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官笙

    巫山城头,厮杀有些酷烈,居然让马祥麟感觉到了一丝危机。

    事关剿匪大计,他不敢大意,当即请秦良玉调兵,一定要将巫山守的稳稳当当。

    秦良玉也没有其他兵,只能请曹变蛟的骑兵下马,前来守关。

    有曹变蛟的一万人加入,巫山上就有近四万人,四万守五万,加上险关,哪有失守的道理。

    巫山稳如泰山,让高一功等人焦虑不已。

    在另一边,卢象升督率大军,大肆的追杀李自成溃逃的乱兵,在几十里的绵延地带冲杀不止。

    赵率教,满桂,曹文诏,高杰等人不断的横冲直撞,将本就溃散的李自成军队,冲击的七零八落,完全失去了反抗之力。

    卢象升站在一处山头,拿着望远镜,在一点光亮中观察着战场。

    身旁的军情处校官低声道:“大人,其他人应该没有问题。李自成现在应该在巫山下,进退无路。倒是吴三桂,唐通那些叛军不见踪影,军情处还在想办法找。”

    卢象升眉头皱了下,道:“找出来!”

    李自成攻破背景,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降将,这些是明朝的耻辱,无论如何也要拔除!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东西左右
    天色渐渐亮起,绵延几十里的川陕交界,爆发出了激烈的吼杀声。

    曹文诏,满桂,赵率教,杨国柱,高杰等率领十多万大军,没有黑夜阻挡,毫无顾忌的大肆追杀。

    简直如同割韭菜,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击溃了李自成的十多万大军,投降的更是不知道多少。

    满桂一马当先,直接从中间冲过去,横刀立马的要去支援巫山,活捉李自成。

    到了这个时候,原本的战术已经没用,卢象升从新调整,一面缩小包围圈,一面寻找李自成主力。

    官军气势如虹,如同猛虎出笼,呼啸山林。

    官军追杀过来,李自成的军队早就溃败的一塌糊涂,毫无反抗之力,头头脑脑的尽皆着想要夺路而逃,没有半点战意。

    巫山之下的高一功,李过等人疯了!

    他们将所有的人都压了上去,疯狂的进攻。

    天色大亮,再不攻破巫山,他们就得全军覆没在这里!

    马祥麟看着天色,神色冷笑,不断的催促放炮,射箭,毫无惧色。

    曹变蛟更是抽调出了五千人,重新上马。

    没有任何意外,卢象升的大军快速的清剿,不断的向着巫山合围,收拢。

    高一功这一支,是李自成的嫡系部队,最为精锐,强大,其余的,基本是匪盗组成,当然,除了吴三桂等降将。

    高一功满身是血,看着仿佛高不可攀的巫山,恨的咬牙切齿。

    李过也是如此,攻不破巫山,他们都得死!

    就在这时,后面来了一个太监,急声道:“大将军,快去看陛下吧,陛下不行了!”

    高一功,李过大惊失色,连忙转身跑向皇驾。

    没到跟前,就看到‘皇后’高氏趴在李自成身上,哭的死去活来。

    高一功,李过赶过来,就看到太医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李自成脸色苍白,身体僵直,好像已经死了!

    高一功跪在地上,伸手试了下,触电般的又缩回来。

    他双眼呆滞,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顺朝的开国皇帝,就这么死了?

    李过等人也是脑子嗡嗡响,李自成活着他们还有主心骨,这死了,怎么办?

    就在这时,官军的喊杀声突然从他们背后响起,抬头看去,隐约可见飘扬的旗帜。

    高一功与李过的等人对视,这比他们预计的来的要早!

    “怎么办?”

    不知道谁问了一句,却没人回答。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一功站起来,一咬牙,道:“找路走,不能等死!”

    李过一点头,没有其他不办法,前有狼后有虎。

    他们当即收拢士兵,寻找小路,急匆匆的走。

    哪里还有什么路,都是丛林密布,险阻丛丛,他们拿着刀劈砍,想要踏出一条路来。

    这哪里还走得了,满桂追上来,马祥麟两面合围,在狭窄的山路上,没有任何意外。

    高一功,李过等人被杀,李自成的尸体滚落山间,五万人被杀的七零八落。

    满桂让人将李自成的尸体捞上来,看着已经死了有一段时间的李自成,颇为感慨的道:“这个差点就我大明灭了的人,就这么死了?”

