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要说欧文为什么被吓住?那是因为房相公的奏疏是这么说的:陛下啊,老臣在楚地治水,从淤泥里打捞了几件东西,也瞧不准是不是老物件,老臣寻思着,这是不是就是失传的九鼎啊。

    九鼎啊,如何不让欧文浑身发抖,也顾不得裤裆里没卵蛋,马儿颠屁股也比板子打屁股强。

    大人这真是九鼎?

    要不是眉眼瞧得出一个轮廓来,房乔一定打死这个智障。

    拍了拍又粗又硬的管子,新铸的青铜物件,阳光下熠熠生辉,金灿灿的极为漂亮。

    一根管子一个州名,老房正拍着的,就是雍州鼎。

    皇帝能信?

    陛下雄才大略,会信的。换做杨广,那是绝对不信。

    老房说罢,看着摩挲着大炮神情猥琐的房俊,届时若要入贡,你可愿做个入贡使?

    上哪儿?

    深吸一口气,沙包一样大的拳头忍住了没捶出去。房相公仰天闭了闭眼,然后露出一个微笑:去长安。

    好啊!这阵子在武汉淡出个鸟来,戏园子虽多,可倡优质量甚是下等,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些倭女,真有人愿意搂着?

    啪!

    房玄龄实在是没忍住,反手就是一个耳光,打的房遗爱都没反应过来,天旋地转好一会儿,才捂着脸:大人作甚打我!

    废物!

    儿子知道啊。

    房遗爱理直气壮,有些觉得奇怪,自己老子怎么尽说一些人所共知的事情。

    这一刻,老房也没脾气了。房遗爱现在的状态很明确,混吃等死就是王道!自家老子比杜相公能活,怎么地也能攒个大富贵出来。

    而且房遗爱蠢归蠢,但仅限体制里厮混拎不清。可要说抱大腿,房遗爱认准了江阴牌土狗,当年在务本小学被张德一个过肩摔,他就明白了,这条大腿,老子我抱定了。

    九鼎是不能够私铸的,当然了,从河里湖里江里打捞上来,这就很合理,很符合科学,很具备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至于九鼎为什么跟杜相公葬礼上的东西辣么像,这很奇怪吗?人和猩猩还长的有点类似呢。

    当然了,围观群众一般都会嘲笑,说这东西也就是骗骗小孩子,怎么可能糊弄人?

    有此论断的,的的确确就是围观群众,却不是国朝栋梁。

    什么是国朝栋梁?指着一头鹿,说这特么是一匹马,然后还能得到应和,得到科学认证,做到这一点,就是国朝栋梁。

    大概这也算是一种标准。

    小文,怎地这般狼狈?

    欧文火速入长安,康德知道动静不小,就亲自去接了他,问话之间,又带着欧文去面圣。

    此时皇帝正陪着太上皇絮叨,聊一些陈年往事,这光景非是重大事情,鲜有跑去惊动的。

    老大人,出了大事!

    还能有甚大事!

    这几日提心吊胆的,康德眼皮一翻,相当的淡定。再大还能怎样?天塌了还是地陷了?

    老大人,房相公在江西挖到九鼎了。

    嗯?!甚么九鼎?小文,你说的是那个九鼎?

    欧文用力点点头,小鸡啄米也似,脑袋摇起来炫了康德的眼睛。

    身躯一晃,康德要不是左右卫士搀着,大概就要腿软了。

    哎哟我的娘咧咋就不消停呢。

    杜相公人生尽头玩了一把大的,已经够惊心动魄了。这房谋杜断果然是好兄弟讲义气啊,不愧是当世并称的名相,堪比萧曹诸葛的贤臣。

    我不信!假的!都是假的!是幻觉!

    眼前一亮,欧文还在,奏疏也还在,九鼎那声音咣当咣当的,听说秦武王嬴荡就是举鼎被砸断腿的?是那鼎吧。

    康德胡思乱想着,忽地来了精神,入娘的,这辈子还没见过九鼎长啥样呢!

    小文,随老朽面圣。

    是,老大人,老大人先走。

    一帮火急火燎的皇室家奴跑的飞快,额头上的汗都不敢在半道上擦。而这光景,李世民脸色很不好地跟他老子在那里喝茶闲聊,李渊神色平静,偶尔用余光打量皇帝儿子,眼见着李二郎两鬓泛白,陡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二郎是有不甘?

