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分隔两边而坐的,不是毫无廉耻的世家豪门,就是不择手段的后起之秀。
便是靠近门口觥筹交错的,也多是凑了不知道人情,猫进来阿谀奉承的杂碎。
里里外外,只有端盘子的那些个,还算是像个人。
嘬了一口酒,老张正想着这满屋子居然挑不出一个好人来,却闻着一股螃蟹的油香味。
顿时来了精神。
不是只有海蟹才有“黄油蟹”,实际上河蟹中也是有万中无一的极品“黄油蟹”,把蟹壳揭开,哪怕是蟹肉里头,都是满满的油脂。
那种红彤彤咸蛋黄打碎了洒在豆腐上的视觉冲击,最是能激发人的味蕾。
“嚯……”
老张才不管这光景来的人打了什么主意,有螃蟹吃,那其他的都可以放一旁,不急,不急啊。
“嚯——”
打开小小的笼屉,一只巨大的螃蟹出现在了老张的面前。虽然这只螃蟹还没有张德的那张老脸大,但一斤富余的份量,让张德大为兴奋。
卧槽!螃蟹王!不!螃蟹大帝!
蟹八件
我去你的吧!
直接上手,揭开螃蟹盖,里面的汤汁还是温热的,趁热凑到嘴边把蟹壳中的汁水吸得一干二净。
此时看似蟹壳已经清爽,其实不然,还有一层厚厚的膏满溢填充在了蟹壳的所有凹槽中。
倘若吃螃蟹莽一些的,直接把蟹壳敲碎,就会发现,这时候那些黄澄澄带着金黄汁水的蟹膏,其实就像是被塞到了模具中开模,上面裹了一层薄薄的金褐色薄膜。
这是一块完整且结实的蟹膏,口感绵软鲜香,入口香味极为浓烈,鲜头充足不说,略微咀嚼,就能发现这美味竟然会有回甘,简直就是美食中的香茗,别致又不着痕迹。
去了螃蟹鳃,头脑心脏一并揭了,这是一只大公蟹,白腻犹如桂花猪油膏的绝品就夹杂在两块巨大的蟹身之间。
老张两辈子吃这玩意就没用过工具,筷子戳不存在的。
张开血盆大口就是一口猛嘬,最上品的不会粘稠到让你觉得有阻塞,而是会有一种入口即化的错觉,实际并没有化开,而是“啪”的一下炸裂。一颗颗一粒粒的感觉,搅合着疯狂分泌的唾液,一股脑儿划过食道,进入肠胃。
爽!
过瘾!
专注吃蟹的老张根本没发现不少人都在盯着他,实在是他吃蟹时候的动静,跟之前的“霸气绝伦”全然不同,画风不在一个频道上,顿时给人一种荒诞的错觉。
连长孙无忌都愣住了,直愣愣地看张德居然饶有趣味地伸出舌头舔着嘴唇,然后无比细致地顺着螃蟹的纹理掰开蟹肉。
蟹
肉如雪,甘甜滑弹,只为这一份美味,老张就觉得不虚此行,值当了。
长孙无忌一直以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吸引张德,现在看来,大抵上错了。这张操之,终究还是有人的味道,不是畜生嘛。
坐得不远的棣州刺史王中的眼睛一亮,看老领导吃得这么专注这么开心,他心中暗暗记下:看来张公喜食螃蟹,不知海蟹如何且回转时候打听一番,若不爱海蟹,这河蟹就是难办一些,好在棣州沟渠也是清爽,少不得要养上一些。
跟王中的联袂而来的福州刺史贺兰庆却是一愣:张梁丰居然爱吃螃蟹这着
第八十六章 横行霸道
待张德吃完了整只螃蟹王之后,有新罗婢端着净手铜盆过来,老张洗了洗手,又用毛巾擦了擦,随手把毛巾扔回了铜盆里。
坐在那里回味了好一会儿,老张一只手搁在案几上,一只手搁在扶手上,整个人略微斜向后靠着。
目光扫过周围一片,很快,原本热闹的宴会厅,逐渐就声音小了下来。
这光景,王綝只觉得自家“姑父”简直就是学校里的班主任,陡然出场,全班死寂,甭管你之前多么热闹沸腾,都是瞬间时间凝固一般。
“来的都是客……”
一张嘴,老张忽然觉得自己有点阿庆嫂的意思,可惜这里没有沙家浜。这光景的常熟县,想要把沙家浜开发出来也不容易。
好些个宾客正聊得爽快吃得高兴,却见张德一开口,就让大家闭了嘴,顿时明白过来,感情这位武汉使君老大人不仅仅是爱吃螃蟹,这属相也是螃蟹的啊。
横行霸道!
