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罢了,贴子都下了,不去肯定是不行的,先去看看再说,长孙王妃只是给自己下贴子,而不是皇帝直接下旨指婚,喻意很明显,李家想先问自己的意见。
若实在觉得不合适就推了罢,以长孙王妃的为人,在事情没有挑明之前自己拒了,她想必也不会为难自己,为难杨家。
心里打着这样的主意,郑氏如约来到秦王府,当她来到王府发现太子妃和平阳公主都在的时候,心里顿时咯噔了一声,就这阵势,李家若提出接亲她再当面拒绝,怕是真要把皇家人给得罪死了。
不过人已经到了王府,此刻已无反悔的余地,郑氏压下心事,规规矩矩的上前见礼。
长孙王妃伸手虚扶了一下,笑着开口道:“杨夫人不必多礼,今日咱们权当老友叙旧,不必拘于身份。”
“我嫂嫂与杨夫人也是旧识,就不必我多介绍了,至于我姐姐平阳公主,她今日正好来我府里有事,听我们说起杨夫人和千金,心里有些好奇......”
“不错,不错,我这人想必杨夫人也知道,军旅之人,性情率直,今天来王府,听我嫂子和弟妹说起杨夫人母女,都是赞不绝口,好奇之余就留了下来。”
“除此之外,别无他意,杨夫人千万莫要有心里压力。”平阳公主在一旁中跟着接口,太子妃郑氏也连连点头。
郑氏见眼前这三个身份贵重的人都表现得如此亲切随和,提着一颗心逐渐放了下来,她客气了几句,大家宾主落座,很快闲聊了起来,聊着聊着话题自然而然的就引到了这儿女亲事上。
太子妃是长嫂,这话头自然是由她开口,她笑着对郑氏道:“杨夫人,说起来我们算本家,我这人说话向来又耿直,就不绕圈子了,我家元吉,年方十七,尚未婚配,想与贵府结门亲事,不知杨夫人意下如何”
“杨夫人,正如我弟妹开始所言,我们今日代表的身份仅是元吉的嫂子和姐姐,而不是太子妃、王妃和公主,杨夫人心里不必有顾虑,如实根据自己的心意回答即可。”
“太子妃,王妃,公主殿下,以几位的身份,肯当面和我说明此事,并询问意见,足见几位的坦诚和对我杨家的看重。”
“不过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等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二,再行回复如何”郑氏微微默了一默,才接口道。
“当然,这样的事自不能一下子就答复,喝茶,喝茶。”太子妃、长孙王妃、平阳公主同时接口,随后很快岔开了话头。
从秦王府回来的当夜,郑氏就和丈夫说了这件事,她丈夫姓杨,名澈,杨澈虽未出仕,才华见识却都相当不俗。
听完妻子的话后,杨澈沉默了片刻,才接口道:“李家此举,足见其心之诚,以他们家现在的权势地位,若不问我们的意思,直接由陛下旨赐婚,咱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不错,正是如此,我才问你的意思,李家之意至诚,但这齐王殿下,他实在是,哎......”郑氏轻轻叹子口气。
“齐王确不能和他的两位兄长比,但和京都的一些纨绔比起来还算不错,他相貌不俗,又有一身好武艺,尤其是犯错之后,知道悔改,这即表示他并非不可教导之人。”
“同时话又说回来,若齐王真和秦王、太子一般品行,
第一百三十一、洛阳之战(上)
齐王的指婚圣旨下去后,朝中很快又发生了几件大事,洛阳王世充频频挑衅,突厥那边也是异动频繁,高祖一边派次子李世民兵指洛阳,一边派太子李建成在蒲州屯兵,以防突厥来犯。
“观音婢,不日我将要发兵洛阳,而洛阳是你长孙家的祖地,你的兄长长孙安业他们都居于洛阳,若是王世充......”临行之前,秦王与妻子话别时,顺带提起了长孙安业。
