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财富累积的效率,比国内种地强了何止十倍二十倍。

    国内种地,你特么还要担心税赋担心农户不好好伺候。在国外,不好好干活洒掉,统统洒掉。

    剩下来那些好好干活的,那都是好牲口,一只能卖不少钱呢。一匹突厥敦马才几个钱?现在连八贯都不要。一个好好干活的人形牲口,那都是五十贯一百贯的喊价。

    腰缠万贯不算本事,庄园里塞五百奴工,你就是大哥!

    甭管是不是啥软弱性还是猥琐性,总之,东南沿海的土豪,但凡发了大财的,头一回没有想着衣锦还乡。

    因为实在是太他妈赚了真不想让人知道。

    风险是有,可当老板的难不成还去海上漂?抱住了三大真理的真·大腿,所有海贼都是弟弟。

    经年累月下来,扬子江两岸大部分达标的寒门,在千里石塘一路向南再向西的掠夺中,其累积远超五代人十代人的努力。因为,他们掠夺的,恰好就是那些番邦小国五代人十代人的棺材本。

    而现在,朝廷特么的要去北天竺浪了

    当然了,朝廷没说要去浪。是京城那帮狗娘养的要去浪,把朝廷给拉下水了。

    连侯君集这么下贱的老牌勋贵,祖传的侯氏招牌,在西天竺弄了俩小邦当产业,也是低调的不行,生怕被同行知道。其中厉害,谁能比侯君集感触更深?

    现在兵部也要办学,想来也是侯尚书早做谋划。

    ‘葱口’用兵,有一二千就能轻松进入天竺。加上勃律山口,只要驼队牛队马队不缺,粮秣还是能供应上的,只要站稳脚跟,出二三百庄园不成问题。

    甚么二三百庄园,李道长在北天竺早就盖了个乌堡,西军‘剿匪’过去的时候,能藏兵一千二,不算辅兵辎重。放天竺,已经算是一国。

    胜兵一千二,扔天竺土王里面,都算是中等偏上。因为天竺传统并没有像中原那样编户,为中国认可的建制,并没有存在过。它更像是乱七八糟凑一块的会盟,而盟主就是天竺共主。

    但大小土王土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正经服帖戒日王朝的,能有一成就算了不得了。大部分时候,就是上缴一点保护费就算完事儿。

    这就出现一个很微妙的情况,唐军虽然当时剿匪就扔了一千多,实际战斗人员也就是两个加强团,大概六百人左右。但居然就出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现象,然后导致了威震天竺。

    若非李道长赶紧叫停,怕不是分崩离析的天竺,就要在这种外力的威胁下,再一次抱团统一。

    最后剿匪的西军捞了点好处就走了,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一次把天竺有生力量全部打死。

    这次很微妙的剿匪,并非没有导致天竺有识之士产生危机感,但正所谓异端比异教徒更该死一样天竺老铁们也很懂攘外必先安内这一套,先自己在东北玩泥巴,管唐人要干啥呢。

    于是就出现了很诡异的事情,有的唐人比天竺老铁更担心他们的生存环境。比如说武汉的小哥哥们,恨不得给天竺废物们两巴掌,你们他妈的能不能长点心?有人要来干你们啊,干你们啊!

    然而武汉小哥哥们又不能真的去拖祖国后腿,毕竟人均收入超过了国家平均线。但现在的问题是,京城的贱人居然超过他们这就很为难了。

    我看也不必担心,朝廷就算要把天竺当粮仓,那要几年?三年?五年?十年?其中变数极多,国朝西疆丁口又不多,这光景,也就是抢钱抢粮抢女郎那一套。你们与其羡慕嫉妒恨,倒不如琢磨一番眼门前的,如何让把江陵人沉扬子江喂鱼。

    观察使府的幕僚们嘴角抽搐,听自家老大讲话,就是刺耳扎心啊。

    老张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环视一周,继续道:江陵那只‘忽律’又不是跟荆襄人一条心的,他是外来户,荆襄人的死活,干他屁事?这光景,京城的人有事情干,不来捣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指着天竺成粮仓,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倒不如趁此机会,跟荆襄的老乡,好好讲讲道理,咱们也很久没跟别人讲道理了。

    江陵的忽律,指的就是张士贵,他诨号就是忽律,也就是鳄鱼的意思。但吃相却极好,跟大鳄不沾关系,即便是张德的角度来看,张士贵也是上等好官。

    当然了,非法穿越之前,老张也不是没看过《薛刚反唐《薛仁贵啥的,张士贵整个一智障反派

    老张跟江陵的忽律也不是没有共同语言,比如说,张士贵很忠心,他很想效仿武士彟打击豪强,而巧了,老张也很忠心,也想打击张士贵治下的豪强。




第七章 国朝福利
    使君,待夏粮收了,下走想挂职休假一阵。

    江汉观察使府中,有数量相当可观的一批年轻官吏。能在府中任职,虽说大部分都是流外官,但毕竟是拿到了国超编制。加上武汉科举也是有名额的,房玄龄为江西总督,不可能不照顾一下。

