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承天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海之尽头
“噢老板,你是说这酒是汉王殿下的方子”书生听到酒馆老板的话之后,很是惊讶的问了一句。
“是啊,客官,这酒名唤琅琊台烧刀,原来的琅琊台酒是正宗的‘琅琊红’,虽然酒香浓郁、清冽甘甜、沁人心脾,但那是米酒,远不是殿下发明的烧酒可比的,刚才您也喝了,怎么样,这酒够烈吧不是我吹牛,还没有人能在喝了半斤烧刀之后,还不醉的人呢…….”酒馆老板言语里充满了自豪。
书生一愣,迅疾反应过来,“店家吗,你是说这酒不是米酒那它是何物酿造而成”
“哈哈哈,自然是粮食了……”酒馆老板今儿生意不错,心情也好,就跟书生多聊了几句,“我跟你讲啊,这酒可不简单,一百斤上好的稻谷,才能出三四十斤酒……..”
“呜呼,这么低”书生爱酒,但也没想到出酒率是这样的低,他忍不住咋舌,“店家,这自古民以食为天…….殿下发明的酒好喝是好喝,可粮食也那啥了吧要是碰到个饥荒之年,那岂不是……”
书生没往下说,但那意思很明白,酒馆老板听了哈哈一乐,他领着书生,来到了酒楼的顶层,拿手往南边一指,“客官,你瞧了没有那港口里停满了我们汉国的运粮船,不管是高句丽新罗百济的
第37章 你是马周?
李承宗下旨在开办对联大赛的同时让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迎新年。可正当大家忙着过节的时候,不想却因春联出了一桩官司。消息传到李承宗耳朵里,李承宗勃然大怒,说:“写春联、迎新年是孤的旨意,今天居然闹起官司来了,这还了得去跟刘兰说一声,孤要移驾知府衙门亲自审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承宗说干就干,他没有惊动百姓,暗中到了知府衙门,换上知府的官服,端坐公堂,将惊堂木拍得震天响,说:“左右!速带原告、被告!”
不一会儿,衙役带上来两个人。
李承宗发问:“你们谁是原告,谁是被告”
“禀大人,我是原告,他是被告。”跪着的两个人同时指着对方回答。
李承宗一听,心里翻腾开了:看样子,这案子还挺棘手。不过既然是“春联案”,不妨先以春联开场。想到这里,他一指堂下其中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说:“你听着,我这里有一上联,若是对不出来,休怪本官大刑伺候。且听这上联,‘云锁高山,哪个尖峰突出’。”
这书生头脑也活,一眼瞧见一缕阳光从大堂旁边的漏光处射进来,便立刻说:“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李承宗心里想:话中有话,事出有因。他又把惊堂木一拍,说:“你们都自称原告,公堂之上岂容混淆今日众目睽睽之下,谁说得有理,谁就是原告。书生,你所告何事,从实道来。”
书生说:“大人,我就是一穷书生,遵照当今殿下的旨意,在街坊设摊写对。小的写对有个讲究,不求之乎者也,事主想啥、说啥、要啥,小人就写啥,一文钱一副对子。”
书生的话让李承宗觉得有点意思,忙问:“快说,你都写了些什么”
书生指着大堂外旁听的人群说:“口说无凭,证人都在外头,大人可以传唤他们。”
只见陆陆续续走进来几个证人,第一个说:“大人,小的开茶馆又开酒店,想让马先生给写一副招呼人家喝茶、喝酒的对子。马先生不愧是文化人,他一挥笔就写好了,写的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第二个说:“大人啊,我儿子娶了媳妇以后,婆媳间总是吵呀闹的,儿子呢,夫妻一口气,常常与老母翻脸……我想让马先生写一副对子劝一劝,讨个吉庆。马先生善解人意,马上写了一副,说的是‘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母何以逆,愿尔辈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母’。”
其他几个人也说得的是大同小异,都是些应时应景的好联,其中不少对联还都在称赞李承宗的恩情,这让他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对书生说:“这都写得好好的,还告什么状呀”
书生从怀里取出一副对联,指着商人说:“大人,我要告他平白无故讹诈人。”
李承宗对商人说:“大胆被告,何故讹诈他人”
商人吓得跪地磕头,说:“大人明察,小人冤枉!”
