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所以,马相公的总结很到位,幕僚下属们领会精神,在钱这个事情上,做的很坚决。
皇后陛下把拱卫皇城的仪仗兵换了一身行头,马相公还没说什么呢,底下的人当时就准备投靠皇后娘娘了。
没办法,这么有钱的老板不多见呐。
似李董那般扣扣搜搜假大方的,实在是受够了。
而皇后娘娘也明里暗里说了,待遇不是问题,就算朕这里木有,还可以杀猪过年嘛。这话传了出去,中原老世族瑟瑟发抖。原本他们也不用瑟瑟发抖的,还琢磨着皇帝老子得拿一帮土狗做菜。
可谁知道他娘的杜如晦这个死鬼居然玩喜剧葬礼,这下好了,坟头蹦迪一通炮响,直接把董事长的疯狂念头打消。
不能杀狗,那肯定是只能杀别的牲口畜生。
也不是没有朝廷老铁求情,说老板你也不能尽逮着一只羊薅啊,这薅的跟兴福寺的老法师似的,被人看出来,多没面子。
李董一半憋屈一半忿怒就怼了回去,你们这帮老世族薅帝国主义羊毛还有理了?就不需老子反薅?
一路薅到底!
李董定了基调,后来么生病了。然后皇后过来垂帘,表示治国什么的老娘不懂,不过我老公说要干啥,老娘肯定跟着干啊。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垂帘的皇后再三强调,对付中原老世族,必须锤脸。
只是长孙皇后之前的声望,主要是刷贤良淑德,这是对外刷的声望。对内,李董的后宫们没有省油的灯,不是前朝余孽,就是军头之后,要不哥哥是大户,要不舅舅是重臣好不容易长孙皇后选秀了一批小娘,结果被某条土狗截胡了三四五六个。
于是乎,李董的后宫主力,依然是贵族含金量相当高的。
这反过来更加衬托出长孙皇后对内刷声望的难度是何等的高,关键是,她还刷成功了。
后宫诸妃见了她没有哪个不是服服帖帖和和气气的,便是家庭聚会的时候,诸妃所生子女,见了长孙皇后,也是喊阿娘。
什么是霸气?这就是霸气!
但这些声望于国朝而言,还不够,立威得有声望度,名声传的越响亮,被人认可越高,镇压朝臣的效果也就越好。
裹挟民意么老娘就是民意,老娘的老公是民主!
有朝臣心说这贞观20到底是啥狗屁游戏,怎么尽出bug,长孙皇后表示不服不要玩!
在长孙皇后想着如何刷天下声望的时候,渤海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出了一只名叫黑齿秀的人才,那是真的秀啊。
‘天后宫’
暖阁内,没有继续垂帘的长孙皇后含笑念叨着,一旁身材发福的李世民也是笑着咳嗽了一声道:倒是会选地方,也是很有想法。还十分婉转地吹捧了一下朕。
对面坐在团凳上的马周同样微微点头,这一手看似拍皇后马屁,何尝不是更加抬高了李皇帝的地位?
既然长孙皇后是天后,那她老公岂不是天帝?
这些年因为某条土狗的折腾,有识之士对天的敬畏,那是越来越没有底线。勃律国某个牛鼻子道士还弄了个太昊天子出来,蕃地北天竺那些杂七杂八的邪教根本干不过它,没办法,因为李仙人搞得就是最暴力的邪教。
理论上来说,李皇帝本人是太昊天子,那他就是这个邪教的实际教主。
敬畏?
新南市那些王八蛋喊出天变不足畏的时候,旁边就有钱老板那些个收税的手下,吃茶吃的比谁都精致,看几个日天破天霸天的戏码怎么了?
如此总要有个封赏。
既是‘但愿海波平’,不若就赐封‘平海伯’,黑齿部改置‘平海州’。
赐姓呢?
如此行事,岂不是自己人?让他姓李吧。
第四十三章 进阶版本
得封平海伯,全家还改了姓,黑齿秀跪谢天使之后,连续宴请张三哥三天三夜。
如今也不能叫黑齿秀,而是平海州刺史李秀!
平海伯,何时前往京城叩见二圣?
醉醺醺的张利打了个酒嗝,手持个酒杯,笑着问李秀。
黑齿部只要是族长这一系的,全都改姓了李,放朝鲜道南部土鳖群里面,那是蝎子拉屎——独(毒)一份!
