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沧哥这臂膀,好生的粗壮,是个能吃上饭的!”
班头是个中年老汉,羡慕地拍了拍张沧的胳膊,“这是天生地养的好种啊,沧哥几多大可有定亲的小娘”
一看班头的模样,张沧哪里不知道他什么主意,抱着个小木桶,干笑了一声:“有了有了,家里大人说了一门亲事,是个外地的小娘,等攒了钱,正要娶他过门。”
“嘿!可惜了,你怎地不早点来江夏哩!”
班头摇摇头,一脸愁苦,“唉……我家养着条米虫,成日里不是看书就是玩耍,让她嫁人,便是躲起来。要不是府里招募女吏,她得了机缘,老子打死她!”
“……”
这派头,这风范,这气质,张沧一时无语,心想这一地乡风如何,跟地方长官绝对有关系!
他现在就听不得打死谁或者打断谁的腿……听多了肝儿颤。
哗啦!
水花声响起,三号条台上,趴着个身材胖大的汉子,张沔抱着木桶把水浇在背上,一手戴着手套,一手扶着给人搓背。
张二郎看着比张大郎要瘦小些,却也是有一身精肉,发力的时候,腱子肉透着一身暖玉白皮,倒是也显得颇有力量。
吭哧吭哧忙活着,张沔又给冲了一道水,然后给人揉捏按摩起来,手法绝对老道。那胖大汉子舒服的直哼哼,晃了晃手中的号牌,嚷嚷道:“哎哟我的天,哥哥,你这手艺太日娘的痛快啦。我给你包个辛苦钱,受累了哈。”
来了人看了号牌,问那胖子:“老客,包个甚地的”
“我是个穷鬼,包二十文辛苦钱。”
“好嘞。”
跑堂点点头,然后一边走一边扯开嗓门,“甲字二七老客赏钱二十文,当班张二郎多谢老客赏脸,祝老客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搓澡工张二郎满脸通红,喘着气嘿嘿一笑:“下回老哥还来哈。”
“那必须的啊!”
胖子起身又泡了泡,眯瞪了一会儿,然后从池子里爬了出来,跟搓澡工们还打了个招呼,这才离开。
这边几个人正说要让张二郎请客,忽地隔间传来惊呼声:“老客!老客!我的娘,这人没气啦!”
一听这惊呼声,班头连忙冲了过去,身上裹
第四十三章 胃口都不小
整个剑南“采购团”规模不小,除了大牲口之外,还有各种作坊需要用到的零配件,以及各种风力器械,优质粮种、菜种、家禽家畜幼苗。
除此之外,龙昊还要重新雇佣一批江南剑士,这几年武汉街头的流浪剑客少了很多,但是仗剑走天涯的读书人却是多了不少。
有些在科举出仕和务实深造之间摇摆的寒门子弟,大多都愿意出去历练二三年,倒不是说吃饱了没事干,而是外出历练两三年,等于就是刷了个声望。
典型就是西域的吴虎,原本只是过去刷声望,结果刷着刷着,就地当官,拔地而起,绝对是逆袭的典范。
而且朝廷现在用人,很看长孙皇后的口味,长孙皇后现如今不爱用传统士子,底下官僚们自然是看准她的喜好,专门提拔那些在地方甚至是遍地有过实务经验的苗子。
还别说,这种选材路数,有没有稳定朝政不知道,但财政是相当的良好。
中央一应采买的猫腻,只要摊派下去调查,基本就没有不知道的,这些从微末起来的寒门子弟,好不容易抓住一个机会,又怎么可能畏惧区区权贵的恐吓怎么让老板高兴怎么来啊。
于是乎龙昊在江南和江北跑了大半个月,超额完成招募任务,不但剑南有了余力继续搞开发,还捎带给矩州弄了点人力物力,也是结了个善缘。
“风力机器还是要多一些,梯田上修了塘坝,抽水靠唧筒是不太行,踩水车也费力的很。剑南山地多风,风力够用,能抽好几丈的水。”
龙昊吩咐了随从去操办此事,这几天为了采购,很是胡吃海喝了一通,大半个月不是在烂醉,就是在烂醉的路上。
苦不堪言,但再苦也得忍着,虽说他是掏钱的,可现在武汉的机子,真心不是什么买方市场。
“使君,早前听说要开设西南都督府,怎地没了动静”
“不是没动静,而是这西南都督府的位置,现如今放在剑南,就有点不合适。”龙昊左右看了看无人,对几个随从道,“我从先生那里过来,听闻茶马道要广开山岭,怕不是要清一条真正的大道出来。骠国北地虽说山路艰险无比穷困,可这伐山开道的活计,又有甚么不好的”
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因为常年跟诸爨打交道,六诏现在屁颠屁颠到处流窜,跟骠国干了好几回,没有唐朝给的家当,能这么轻松愉快
略作思量,就知道中央政府想要打通的不仅仅是茶马道到天竺的线路,也不是什么拓宽,而是想要碾死骠国,然后打通剑南前往天竺海的道路。