    李渊忽然开了口。

    阿耶何必明知故问呢。

    浅饮一口茶,李世民仰头喟叹:杀一个江南子,没甚难的,难的是杀了一个江南子,会冒出来成千上万个锦绣江山,遍地反贼。

    开皇年时,杨氏欲统天下,仰赖二者,一是山东士族,二是关西军头。二郎以为智计较之杨氏,如何?

    问的是杨氏,实际上说的是隋文帝。

    李世民纵然自负,此时此刻也微微点头:自有不如。

    说到底,统一天下这种事情,隋文帝干过,摆平突厥这种事情,隋文帝还是干过。而且论起来,大唐这个公司的架构,就是从大隋身上延伸出来的。隋唐分开来讲,就没有意义。

    可今时外朝内廷之结余,终隋一朝,也远不如,何故?

    饮鸩止渴啊

    李董没有看老董事长,而是又怅然一叹。

    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皇权,顷刻间就要叫卖出去一部分。这着实让人不爽,让人不痛快。

    然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使得原本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也没有说从战场去拿。纵使有一天还是要在战场上见个真章,但不是现在,不管是对李唐皇室来说,还是对几百路反王而言。

    父子二人说话间,却听有人禀报,江西总督房玄龄急奏,通禀之后,就见康德带着欧文,到了两代皇帝面前,行了大礼,呈上奏疏。

    原本心情就有点糟糕的李世民,翻阅之后脸色剧变,旋即又是一怒一喜,神色变换让李渊都觉得好奇。

    不过很快李世民就直接解惑道:可喜可贺,玄龄在江西,发现古之‘九鼎’。

    嗯?!

    李渊双目圆瞪,是那‘九鼎’?

    正是。

    李世民淡然回道。

    不是也是!




第四十六章 尝鲜
    毗邻胜业坊,隔着一条坊街,更加靠近皇城的崇仁坊同样热闹了起来。只是和胜业坊不同,坊墙内外都是府兵卫士,往来进出的车马,无不富贵豪华。

    域外海外,以老夫拙见,就不必介入进奏院。毕竟,朝廷草拟‘宣政总制院’,自有体制衙署,令出多头,非是好事。

    作为弘文阁的老江湖,孔颖达作为文化界魁首开了口,大厅内到处是人,有坐着的有站着,有交头接耳的,有探头探脑的,还有不断传递小纸条的。

    阁老之言,老成谋国。

    泾渭分明的两拨人,一拨多是洛阳老臣,另外一拨,则是地方雄州的刺史长史,甚至是极个别上县县令。

    这些人不约而同地前来长安面圣或者吊唁尚书右仆射蔡国公杜如晦。

    此时开口说话的,正是扬州都督府长史,老李没有看离着不远的老张,仿佛两人都不认识一般。

    海外的业务主要还是攫取利益,在没有彻底榨干之前,怎么可能松了手中的刀子。至于纵横江湖的海外英豪,想要登上帝国的政治舞台,老天是他们亲爹?平白给他们这个机会?

    扬子江两岸的反王,那都是憋了十几年才有了今天的机会。饼子就这么大,自己都未必够吃,还分给别人,这是要行善积德不成?

    不管是老大贵族还是两朝老臣,跟扬子江两岸的新生力量,在这个利益点上,是保持一致性的。

    除非海外收益变成负的,否则是不会停歇松手的。

    而对扬子江两岸的豪强来说,他们通过宣政总制院,也可以洗白现在手头的物业。从无主变成有主,合法化的包装,总归要安全的多。换做以前,海贼上岸抢上一波,只能靠自己硬抗。

    现在海贼想要上岸,就不是抢过路的倒霉蛋,而是背靠大唐,有着朝廷合法外衣的海外人士。

    固然说原本王下七武海主要营收是无本买卖,但海外力量,毫无疑问朝廷是处于弱势的,这就需要交换。扬子江两岸需要洗白需要合法化,而朝廷则是让王下七武海的收入减少,交换扬子江两岸不支持海外巨头介入到进奏院。

    进奏院是地方势力的发声筒,也是角斗场,这一次一炮挣来的权力,不可能轻易地交代出去。

    只是毫无疑问,更进一步的难度不小,进奏院拿到的那点权力,主要还是在地方法律法规的建设上,弘文阁是有权力封驳的。至于如何让弘文阁不封驳,这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政治上的公关,千几百年都没有停歇,这对政治生物而言,是无师自通的事情。