平海伯也不是啥厉害爵位,属于杂号中的杂号,要是封侯,倒是有点意思。
可惜之前喊出来的口号,那是封侯非我意,这要是再封侯,就有点说不过去,仿佛是要侮辱海东壮士的志气。
于是乎,不能封侯,就只能封伯。得失两说,但总体而言,自朝鲜道成立,这是第一次土著扬名。黑齿部,如今的平海州,可以说全体与有荣焉。
李秀现在在朝鲜道的江湖地位,比流窜的高句丽余孽强了不知道多少。新罗旧时骨品神权有类天竺种姓,那些个破落户,都想着高攀黑齿部,在李秀这个上国亲戚面前好卖个萌。
可惜,李秀那是真的秀,新罗老铁只要露面,立刻全家老小被一波带走。李秀对外说的是带老铁们一起去洛阳宫朝圣,听着很给力,老铁们只需要双击就完事儿了。可唯有操作此事的张三哥知晓,李秀是没打算让这些人从中原回来。
国朝贩卖奴隶这个事情,是不能上台面的,有违天和,还跟国朝的忠孝社会价值有冲突。皇帝就算知道,但也不可能公开说,朕现在准备做人口贩卖贸易,这不等着下台,什么时候下台?
只是脏活总得有人干,李秀早些年就跟华润号合作,当年突厥马奴被扔到百济新罗做马贼,就是他牵线搭桥外加做后勤工作。后来朝廷攻打东海,镇压扶桑,牛总管麾下先锋官,他是其中之一。
于朝廷而言,这种人要不是忠臣,那实在是没有忠臣了。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反之亦然。
自是要先布告先祖,祭祀一番之后,再行前往。
李秀嘿嘿一笑,笑的无比畅快。这么多年的折腾,今天总算是发了家,往后他就不是什么狗屁百济新罗土鳖,而是正经国朝大户。
就现在的行情,那是进亦可,退亦可。就算大唐完蛋,他也不用跟着完,毕竟,这平海州就是个乡下地方,中原乱上一二十年,兴许才能看到这里,保不齐连看都不想看呢。
这中原之主不看这里,平海州的土霸王自立了就是,到时候人皇驾临,再去请降,不又是美滋滋?
兴许那时候的人皇,还会说朝鲜李氏,自来忠良
若是平海伯信得过我,不若就推脱一番,说是在平海州还有要事。
噢?
李秀一愣,还请老哥指教。
三哥酒喝多了,他可没喝多。虽说封了伯,李秀也不敢小觑张利,这位背后的大佬,那是能打皇帝脸的人。就算不看大佬的面子,就是现管薛大鼎和牛进达,也不是他一个土鳖敢摆谱的。
再说了,今天能封伯,若非江阴有人牵线搭桥,未必就选他,选别人不是选?
内中底细,都是心知肚明,机会抓住了即可,过了就是玩火。
别人能给你这个机会,自然也能毁了。
待明日再见天使,平海伯就说还有两件要事还未完成,待妥帖了,再去面圣。天使必会问你,说这是甚么要紧的事体,比面圣还重要?
嗝!
又打了个酒嗝,张利眼睛放着光,侧头小声对李秀道,你便说,这一是要为国分忧,剿抚土著;二是要在平海州修建‘天后宫’。
嗯?哥哥详细指点则个。
李秀没搞明白,这两件事情,为毛要放在一块讲,这能是一回事么?
嘿这话看似是说给天使听的,实则是说给圣人听的。倘使天使要待返转京城再禀报,纵有怪罪,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还会嘉奖一个‘忠于任事’。可若是天使先行让人回京禀报,这光景,旁的不好多说,天后必是大喜
笑的有点鸡贼的张三哥眼睛一眯,国家大事和为其立像并列一体,嘿嘿。
说话间,张利两手各伸出一根食指,缓缓地凑到了一起。
高啊!
李秀当时就来了精神,这中原英杰果然不同凡响,拍马屁也是不同凡响的。本来他以为之前在天津的操作已经够骚的了,万万没想到张三哥这里,还有进阶版。
这要是成了,他李秀在皇后那里,岂不是天字第一号大忠臣?
大大的忠臣!