李承宗说:“你有冤情快快说来。”
商人说:“老爷,小人姓陆名金山,原本想天恩浩荡,借着逢年过节的机会沾一沾春联的光。小人家里开酒坊,又开醋坊,还养着许多猪,怎奈家里老鼠特大,就邀他上门写一副对联。当场言明,写得称心如意,我双手奉上一两纹银;若写得不称我心,他赔我一两纹银。如今,他对联写得不好,按理赔偿,怎么能说我讹诈他呢小人要告他诅咒小人。老爷手中的对联就是证据,望老爷明察。”
李承宗拿着对联左瞧右看好一会儿,对商人说:“你念来听听,他怎么诅咒你的”
商人念道:“‘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瘟;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这不是诅咒是什么望大人为小人做主。”
李承宗问书生:“你是这个意思吗”
书生说:“是他自己断句念错了,怎么能说我诅咒他呢。”
&
第36章聪明人马周
马周是谁马周是李二贞观一朝有名的五贤臣之一,他的能力自然是没的说,虽然李承宗是理工男出身,但是架不住他身边有个精研了二十四史的媳妇儿,在评价初唐人物的时候,杨蓉还特地提到过马周,说他不简单。
据杨蓉所说,后来编纂《新唐书》的欧阳修这样评价马周:马周自认为和商朝的傅说、周朝的姜太公差不多,“然周才不逮傅说,吕望”。欧阳修认为,马周的才能比不上傅说、吕望。可是那位领着华夏从泥淖之中重新站立的巨人毛爷爷很不同意欧阳修的说法,他认为:“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能迥乎远矣。”看看,连姜子牙都赶不上马周的才能了,这个评价够高吧
《旧唐书》、《新唐书》记载:马周很有才能,“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在贞观之治中,有许多建树,“时誉归之”。马周同时期的大臣岑文本说:“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所述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中对马周的事迹记载都很简略,但仅就《旧唐书》保留下来的马周的两篇奏擢看,马周的才能确非一般。特别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的那篇奏擢,针对当时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和隐患,提出改进的措施和解决办法。所奏切中时弊,说理透彻,态度诚恳;具有清醒的洞察力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大无畏精神更是难能可贵。
如今这样的经世之才站在自己面前,李承宗自然是有杀错没放过,至于马周身上那浓重的儒家色彩,李承宗倒是不怎么在意,马周又不是食古不化的酸臭腐儒,他还是很能跟得上时代的。
那么该怎么去首付这个马周呢难道学诸葛亮三顾茅庐李承宗一开始还以为马周在自己出现之后,会倒头就拜,口称主公,可实际上马周面对李承宗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其强大力场的影响,这让仔细观察马周的李承宗很是满意。
关于人才问题,李承宗的贤内助杨蓉给他讲过管仲的人才观点,就深得李承宗的认可。故事不复杂,就是齐桓公想富国强兵,请教管子怎样才能网罗天下英才。管子回答道:“对英才要礼敬褒奖,优待而不相欺。怎么个优待法呢值五的给六,值九的给十,不可斤斤计较。”
做领导最忌讳的就是倚仗手中的权力傲慢待人,对人才像对商品一样锱铢必较,值一块的非得讲成九毛九不可。真正的人才最需要的是得到尊重,从人格到智慧,而待遇往往是尊重与否的表现。
英才和凡人的区别,在于凡人没有很大的抱负,拿一份工资做一份工作;而英才常常心高气傲,不容易驾驭。管子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劝齐桓公出手要大方,从优养士,让他感到温暖,人格上尊重,事业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则天下英才无不向往而来,精忠报国,所以用人不要多,而要精,而马周就是李承宗人才战略里的精兵强将。
本时空的李承宗比马周小四五
第37章准备加入中原战场
马周是个知道轻重的人,如今听到军报,他赶紧进入高参模式,“殿下,就算杨广哪个暴君再怎么残暴,他也是君王…….宇文化及为一己之私弑君…….跟随他的部众多是关中子弟,他们思乡心切……如今他们被瓦岗军重创,向西去关中的路显然走不通,那么他们的目标就只能是这里……..”