这几年沿途开辟的补给站、屯田所,虽说都是商业性质的,可那些商帮商团,是为了什么来的
不是名贵香料就是名贵木材,什么金银铜矿一个不差,全部标好,还有新开发的翡翠矿,堪堪就在茶马道两侧星罗密布。
原本想着西南边陲穷困潦倒,也没人手开发,但是让剑南汉蛮官僚偷人都大吃一惊的是,蕃地居然下来好几万人马,还特么都嘴里念叨着“太昊天子真伟大”,什么活儿都肯干不说,还什么人都敢砍。
一通搅合,骠国北境直接被打崩,现在骠国零星残党,都是纷纷南下,顺着谷地、河道,前往河口地区。
而河口地区,早特么几年前就发生了政变,整个国家就是傀儡,背后“广交会”的势力压根不会给骠国残兵败将什么机会。
要是没有信号机,大概龙昊也不知道这些行情,但有了信号机,通信效率大大提高,情报纵使有迟滞性,但剑南在半年内拿到南海以及苍龙道的消息,就已经是非常的及时。
龙昊选择这时候前来武汉,也是看准了剑南这时候可以“以小博大”,用少量的精英统治阶层,控制尽可能广大的地区。
威逼利诱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但落实到根本,还是实力。
什么实力开元通宝多不多,手中刀子快不快,麾下小弟猛不猛……这就是实力,这年头的蛮夷,也听不懂什么洛下音关内话,秀一下肌肉,揍几个瘪三,这就完事儿了。
诸爨愿意给唐朝带路,那当真是因为和某些羁縻州王八蛋长官比起来,龙日天吃瓜给钱啊。
从来没有说横着脸用刀拍着瓜,然后还问“你这瓜保熟嘛”。
&n
第四十四章 红口白牙
正月里挂了一阵“剑南风”,咸宁市“长久汤”也随之而热闹不少,一到夜里,泡汤的商帮商队话事人就让人赶着马车前去澡堂子。
自打这里起了院房之后,有好些年没有这么多的大牲口齐聚。上一回还是做牲口市场那会儿,到处在修路,这里就修了圈栏。自从修通蒲圻县的官道之后,原本的牲口市场早就改头换面,二三年时间就把原先的痕迹抹了个干净。
唯有一些弄堂、巷子的名字,还能找到旧日里的过往。诸如“马粪巷子”、“大牛角场”、“骡子弄”、“七个猪倌”……很能说明现在的街市曾经是干什么的。
咸宁市的“骡子弄”原本是交易骡子的场地,有二十几家牲口行在这里立足,但当年的圈栏都是临时性质的,改建之后,自然就没可能让骡子占了人的地脚。
等后来因为大兴土木,修通蒲圻县这条“汉岳弛道”之后,因为交通发达,物流兴旺,自然而然地就汇聚起了天南海北客商们需要的业务。
“大牛角场”里买牛角,“骡子弄”里弄骡子。
这是咸宁市的一句顺口溜,但牛角不是牛角,而是弓箭,装潢上乘的牛角弓就是用来装逼的。如今江南贵族出去浪,一把咸宁市“大牛角场”出品的牛角弓,绝对不丢份。
至于“骡子弄”里的骡子……都是活生生的人,或者说,是模样精致皮肤细嫩的美少年。
骡子是没有后代的,而“骡子弄”里的骡子,也是没有后代的。为了让自己的皮肤细嫩光滑赛过少女,操持特殊皮肉生意的王八蛋们想了不知道多少法子。
在武汉,普通人世界观里的皮肉生意大体上还是非法的,想要拿到官方牌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再一个,即便是拿到了,能不能赚钱还是两说呢。想要让武汉的官僚,能够摆宴从谁家勾栏里请一窝上等婊子过来撑场面,难度系数着实不小。
整个武汉真正有点销路的,还是“螺娘”这种大众快消产品。而“螺娘”是可以钻空子的,因为“螺娘”只在船上,且大多是受扬州都督府或者都水监或者钦定征税司管的,武汉一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骡子弄”里的骡子同样如此,因为官府来查,两个同性之人聊聊天喝喝茶,很合理嘛。
至于抵足而眠啥的……汉昭烈帝跟关张二将不也经常一起睡
当然了,自比汉昭烈帝肯定有问题,那就不比,秉烛夜谈探讨探讨人生,畅想一下未来,不也是很合理很符合科学发展观吗
大雕萌妹什么的,喜欢穿女装……纯属爱好,纯属爱好啊。
这些个借口找是都能找,但也没有做这种营生的档头、东主真的敢跟武汉官府硬顶,大多都是乖乖顺顺地服软。
查的严就关门十天半个月,风头过去了,就再出来拉客;查的不严,那就是爽快认错,死不悔改……
再怎么说,武汉终究不是什么智脑控制的社会,“人治”自然会有灰色地带,武汉和中央朝廷比起来,只是灰的程度低一点。