长孙无忌不动声色,他只是慢条斯理地喝着酒,来这里的目的,今日已经达成。既让江东士族接受了他,也得到了张德的支持。
作为江东最强的“地头蛇”,张德让长孙无忌这个“外来户”坐在了主位上,就是一种态度。
没人会以为这是什么客套或者尊重,毕竟,现在张德宛若一只螃蟹,根本不理会周围的人还在吃喝说话,一切的变化,都跟着他的意愿在走。
“‘扶桑地’的事情,老夫听说了。”
一开口就直入主题,王中的和贺兰庆都是竖起耳朵,前者心中想着会不会老领导支持辽州朋友;后者则是想着,如今拆分“江东”,算是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如何自己上位。
“说起来,都是朋友,都是自己人。辽州过来的,老夫认得,好些人还是左骁卫出去的,还有琅琊公主府当过差的,这如果不算自己人,什么算自己人”
听到张德这么一说,那些个北地好汉顿时喜上眉梢,躲座位后面恨不得嘴巴咧到后脑勺去。
只不过那些个徐州人也不慌,他们到底还是养气功夫要比低级军官们要强。
果然,只听张德接着说道:“那辽州的是自己人,徐州的就不是了吗就现在,如今在武汉做事的徐州英才,何止百千”
辽州来的人顿时神色一凝,寻思着张公是不是要两边都打个巴掌揉一揉
“‘扶桑地’的矿好开,劳力也下贱不值钱,是个好去处。以往行船艰难,说十不存一有点过了,但漂洋过海,以往就是个提头买卖,无甚好说的。如今舟船广大,不敢说如履平地,却也太平得多。又广开了几条航线,南北都有,算是各有千秋。”
老张手指在饭桌上点了点,很是淡然地接着说道,“利益当前,争一争很正常,更是当仁不让的事情。只是诸君似乎是想差了一些事情,最主要的,有两件。”
竖起两根手指,张德抬起来的手又放了回去,“一,以为狼多肉少,以为‘扶桑地’那点东西不够瓜分。嗯……此事也怪老夫。”
众人一愣,心想这话从何说起
却听张德道:“‘扶桑地’的金银铜,真要是挖出来,养活皇唐三千万黎民,绰绰有余。老夫旧年就派人勘探过扶桑住地,诸君知道的,大概占了勘探出来的三成不到。”
“什么!”
“这怎可能!”
噗!
正掩嘴浅饮的长孙无忌突然一口冷酒喷在了衣袖上,好在他仪态端正,喝酒的时候一只手遮掩在前,又不像张德那样穿个对襟衬衫就拉倒,宽大丝绸还是带着袖子的。
略微失态,倒也没人察觉到老令公的动静。
因为已经一片哗然,被张德扔出来的劲爆消息给震到了。
“二!”
老张继续说话,原本哗然的宴会厅,顿时又安静下来,一众人等都是竖起耳朵
第八十七章 绝非偶然
“扶桑金”“扶桑银”“扶桑铜”,这三样对唐朝各个阶层来说,都是咬住了不肯松嘴的肥肉。
内廷外朝通力合作,给予牛进达极大的支持,也正是因为有利可图。
对阉人们而言,在给皇帝做家奴的同时,平壤宫修起来也能捞点外快。不是所有阉人都能像敦煌宫那帮人碰上程处弼这种顶级奇葩,旱涝保丰收,只要管好后勤,金山银海滚滚而来。
能够在平壤宫做个二道贩子,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美差。
现在牛进达一路赶鸭子一样把扶桑小朝廷赶到了岛东地区,陆续又在岛西海岸建立了大量据点,连扶桑小朝廷早年在难波修建的“宫城”也被攻克,可以说已经初步有了建制的基础。
只是内廷外朝还在犹豫是羁縻统治还是直接建立州县,成本太过高昂。每年的投入不可忽视,而且“扶桑地”每年的台风,也算是让唐军领教了一下。
中央政府还没有彻底下大决心,就在于财政上的压力太大,连续多年的扩张,朝廷也是举债度日。而且诸如蕃地、草原、黑水、大室韦、昆仑海、剑南等地,都是纯投入,想要看到利润,最少也是五年以后的事情。
除此之外,中原核心地区还要搞大建,工部和将作监已经迫不得已走上了技术追踪的道路,每年从武汉挖人才入京,这笔投入,不比干掉一个超级世家来得轻松。因为不是说你掏钱之后,人才过来就能立刻产生效益。
仅仅是整合人事资源,解决内部人事内耗,就是一个极其消耗精力的事情。一个进士科的科举达人,根本没可能服气一个武汉土鳖站在他的头上。同样的,在武汉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工作,进入到朝廷惯有的体制之中,整个适应的过程,无疑是一场试炼。
绝大多数武汉官僚,都很难迅速转变角色,往往会为了官帽子,直接把下限击穿,进而成为旧友体制中的一份子,而原先的钻研动力,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争权夺利的道路上。
这所有的一切,全都要靠钱来摆平,每年的硬性开销,在武汉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但这是中央朝廷不得不支出的“学费”,而且别无选择。
