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你们攒一台机子出来,无甚用场的。

    船舱内,老张跟学生们如是说着,你们能够把思路带进机械设计中,这才是真正的大收获。一台两台实验室中的机器,对市场,几无作用。它的价值,大抵上,也只是技术上的积累。

    你们能够想到蒸汽膨胀一次之后还有能量浪费,进而让蒸汽二次三次膨胀,这就是设计上的思路。就好比旧年永兴象机造出来,一个冷凝器,就会让效率相差三倍。

    先生所言甚是。

    倒不是老张给他们浇冷水,而是技术狗们此刻也确实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技术狂热带来的强迫症,偶尔会让他们热血上头,老张要做的,不过是让他们重新回归技术本身,而不是痴迷于做成就党。

    玩游戏可以做成就党,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因为可以无限氪金无限浪,甚至还能找个大神带一下。

    但现实中,想要做技术的成就党,既没有大把的时间,也不能无限氪金,更不能浪。

    最艰难的还是压根就没有大神来带,即便有,大神也分身乏术,难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一堆强迫症患者身上。

    扫完了学生带来的所有图纸,张德大概估算了一下,问道:去年拨给你们的经费没剩下多少了吧?

    一群学生脸色一变,都是默不作声。

    贞观二十二年在临漳山的分拨的机械技术研究经费有三万贯,玩一台三胀机也差不多了。可惜不能量产,但技术意义也算是重大,至少这个机子,可以当作原型机来调教。

    往后的路数,就是在原型机上修修补补增增减减,吃老本吃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还剩二十几贯。

    一人小声地应了一声,技术狗并非都是单纯的,要说一分钱没有捞,老张压根不信。但这三万贯,本就是拿去玩的,老张所求的,并非是一两台没有普及意义的机器,而是专心做研究的技术狗。

    他从来没有阻拦过哪个学生去投身官场宦海,哪怕那个学生的天赋极高,哪怕那个学生很有可能成为唐朝版牛顿或者麦克斯韦。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理论发现,就在那里,没必要再去发现论证第二次。他就是活着的贞观朝牛顿麦克斯韦莱布尼茨他要的,就是一帮不断强化技术的技术狗。

    居然还有得剩?

    老张有点意外地看着这帮学生,然后笑道:今年翻一番,六万贯,明年这个时候,老夫再来问你们。

    几只狗崽都是一头雾水,山长这是啥意思?搞不清楚状况的学生小心翼翼地问张德:山长莫不是生我们的气?

    老张哈哈一笑,看着他们道:区区三万贯,老夫当真要计较么?这点钱,还不至于让老夫调个人过来审计。

    真哒?!多谢山长!

    多谢先生!

    本来花光了经费,想着就是出了点成果,也好跟山长有个交代。万万没想到山长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这机子思路是对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琢磨,如何扔到工坊里造出来,如何把效率再提上去,如何把它体积再缩减一点,如何把它玩出来花来。

    听到张德这么说,有人激动地说道:先生,眼下想的,就是如何缩小体积,然后装在船上。旧年那装在船厂的机子,当真就是个废物。去年做的这个,我很看好!

    老夫也很看好,诸君自当勉力就是。

    定不负山长所期!

    经费花完没有被责骂不说,还增加了一倍经费,这让技术狗们很是兴奋。看到这台三胀机被攒出来,老张也挺高兴的,至少将来吐槽南人操船,不能说操了,得说开船。

    至于小火车呜呜呜,能上船还怕不能开车么?

    抵达武汉,略作休整,老张没有跟观察使府的幕僚们聚餐,而是带着人,先去了汉阳钢铁厂。




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来
    大规模制备生铁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想要大规模生产粗钢,依然需要大量的实验摸索。

    贞观朝的现实条件,不得不考虑燃煤的采挖效率,至于炼钢脱硫脱磷反而是次要考虑的。汉阳钢铁厂的平炉已经能够出钢,生铁要求相较另外实验用的转炉要低,但对燃煤需求量要高。

    加上永兴煤矿含硫相对较高,炼钢出水时候的场面,俨然就是哪路妖王点了唐僧套餐的架势。

    仅针对武汉的情况来看,转炉反而要节省一些材料。说到底,这个时代对钢材要求的下限极低,同时废钢量还不高,短期内转炉在一定条件下,依然是有自己的优势,至于将来吹氧条件成熟,转炉**好什么的,那都是老张活着看不到的事情。

    贝瑟曼转炉和马丁炉一起上,两条腿走路,成本的确高昂,但是不同地区进行自我调剂自我筛选,本就没必要张德去作判断。

    不同地区各自的成本会给出答案,不同地区的市场会给出答案。

    但不管怎么说,汉阳钢铁厂第一次大规模出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野蛮一点来讲,从这一刻起,武汉在小火车污污污的道路上,基石总算是严严实实。

    接下来的事业,都是在这个基石上面,或是绣花,或是吟诗作赋。

    你们那个三胀机,是三方合作吧?