马周仔细研究了一下局势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手指向了一个地点,那就是魏县,对于他的判断,李承宗和苏烈等一干汉军高层都表示赞同或者认可,“那么殿下,我们是不是该发兵攻打魏县”苏烈一听又仗可打,顿时心里痒痒的不行。
“魏县呵呵呵,大哥,我们先不打魏县……”让众将没想到的是李承宗否决了苏烈的想法,难道汉王殿下要置身事外,坐看群雄逐鹿中原
见众人疑惑,李承宗不慌不忙的说道,“宇文化及这块大肥肉我们肯定是要吃的,但不是现在吃,我们在吃宇文化及之前,先把自己吃饭的饭桌打扫打扫……”
马周心领神会,他冲着李承宗眨巴了几下眼睛,“殿下,你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先揍姓王的”
李承宗哈哈一笑,“知我者,宾王兄也!”
李承宗和马周这对君臣在打哑谜,可急坏了苏烈和其他人,尤其是苏烈,“我说,你们这打的什么哑谜啊,什么姓王的”
苏烈刚说完,就听李承宗说道,“大哥,我与宾王兄说的姓王的就是齐州的王薄啊,前段时间,老小子竟然敢来袭扰我们……这次不对他留手了,直接干掉他……只要我们干掉王薄,就有机会吃到宇文化及这块大肥肉……”
在作战会议的最后,李承宗做战前动员的时候的时候,他发出了入场的命令,“诸君,只要拿下齐州,我们就立刻西进,加入中原战场!!!”
李承宗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他得到了情报,宇文化及败退魏县,在那边有窦建德的河北义军,有洛阳王世充的势力,还有大唐淮南王李神通和崔干的军队,那么局势错综复杂的很,李承宗的汉国要介入中原战场,却被王薄占据的齐州挡住了去路。
当然了这王薄也是自己找死,谁让他之前惹了李承宗呢,随着李承宗的军令下达,在“汉军威武!!!”的口号声中,汉军将士们在化身为政委的锦衣卫们的带领下,喊着口号打进了齐州,原来占据齐州的义军首领王薄仓皇弃城而逃,他们向西去投奔起兵反隋、杀害隋炀帝的隋将宇文化及去了。
与此同时,魏县宇文化及这边,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兄弟俩正在府中借酒消愁,“老二,我们从江都出发的是十万大军,可是现在你看看……我们就剩下小猫两三只,什么也坐不了……”宇文化及喝了一口闷酒,然后对着自己的二弟宇文智及说道。
是啊,当初从江都走的时候,可是十万大军,自打童山一战被李密击败之后,他的士兵是被杀的被杀,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当初带来的十多万人现在只剩下几千人,北方是农民领袖窦建德,南方是李密的悍将徐世绩,而宇文化及两兄弟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龟缩在魏县这个地方,无事
第38章夜袭
“魏爱卿,依你看我们大夏要拿下这聊城要几天啊”窦建德在询问自己的亲信谋士魏征,窦建德手下有三大谋士,凌敬,张玄素,魏征,都是足智多谋之人,他对这三人也给与了充分的信任。
“大王,要拿下这聊城对我军来说不是难事,诛杀宇文化及亦不是难事,难的是我军一旦拿下聊城势必与雄霸齐鲁的汉国发生直面对抗,汉军精锐天下闻名,大王可想好了一旦李威插手可怎么办了么”魏征对李承宗的汉军战斗力有着清醒的认识,有哪支军队敢公开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还实践了的,汉军就是,有谁的王位是百姓们推上去的,汉王就是,与那位少年英主相比,自己侍奉的这位夏王,哎,尽管他算得上善人,也算个一个仁义之君,但是这乱世只有仁义是不够的,人家那位汉王不仅仁义不差与夏王,而且发狠起来也不是窦建德能比的,唯一让魏征对李承宗不满的就是李承宗轻视儒门,重视奇技淫巧,匠人商人在他的地盘里竟然比读圣贤书的士人地位还要高不少,若不是此他魏征早就去投奔李承宗了。