“二郎,在家国大义面前,个人感情微不足道,我身为你的妻子,李唐的王妃,更应身体力行,为天下百姓做表率,若王世充真拿他们要挟你,请王爷不必顾虑于我,一切按军情国法行事即可。”王孙王妃一脸平静的开口。
“观音婢......”李世民看着妻子平静柔和的眉眼,忍不住伸手轻轻抚了上去,长孙安业当年如何对高氏母子的事,整个洛阳的勋贵士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若王世充真拿他们来要挟唐军,而身为主帅的李世民又完全不顾他们死活的话,事后怕有人会用此作文章来攻伐长孙王妃和长孙无忌。
“二郎不必顾忌于我,二兄虽对我们母子不好,我对他却无恨意,无他,只因他身体里有一半的血和我一样,都来自我的父亲,看在父亲的份上,我不会计较他曾做过的一切。”
“若不是涉及国家大义,哪怕他犯了重罪,我拼着被父皇责罚也会为他求情,但现在这个时候,事涉李唐江山社稷,王爷你却绝不可因为他而受任何影响。”
“别说是他,即便是我不幸落于敌手,敌人企图用我来要挟王爷的时候,我也希望王爷莫要因此而受任何妥协。”长孙王妃正容答道。
“......”李世民。
武德三年七月初十,秦王李世民率领的大军顶着酷热朝洛阳开拨,部队来到谷州之后,李世民下领让部队在此驻扎,派先锋大将罗士信包围慈涧。
王世充闻迅立即率领三万大军前去救援,没想到前来的路上,正好撞上率轻骑来查探军情的李世民,王世充大喜过望,立即命令部将,不惜一切代价活捉李世民。
李世民身边只有数人,和王世充的兵马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很快被逼到一处地势险峻的之地。
来到此地后李世民绝对反击,不顾生死,冲开单雄信的阻截,并趋机俘获王世充大将燕颀。
以他为盾,边战边跑,最终脱离战场,回到行营,回来的时候,因身上和脸上都被血污和灰尘蒙住,导致守城将领认不出他,将其拒之门外。
直到李世民摘下头盔,开口发话,守将才认出其身份,打开城门,放其入城。
次日,李世民便率五万大军,赶往慈涧,王世充昨日已经领教过他的厉害,不愿在慈涧与其交战,只能让慈涧守军撤回洛阳。
李世民拿下慈涧后,派行军总管史万宝自宜阳占据龙门,刘德威于太行向东围攻河内,王君廓断其粮道,接着又派黄君汉自河阴攻回洛城,并一举攻克。
因王世充上位后一系列的暴政,导致黄河以南的百姓对于唐军的到来无不拍手欢迎。
王世充部下相继投降,紧接着李世民率大军进驻洛阳北的邙山,直逼洛阳城,时值十月,洛阳周边一应郡县皆落入李唐之手,洛阳城成了一座孤城。
眼见形势不利,王世充便准备和李世民讲和,双方隔着洛水准备谈判,李世民对洛阳城志在必得,自然不可能在此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和他讲和。
听说王世充要谈判,他压根懒的出面,只派了隋降将宇文士及去
第一百三十二、洛阳之战(中)
而武牢关易守难攻,只要自己守住武牢关,窦建德根本攻不进来,他若敢强攻,正合他意,此时正是一举两克的好时机。
为此,李世民不仅没有暂避锋芒的意思,反而颁下严令,军中任何再敢放言撤兵、动摇军心者,一律按军法处置,与此同时上书朝廷,将自己分析的利弊一并告知高祖。
高祖得到奏报之后,秉承着对次子军事才华的信任,略一沉吟,终打消了让要秦王撤兵的念头,全力支持洛阳大战,有了高祖的支持,李世民再无后顾之忧。
待得到窦建德大军逼近武牢关的消息后,他命李元吉和卢君谔看守洛阳,自己则带着数千精兵直奔武牢关。
洛阳城内的王世充看着李世民领兵离开,心知援军已到,自己却无法出城相迎,心头又气又怒,当然,还有着莫明的期待。