所以,当民间势力通过海上贸易显露,进入到“扶桑地”之后,他们展现出来的财力物力人力,自然就成为了唐朝镇压“扶桑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需要这些民间力量,同样的,民间力量同样需要官方的那张皮。
相互之间有了需求,于是就勾肩搭背,形成了现有的“扶桑地”资源分配格局。
旧年扶桑小朝廷曾经的京城之一“难波京”,如今就是民间巨头们在“扶桑地”的大本营。
这里有相当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不错的海港,加上离伊予岛又近,补给能力极强,镇压扶桑诸地“叛乱”的动员力也是极高。
“难波京”被攻占之后,因为整个地区就是个极为广大的坡,唐朝民间武装,就把这个地方称作“大坡”。
一般到了筑紫岛或者伊予岛之后,但凡港口妓院、赌场之中,都会有专门做跑路业务的掮客。
因为大多都是做两岛前往“大坡”的业务,所以这些掮客,在两岛诸多据点中,又被称作“大坡客”。
时间一久,连唐军上报
给朝鲜道行军总管府的正式军报、公文中,也不再使用“难波”这个词,而是“大坡”。
近两年辽州、徐州两个民间集团看上去是要争夺和泉山南,实际上是为了争夺“大坡”往东的贸易通道。两个民间集团在“大坡”做不了主,头上还有经营据点的唐军,所以想要有话语权,掌握“交通要道”也就成了必然。
毕竟说到底,不管辽州也好,徐州也罢,他
第八十八章 官场
地方世族、豪强犹如疯狗一样在争抢“扶桑地”的利益,但对长孙无忌和张德来说,这就是聊胜于无的添头。
海外的利益,在贞观朝中,顶级大佬根本不需要亲自下场。
究其原因,海外利益没有本土的鼎力支持,就是狗屁。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搞海禁,管你什么金银铜铁还是珊瑚珍珠,全部不让进港,那么所有做海外投资、贸易的,最终只有两条路,一是做海贼,二是做走私。
无本买卖利润的确高,但全家暴毙的概率同样成百上千倍地增长。以盐业为例,时人都知道私盐利润丰沛,不少地方土豪,就是靠背盐起家。但和官盐总体利润比起来,那就极其微不足道。
走私这个业务,不过是把原本大量分配的资源,剥离很小很小的一部分,集中在极个别人身上,这才显得利润庞大,显得实力强横。
当然如果地方世族、豪门联合起来,能够左右朝廷,在朝野之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不搞海禁他们大赚特赚,搞海禁他们单独大赚特赚。
只可惜,贞观朝的政治局势,就没有给地方世族翻本的机会。
原本陆德明、虞世南为首的南朝老牌世族,是有点希望在东南搞事的。可惜老张这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看上去好像和李唐公司不共戴天,实际上瞪谁谁怀孕,跟东南世族同样尿不到一块去。
“吵得恁般厉害,当真是……叹为观止啊。”
长孙无忌笑呵呵地捧着一只茶杯,杯中除了茶叶之外,居然还有枸杞……养身有道的老令公看上去也是点了续命技术。
“这‘扶桑地’可不就是个菜市场么吵吵闹闹,实属正常,总比动不动就死人要强得多。两家打一回就死几百人,这几百个厮杀汉运出来做劳力,不比什么强”
摇摇头的老张也是有些不屑,一旁竖起耳朵跟哈巴狗也似的王中的连忙点头躬身上前一步,堆着笑道:“张公所言甚是啊,这打来打去,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还是要谈判,那当初何苦来哉”
又是一个小小的马屁,知天命之年的王中的王刺史全然没有自己也参合了辽州集团的意思,仿佛跟辽州人不熟的模样。
只看他这姿态,这气度,饶是下定决心豁出脸皮的福州刺史贺兰庆,内心当真是佩服无比。
他感觉自己的良知和底线,应该是没可能探到王刺史的底,这货……有点道行的。
“好了,学甚么蒙兀人拍马屁。”
“是是是,张公说的是,下官这阿谀奉承的毛病,总是改不了。不过下官相信,有张公的督促,下官一定能改邪归正……”
“……”
“……”
长孙无忌也是愣住了,含了一颗枸杞,吐回茶杯中,感慨道:“棣州有如此刺史,倒也还算不错,总比那些个横征暴敛的,要强得多。”
都是逢迎上官,有些当官的,就只会刮地皮,从百姓嘴里抠粮食,然后再去孝敬上官。
但有些当官的,比如王中的,他早就过了贪污捞钱的初级阶段,刮地皮这种事情,自从离开太谷县之后,他早就不干了。
这年头,猪养肥了才杀,肉才多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