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这年头蜀地之人酷爱吃甜食,尤其是上层社会,蜂蜜、白糖极为流行。武汉的蜜饯更是风靡全境,跟后世整个颠倒过来。
毕竟说到底,“甜食”跟经济实力直接挂钩,越是精致越是富裕,越是甜食种类丰富;与其相反,江湖气越来越浓重越来越大众化,甜食消耗就供应不上,再者江湖气需要的也不是甜食,而是发汗而是热闹。
张沧和张沔各自骑了一匹马,旁边有两个光头,也是骑着大马。马儿品种还不错,神骏谈不上,但绝对是好马,比张家兄弟二人的“白沙马”要强得多。
一路行来,快到麻城县的路都算太平,只是因为在黄冈那里耽搁了时间,消磨着走,结果天居然黑了。
张沧心中暗道:入春的天,还是暗得快。
不过他更加在意的是,“把舵”是哥老江湖,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季节的昼夜变化,于是内心又警惕了不少。
实际上不仅仅是他,暗中护着张沧和张沔二人的亲随,也是发现有点苗头不对。
几个老汉缩在车厢里一动不动,互相对视一眼,前方就是个坡地大弯,看不见有什么东西在那里。
真要是有强人,也就是这一下了。
再过去,就是麻城县的大道,直通举水津渡。
这地方邪性的很,千几百年都是古战场,厮杀了不知道多少回。隋末大战的时候,从这里流窜到大别山的骄兵悍将不知道多少,后来大多都死在这里,每年道上的后起之秀,来大别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举水旁边挖老前辈们的坟头。
骄兵悍将死得多,但搂的钱财也不少,随葬的兵器、钱财、衣物……都值钱的很。
平定江淮的时候,唐军也有专门干这种勾当的“摸金校尉”,捞了也有二三十万贯,一次就填平了亏空,可想而知这地界有多么邪乎。
“这西路不如东路好走,东路有六七个集市,秃驴最喜欢去化缘。这光景不走……嘿嘿。”
有个老汉压低了声音,跟旁边的人如是说道。
“无妨,这地界也塞不下多少人,真要是百几十人的规模,黄冈县和麻城县的县令还要脖子上脑袋吗”
“少待若有变化,杀人抢马。”
“放心。”
几个老汉盯着的都是骑马光头,这年头,普通强人不敢招惹僧道的缘故,就是因为僧道本身就是“强人”。
那些半匪半民的,往往要租种上田,只能问僧道来租;那些职业劫匪的,往往不少老前辈已经成了光头或者牛鼻子……总之,不好惹。
更何况如今僧道都出了强人,甭管是不是一个流派的,招牌在那里。一个玄奘**师,一个“黄冠子”真人,谁敢作妖
不过几个老汉却并不知道,此刻看似正在看风景的大郎君,一手握着缰绳,一手却已经摸向了开山刀的刀把。
哒哒哒哒……
车马队继续逶迤向前,到了岭间谷弯,忽地听到一声啸叫,大概是骨哨之类的玩意儿,不多时,前头就传来动静:“有强人!”
“哈哈哈哈……善哉善哉,诸位,小僧长居‘大别寺’,今日庙里缺了香油,特来化缘,还望诸位赏脸则个,莫要见怪。”
又道了一声“阿弥陀佛”之类的玩意儿,有个胖大和尚骑着一匹大马,迳自从前头冲了过来,左右有十几二十骑,还有几十个模样奇怪家伙各一的喽啰,居然就把坡地给占了。
同行的僧道见状,有实力立刻借助车马抵抗,什么刀枪棍棒一股脑儿都拿了起来。十几二十把兵器
,倒也不怕什么。
不过这些僧道还没反应过来,就见鸡飞狗跳,原来同行之人中,居然有“内鬼”。
噗!
前头还闹着动静,这边张沧当场抽刀,反手就削掉了一个骑马和尚的脑袋:“老二!”
噗!
手弩抵近了另外一个双目圆瞪的光头,精钢弩箭直接扎爆眼球,一声惨叫,血水飙射出去一尺多。张沔力气小,没有上前补刀,不过张沧摸出一枚匕首,反手一甩,直接射断喉头,两个光头当场毙命!