“汉王,不就是李承宗那个小乳娃子么说起来那小乳娃子也算是士族门阀出身,可他行事更近乎寒门啊,孤派人去探查过了,汉军全军不过七八万人,还要驻守青,莱,密,沧,海五州,听说最近他又拿下来了齐州,哪有兵力来与孤交兵”窦建德倒是很自信,但是你不知道在李承宗一手创建的汉军军事动员体系里有武装警察和民兵这一说么
与这个时代所有的军队都不一样,汉军是一支有灵魂的军队,从正式建军的那一天起,李承宗就是按照近代化军队的要求来打造他一手缔造的这只军队的。
而近代军队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团队精神给力,依靠它可以产生各种灵活的战术并高效率地控制军队。比如当现敌军注意力向右翼极大倾斜,一线指挥官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这种弱点从背后攻击而不拘泥于正面右侧防守。配合、组织、纪律把全军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指靠单兵战力——近代军队这人类历史上杀人如麻的战争机器。
汉军通过残酷的体罚和每天的训练让汉军士兵们渐渐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而形成对命令条件反射式的执行。一支近代军队中的士兵对军棍和皮鞭的畏惧是根深蒂固的在战场上越恐惧就越会机械地执行命令。
如今的汉军达到了可以冒着敌人密集的箭镞而列着严整的队型以急速行军而且能在中途进行完美的进行队列变换,并从四百步距离开始还要受到不停的弩箭射击,五千人在进攻战斗中挂掉四千也不一定会崩溃掉的惊人作战能力。
而包括李二的玄甲兵在内的其他军队,他们的作战主要靠个人武勇,凭级计功、靠抢劫(尤其是突厥,契丹这样的游牧部落)来维持斗志,所以那些兵法大家们才会有归师勿遏、围城必阙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对手拼命。如果拼命了,那就不好办了。
而对于汉军来说,严酷的军法和训练几乎让汉军士兵们成了战场上的僵尸和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军队只能僵化地进行杀戮
第39章老狐狸要认亲
正当老窦清点损失的时候,汉军又追上来了,这下子夏军就危险了,再跑必然是一场大败,不跑了,列阵迎敌倒是还有几分生的希望,夏军赶紧在军官们的督促下列阵迎敌。
这个时候追击夏军的汉军大将,李承宗的便宜表哥裴行俨,率领三千汉军骑兵也杀到了夏军阵前,裴行俨老于行伍,又在汉军这里学到了不少了近代化野战骑兵知识,他趁着夏军立足未稳,大吼一声:“兄弟们,跟某来,生擒窦建德.......”
汉军骑兵们高喊着“汉军威武”的口号跟着自己的主将杀进了夏军军阵,往来冲杀,裴行俨直杀得全身盔甲嵌满箭枝,如同刺猬,但仍在奋勇进攻。
与此同时汉军的援兵也在这时候抵达了战场,他们的到来成了压垮窦建德的最后一根稻草,夏军一时间兵败如山倒,大军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溃败。
关键时刻窦建德的一个侍卫急中生智,换下了窦建德的金盔和披风,而他自己却在乱军之中被银锤裴行俨一下子给兜住了,“给某过来吧,这么多人就你穿黄金战甲,老窦啊老窦,老窦,不抓你抓谁”
裴行俨刚为自己抓住了窦建德正高兴的不行,却发现金盔下面根本不是窦建德,而是一个穿着普通盔甲的夏军军官,气的他一下把对方提在在了半空之中,“你不是窦建德,窦建德呢他去哪儿了”
裴行俨的恐吓并没有吓住对方,他朝着裴行俨吐了一口唾沫,“呸,狗贼,就你还想活捉我家主上……呵呵呵,告诉你,休想!”
“直娘贼啊,竟然让窦建德这条大鱼给跑了,传我的命令,给我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裴行俨自然是不甘心但事已至此,他没有办法不是。
聊城外边的激战自然是引起来了困守聊城的宇文化及的注意,“夏军败逃难不成是天命在许没错,朕据有传国玉玺,天命在朕,哈哈哈哈,快去查一下,这是哪一路豪杰来救朕!”老东西竟然又振作起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