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第八章 今时温二
“二郎,就这般由着七娘出去”
作为太皇十八女,千金公主也是个不受宠的,她比九江公主日子还要难过。别家公主至少还能有个体面,她在温氏,跟寻常家庭的女子嫁入豪门差不多。
之所以这样,多重原因造成的。
母族不显甚至是低贱,这是主要原因,李渊也不喜欢她。因为她是李渊游泳之后,跟旁边擦拭身子宫婢来了一发“解乏炮”的产物。基本上就是天然作为“和亲”材料来使用,不管李渊还是李世民,都是不会多看一眼。
若非温彦博死得早,按照正常发展,她很大概率是要被用来拉拢逐渐衰退的武勋家庭。只是万幸,当时温彦博死了,李董又很看重老温,就给了一份大礼。
祁县这个地方的世族势力,就是这样被绑架到李皇帝战车上的。
整个北都太原,当时迅速内部分裂,太原王氏和太原温氏,现如今就是两个巨头。
王氏是在“纵容”中打压,而温氏则是在“打压”中纵容。
此消彼长,地方土鳖们自然会用脚投票。
千金公主算是个“图腾”也是的东西,人在旌善坊中,就是温氏用来装点门面的物件儿。
地位在温氏不够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作为太皇的女儿,天然被她那个皇帝哥哥看轻,哪个长公主日子过得不舒服,想要有兄弟撑腰,那也得有价值被称呼为长公主。
长公主,在贞观朝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混的,那是“王”。
像琅琊公主要是受了张公谨的气,李世民肯定为他出头,因为琅琊公主自己就能开府,手中还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私兵,合理合法不说,战斗力还不错。
倘若哪天又出现什么“之变”,琅琊公主府手中的三百私兵,说不定就直接改变了局势。
须知道,贞观朝发展到现在,能开府的那些王八蛋,真心不缺罐头。而琅琊公主因为跟张德的关系,手中握着最少一百套高档货。
同样是姊妹,差距就是这么大,千金公主要是受了气,大概率是反过来被皇后呵斥一句“恪守孝道”。
为何
因为温彦博死了,袭爵温彦博爵位的长子温振也死了,温氏现在最大的就是温挺温二郎。你连温氏最后“孤苦伶仃”的丈夫都伺候不好,要你何用
所以在温氏宗谱上,千金公主嫁入温氏,记录的可不是什么“尚公主”,而是“娶公主”。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反正皇帝也没办法翻温氏宗谱。
种种原因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千金公主对于丈夫温挺,可以说是相当的温顺,半点公主脾气也没有。
但要说她是个良善好人,那又是错得离谱,她那原本低贱的母族,这几年也是混了几个将仕郎、登仕郎出来,还有荥阳、洛阳等几个富庶之地的房产物业,还有一个不算大的物流行,一个相对比较低贱的“打行”。
她“关心”七娘的原因,绝非是因为这是自己生的女儿。而是想要看看,为何让丈夫这样行极尽下贱的事。
“所谓‘父债子偿’,当年大人郁郁而终,张氏可谓‘功不可没’啊。”
话说到这个份上,要说没有怨念,那简直太过虚假。
更何况,温挺这辈子最意气风发的一段时间,就是他爹温彦博上位“中书令”,当年他可以说是风光一时。
然而最风光的少年时代,却被张德、程处弼一干杂碎强逼着买了几百斤“凯旋白糖”……还有“太子冰糖”。
 
第九章 不顺
嘎吱嘎吱嘎吱……
糟糕的乡间土路并不适合四轮马车行驶,温五坐在车前赶车的时候,全程面无表情,一副不喜不悲的模样。
他都没闹明白,怎么就……怎么就找着了呢
七姑娘去洗个手,难不成还下河摸了鱼不成那张大郎还真就冒出来了。
嘿,这运气。
这一刻的温五,内心是快乐的,他寻思着到时候去“女儿国”给人赎身,怎么地也能优惠优惠。说不定张大郎一高兴,白送也未可知啊。
至于车厢内,此时温七娘满脸通红,她到底也是公主生的,论起来,张沧还要叫她一声表妹呢。
板着一张死鱼脸,张大郎内心很不痛快,从江阴出道以来,他从未这样憋屈过。
一个小娘们儿一泡尿,算是破了他的“不败金身”。
现在张大郎什么都不敢想,因为一去想,满脑子就是又白又圆的屁股。
嘿,你看她这屁股大又圆,你看她这皮肤白又弹……
去你妈的!