从动手到结束,堪称电光火石,两兄弟的反应让车厢中的几个老汉都是目瞪口呆,怀里的兵器还抱着呢,结果就完事儿了。
前方胖大和尚还没注意发生了什么,毕竟有车马遮掩,这一路的僧道,
第五十二章 好手艺
唐军一般一个伍的士卒,配合“武罡车”,弓箭管够的情况下,还真不怕什么骑兵袭扰。除非是具装甲骑组团冲锋,否则轻骑对上唐军步卒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唐军序列从来不是简单粗暴的轻步兵,混合兵种配合是基本操作,长短兵器十分普遍。
所以但凡退役的唐军正兵,往往都有携带弓箭的习惯,只因唐军每每出战,正兵先锋往往都是百分之百的弓箭装备率。
此时劫道的大和尚看到张沧大发神威,却只能远远地嚷嚷,不是说他怕了张沧的武力值,而是怕了蜀地来的五个唐军老卒。
遇上这种老兵,除非是不要钱地射箭,或者重骑兵冲过去轮死他们,否则无解。
再说了,谁特么能想到有人出来行走江湖带两大袋子箭矢的这不是神经病么。
偏偏张沧打算走黄州这条路的时候,就小心谨慎,祖传的惜命。别说他老子,他祖父张公义当年带人在太湖水面讨生活,那也是天大地大小命最大。
再说了,老阿公何坦之就是这么教的。
此时张沧也看出来对方骑虎难下,忌惮这边猫着五个老兵的同时,自加阵营里面叫叫喳喳准备一拥而上的废柴喽啰挺多。
做老大的有见识又怎样小弟们都是笨蛋,逼着老大赶紧发威,有时候还真是头皮发麻。
可要是不发威,往后怎么带小弟
“俺是山的‘宝龟如来’,从来都是求财不求命,今日你杀俺四个兄弟,报上名来!”
“甚么猪狗,也称‘如来’”
张沧冷笑一声,牛角弓拉满,“嘭”的一声,又是一箭劲射。这回应看得“卓一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见过暴躁老哥的,但没见过这么暴躁的。
人家只是说“报上名来”啊,你特么就射他!
不过刚才他丢人丢到家,也不好意思再开口,几个家中老伯伯护着他,就躲在大车后面。
此时因为有张沧等人的反抗,同行的僧道也终于缓了过来,依次靠着大车、车厢、牲口,握着兵器准备反杀。
这种时候就是一股气,有人领头就不愁这股气散了。
而张沧此时就是领头之人,手段可能潮了点,做不到抬手就射死一人的神射水准,但连续干挺几个劫匪,也足够让众人服气。
对面“宝龟如来”也没想到张沧这么“暴躁”,二话不说就是劲射,气的暴跳同时,心中也是焦急:日娘咧,俺怎地遇上这等歹命物事,今日还是开溜算逑!
还没开口说“风紧扯呼”,就见张沧策马出列,喝道:“老少弟兄,同走江湖一条路,谁敢随某诛杀此贼——”
说话间,手中的牛角弓一扔,张沔随后接着,一把长兵器又递了过去。
同行众人不是没有老江湖,一口胆气尚在,正待有人跳出来呼应,却被一帮光头抢了先。
几个和尚咬牙切齿,跳出来吼道:“那贼人败坏我佛门名声,今日愿随壮士斩妖除魔!”
“怕个甚地,横竖不过是几十条丧家犬,斩死它们——”
缩在车后的“卓一航”目瞪口呆,然后看了看亲卫:“伯伯,我等可要一起上”
老兵点点头,不上也不是不可以,但太丢人了,他们是蜀地口音,同行的人只要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他们是成都卓氏来的。
真要是传扬出去,卓氏根本别想在江淮地界抬头。
这时候张沧跳出来,也是把人逼得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上。
“老二!”
“接着!”
张沧将长柄兵器横在马背上,抬手接住张沔扔过来的飞梭,双脚一点马肚子,胯下马儿虽然不是神骏,但跑起来也就够了。
弛道就是一个好,冲起来不用担心绊马,速度略微起来,不等“宝龟如来”反应,张沧手中飞梭猛地一甩。
这手艺江东渔民人人都会,玩得好的极多,但大多年岁都在三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还用飞梭扎鱼的,已经很少很少。随着捕鱼工具的提升,哪怕钓鱼也比扎鱼效率高,这种极为耗费体力的活计,最终只能用在捕鲸叉上,而人力捕鲸叉也越来越少人用,更多是用船用大弩,弩炮扎穿鲸鱼的效率,也比人力捕鲸叉强多了。
第五十三章 送财童子2.0
麻城县令姓电,“劝课农桑”的本事差了点,但缉拿盗贼的本领,倒是不差。毕竟他原先是在河东做个县尉,由王中的介绍,这才攀上了一条门路,几经周转,跨越了体制门槛,成了一方“百里侯”。
虽说张沧一行人碰上了山贼,但实际上麻城县这几年的“匪患”属于低潮期,电县令之前几个县令,那会子才是真正头疼。
武汉“严打”,诸州响应,也是因为“匪患”实在是太过厉害。
