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院落中,张沧穿着薄薄的长衫正在练卧推,一旁张沔则是跳绳,运动量稍微上来一点,一张嘴就是雾气腾腾,不多时,两人脑袋上都冒着“白烟”。
“呵……”
最后一下,咣的一声把杠铃放好,起身抖了抖肌肉,张沧神色严肃,“阿公,我想去昆仑海或者天竺游历一番。”
“不行。”
坦叔直接拒绝,“边地穷困,又疫病丛生,你当你是百邪不侵的再者,这两年天竺闹瘟疫,又有老世族在其中推波助澜,怕是要死上百几十万人。你若去了,万一受了甚么疫病,你当你老子会去救你”
“我听阿耶说,早晚要去修路,把昆仑海和天竺联通。”
“那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不是现在。”
“我先行游历,几十年后,不正是该我辈登场么”
“嚯!”
少年人的豪言壮语总是有着力量,坦叔十分欣赏这种力量,少年郎不但要立志,更要敢于立志;不但要敢于立志,更要极尽“狂妄”地区立志。
失去了这种“狂妄”,还算什么少年。
“大郎,你生长吴楚之地,习惯了家门护持,兴许你以为在江阴那般胡闹,也是有了气魄勇力,但那不过是孩童玩笑,作不得真的。你老子似你这般大时,长安少年早就服服帖帖,你若是游历,倒不如前去京城闯荡,若能搏一番名声出来,我拼了这把老骨头,也把你送去游历。”
话虽这么说,坦叔心中却道:待你真去京城,厮混多年,怕不是老夫已经死了,这承诺也就是一个屁。
张沧眼睛一亮,旋即又懊丧道:“京城龙蛇起舞之地,我若去了京城,怕不是成了质子,由得权贵拿捏。”
“你又想自持身份得了家门助力,又想别家不去拿捏了你,哪有两全其美的好事”
“唉……”
张沧顿时叹了口气,有些气馁,“阿耶这一二年又给我增添不少弟佬细妹,当真让人头大。”
“你老子从未把这份家业当作甚么宝贝,若你介怀于此,待你羽翼丰满,看看能不能把你老子掀翻在地。到那时,你做甚主都行。”
看似大逆不道的话,却也是一种刺激。说到底,关起门来张沧的确是江水张氏认可的嫡长子,但外界怎么看,却阻拦不了。
要是张沧不介意,也就没那么多心思,青少年正是思绪风飞的时候,多愁善感之下,自是有各种“逆天”妄想。
想要反抗那个狂霸酷拽**炸天的老爸,过千几百年的青少年还是这般。
只是爱贞观二十四年这个时代,更加艰难一些,只是……成功者也不是没有,比如贞观二十四年那个身材走形的皇帝老子。
张沧现在的情绪相当复杂,心理上想要反抗一下老爸,毕竟江阴那里还有个老妈在,偏偏老妈在守活寡一般。可是从心出发,作为张德的儿子……真他妈爽!
在江阴是江阴小霸王,在武汉是江夏小霸王,要不是有自我道德约束,还有坦叔教导出来的奇葩英雄价值观,并且头顶有个良心早早喂狗的亲爹。张沧也想做纨绔子弟,各种欺男霸女爽翻天。
但在各种环境的约束下,欺凌弱小让他产生不了成就感。
“大兄想出去游历”
张沔一脸兴奋,他从小就在武汉长大,母亲又是个不爱争执的安静女子,也就让他即便有什么“狂妄”,都被母亲的贤良淑德给瓦解。
直到张沧的到来,他才用“跟大哥出去玩”这个绝对正确的理由,出去浪遏飞舟。
跟着张沧,他学会了游泳,学会了骑马,学会了几个套路的散手,学会了摇橹划桨,学会了吴地十几种方言……
“跟大哥出去玩”是绝对不会被母亲责备且唠叨的事情。
“嗯,
第三十九章 打工
麻衣、芦鞋、狗皮帽子还有一根羊毛攒出来的裤腰带,要是手中来个破碗外加一根打狗棒……那真是齐活儿!