    马祥麟呸的一声,道:“一个匪盗而已!”

    满桂砸了砸,有些可惜,活捉李自成的功劳没了。

    他们正说着,曹变蛟的骑兵从巫山出来,呼啸而过。

    满桂顿时大惊,道:“快走,这么多功劳,不能便宜了曹家这小子!”

    马祥麟连忙调兵遣将,他们可不能在这看着,这么多功劳凭白让给别人!

    明朝的二十多万大军,在几十里的山林间快速的清扫。

    没有什么反抗力量,这个时候,没人再能给官军造成威胁。

    与此同时,吴三桂与唐通居然已经绕过巫山,向着成都方向进发!

    吴三桂骑着马,转头看向巫山方向,叹气道:“如果李自成有大志,我们也不至于此。”

    唐通点头,却笑着道:“李自成自作聪明,让我们做炮灰,却不想,我们反让他们做了炮灰。川军基本上都在这,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完全可以快速进入贵州,到了贵州,朝廷就鞭长莫及,我们完全可以好好筹谋一番!”

    唐通跳出了官军的包围圈,颇为振奋,意气勃发。

    吴三桂也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在这一条隐蔽的小路上,继续向着成都方向挺进。

    他们并不知道,李自成已经死了,他的三十万大军已经飞灰湮灭。

    卢象升拿着望远镜,纵观全局,眼见彻底胜利,心里终于是狠狠松口气。

    军情处的校尉从后面上来,汇报了一阵,最后神情犹疑的道:“大人,我们找遍了这片区域,就是没找到吴三桂那些叛军的踪影,一个士兵都没发现,奇了怪了。”

    卢象升眉头一皱,旋即淡淡道:“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传令,满桂,曹变蛟,秦良玉尽快打扫战场,而后整兵,三日后回转成都,肃清四川匪患。曹文诏,高杰转向湖广。赵率教,杨国柱去贵州,限期半年,彻底肃清西北匪患!”

    “是!”校尉沉声应道。

    说完这些,卢象升想了又想,道:“那笔墨来,我给征西伯,给朝廷写信。”

    剿灭了李自成,卢象升得第一时间报告给周正以及朝廷,以准备接下来的安排。

    卢象升拿起笔,沉思再三,写废了三道奏本,这才写好满意的,交给校官,送往京城。

    卢象升带着众多将领,快速的收拾残局,单单几十万的‘降卒’就足够卢象升头疼了,安置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如何,李自成败亡,彻底了去了卢象升的一块心病,也给垂垂老朽的大明朝打了一剂强心针。

    卢象升的奏本以及给周正的信,八百里加急的送往京城。

    此时的京城,热闹非凡。

    原本是朝廷的‘党争’,被下放,演变成了王学的‘左右派’学术之争。

    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与二张的张采张博等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他们一连三天召开文会,从者云集,旁观者少则数百,多则上前,惊动朝野。

    顾炎武等人与二张站着对喷口水,顾炎武等务实,从边疆军务,农工桑田,水利天时到当朝弊政,体制,甚至于贤臣奸佞进行辩驳。

    起初两派人还有所顾忌,有理有节的辩论,相当克制。到了第三天,似乎是争出了火气,开始相互攻讦。

    开始是攻讦彼此的想法,继而是人生,甚至于波及祖上。

    很多人看不下去,钱谦益最后不得已出面,叫停了双方。

    但由此他们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得以曝露,尤其是顾炎武等人在翰林院整修大明律,他们的一些想法,很是让外界在意,甚至不安,警惕。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个开始
    总理大院已经投入使用,各衙门都搬了进来,除了征西廊。