    如今虽然收拾了一个湖北行省出来,总督还是张观察的叔父邹国公张公谨,但张叔叔要发挥出房总督的能力,没个三五年摸底湖北,基本没可能。

    所以在武汉集团中,年轻人基本都会在本地攒了资历之后,前往外地,再通过外地的科举途径,进入朝廷命官的序列中。

    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并没有愈演愈烈,究其原因,除了自我实现价值的途径得到拓展之外。

    五姓七望的光环被李皇帝击落,才是幡然醒悟的重要原因,

    是要去京城‘科举’?可要本府写个荐书?

    呃

    欲言又止的年轻书办也已经蓄了须,身量不算长大,站在办公桌前,饶是张德坐着,也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不仅仅是官威。

    人到中年,张德虽然一直跟公文打交道,办公室里常坐也多了小肚囊,但每天的健身是不缺的。因此原本就长大的身量,看上去就有些雄壮,属于典型的壮汉。

    当年唇红齿白的长安美少年,最终还是画风发生了变化。

    工科狗穷途末路不是没有原因的

    小柳,你是不是有甚么心事?

    见他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老张顿时猜到,这小子怕不是有别的事情。正常人挂职休假,大多都是为了备考。皇帝巡狩辽东的时候,动不动就有捷报,或者就是各种祥瑞,然后京城就加考一场。

    两三年下来,爽了不少寒门子弟。京城好些个二世祖因为分了家,就以寒门的形式搏了不少同情分,行卷的时候,弘文阁学士亲自帮忙可以说操作很风骚的样子。

    这几年京城的骚操作,老张也是服气的,几次加科增加通过的权重,全在行卷上。而弘文阁诸学士一帮老爷子更骚,直接让人跑衙署行卷,说是提前面试,帅不帅在衙门里走两步。

    于是人均小帅的京城寒门小子,就很让人满意了。

    这让武汉官僚们连吐槽的心思都欠奉,我特么也是小帅啊,你怎么不录取我?

    也算是让武汉因祸得福吧,至少自己培养出来的官僚团队技术人才,长了脑子又有长期规划的,就没有头一热做北漂。

    类似小柳这样在武汉长干好几年的年轻人,已经数量相当可观,即便是在咸宁市,市场内外忙活的官吏,年龄都是三十岁以下,相较国朝其它富裕之地,可以说非常的年轻化。

    在朝廷的官吏品级中,他们可能不高,但要说比拼业务量,全国其它地方都没可能和他们比。

    业务能手是不怕找不到工作的,即便是跳槽,跑别的下县,混个主薄也就是拿一封推荐信的事情。再凭借业务精通以及在武汉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临死之前混个百里侯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到了贞观二十年之后,愿意挂职入京赶考的年轻官吏,其实数量已经少之又少。

    原本以为小柳是为了前程,但看他这模样,老张就知道,不是为了前程,那就是为了家庭。

    可也没听说小柳家里有长辈过世啊,妻子也都安好。

    使君,下走若是说了,还望勿要责怪。

    但说无妨。

    小柳鼓起了勇气,低头小声道:贞观十七年下走曾前往扶桑任事

    江海沉浮风波诡谲,你辛苦了。

    很早的事情了,当时有勇气下海的年轻人,真心是不多的。当然了,指的是那些读书识字受了教育的农家子。至于一无所有之家,豁出去就是烂命一条,也没什么勇气不勇气的,因为没有退路。

    见张德夸赞他,小柳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下去,愣在那里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

    这又是怎地?

    回使君,下下走下走在伊予铜山纳了个女子。

    这有甚的,东风白杨民兵,多的是蓄纳倭女的水手,还差你一个不成?

    还生了个儿子。

    张德嘴巴张了张,想说点什么来着。可一想,妈的自己屁股也不干净,论私生子,他比属下们那是牛逼多了。属下也就是搞个倭女,老子搞的是皇女还不是一个两个。

    这有甚地,你若是想接母子返转中国,也没什么。本府可以帮忙安排

    内子还不知晓此事。

    好!

    有种!

    老张终于有点明白了,感情是这小子想念番邦小老婆了,搞不好那个小老婆还非常的体贴可人,是个知心情浓的。估摸着,小柳在家里,日子不算太好过的。

    我看,还是接回来。

    言罢,张德看着小柳正色道,国朝律令,鼓励生产,你去伊予铜山任事,是带着业务的。倭女服侍,不过是朝廷福利,此事由不得你嘛。这样,老夫写个公文,你拿去刊印,到时候就拿回去跟家人说。

    小柳当时就愣住了。啥玩意儿?我出去搞大倭女肚子,还是国朝福利,这是为国尽忠?