期待窦建德和传闻的一般厉害,最好能一举斩杀李世民,只要李世民死了,李唐将再也不能对他构成威胁。
李世民自然没功夫去管王世充的心事,他到达虎牢关的次日,带了一千骑兵前去查探窦建德大营的军情,两军营地只相隔二十余里。
李世民将这一千人打散,沿路分批埋伏,伏兵由李世绩,秦叔宝和程知节负责,自己则带上尉迟敬德等数骑,直奔窦建德大营。
离窦建德大营尚有三四里路处,碰上了对方的巡罗哨,对方以为来人是唐军的斥侯,正待动手,李世民的声音已先一步响了起来:“秦王来访也。”
随着话音落下,一箭射死哨领,其它巡吵兵反应极快,当机立断的吹响了警哨,此举顿时惊动了窦建德的行营,对方派了数千骑兵追杀而出。
随李世民出来的几名骁骑卫大惊失色,李世民令其它寄人先走,自己和尉迟敬德则充当靶子,吸引敌兵,边战边逃,敌人追得近了,他们就奋力逃跑。
等敌人隔得远了,准备放弃了,他们反而会主动上前挑衅,直惹得对方将领大怒,不管不顾的猛追了过来。
不知不觉间,这些人就被李世民引进事先设好的埋伏圈中,李世绩和程子节等率兵杀了出来,敌军大败,近五千人马伤亡过半,其余人马如丧家之犬般仓皇而逃。
李世民见状连叹可惜,只说路上不好设伏,藏一千兵马已是极限,不然今日敌人这五千兵马定然已被全部吃下。
“王爷,您今日此举实在太过冒险......”李世绩和程子节等则颇有些不赞同的看着李世民,他身为东征统帅,却经常身先士卒,跑到第一线去,这要是有个好歹......
“哈哈,打仗么,哪里没有危险,论兵力,我李唐并不比王世充、窦建德强多少,现在他们俩都兵合一处,一起对付我了,我若行事还瞻前顾后,这仗就没法打了。”李世民不以为意的哈一笑。
他胆子大,行事喜欢冒险,打仗经常兵行险招,身先士卒,冲杀在第一线,这个毛病除了和他的性子有关,也有当前的环境有关。
李唐建国不久,论综合实力并不比周边的几大势力大的反王强多少,他这个领兵的王爷只有如实了解每个战场的实情,才能最快做出最明智的反应。
不说李世民的心事,但说窦建德,他自诩打仗厉害,自竖起反旗以来,鲜少尝遇败绩,本并未将李世民这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子放在眼里。
结果双方一交手,对方就狠狠的给了他一击耳光,一时之间不由又惊又怒
第一百三十三、洛阳之战(下)
一直蛰伏一旁、等待战机的李世民见夏军疲惫,知道战机已至,率领一千轻骑直扑夏军主帅行营。
此时,窦建德正在帐中与僚属议事,忽闻外面杀声震天,不由大吃一惊,急忙出营察看,却见一杆竖着秦王的大旗已经冲进大营。
夏军大乱,虽有将士奋起抵抗,岂奈何营中混乱,又无人领导,根本建立不起有力的抵御方式,很快溃不成军。
窦建德眼见败势已不可挡,只能带领左右侍卫突围,却在突围中受伤,左右侍卫皆在逃亡过程中死伤殆尽,他逃到牛口渚时体力不支,被唐军将领白士让、杨武威生擒。
李世民得知窦建德被擒,大喜过望,待窦建德被带到大宫行营的时候,他立即赶了过来,静静的看着双目紧闭,一言不发的窦建德,半晌之后才开口道:“窦公,我征讨王世充,本与窦公毫无关联,你为何越境,犯我兵锋”
于隋末无数路反王中,窦建德不仅是势力极为显赫的一个,品行作风和口碑也是最为百姓称道的一个,李世民对他的印像很不错。
再加上他曾经抓到过李世民的姑姑同安长公主和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却未曾对他们有过任何折辱之举,等高祖派使者前去和谈之后,便客客气气的送他们回了长安,面对这样的一个人,若非立场不同,李世压根不愿与他为敌。