    因为征西廊是临时机构,没有安排办公地点,还在宫内。

    随着卢象升发动最终一战,军情处忙的一塌糊涂,连带着兵部也不消停。李邦华一直躲着周正,这会儿一天要跑十八次征西廊。

    这会儿,就在。

    李邦华与张贺仪站在周正桌前,说着各种事情。

    实则上,征西大军已经到了最后一刻,说的无非是这最后一战。

    周正筹谋了太久,又有卢象升,曹文诏,赵率教等人执行,李自成士气大丧,其实没有多少值得忧心。

    李邦华作为兵部尚书,事关国社,哪敢大意,几乎就想钉在周正这,等着西北的消息。

    周正听了一阵,解释了一阵,喝了口茶,道:“西北一战,不会有什么变数了。现在,我们该考虑战后了。”

    李邦华一怔,旋即就抿住嘴,不说话了。

    周正一直想要对大明的卫所制动手,李邦华左挡右推了很久,现在,却又到了李邦华不得不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如果李自成被剿灭,征西大军二十多万,该怎么安置?

    这些兵马其实都是‘招募’来的,严格来说,并非大明的军队,也不再卫所序列。

    解散是不可能,其他地方也不需要这么多军队驻扎,那这二十多万大军怎么安置?

    周正看着他不说话,淡淡道:“那先这样,我设立十三道总兵,分守各省,以定人心。再设十三道总督,负责日常军务,安抚民众。”

    李邦华知道,这应该是个开始,只要一开始,以后就拦不住了。

    不过,李邦华更清楚周正已经让步了,他拖延的太久,真的惹恼了周正,完全可以撇开他行事。

    李邦华沉默了好一阵子,道:“关于日常军务这一块,下官希望,由兵部来权衡。”

    有人帮忙做事,周正自然乐的开心,道:“好。”

    李邦华犹在忧心,继而道:“十三道总兵,十三道总督,大人有什么想法?”

    所谓的‘十三道’,就是大明的十三个省。

    “等我跟元辅再商议一下。”周正道。他内心自然是有想法,人选大概也有了,但却没必要告诉李邦华,以免有人从中做手脚。

    李邦华大概也能猜到,默默点头。

    恰在这时,姚童顺进来,道:“大人,顾炎武来了。”

    顾炎武现在是翰林编修,也是与‘二张’辩论的主要选手,同时在大明律的编修上,出力也最大。

    李邦华本还想说些,见如此,抬手道:“下官告退。”

    张贺仪是周正的人,几乎一大半时间就在征西廊,对李邦华的告退,他则无动于衷。

    周正微笑,目送李邦华离开。

    李邦华一走,顾炎武就进来了。

    他有些激动,抬手道:“下官顾炎武,见过征西伯。”

    周正的交际圈极其的小,外面能见到他的不多,他一直注意养望,外面的,尤其是年轻一辈,对他极其崇拜。

    读书人,建功立业,匡扶社稷,无非也就是周正这样了吧?

    周正看着他,笑着道:“免礼。你那几场辩论我没去看,但也听说了不少。”

    顾炎武想到最后一场,简直是泼妇骂街,有些羞惭的道:“让大人见笑了。”

    周正摆了摆手,道:“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这么多你都有涉及,可比我强,当今的青年才俊,你在前十之列。”

    顾炎武没想到周正这么欣赏他,这样评价,不由得忐忑道:“下官不敢当大人如此赞誉。”

    周正微微一笑,道:“‘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法不变不可以教今……而姑守其不变之名,必至于大弊’、这些,都是你内心的想法,还是激将而出?”

    顾炎武没想到周正居然脱口而出这些话,神情凛然,躬身道:“这些是下官的肺腑之言,若是大人要问罪,请问罪下官一人。”

    顾炎武这些话,其实已经是在挑战‘家天下’,也就是对皇权产生了质疑,否定了‘天子’这种君权神授的谬论。

    周正看着他,道:“你在翰林院的那些想法,我也听说了一些,你觉得,我就是让你写入大明律,你敢写吗?”

    顾炎武猛的抬头,张嘴就有说‘敢’,但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咽回去,缓缓低头。

    就好比他的前辈李贽,他能畅所欲言,被打成‘异端’也不改其心,最终还是只能‘藏书’、‘焚书’,得不到认同。

    顾炎武一样,他有这些想法,也写不进大明律。

1...218219220221222...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