹅卵石划过一道曲线,“嗡”地一声飞了出去。下面的砲梢因着惯性,翻过来砸在另一边的地上,咚地一声,连地面都感觉在震动。
下面官军阵里立刻乱起来了,士兵到处乱走。
呼延灼在城下看了半天,也知道梁山如今兵强马壮,士气正盛不能轻易取胜。更有火炮
第贰零九章尾声(大章求票)
却说呼延灼麾下官兵,半点不曾损伤。反观祝彪、董平人马损失大半,剩下的也都带着手下残兵抱头鼠窜而去。
彭杞本来防备梁山偷袭,但是只能隐约看出四面梁山马步三军三面围住,却单单放了望西面去的道路。
这是打仗常用的办法,围三缺一。此时虽然不是围城,但是也相去不远。青州城就在面前,两边是火炮夹击,官兵已然落入下风。
此时炮火连天,慕容彦达也顾不得再收复青州城了。急忙带着黄文炳和麾下心腹汇合祝彪人马,打算逃出此地。
祝彪本来还在防备呼延灼人马,这时被梁山火炮袭击,早顾不得这些。只是躲着呼延灼大军方向,这时汇合了慕容彦达,心道保命要紧,也就缓缓后撤。
东平府兵马都监双枪将董平本来是助战的,谁想如今自己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虽早有准备,却也弄了个措手不及。此时早见祝彪脱离战场,也不顾的程万里的嘱托和自己的面子。带着自己仅剩的二百余人马,绕城而走。
谁想这战场硝烟弥漫,不辨东西,董平竟然闯到了韩韬的军阵中来。
韩韬军士还当是梁山兵马来袭,一阵箭雨,董平麾下死伤了三四十。
董平虽然手段了得,也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他这些麾下都是这些年,他精心恩养的。本来在梁山手下就十不存一,如今又被韩韬误伤,如何干休。
再者在董平看来,这呼延灼、韩韬早就勾结反贼了!
董平匆忙出阵,阵前大骂:“背国之贼!来日取你性命!”
董平急于脱身,临了还是砍到了韩韬的将旗。
韩滔大怒,纵马挥槊,追赶董平。双枪将与百胜将交马,战十余回,韩滔力怯,拨马就走,董平要解心头之恨,紧追不舍。
眼见韩滔穿自家军阵而过,却听呼延军中声声鼓响,彭玘已经摆开连环马,层层叠叠横冲直撞而来。当是时,董平虽勇,却哪里遮拦得住
“不可自相残杀!”战阵上,呼延灼看得真切急声高呼。
他却也知道,彭杞是为了救援韩韬。但是如今,他也是百口莫辩了。
不仅是呼延灼看见韩韬、彭杞与董平交兵,就是逃命的祝彪、慕容彦达也看清楚了。
慕容彦达也不顾董平死活,急忙催促祝彪道:“不要恋战,脱离此地,我等到东京求援!”
黄文炳一听要回东京去,一时有些失神。
这时祝彪带人已经跑出战场中心,眼前却有呼延钰带兵防备。
原本呼延钰是在官军阵上压阵的监军,这时见祝彪带人逃离,下意识的上前阻拦。
虽然他知道慕容彦达官大,祝彪也不服父亲呼延灼调遣,但是他还是要执行职责。
“站住!”
祝彪早见呼延钰在阵前,这时听他阻拦,只当是要围杀自己。心里发狠,早把钢刀举起。“给我杀过去!”
呼延钰毕竟年轻,又有慕容彦达的旗帜在,不敢大张旗鼓阻拦。他哪里知道,如今他已然成了反贼,成了仇人。
一方求胜心切,一方犹豫不决,早被祝彪等人逃脱。
而到了此时,梁山军马才姗姗来迟。
说来奇怪,原本呼延灼麾下还在跟祝彪、董平残兵混战。而梁山人马出战时,这双方却都不约而同的停下来了。
对于梁山,呼家将是又气又喜。
气的是,如果没有这帮草寇,自家也不会落魄到如此凄
第二一零章皆大欢喜
?呼延灼之所以投降,一则是被逼无奈,没了出路。二则是为了手下子弟兵寻个活路。不过在心底里,他却是不想为王伦卖命的。
?听了凌振之言,呼延灼却道:“我也听得江湖上多义气之人,只恐下面喽啰未必如此。”
?凌振知道王伦看中呼延灼本领,于是继续道:“下面喽啰虽然未必有头领的义气,但是他们也有为梁山死战的动力。梁山喽啰上山前多是过不下去的百姓,而他们上了梁山后,每日饭菜管饱,不时还能分到一些钱财。不少人都把老小搬到东山定居了,生活不可以说富足,但也比外面多数百姓要好过。他们如何能不为这世外桃源死战。而且朝廷对贼寇素来严厉,若是被官兵抓获,多半是死罪,他们又怎敢不死战”
?魏定国在梁山带了些时日,也有发言权,点头道:“世外桃源这一个词没有说错,这里没有朝中那些勾心斗角,也不用怕被人欺压。如今除了朝廷把梁山人等视为贼寇,天下百姓谁不说梁山好汉。”
?呼延灼看二人这般口吻,道:“这里虽好,终究还是不被朝廷接受,你们便真能这般安心在这里”
魏定国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道:“不安心又能如何王伦头领倒是愿意放我们回去,但是我们又如何能回去”
?“愿意放你们”
?呼延灼眼前一亮,问了一句,随即又黯了下来。
?前番兵败的罪责还没消除,今番又折了许多兵马,而且得罪了高俅,慕容彦达。他若敢回去,恐怕不是他一人难逃一死,少不得被高俅那厮株连全家。
?韩滔先前也上了次梁山,这时也道:“王伦头领说过,山寨兄弟只要心甘情愿入伙的,绝不强逼。除去该杀的,不愿入伙的都可以放了。只需承诺不会二次来打便是,否则第二次抓到时定斩不饶。倒不如与我们在这里安身,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也不昧良心。”
?呼延灼摇摇头,没有说话。
?韩滔、彭玘看呼延灼在考虑,便也没有再多说。呼延钰是小辈,见父亲不说话也陌声跟在后面。
知府衙门中,王伦、林冲、萧嘉穗众人已经落座。
?看到呼延灼进来,王伦便起身道:“我们也算不打不相识,将军请落座说话。”
?呼延灼拱手道:“败军之将,寨主何故以宾礼待之”
?王伦笑道:“我听得呼延将军平素奉公守法,并不曾害民。两次前来攻打我山寨,也是尽忠职守。为了避免以后给山寨弟兄造成更大的伤亡,我山寨素来有放还被捉之人的惯例。只是将军和慕容彦达已然成仇,山寨众头领对将军也多有仰慕之心,因此才冒昧请将军一叙。若是将军不便,我等也绝不强留,这便送将军下山。”
?这王伦倒是真诚。
?明说了放还被捉的人只是想避免以后给山寨弟兄造成更大的伤亡,是慢朝廷军心,而不是假仁假义说什么悲天悯人的话,倒是让人听得舒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