李世民的话音落下之后,窦建德半天没有反应,就在李世民以为他不会开口的时候,他突然睁开了眼睛:“我即便现在不来,你我之间早晚也有一战。”
“只恨我心性智谋究竟是差了几分,担不起这天下之主的位置,否则,早听凌敬之言,当不会有今日之祸,李渊有你这个儿子,看样子天下可定矣。”
李世民没有接话,静静的看了他一会,就转身离去,离去之前吩咐看守的兵将,要好好待他,万不可有半分折辱,并着人来帮他治伤。
在李世民看来,以窦建德在河北的声望,他的性命是绝不容有失的。
解决了窦建德部后,李世民立即带兵赶往洛阳,数日前,李元吉刚和王世充打了一仗。
这一仗是李元吉坚持要打的,唐军在付出行军总管卢君谔的性命为代价后,取得了一场小胜利,斩杀敌军千余人,获俘数百。
元吉本对这分战绩颇有几分沾沾自喜,李世民回来之后,却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在李世民看来用已方一员行军主管和数百兵将的性命换取这样的一场胜利,简直是杀敌八百,自损数千,是彻彻底底的败仗。
元吉被骂得不敢吱声,心头却莫明生出一股戾气和怨气,他觉得自己明明打了胜仗,不过是死了一名行军主管,却被骂成这样,觉得李世民压根就是瞧不起自己。
李世民却压根没有管他的心事,骂完李元吉,他转过身就去对付王世充。
王世充被围困这么久,全城得不到补给,里面的军民从一开始的安静,到现在已是惶恐之极,无数百姓和士兵都在想方设法往外逃。
王世充眼见要李世民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拾了窦建德,接就要对洛阳城展开全面攻击,心头又惧又怒,无计可施之下,想到了一个很可笑的策略。
他将长孙安业绑了起来,推到墙头,威胁李世民:“秦王,这长孙安业是你家王妃的嫡兄,王某素闻你与令王妃伉俪情深,想必你不愿看到他因你而横死我手中吧”
“哦,长孙安业啊,你若想杀就赶紧动手吧,这家伙悖逆不孝,父
第一百三十四、班师回朝
秦王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整顿洛阳城军务,安抚百姓,半月之后,留下亲信镇守洛阳,自己则押解窦建德、王世充等回京。
秦王以一已之力,平了窦建德、王世充这两大中原最大的反王势力,声望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他的大军回朝的时候,高祖李渊,竟率文武百官迎接到了长安城外。
李世民的大军刚翻过秦岭,遥遥便看见高祖的銮驾停在城门外,众将见状皆吃了一惊。
李世民纵马疾奔过去,离銮驾还有数十米距离的时候,翻身下马,几步冲到銮驾前,单膝跪地,以军礼叩首拜道:“父皇以天子之尊迎至此地,儿子惶恐。”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秦王身后的诸将则纷纷下马,隔着老远一起伏地叩拜,洪亮整齐的声音如同山崩海啸般,席卷而来,震得在场所有的人耳朵都有些生痛。
同样在沙场上驰骋过多年的高祖内心的豪情在这瞬间被点燃,此情此景让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
但见他一步从銮驾中跨了下来,甩开太监相扶的手,哈哈大笑走到李世民面前:“哈哈,吾儿一举平定洛阳、河北两地,自此中原再无可与我李唐匹敌的对手。”
“此等功劳,再大的荣耀都当得起,别说为父区区迎至城外,吾儿快快起来,众将士也都辛苦了,平身吧。”他一边哈哈笑着,一边伸手将李世民拉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