几欲抓狂的张沧现在很清楚,这事儿吧,得解决。
娶妻这个事情,放以前他压根没去多想。但是太极宫里走一遭,看了洛阳看长安,心思骤然发生了剧变。
母亲是帝国公主,父亲是地方巨头,他的心思在沉浮变幻。
妻族必须强!
“你叫甚么名字”
“啊”
和张沧对坐,温七娘正满脑子混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突然安静的车厢内冒出来声音,倒是又把她吓了一跳。
“甚么”
“问你名字呢。”
“这……”
温七娘有些羞涩,却还是满怀雀跃,此刻此刻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男神跟我讲话了!
原本只是觉得张大郎本领高强,是个艺高人胆大的顶级在野英才。此时身份变化,更是让温七娘觉得换太子过来含情脉脉也是不要。
“不说就算了。”
张沧依着车厢角落,此时陆续还有车马从他们身旁穿过。温五驾车慢条斯理,遇到认识的,也只说返转市口,准备把车马还了去。
“柔!单名一个柔。太原有个世叔取字若水,家中还有个小字叫宝宝。”
“宝宝”
哈……宝宝。
张沧心说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宝宝,运气逆天,老子藏得这么好,你他妈也能差点屁股坐脸。
听到“男神”喊“宝宝”,温七娘更是羞涩欣喜,双手情不自禁地捂着脸。张沧看的眼皮直翻,一口气怎么都出不了。
这光景,温七娘也换了装束,女装在身,倒是显露身材。男装虽然也是劲装,可袖袍宽松,倒也看不出来,这光景,倒是让张沧正经端倪了一番,居然还是个丰腴身量,肉感十足。
那些个身段如蛇,体表无肉的,张沧半点兴趣都没有。
可要说对温七娘有兴趣,内心一口气还没有撒,当真是纠结万分。
“大郎当真是张梁丰之子”
张沧扭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张梁丰当真厉害,居然真敢让你来京城。”
一些父辈故事,还有贞观朝二十多年来的爱恨情仇,作为温氏的女郎,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
更何况,自家父亲对张德那股怨念,伴随着她的成长,怎能不熟悉
“历练不分朝堂江湖。”
张沧还是开了口,只是没曾想温柔连连点头:“大郎说得对!”
“……”
“你有病吧。”
“大郎言之有理。”
“你疯了”
“大郎所言甚是。”
“……”
笑颜如花的温若水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整个人刹那间就没了理性思维,张沧也不是没见过这样的“花痴”,心中一叹:我的娘,怎么碰上这种人!
此时此刻,张沧当真是怀念武汉,怀念江阴,哪怕继续在咸宁市搓澡,也好安分得多。
“五哥!怎么不往东走啦!”
“车子脏了,回去洗洗。然后把车马还了。”
“那五哥受累着,小弟要跟上四哥,这光景,怕不是都要过伊水了。”
“老弟一路平安啊。”
“承五哥吉言!”
车外,温五又遇上个认识的,打了个招呼,这就别过。
马蹄声响起,张沧暗道这些个豪门还真是有钱,随便扔个跑腿的出来,都是个骑士。
急促的马蹄声渐行渐远,终于消散。
那和温碧侠别过的一队骑士,很快就赶到了“小野市”,这地界不大,却陡然集中了大量的车马。
“四哥!”