正要再感谢张利,却见张三哥倒伏在一旁案几上,竟是鼾声乍起,居然是睡着了。
来人,换几个手脚轻巧的小娘,前来伺候三哥。
是,伯爷。
伯爷嘿,听着真爽。
这几日为了感谢张三哥,李秀金钱美人可没少准备。一应服侍,全是精致可人的朝鲜小娘,调教虽说不如淮扬。可毕竟也是准备出口的高端商品,国朝新罗婢中的高端货色,李秀整个家族都在经营着。
弄几十个质量上乘的出来送人,咬咬牙,也不算太难。
原本给张利还觉得有点肉疼,这光景听了三哥的嘱咐,李秀寻思着,再多给百几十个小娘,也是不亏,只要三哥肾不亏,反正他也心不亏。
高人给了指点,李秀也不含糊,第二天就跟传旨的天使面前演了一出。演之前就早早地让人在码头圈了地,该有的物料都堆了起来,连牛进达批给他的一批水泥,也放在了毡布底下。
连夜搭起来的工棚,那是化了大价钱的,保利营造顺丰号华润号临时把一批工人叫醒,然后连夜一通忙。
倒也像模像样,看上去是那么回事。
加工好准备出口的石材,这光景也是从石料码头调到了天后宫工地,看上去场面就很大,用料极为扎实。
外行人一看,还觉得这工地是忙活了好几个月呢。却哪里想到,白天出来亮相的工人,都是苦力,真正的工人,都回宿舍补觉去了。
天使一看新晋平海伯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当时就感动了,收好了平海伯递过来的金条,热泪盈眶地跟平海伯再三保证:像平海伯这样的忠臣,一定得让圣人知道啊。
平海伯李秀受了高人指点,这时候也是有如神助,当时也感激涕零地回了一句:我出身卑贱,本是朝鲜野人,也是沐浴在圣人的德行光辉之下,才有这样的举动啊。
第四十四章 义务教育
爵位是最值钱也是最不值钱的物事,管用的时候,它能锦上添花;不管用的时候,指望雪中送炭都是不成。
但这个时代需要逼格。
因为这是有钱有权之后的正常心路历程。
有钱的老江湖想要洗白了上岸变成有权之人,刷逼格是最轻松的方式,而爵位,就是最容易碰触的途径;有权的大佬挥斥方遒,但在下台之前,也想维系这权力带来的富贵,爵位就是身份就是象征就是地方乡望就是朝廷所期。
一个马屁换一个伯爵,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
地方巨头并不想让大唐夫妻店的老板老板娘继续逆天下去,可是想要地方上的对外贸易权,又不得不妥协交易。
各取所需,又不能太过**裸。
嘎吱嘎吱嘎吱
武汉的一处工地上,独轮车上装满了物料,工人赤膊着上身,在这晚春天里冒着热气,远远地像个蒸笼里出来的。
大量的红砖像是长城一样码放的整整齐齐,毛竹的脚手架用上了扣件,戴着藤条安全帽的工人工种分的很细。
以前都是大工带头各种活计全包,如今不但有砌砖工,还有抹灰搅拌等等小工。划分好的片区之间,配重式起重机不时地通过畜力或是人力运转着,有的基坑渗水,还会调用抽水用的永兴象机。
工地外间,张德正视察着,他不得不亲临现场,因为这是武汉第一所正式具备义务教育的小学。
尽管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仅仅是局限在体制中,但两百万人口的武汉,体制中人数量相当庞大。
这些群体的子女,都会接受义务小学教育,成熟的教育体系,对武汉本地体制人员的吸引力极大。
最重要的一点,学校的经费除了众筹和捐献之外,江汉观察使府将会有专门的资金用在上面。
也就是说,这是一座正式可以科学吃补贴的学校。
进入这座小学接受小学教育,学生家庭的受教育成本将会大大降低。因为学费书本费的大头,已经由地方政府承担。
一个武汉小吏原本只能说勉强供一个两个子女进学,但现在,却是大大不同,只要他敢生,学校就敢收。
原本武汉并非没有这样的资金条件,但硬件完全根本上,不仅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也没有合格的生源,更没有受多方支持的国家政策。
但长孙皇后垂帘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巨大的扭转,朝廷大政上,是准备官方推动官办小学幼学的。武汉现在这么干,不过是响应国家号召没毛病。
之前表妹还在武汉时,武汉已经有了一定的幼学基础。儿童经过武汉幼学的教育,基本掌握了一定的纪律,完全有能力在小学教育中接受进一步的知识提升眼界开拓。
这和大部分地方幼儿几近野生散养是完全不同的,哪怕是武汉的幼儿,也要比绝大部分地区的幼儿要早慧。
多种条件的成熟,加上武汉地区社会上普遍有着受教育的渴望,现实需要和市场存在,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动了义务教育的诞生。
尽管它是有极大局限性的,尽管它还是不成熟的,但它的诞生和存在,就是一种十分惊人的进步。
和永兴象机的诞生比起来,不遑多让。
使君,外头来了信使。
嗯?
张德正在工地上视察,来了个幕僚,到他跟前小声地禀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