    看到了试验区的转炉溅射火焰,并不算大的龙门吊,通过绞盘操作,缓缓地移动。钢水颜色红黄发白,通过锁链拖拽,钢水进入模范,然后冷却成型。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深吸一口,大脑接受的神经信号,让张德闭上眼睛回忆起来。

    熟悉的味道真他妈难闻!

    内厂汉阳厂还有学校一起攒的。

    好。

    老张点点头,对此非常满意。

    未来的五到十年,技术上的升级将不会再是质变,而且疯狂地堆量。而这个量,此时此刻,在武汉体制中的英杰,都是有着清晰的预估。这个估值没有上限!

    到了这个地步,原本不情愿掏哪怕一个铜板给底层做福利的奸商,也会掏一点钱出来。而这个举动,并非是畏惧泥腿子们的暴力,仅仅是因为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福利的形式,毫无疑问,将会和多子多福挂钩。此时,即便张德于心不忍想要略作阻挡,也不过是让自己变成那个螳臂当车的螳螂。

    精英们的手法粗暴且高效,至于底层会被何种道德包装起来裹挟,这也不是张德可以猜测的。

    唐朝人为了挖掘利润掠夺利益,开的脑洞出乎想象。

    现在紧缺的,一是煤,二是铁矿。

    放眼整个贞观朝,大概也就只有汉阳钢铁厂的车间主任能够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

    似石城钢铁厂,根本不用担心缺煤少铁。技术条件决定了消耗的速度没那么夸张。

    所以采矿的设备手段,还要再提高,运力同样要提高。矿山出来的板轨,可以改成承载能力更大的。要是将来有条件把三胀机做成牵引动力源,这马拉人拽的气力,就能省下不少。

    是。

    一众技术狗都是连连点头,发展的路线是早就规划好的。在他们青少年时代,就开过脑洞,想过把斯特林发动机做成通用发动机,飞天遁地无所不能。

    实际上临漳山的实验室,名字就叫通用。这次攒出来的三胀机,名头就是通用动力,这帮技术狗的野心,一眼可知。

    在技术上的脑洞,内厂同样不缺少,这也是为什么临漳山的教书匠们会找上内厂一起干。汊川县有一个毗邻汉水的车床工坊,期间安装了一台永兴象机升级版,内厂有个牲口开了一个小小的脑洞。

    它以永兴象机为动力源,配合水力车床,然后通过传动装置,在终端安装铣刀。这是相当复杂的一套设备,玩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这的的确确就是一套外旋风铣床。

    尽管它谈不上什么精度,也只能加工木棍,但一根木棍在经过脑洞的冲洗之后,它就成了一根木质的蜗杆。

    经过修型打磨,再通过脱蜡,形成模范,翻砂之后,又用球墨铸铁造型。最后,一个贞观二十二年生产的球墨铸铁蜗杆,就诞生了。

    而内厂这个牲口之所以开了这么一串脑洞,仅仅是为了做一扇防盗门

    幸亏张德发现的早,否则这个内厂牲口还打算用金属件放卡钳上试试。

    总算没有人死在这种脑洞上,事后老张三令五申按规章办事,并且以经费为要挟,这才打消了内厂牲口们的跃跃欲试。

    原本这样的脑洞,在老张非法穿越之前,都是车工们的把戏。手动车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的车工就会在拖板上加装动力头,得以改造成旋风铣。

    常年接触数控的车工,能够想到这样改造手动车床,这并不奇怪。但是,一个内厂的制图员,顶多就是个动手能力强的技工,却能够琢磨着利用蒸汽机和水力车床,还能想要一连串的后续加工,这就很了不得。

    这种人,老张是舍不得他死的。一如非法穿越之前,文科生老领导舍不得油腻工友死在事故中一样。

    不过,张德可以预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伴随着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断需求,高强度的实验和探索,注定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牲口在此祭天。

    而不管是贝瑟曼转炉还是马丁炉,随之而来的,就是化学正式要从各类学科中挣扎出来。这一门学科的特殊之处,大概就是学生狗时代不经历一次爆炸,那都是不完美的求学经验。

    什么是化学?爆炸就是化学。

    一想到未来的五到十年,将会是大量作死小能手祭天的行情,老张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担忧。

    有些无奈,但老张还是不得不尽力地培养作死小能手。

    那么首先就要响应国家号召,把小学教育抓起来!