    进奏院的首席长官并非是钦定,而是由进奏院能够获得席位的院士来公推。然后弘文阁同意批复,递交皇帝盖章。

    理论上来说,进奏院可以公推一条狗出来当首席长官,但这种可能性也就只存在理论上。

    此次进奏院公推的人选不少,有三个,分别是江西总督房乔江淮总督魏徵湖北总督张公谨。

    不过最后结果则是江西总督房乔全票通过

    唱票的时候,整个会场都是相当的淡定,显然是早就预见了这个结果。而弘文阁递交给皇帝之后,当天就下达了委任状,第一任进奏院院长,就是江西总督房玄龄。

    进奏院几百条恶狗满意,弘文阁诸位学士满意,皇帝满意,六部老铁也满意,长安百姓也很满意,总之都很满意。

    因为进奏院草创,第一届的院士,大多还是地方长官出任,只有极个别反应灵敏的,直接扔了代表出来,可以说走位相当的风骚,让老张都有点猝不及防。

    比如普州的进奏大使,就是让程处寸做了院士。而程处寸现在也就是选人级别,本职尽数解除,理论上就是个无业游民,是典型的待业青年。

    但程家现在还担着普州刺史的头衔,虽说是个封赏,并无实际用场,但这个头衔在普州的用场,有比没有,是两回事。

    而且能在进奏院发声的,多是天下雄州,诸如苏州杭州扬州常州之类,普州这年头就是个穷逼地方,能够以雄州的身份混进去,自然是有能让它雄起的有力人士在背后支持。

    初次尝到挖皇帝墙脚的甜头,饶是时常把为皇上尽忠挂在嘴上的忠臣良将,此时此刻,也顾不得脸皮廉耻,忙不迭挥舞着锄头。

    这是一场有所准备但准备不够充分的狂欢,事件的核心人物有三个,其中一个还是死人。

    而众望所归的某条土狗,却是冷眼旁观一众恶狗的表演,在不断地撕扯退让互相狂吠之后,热情逐渐冷却下来,诞生了进奏院这个怪胎。

    所有的恶狗都以为,这是他们的胜利,而且还获得了前尚书左仆射房相公的鼎力支持!

    这个鼎可真够粗的。

    只有极少数几个,才知道那九鼎,也不过是张德转交给房相公的。而房相公掏出九鼎,从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那里,买了一张进奏院院长的委任状。墨汁未干,玺印鲜红,钱多办事就是快啊。

    进奏院草创一事,又反过来刺激了弘文阁,皇帝准备扩充弘文阁,外臣拿到资格,自然就是弘文阁学士,但皇帝准备新扩充的阁臣,却无一例外,都是来自皇亲国戚。

    准入门槛的最低标准尚公主。

    原本尚公主是一个极为亏本的买卖,与国同休固然很爽,但这个国要是亡了,也得跟着殉国。

    长远来看,几辈子富贵,不是白瞎了?

    然而此时此刻,进奏院的成立倒逼弘文阁的改组,而准入门槛的设立,使得一众游离在夹缝中的豪强,闻到了福利的气息。

    谁叫弘文阁有封驳进奏院奏疏议案的权力呢,这种权力只要玩好一次,就能富贵三代啊。

    可问题又来了,两代皇帝的公主,实在是不多了。而能够尚公主的人家,又不是地里的芋头,挖两下就出来。

    在崇仁坊内疯狂讨论仁义道德的时候,坊外忙着活动成为驸马的雄性牲口,正排着队准备面圣。

    面见女圣。

    因为女圣长孙皇后说了,她有办法多弄一点公主出来,只是公主的聘礼要改一改规矩。



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
    蓬莱殿,李渊神色淡然,偶尔饶有趣味地打量着留着须髯的张德,身量长大体型健硕的张德给李渊的印象有点颠覆。

    这更像是健儿,而不是一地长官。

    李世民负手而立,远眺蓬莱山,整个大明宫,倒是少了肃杀。

    和李渊一样神色淡然的,是张德自己。

    这个地方不是第一次来,但终于这一回,不必在夹着尾巴。

    知不知道朕要忍着多大的怒意,才能不杀你?

    知道,陛下欲杀臣而后快。

    你还知道你是臣——

    李世民顿时暴怒,他听到这个字顿时就发飙,冲张德吼了出来。

    然而张德还是很淡定,平静地看着李世民:陛下不必忿怒,陛下也应该知道,臣并非叛逆。

    哈

    气极反笑的李世民别过头,没有理会张德。

    你反的不是大唐,你反的是天下。

    看热闹心态的李渊眯着眼睛,依然打量着张德,当年见你,还是个少年,着实聪敏机灵。只是没想到,你竟然有这等雄心壮志。
1...626627628629630...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