“老六,怎么才来”
“带些干粮和盘缠,路上还遇到了温五。”
“温五”
听了老六的话,四哥脸色奇怪,整个夔国公家的护卫们都在那里吃喝着,手里端着碗的刘四神色变化,忽地拍了
第十章 毒啊
洛阳城外京东市,市口木制的入口处,站着一堆举牌的客舍帮忙。这些帮忙不时地对行走的路人招揽生意,诸如“上好客房”“包早晚两餐”的声音入耳不绝。
木栅栏的一侧,停着一排大车,还有一些骡马牲口,还有捡粪人背着背篓,等着牲口拉屎。
毫无疑问,这里腥臊气味很重,不过几个面貌朴素的中年汉子却是浑然不觉,愁眉苦脸地蹲在栅栏下唉声叹气。
“**!自家郎君都能跟丢,要你们何用”
“到了‘七市口’,毛也没见一根,到处都是想要捡便宜的王八蛋。老七,你说咋办吧!”
“咋办办个卵!”
往边上吐了口痰,蹲地上的一个中年老汉骂骂咧咧一会儿,这才正经说话,“我看还得回京城!”
“回个鸟的回,回去挨打吗老板娘派的人都出江阴了,最多一天,就会到京城。到时候大哥不在,呵……老子都不敢想。”
“我看,还是先盯着旌善坊出来的人。温家在京城不怎么显山露水,可也真个是有手段的。毕竟你们想,前头有个小娘子,不是还留了一只香囊在大哥手中”
“哎,是有这么一回事,要我说……嗯!”
突然,远处河畔传来吵嚷声,看车马服装,便知道是夔国公家的护院。这光景,正在岸上驻足停马,隔着河跟人叫骂。
“那是刘家的人吧”
“千里镜。”
“给。”
抄起望远镜看了一眼,画面一转,一艘乌篷船上,船尾撑船的人是温碧侠。
“嗯是温老五。”
“甚”
“河里有条船,船上撑船的是温老五,他换了打扮,不过还是看得出来是他。岸上马背上叫骂的,应该是刘老四。”
“甚他们两个能骂个甚么”
“别吵,听。”
竖起耳朵,顿时仔细地听着,零星有点声音,不太真切,但关键几个字组合一下,顿时让几个老汉来了精神。
“走!去对岸!”
他们人在“七市口”,反而占了先机。直接要了一条船,忙不迭地跳上去,划船划得飞起。
“哎哎哎,这是我家的船,你们几个怎么乱抢……”
“嗯!”
一个老汉亮出横刀,原先那拙朴的模样,伴随着凌厉的眼神,顿时让看船的小厮吓了一跳,半句话都没说全。
只片刻,又有一个老汉堆着笑:“哎呀,是俺们几个莽撞了。就想着早点过河,忘了给钱。这哥儿莫怕,俺们也不是甚么坏人,是给‘女儿国’做采买的。你家大人何在正好签个文书,那过河费用,还望哥儿帮忙缴纳。”
说罢,抖了抖钱袋,里头银元叮当响,小厮虽然害怕,可钱有什么好怕的。听了叮当响,顿时咧嘴一笑:“想来几个好汉是有急事。”
“对对对,正是有急事,哥儿体谅,俺们也不少了好处。”
摸了一枚小银元,就塞到了小厮手中,“这是俺私下里感谢哥儿的,切莫嫌少,拿去买些吃喝。”
“嘿……”
小厮笑的灿烂,“好嘞,我这就跟家里说一声,来吧,文书都是齐全的。这里过河费用倒是不高,毕竟附近还有两座桥,这么几个人,几十文就够了。”
“好说,好说……”
说话间,水里那条船已经飞快地过河。
 
; 船头有个汉子拿起望远镜,一边看一边催促:“都快些,娘个的,温老五已经靠岸了!**!船舱里果然有人!是大哥!”
一听这话,划船的几个更是卖力,一张张黑脸憋成了红脸。
“还省个卵的气力!都快点,还是不是太湖里行走的,船也不会操了!”
叫骂间,小船越来越快,但紧赶慢赶也不可能那么快过河。
温碧侠也是果断,过河靠岸直接开溜,七拐八拐,专门找有草丛树木遮掩视线的路走,只一会儿,就看不到踪迹。望远镜也没了用武之地,眼见着失了目标,船上的汉子们简直是泄气,只是硬着头皮划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