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同样是多山,为什么大别山区的匪患为持续一两千年因为大别山区穷苦固然是穷苦的,但那时跟北面中原和江对岸的两个大湖平原相比,跟别的地方比,大别山区的粮食产出并不算低,加上山区余脉地区,往往都有河口冲积平原,粮食产量普遍亩产三石左右。

    所以哪怕上溯千几百年,这里人口都不算少,秦末、汉末能成为兵源地之一,正是因为蓄纳的总人口数量相当可观。

    于是当太平时节,匪患被压制的情况下,当江淮地区出现了一个劳力需求缺口,这些原本应该种完地就上工做一票无本买卖的老少爷们儿,也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力。

    无本买卖固然爽,可一旦遭遇张沧这种比悍匪还悍的过路英豪,那买卖只能去阴间做啦。

    “这些个罗山县的,居然是和钟山县的一起。钟山县到这里很快吗”

    申州修路这个事情,张沔是知道的,但他也吃不准钟山县是不是修路去了罗山县,这事儿原本就是魏徵在管,武汉那里并没有追踪各地的基建情况。

    “北上申州的官道却有修通,只是钟山县离申州治所还有一段路,会不会往东修……不好说。”

    修路绝非工程问题,还涉及到官场资源再分配。

    为什么杜如晦为“总统”之后,行中书省这个单位会很快落实因为上头有政治需要,下头有经济需求。

    一州一县的管理不足以支撑现在的经济发展,打破现有格局,是当时有前瞻性顶级官僚的共识。

    但想要贯彻这种共识,靠同僚之间的沟通那就是个屁,没有统一的且共同服帖的权力机构来大包大揽,有识之士能先自己咬个遍体鳞伤。

    典型就是江汉观察使府,没有张德之前,汉阳人巴不得江对岸的江夏老乡全部死光光;而江夏人则诅咒汉阳土鳖全部食物中毒,中毒后还不能马上死




第五十八章 时来
    豫州全境的综合实力对比,是典型的北强南弱,究其原因,就是治所郾城县恰好卡在交通要道上。

    过了颖水就是临颍县,许州自来就是中原核心的重要支撑。而且许昌还做过都城,辖内县、寨都是上等,地盘不大,人口却是众多。过了许州,那就是京畿重地,迁都之后,因为形成了环洛阳无人区,许州就成了接收京城“移民”的重要之地。

    几年下来,凭借庞大的人口,郾城本就发达的水陆运输,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载。要说豫州刺史府半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缓解通勤压力也好,平衡州内资源分布也罢,“豫南物流”的成立,是整个豫州甚至临近数州都乐意见到的事情。

    只是谁来起头,一直没有机会和合理的理由。

    道王李元庆现在攥着一首《悯农》,他现在觉得给武汉张大郎一条财路,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再说了,张大郎多会做人“豫南物流”的总股份比例,道王王府占了三成多,其余各县县令及沿途站、寨、栅等低级官僚都有肉吃,汝水至沱口这一路所有津口、渡口、关卡的小喽啰也有汤喝。

    一套组合拳下来,滴水不漏。

    便是汝水上行走的纤夫、脚力、苦力,基本上也能保证一年到头能有三分之二时间都有活干。

    因为“豫南物流”已经拿下了豫州、光州、申州的运粮活计,听说张沧干死“宝龟如来”的地方大豪,大多家中都有“粮长”。此时中原、江淮、江南的“粮长”还是雨哦赚头的,愿意把这活计交给“豫南物流”,有结个善缘的意思,也未尝没有降低风险的想法。

    除此之外,张沧跟黄州僧道居然也有交情……

    沿途僧道的产业并不少,黄州的光头们跑来豫州,跟同行们这么一通夸,豫州的光头们也愿意把存粮交给“豫南物流”来分销发卖。

    原本他们是要自己在本地出脱,赚头实在是少得可怜。

    但是集中给“豫南物流”之后,这钱收拢起来就不是什么鸡零狗碎,绝对省时省力。

    这些杂七八杂的东西加起来,整个“豫南物流”等于是“一夜之间”成了个“庞然大物”。

    可能缺少点根基,但至少只要道王李元庆没作死,豫州现在各个县的县令没心理变态吃相难看搞内讧,“豫南物流”在淮水以北站稳脚跟不成问题。

    至少从江淮入京的渠道中,“豫南物流”就成了一个大家都在呵护的“坐地户”。

    哪怕这个“坐地户”其实是外来户一手创立的。

    眼见着搓澡张大郎猛地就从搓澡工变成一方“豪强”,论江湖地位,怎么地也不是跟卓家小少爷论,而是跟他老子卓洪炉一个“辈分”。

    这让卓一航很受伤,哪怕揣着几万贯问张沧买了股份,也突然觉得,能让张大郎心心念念的搓澡事业,莫不是比眼下的“豫南物流”还要有搞头

    心中这般想着,也就有了计较,连忙让人返转了一趟武汉,跟老爹卓洪炉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通。