几经查验,又有黄州同行僧道作保,加上几个“乡贤”也在队伍中受了张沧的“救命之恩”,就算不是救命,保财肯定是有的,所以电县令略作调查,就给张沧发放了嘉奖。
要不是张沧赶着去洛阳搓澡,电县令还打算让张沧做个捕快班头,正好拿来剿匪捕盗。
人各有志,电县令见张壮士心想京城,也就没有阻拦别人前程。
只是临行之前,张沧还是多了一句嘴,说是此行队伍原本早该抵达麻城县,却不想还是差了点时辰。
不是张沧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在是这事情蹊跷的很,车马队“把舵”要是没问题,他张大郎敢把脑袋摘下来给人玩。
只是在队伍中,张沧不方便说话,起这种怀疑的人,又不是只有张沧一人,凡是有点见识的,大概都猜测,可能“把舵”和“宝龟如来”有勾当。在那个弯口,要是“宝龟如来”洗劫了队伍,赚了钱只要分一笔给“把舵”,谁还能知道
张沧杀了“宝龟如来”,这事儿就算是点到为止,“把舵”的破绽,大概就是没有了。
然而这种想法只是江湖人的一厢情愿,张沧又不是真的江湖男女,他是江汉观察使的儿子,天下各行各业,兴许大多数都讲道理,但有一个地方,就不是讲道理的。
这个地方,叫做官场。
宰了“宝龟如来”,在江湖人看来,这“把舵”就没了把柄,没证据就不必追究下去。
但电县令想要发财,完全可以通过调查案子为借口,把一个车马队“把舵”榨干,完全不是个事儿。
一个能在武汉地面上行走的“把舵”,家底不会太差,扔什么犄角旮旯,称作豪强都不过分。
有道是“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混这个行当,好人不是没有,但没有善人。
让张沧“以身犯险”,一个怀疑,就足够了。至于电县令怎么吃喝“把舵”,关他张沧屁事。
待送别张壮士通关前往淮河之后,电县令的幕僚有些好奇问自家老板:“学生心生不解,明府何故对那糙汉如此礼遇”
电县令笑了笑,一脸的高深莫测,拂须道:“临危不惧、临阵不乱……此非寻常人也。”
言罢,他又道:“临行之前,还送某一笔浮财,本县又何必自持身份如此送财童子,自当厚待。”
“浮财”
“此次‘宝龟如来’下山,若非那队伍中有内应,岂能这般巧合想要让整支车马队不紧不慢恰如其分到了那地界,若非领头之人,谁能做到”
除了张沧,电县令还见了队伍中的其余众人,有些是黄冈县的“乡贤”,见了电县令还能打个招呼,略作了解,就知道他们也怀疑是“把舵”出了问题。
至于黄州本地僧道们,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把贼窝一锅端了。毕竟,“宝龟如来”这一次的目标,其实就是黄州的僧道。
能操持僧道业务,自然不会太蠢,事后冷静下来稍微想想,就琢磨出来味道,见了电县令固然不敢随便扯淡,但也不停地暗示,这事儿保不齐就是有内鬼。
汇总了信息,电县令自然能有判断,而早早给电县令送“富贵”的张沧,自然就是送财童子了。
一路上,“把舵”倒是更加沉稳,对同行众人也更加呵护有加,只是队伍到了淮河,就要各走各的。毕竟,最糟糕的路段,已经过去。
过了淮河,就算是太平地界,至少这年头算是太平地界。
整个汝水流域,都算是富裕之地,豫州诸县基本不见贫苦,究其原因,跟洛阳也有点关系。
京城造就的“环京城贫
第五十四章 吃鸡
新息县神得很,因为只要有郡县记载的典籍,最早也早不过它。有“县”这个行政层级概念以来,它是头一个,反正文史角度来看,它就是第一个县。
毗邻淮水,坐镇豫州,是个英雄豪杰杀来杀去又到处感慨的地界。
楚霸王在这里吃过面,马伏波在这里喝过粥,总之……好地方。
不说英雄,只说千几百年流传的美人,这新息县也出过有名的“息夫人”。黄陂县的铁杖庙旁边有一座桃花庙,拜祭的女神就是“桃花夫人”。
这个“桃花夫人”,就是“息夫人”息妫。
说起来老张非法穿越之前,有个工友是从某个煤炭集团转岗过来,原先负责过的一个下属煤矿,就是在息县,也就是贞观朝的新息县。
工友老家就在息县,所以每次从平台上回家,都会带不少好吃的,其中鹌鹑、皮蛋、羊肉着实不错,尤其是鹌鹑,有好几种做法,让老张这种嘴刁的贱狗也赞叹不绝。
“嘿,原来‘桃花夫人’是这地界的”
手里捧着一只肥鸡,张沧一边撕扯一边喝着本地的桃花酿,一种用桃花来提香的黄酒。
此刻,张氏兄弟二人正站在“桃花庙”前看风景,这地界角度不差,西边有座山,大概是大别山的余脉;南边有条河,就是淮河;东边阡陌交通良田成片,数也数不清的农作物一直连绵到慎水,时不时就能看到河面上有渔夫在那里甩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