其中再有什么利益输送,或者什么其它勾当,也难保没有人去铤而走险玩一把大的。
不过因为“骡子弄”的存在,咸宁市的名声在外也更加响亮一些,某些口味独特的欢场老gay,千里万里也要来武汉玩一回……
要不是怕被江汉观察使府抓典型给“严打”了,“骡子弄”一帮人,还真有点想把“骡子弄”做成长安平康坊那般的招牌。
“五哥,可要叫几只‘骡子’过来耍耍”
“长久汤”的单间内,隔着围栏,有个成都来的年轻客商探着头,诡秘地笑问龙昊。
“老子不好这口。”
脸上盖着毛巾,整个人躺在泡澡桶里的龙昊回了一声,然后缓缓地把脸上的毛巾拿了下来,双眼因为醉酒变得通红,不过眼神清明,显然没有喝醉过去。
“这光景要玩女的,那就只能找半掩门的。五哥可要点一个俺认识几个少妇,甚懂风情,个中滋味,妙不可言啊……”
“你看我现在这个模样,像是到了榻上能硬得起来的吗”
龙日天翻了个白眼,忽地从泡澡桶旁边的架子上,拿了一只红布包过来,然后对隔壁的年轻人说道,“这等成色,成都能吃下”
噗通一声,那红布包被扔到了隔壁泡澡桶里,这成都来的小哥一愣,然后捏着鼻子沉到水里,把红布包捞了上来。
打开一看,里头各有金银铜三个豆子,哪怕是银铜豆子,也是闪亮无比,显然还没有被氧化。
“五哥有多少”
“问个屁,先生说你们卓氏在成都很有实力,你管老子有多少难不成老子有一座金山,你们也能吃下”
作为一方大佬,虽然含金量低了些,但龙日天也的确算是个大佬。大佬们出来
第四十五章 人杰
“这小子。”
翻了翻手中的报告,张德笑得有点鸡贼。
见他这模样,正在归档文件的崔珏好奇问道:“甚地事体”
“是龙昊。”
老张抬头看着崔珏,“眼下他能伸手的矿山,大多都被瓜分了个干净,再无余力增产扩产。这小子倒好,跟成都卓氏吹了个大牛,别人只当他实力雄厚,准备从蜀地迁徙人口入滇。”
“迁徙人口这须益州都督府及地方州县配合才行吧。”
其实何止都督府和地方州县政府,没有朝廷省部批复,半个人都不能动。私底下小打小闹搞一搞,朝廷睁一眼闭一眼也无妨,想要搞大,除非是长安、武汉、苏州等等超级城市。
人口是根本中的根本,受限于土地开发的缘故,帝国自秦汉开始,一直都是以城市为依托,耕地为根本。乡村级单位被放弃,既有垂直统治的高昂成本原因在,也受限于社会的缓慢发展。
生产力不提高,就别想轻松地改造大自然。
所以帝国边疆区的州县人口,轻易不能动,因为这是帝国核心区和蛮夷生存区的缓冲地带,一旦人口出现轻微的衰退,就会打破平衡。
汉匈战争能够以汉朝全面胜出为结局,就是因为边疆区的总人口总耕地数量极大增加,再配合毫无底线的后勤,耗尽两代人的积累,才一波带走。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能够在这样的种族争霸中全面胜出,这也是汉朝之后历朝历代都照着汉朝模式去修修改改。
连人才选拔制度,杨坚推动的“科举制”,也不过是汉朝一堆木椟中的故智。只是汉朝是的技术条件、社会环境,并不足以支撑“科举制”,加上后汉豪强全面做大,世家彻底把控上升渠道,阶层固化的社会环境中,指望统治阶级自己打破制度,无异于痴人说梦。
隋文帝愿意推动“科举”,且后继者也跟着推动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隋文帝之后的皇帝,或多或少,都他妈是“篡位”。
巩固自身实力也好,缓和社会矛盾也罢,“科举”并非是“duang”的一下就出现,前面的一二三百年,不过是漫长的摸索期,只是到了隋唐交替,它终于成熟,且后继者一个个都因为屁股问题,不得不这样搞。
有序制度之下,稳定压倒一切。遴选人才也好,迁徙人口也罢,往往都是帝国高层牵头的大政策大动作。
“迁民实边”鲜有自发性质的,几乎全都是政府发动的行为。
从全局考虑,帝国是不可能轻易地动摇边疆区人口比例。所以,如果不是甜头给政府给到足,让中央到地方的朝野大佬都认为这种收益远远压倒风险,一般是不会成功的。
而现在龙昊给卓氏画了饼,卓氏又跑去给都督府和地方州县画饼,随后成都带着一帮蜀地小弟再去朝廷画饼……
实际上,只要认真调查,就会发现龙昊画得饼有点大,不是他现在能够做出来的饼。但问题就出在饼上,“剑南金”“剑南银”“剑南铜”三个硬通货,分别以入贡、榷场互市、通商贸易的形式,进入到了中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