    卓老汉收到消息,只觉得儿子是不是被人绑票了,居然胡言乱语到这个地步。然而卓家老兵过来把事情说的更加通透,卓洪炉听了顿时哈哈大笑:“老夫一世投资,止今日名震天下矣。”

    果不其然,卓洪炉收到消息的当晚,就卓氏把精干人员派遣到豫州去帮忙。倒不是说要如何,只是豫州地面有梳理物流行的管理人才并不多。再者,“豫南物流”草创,需要的不仅仅是物流行管理人才,其它一应采买、谈判、公关等等人才都是稀缺。

    光靠豫州官场来帮扶,那是远远不够的,而吸引外力进入,又不符合豫州刺史府的利益。

    恰好“豫南物流”中又有成都卓氏小少爷卓一航的份子,这事儿吧……都是缘分。

    于是



第五十九章 当年心情
    武汉,忙着加班的张德难得又吃了一回家宴,原本也没多想,忽然发现好久没见着两个儿子,有些奇怪地问早早吃好,坐在门口抱着张辽的坦叔:“老叔,大郎二郎怎地恁久不见消息的”

    “哦,前头曹夫子说要一支狼毫笔,宣州的黄狼最好,跟着张礼青家的老儿去了一趟宣州。”

    坦叔很是淡定地回了一句,“怎么郎君是要叫他们回转那少待我去五郎走一遭宣州。”

    “既是游历,就由得他们去吧。”

    老张心中还奇怪,之前不是说去了黄州吗怎么又去宣州了不过想想两个半大孩子,能出什么事情,之前在咸宁市吃苦,不也好好的吗

    几个女郎都竖起耳朵在听着坦叔和张德说话,尤其是白洁,吃饭时候本就喜欢低着头,这光景头压的更低了。

    一旁郑琬有些奇怪:“三娘,这春笋煎蛋,你不是最爱吃么怎地,是没胃口么”

    白洁硬生生挤出一个微笑:“这几日有些不适,不知是不是受了春寒。”

    对过阿奴正胡吃海喝,手里攥着一只大猪肘,啃得一脸油水,老张隔着一张桌子都快吐了。阿奴还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问:“三娘,你做的那几个肚兜真是好卖,隆庆宫的人买了好些过去,下回再绣个甚么诗上去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如何”

    “甚地《凤求凰》”

    老张喝了一口小酒,随口一问。

    “长安城这光景流行绣了诗文的小衣,之前隆庆宫做了一批肚兜儿出来,卖得甚好。”

    阿奴大大咧咧地说着,白洁却是吓了一跳,连坦叔腿上坐着的张辽都感觉到了老阿公的不自在。

    拔了一根坦叔的胡须,坦叔一副假寐的模样,见张德没什么变化,这才放心。

    “衣食住行,不弄些花样出来,总是难做。”

    老张不以为意,随口说了一句,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等吃开了饭,白洁才通过抱着张幽打掩护,到了坦叔跟前,小声询问:“老叔,二郎如何了”

    “一切安好,无甚大事。”

    原本想实话实说的,可一想白洁这性子,坦叔还是打算隐瞒了吧。这一惊一乍的,别说白三娘子扛不住,他这把老骨头差点也没撑住。

    何坦之对张德是“恨铁不成钢”,有点无语的心思。可到了张沧和张沔,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兄弟二人仿佛不懂留有余地一般,什么都是一波莽上去。原本他还想去提点一二,结果发现豫州刺史府的人都出动了,于是就灭了这个念头。

    能和豫州刺史府打交道,还能如鱼得水,莽夫可玩不转。

    真要是斩杀匪盗的江湖好汉,到了官府地头,要么是纳头便拜,要么是“爷爷生在天地间”,跟张沧这种相当成熟的套路,根本不挨着。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

    还能怎样呢,他到底是一把老骨头,再让他闯荡江湖,怕不是嗝屁在外边儿。

    张辽是个淘气鬼,又偷偷地揪了一下坦叔的胡须,然后笑得跟狐狸也似,撒丫子四处跑。

    “猢狲!老夫就这几根胡子,你怎地还揪了恁多去!”

    坦叔作势要追他,张辽跑得更快,一边跑一边吐舌头,“阿公说要买金箍棒的……不守信,不守信!”

    “罢罢罢,走走走,这就去买,是自己走路还是让老夫来背啊”

    “自己走。”

    张辽一听要带他去买金箍棒,顿时大喜,竟是过来扶着坦叔的手,很有性子地等坦叔站起身来,“老阿公,李叔家里有个猴儿面具,听说是天底下第一块美猴王,有甚么法子,可从他那里讨来”

    “你去他家里玩耍,踩烂了两个花瓶,还好意思问你李

    叔要猴儿面具”

    “阿娘那边我要了一匹小马驹,是黑风骝的儿子,可能换来”

    “好好的宝马,换甚么玩具”

    “天底下第一个猴儿面具,将来一定是稀世珍宝。宝马年年有,面具却就这一块,还是美猴王的。阿公不听《七大圣演义》的么我要是有这么一块面具,那些喜欢听书的……摸一摸,都收他们几颗糖。”

    笃!