“我不要打工!我不要打工!我要见阿耶!我要见阿耶……”
正月里终于下了一场雪,贞观二十五年到了,江夏街头的一个少年被人在雪地里拖出两条划痕。
痕迹是少年的双脚划出来的。
张沔又哭又闹,坦叔却是淡定的很,对几个壮汉道:“莫要管他,此事老夫已经知会过郎君,得了许可。”
几条恶汉一听,宗长都答应了,那还寻思啥啊。
整呗。
“五郎,五郎,你放过我,你放过我,我不要打工,我不要睡大通铺……”被唤作五郎的恶汉憨憨一笑,冲张沔道,“二郎,我家大人说了,来了就听使君和阿公的话。你这样让我很为难啊。”
五郎是张礼青家的,身材高大,臂膀粗壮,比他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幼时就去了江阴,是坦叔调教过的。
当年的四大保镖,也早早成家立业,除了嫡长子,其余儿子都是拿出来使唤。倒不是说薄情寡义,而是小儿子宠归宠,但到底不可能和世家大族那样成年还能捡便宜,即便是有“大推恩令”,那也要看家底如何。
与其把本就不厚的家底掏空,倒不如谋个出身,寻个出路。
而江水张氏现在彻底起来,有这门路,岂能不用
“聒噪,拖走!”
坦叔眼皮耷拉着,看也不看张沔,催促着五郎。
“哎。阿公放心,他逃脱不得。”
言罢,将张沔捉了起来,扔到了板车上,车上也有两个恶汉,正攥着馒头和油条狂吃。见张沔上车,冲他点点头,吞咽了油条之后,道:“二郎,咱们今天去咸宁市上工,可是忙的很,冬春这光景,最是劳累。”
“正月里不是都歇着过年么”
抹了一把眼泪,四处打量了一下,却见车上还有一个壮汉,正翻着一双死鱼眼啃着黄馍馍。
“大哥!”
不是张沧是谁
张沧瞄了一眼张沔,终于露出了一个微笑:“来啦老弟!”
果然还是一起死能够缓解一下郁闷,递了一只黄馍馍过去,早特么凉了的黄馍馍一点都不好吃。
但张沔早上起来就被拽走,这时候饿得不行,接过黄馍馍也顾不了那么多,啃了一会儿,抹了抹嘴:“大哥,咱们去咸宁市,是要做甚地工莫不是赶车、卸货”
“就你这身量,还赶车卸货,怕不是被货压死。”
张沧摇摇头,“今天让你去铲粪。”
“甚”
半只黄馍馍卡嘴里,要不是张沧上去就是一巴掌,大概就要呛住。
张沔瞪圆了眼珠子:“铲粪”
“你还真信啊,阿公也没说做甚地工,等到了咸宁市才知道。”
道旁坦叔一脸淡定,冲他们挥挥手:“慢走啊。”
“阿公保重。”
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兄弟二人窝车上跟霜打的茄子一般,几条恶汉倒是快活的不行。五郎还兴冲冲地问张沧:“大郎,等咱们打工结束,一起去西京,怎样你带我去。”
“西京”
“就是长安。”
“五郎,你家不是就在长安么怎么没去过”
“嗨,五岁就离了长安,哪里还记得甚么模样。我家大人正琢磨着退休,混个将军是不成了,顶天的校尉,去长安还不如去京城,说不定还能帮家里寻个好好先生来教书。”
“也不知道这打工要打多久,阿公真是狠心。”
“横竖都没出武汉,怕甚”
五郎倒是宽心,虽说他几岁就离家,但张礼青因为没有再打仗,闲得厉害,倒是经常能请假去看他,于是五郎反倒是听他老子吹了不少牛逼,尤其是当年跟着张德到处浪遏飞舟,简直爽的飞起。
他就听不得这个,寻思着当年张大郎这么威武,现在的张大郎就算不能青出于蓝,怎么地也有三分真传吧,除非张沧不是当年张大郎的种。
小声地嘀咕着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
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
武汉这里的澡堂还是有点特色的,前几年用水还比较艰难,这几年普遍都用上了锅炉。只是锅炉价钱不菲,但凡能用锅炉来开澡堂的,往往都是大型工厂主。
原本都是自用,但因为江南江北人口越来越多,自用之余,也就对社会开放,赚点外快。
凡是劳动力密集的地方,随处可见“汤”或者“池”的招牌,招牌上也有写了澡票价钱或者单次价格的,总之花样不少,仿着武汉公共交通系统的车票来做。
不过正因为澡堂多,也就形成了门类,澡堂文化也应运而生。
南来北往的客商,只要熟悉武汉的,自然而然地就划分了不同的澡堂风格。
比如有的澡堂,极为宽大,用水极多,搓澡工更是忙个不停,这种澡堂,一般都是北人齐聚。
而有的澡堂,装修到位不说,还效仿太皇贴了瓷砖,这年头一看就很“上档次”,还专门给了泡澡的小间或者小池子,这种澡堂,大多都是南人厮混。搓澡工鲜有能在这里赚到大笔外快的,尤其是在广州乡党身上,几乎是半个铜板都挣不到,因为他们可能直接去泡温泉。
“都拿好自己的号牌,系在手腕上。你们是新来的,试用三天!”