    然而老张也是想起了一个事情,现在东风民兵白杨转型在即,类似铜山眷村这种历史产物,必然会回归到主流社会中。这些眷村子女,其身份认同身份识别是很微妙的。

    在原本就相当缺乏劳力,尤其是敢用能用劳力的情况下,未来十年二十年,这就是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力资源。

    要知道,按照铜山眷村来看,眷村少年因为生父的特殊性,其受教育的概率,比扶桑诸国下级贵族子弟还要高一些。而又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其身份认同会有偏差,既不能融入扶桑诸国上层社会,又不能回归中国操持事业,等于两相不靠。

    然而现在李皇帝盯死了东海金扶桑金伊予铜,朝廷在扶桑设立衙署就是今年的事情,政策会改变生存环境。到了那个时候,扶桑诸国诸地,就会出现用人荒。

    说到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惯性思维。

    如无必要,李皇帝怎可能玩什么羁縻统治,一个巴不得皇权下放到庶民脑子里的顶级帝王,要求没那么低。

    可以说国际环境和帝国高层的现实需求,对铜山眷村那些海外遗种来说,创造了一个相对不错的环境。

    而老张要做的,还是要响应朝廷号召,毕竟,他忠心啊。



第八章 和谐社会
    鼓励生产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贞观朝人口虽然恢复很快,而且在贞观二十二年的当口,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

    但权贵资本主义是没有什么卵用的,它也就是比封建地主强辣么一丢丢,比烂的过程中,稍微有那么一丁点进步性。

    小霸王学习机在如此体制之下生产的难度,并不会比家天下的环境好多少。

    老张并没有指望良心来推动立项小霸王学习机,作为一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而且恰好现在江湖地位还不低,那么,在现有条件之下,以他的个人主观意志去推动某些匪夷所思的事业,即便再怎么扯淡,因为他是上位者肉食者,那他就代表了帝国主义的先进生产力。

    不但代表了先进生产力,还代表了帝国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你给老娘去死——

    嘭!

    一根门栓被扔了出来,江夏城西的柳宅门口,一身常服的年轻人极为狼狈地从家门中流窜出来。头发四散不说,满脸的血。

    这这不关我的事,朝廷的制度,那能是我能左右的?

    放你娘的屁!好你个姓柳的,朝廷管吃管住,还能管你睡哪个小娘是不是?老娘说你这几日心事重重,原来你个遭瘟的东西,在番邦还留了种!你还想把野种接回来?门儿也没有!老娘不过了!和离!呸——

    别!别!娘子,娘子我错了,我错了

    滚!寻你的扶桑小娘去!找你的野种儿子过去!

    娘子,娘子,娘子‘铜山眷村’也是有不少家当的,娘子,不看夫妻情分,看在铜山给的福利份上,你绕了我吧,绕了我这一回吧!

    去死!

    解开腰间浆洗发白的围裙,妇人冷笑一声,看也不看自己男人,转身就进了柳宅大门。

    嘭的一声巨响,大门被狠狠地关上。

    男人一脸悲痛,正要痛哭,却见大门又哐啷一声猛地打开,那妇人怒目圆瞪,冲男人喝道:有多少家当!

    千几百贯总是有的,还有个小厂分红,这是内厂的福利一年也有七八十贯。

    那野那孩子回来,认谁做娘?

    自然是娘子你啊!

    还跪在门口作甚?不嫌丢人吗?进来!

    哎哎这就来,这就来

    一群街坊都是目瞪口呆,这闹剧,峰回路转不说,剧情也跌宕起伏啊。夫妻吵架吵的比说书匠还要来劲,这也是头一回啊。

    只是不等看热闹的在那里逗趣,不少人都是若有所思,更有人突然冒出来一句:哎呀,我那弟佬也是在内厂做事的,也去过东海,莫非也有这当口?

    千几百贯,那是甚事业?

    听着是动人,可你们也不想想,东海漂泊,那是寻常人能去的么?别说东海,就是扬子江,每年翻船死多少人?这是搏命搏来的。千几百贯不算多!

    说的也是,如今一条船出去,到了扶桑,只要不出烂事,一来一回有多少利润,谁不知道?千几百贯,着实不算多。

    我看还是那内厂福利着实不错,柳郎过去才几年?还能拿分红?一年七八十贯,这要是人不去扶桑,只从华润号承兑,就算折一半,一年四十贯,再加上俸禄贴补,那也当真不少。
1...607608609610611...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