    坦叔实在是没忍住,给张辽脑袋上来了个脑瓜崩。

    捂着脑袋的张辽顿时叫道:“阿公作甚打我”

    “你



第六十章 不行
    贞观二十五年的许州刺史是蒋王李恽,因为离得豫州近,加上道王李元庆常年不在州治所汝阳,而是呆在离京畿更近一些的郾城。这就让蒋王李恽时常跑去沱口串门,找十六王叔玩耍。

    原因说穿了就有点尴尬,李恽酷爱奇技淫巧,对于各种精致家具、美丽服装特别喜欢,而且一度因为洛阳城发售最新款的袍服,会专门“微服私访”京城,屡次被他老爹逮住狂骂。

    许州录事参军换了几任,主要工作就是“陛下,蒋王不在家”,“陛下,蒋王又跑了”,“陛下,蒋王可能造反”……

    然而蒋王殿下也很冤枉,本王寻思着就想买套最新款的服装,这也碍着谁了

    到后来实在是没办法,那就不往京城跑吧,去豫州,去沱口。三水汇聚之地,五道交接之所,这地界往来客商奇多,一些奇葩“吴服”在这里随处可见,至于“楚服”更是花样繁多,蒋王殿下也无所谓这些衣服不合贵族礼制,穿上蓝色t恤就敢招摇过市。

    赖上十六王叔李元庆的重要因素,是李元庆的王妃戴氏是戴胄的女儿。而戴胄跟张公谨、张德这老小两条公狗的关系又是密切,老张在戴胄坟头,喊一声“老领导”肯定没错。

    老张又不是不讲究的人,戴胄女儿嫁给李元庆之后,日子相当舒服,盖因戴氏有不少嫁妆,是以物业的形式分布各地。

    比如李元庆每年去长安见自己亲妈刘婕妤,他的旧王宅相当不上档次,东城大部分好地界,怎么轮也轮不到他。好在王妃戴氏给力,在隆庆坊内有一套三居室不说,离得隆庆坊不远,还有一个套院,假山流水一应俱全,在长安城,也算是第一流的物业。

    而这份物业,光靠王妃戴氏自己可没本事拿下来,这是当年张公谨和琅琊公主出的力,张德也就是随手掏了点钱,然后派出了工程队。

    也就是那会儿,李元庆才算是跟张德有了交情,只是不那么深,后来前往南方做了几天都督,见到了十二姐安平公主,这才是真正上了贼船。

    因为李元庆抱过张沧,然后李芷儿告诉他:这是你外甥。

    当时吓得李元庆差点把张沧扔太湖里……

    所以说,当听说武汉张大郎各种“神异”,一路大发神威还在豫州立下事业,豫州刺史道王李元庆那是真不敢去见他。

    隔壁许州大侄子蒋王说来找他玩,他屁颠屁颠就去了,比什么时候都勤快。

    “十六叔,怎地愁眉苦脸的听说豫州来了个大豪,甚是有钱,不若做上一场杀杀猪也好。”

    “不行!”

    “嗯”

    “嗯……本王的意思,是……那甚么大豪,都是假的。本王早就差人查探,不过是胡吹的楚地蛮子,有个万贯小钱就胡吹大气,其实是个穷鬼。寻这穷鬼,还不如去京城买两块地呢。”

    “既是穷鬼,就不去寻他。”

    蒋王嘴上这般说着,眼珠子却是一转,心中暗道:我信了你的鬼,定是十六叔想要吃独食,听说那蛮子带着人去了临颍,正好去临颍截他,到时候……治他一个不敬皇室的罪过,还不是随便勾勾就有了开销

    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却见道王李元庆还是一脸的郁闷,于是转念一想:若是十六叔当真吃了独食得手,定是开心,怎地这幅模样

    一时间,蒋王又有些小心谨慎起来,这年头,亲王也不敢太过嚣张啊。想他那个江王叔,这光景都不知道死哪里去了,只听说吃了大苦头,到底是什么苦头,长安、洛阳也没有个定论。

    “本王是真不让你去寻他,你若是去寻他,便是得罪数州官吏乡绅,到时候联合参你一本,你怕是到了洛阳宫,不死也要剥层皮。”

    见李恽一副心心念念的模样,李元庆跟着小狗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哪里不知道这王八蛋的想法,当时就拆穿了李恽的念头。

    “哈……十六叔说笑,说笑了啊。”

    被拆穿想法的李恽也没有不好意思,反而小声问李元庆,“十六叔,这是甚地来头”

    “楚地蛮子,姓张。”

     




第六十一章 俱静
    “大哥,这一纲是给现钱”

    “是满纲还是小纲”
1...746747748749750...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