“过来领员工服、被褥、毛巾!”
咸宁市的大市场有七八个澡堂,都是官营澡堂,想要进去做搓澡工没点关系还不行,因为进去做搓澡工,只要是正式工,是会拿到江夏县的雇佣双契,上头不但有江夏县令的签印,还有江汉观察使府的盖章。
简而言之,哪怕是一个搓澡工,在这里,那也是有编制的。
上官庭芝扯着嗓门在那里安排着新来的搓澡“实习生”,忽地,看到几张熟悉的面孔,顿时笑骂道:“五郎,你这猢狲,来我这里作甚消遣,滚滚滚……”
“嘿嘿,哥哥莫赶,我这也是过来讨个生活,正月里先忙活忙活,待熟悉了,回转西京也开一家澡堂。”
“你请得起锅炉”
上官庭芝依旧笑着,又看了看五郎身后的人,有两人低着脑袋慢慢地向前挪步,也瞧不出长相,上官庭芝也没仔细打量,依旧跟五郎闲聊,“西京那里水不好,要开澡堂可是不易,还不如去河套。”
“先看看,先看看……”
打着哈哈,五郎嬉皮笑脸混了过去,身后两个少年依旧低着头,终究没有让上官庭芝注意。
太特么丢人了!
张沧长相老成,皮肤偏黑,这光景脸发烫也看不出脸红,倒是张沔,一脸通红,恨不得直接跑路。
只是他到底还是聪明的,知道老阿公不可能放他们一条活路,与其回去跪求母亲帮忙,还不如老老实实混过去。
老阿公可是说了的,此事,他们那老爹是知道的……知道的……知道的……
自家老爹是什么德性,做儿子的还能不清楚
拎了东西去了大通铺找了铺位,大通铺虽然挤,可大概是因为官营的缘故,居然卫生还不错,跟做客舍的大通铺全然不同,那种脏乱差简直能让人吐上三天三夜。
官营宿舍讲究卫生,也是逼不得已,毕竟上头来检查,罚款罚的可不是大通铺的工人,而是管理人员。
层层压迫,自然是逼着老少爷们儿拾掇得干净点,干活勤快点。
“大哥,我现在感觉像是在做梦……你打我一下”
啪。
张沧反手就张沔后脑勺一巴掌,打的很爽,打完之后还看着自己的老弟:“清醒了没”
“要是做梦就好了。”
“……”
张沧也是无语,能让自己这个一向聪明机灵的老弟转而追求“玄学”,可想而知这生活落差了。
“咱们能偷偷地溜回家去么”
“你不怕被阿耶打断腿,你只管去。反正我是不敢。”
张沧看着张沔那怂恿的眼神,还能不知道这小
第四十一章 不在
咸宁市比较出名的澡堂,如果不是玩特色,那大多都是官营的比较出名。
比如靠近蜜饯行就有个大澡堂,往来贩卖果子、坚果、水果、干果的客商队伍,都爱在这里泡汤,除了去去乏,还能互相交流行情。甚至有时候来了大订单,一家吃不下,那就天南海北几十家一起凑份子。
因为丝路畅通,长孙皇后改制图伦碛之后,前去昆仑海收干果的队伍,就不是一两家能吃下的,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赚到钱。
究其原因,还是干果商属于小众,在商业界中,话语权本来就不大。
反而是做水果的,往往都是地方豪强。
因为水果金贵,且相当吃运力、田亩、劳力,所以非地方豪强,不能做大水果生意。比如橙子、桃子,一般都是江南和山东的望族才能操持业务,因为果树一定会侵占一定量的耕地。这年头本来就是指望广种薄收,田亩增减,自然显露出了实力。
所以在咸宁市,蜜饯行内部,等级也很明确,水果商嗓门最大,坚果商地位最低。因为有的坚果商,往往连汉话都说不好,就是活脱脱的蛮夷、胡人。
不过只要脱光了衣服进了澡堂,倒也真是众生平等,各自相安无事。
蜜饯行有两个大澡堂,一个上点档次,除了本地工坊自用之外,对外只招待“大客户”,这个大澡堂叫“长久汤”;另外一个就是随意,掏钱就能进去,叫做“平安池”。
张沧和张沔兄弟二人,就是在“长久汤”当班,汤头是上官庭芝提拔起来的机灵鬼,为人活络,鲜有拿捏底下工人,口碑极好。
实习搓澡工一共有四个班,轮换两替,人手不够就临时加班,除了保底工资之外,就指着业绩说话,一个月下来,比织女肯定是比不上,但差不离也是中等收入。咬咬牙贷款买个江夏房子,独门独院是不成,有个落脚地还是可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