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
    大概是师狗长技以制狗的态度,在杜总统坟头蹦迪打的那几炮,着实吓退了不少耀武扬威唧唧喳喳的瘪三。京城的帝国精英,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硬着头皮,都同意来武汉取精。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大概是极好的。

    然而老张无所谓中央朝廷是看是学是问,武汉没诞生一样东西,其根底不在东西本身,而是前面漫长且枯燥乃至让人抓狂的铺垫。

    正常来说,应该是先有化学后有天,物理数学更在前。大抵上真正的化学,是要诞生在量产钢铁之前的。

    不过因为某条工科狗的乱入,贞观朝的化学,不出意外就指望马丁炉怀孕的这一胎。

    朝廷就算拿了马丁炉过去,生下来的崽,大概也跟武汉王先生长得像

    归根究底,在武汉的技术狗,已经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分析。能够有意识且自然而然地运用定量,那么后续的探究,必然会针对物质玩个电疗。有事儿没事儿加个压加个热,加压加热没用,那就继续加压加热,总归会搞出点东西来。

    然后化学狗们鼻子嗅了一下:卧槽,原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百分之二十一?

    如果加压加热没有卵用,那就搞点水,变成溶液,有条件就电一下,电不了就加热还是没啥效果,就看看熔融状态会有啥变化,没变化有条件就电一下,电不了就加热

    化学狗们的鼻子,会越来越灵敏,偶尔会恍然大悟,原来小时候闻过的那坨屎,气味是氨水的味道?太可怕了!

    它们会区分单质,会发现各种从未见过的金属,可能是瞎搅合溶液的时候,铜棒上附着的东西;也可能熔融的化合物被电了之后,阴极或者阳极出现了奇怪的东西,抬腿射一泡尿嘿,这玩意儿还能发光发热嘿!

    过了几年,黑着脸的中学生就会盯着一张表格开始背:氢氦锂铍硼

    然后化学狗们并不满足发现某种金属,他们会想着,老子修炼大切割术也不是白练的,这世上物质的构成,到底是几个意思?

    我寻思着,得有个东西叫原子。

    我觉着吧,得有个东西叫分子。

    当然可能原子分子会对化学狗说:搞研究不要这么随便,我不要面子的吗?

    为了给原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一个面子,很大概率老张可能就会随手扔一本《化学出去,灭了那帮化学狗想要逆天的心思。

    能把化学狗培养出来就已经很好了,至于培养贞观朝的门捷列夫,老张没那闲工夫。他能等,小霸王学习机也不能等啊。

    野生的狗崽需要培养,至于亲生的狗崽老张从长安返回武汉,连家门也没进,到汉阳就奔钢铁厂和临漳山去了。

    他知道张沧跟坦叔来了武汉,不过也没心思去巩固一下父子亲情之类,有坦叔照看,再加上张沧还有他那样一个妈,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在钢厂考察有两天,大概是坦叔坐不住,就来钢厂寻他。

    郎君,总要回转看看的吧。

    尽管老态显露,坦叔的精气神,依然相当的硬朗。对于张氏怎么决定后人成长,坦叔不会过问。从张德的死鬼老爹开始,坦叔就是个相当靠谱的宗族护法。一般来说,主家交代吩咐了什么,他只是执行,但却不会带入自己的三观。

    这一点极为可贵,皇帝家里想要一个老老实实办事教导储君的老师傅,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有甚事体?

    倒不是说有甚事体,只是好歹大郎来了武汉,也是郎君的儿子

    他现在住哪里?

    好在坦叔沉得住气,他纵横江湖这么多年,头一次见过这样做老子的。儿子住哪里你心里就没点数?

    除了过年那段时间张沧是住在府内,其他时间,张沧都是住在别处,从府内借了不少书,然后就在江夏找了个僻静地方住了下来。

    好在张沔倒是跟他合得来,兄弟二人居然就在一块研读一些杂书。白天便在报馆杂志社之类做些杂务,也会编个故事,他们听来的故事比外间多得多,反而要比崔娘子的助手们厉害好用。

    不过张沧到底还是青少年,有灵醒的知道他是张德的儿子,便撺掇着各种应酬。只是出乎武汉本地老江湖的意料,张沧看似莽气十足,却受得住吹嘘奉承。任你怎么拍马屁,大大方方地受了,却不当真。

    而张沔也是不同凡响,年纪更小,反手还能送长者一个香屁,等人回过味来的时候,才觉得这张二郎也是有些斤两的。

    郎君,将来大郎二郎三郎总要有所安排吧。

1...665666667668669...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