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第一百七十一、仁智宫之变(上)
武德七年六月,唐高祖李渊带着一众嫔妃和他的两个儿子,秦王和齐王一起到不久前刚完工的行宫-仁智宫避暑兼狩猎。
太子李建成奉命留守京都监国,而这个时候,高祖李渊和秦王李世民都不知道,一场针对他们的兵变,已在后宫和前堂的暗中策划中进行。
自去年平阳公主过世,太子和秦王正式决裂后,太子李建成一直在想法子削弱秦王的势力,但见效甚微,太子和他的谋臣魏征、王珪等人见状皆十分焦虑。
若说以前他们还指望李世民能做个贤王,现他和太子的关系正式决裂后,这种几率已经低得可以忽略不计,若不能及时扳倒秦王,太子这个位置能不能坐稳都两说。
李建成和李无吉在朝堂之上,想不到什么好对付秦王的好法子,就把视线转到了高祖的后宫。
秦王自视清高,很是看不起高祖后宫中的那几个出身一般,又没什么大见识、一朝得宠就跋扈妄为的年轻嫔妃。
李建成和李元吉抓住这一点,曲意巴结讨好她们。
这些嫔妃们本就没什么见识,眼见太子如此尊贵的身份,却对她们礼敬有加,再对比全然不将她们放在眼里的秦王。
立场不用说,除了一个万贵妃外,其它年轻的妃嫔们几乎是一面倒的站在太子和元吉这一边。
尤其是最受高祖宠爱的尹德妃和张婕妤,不知不觉间就和太子、元吉结成了盟友。
有了内宫的策应和蒙蔽视听,李建成想做点什么就容易多了。
高祖决定去玉华山避暑,留太子监国,李建成认为这是天赐的夺权逼宫的良机。
齐王李元吉随高祖离京之前,太子便和他商议好,等他们到了玉华山,建成会将自己秘养的一批猛士送到行宫潜伏。
同时派人去庆州给大都督杨文信送信,杨文信是太子的亲信,在此之前已得到过太子的授意。
只要太子兵谏的谕令一到,他立即就会在庆州起兵,与长安相互接应,只待除铲秦王,就逼高祖退位。
若建成的筹划一切顺利,这次逼宫没准真就成了,毕竟高祖带到玉华山的兵马不过三千人。
可这世上的事,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变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李建成怎么也没想到,他千挑万选,选出来去给杨文信送信的尔朱焕和乔公山作中途反水。
这两人走到途中的时候,思及秦王的勇猛和手段,生怕兵变不成,最终事情败露,牵累自家满门,一番左思右想,决定改道玉华山,去仁智宫向李渊告密。
可怜的李建成就这样被信任的下属给卖了。
高祖接到密报,又惊又怒,立即派司农卿宇文颖去传召杨文干,因高祖这时候尚不信太子要兵变,召宇文颖的时候是密传。
李世民尚不知此事,不过他身边的都是能人,尔朱焕和乔公山来见李渊的时候被张公谨看见。
张公谨是个谨慎的人,虽不知道尔朱焕和乔公山来玉华山干什么,还是把这事和李世民说了。
李世民听了也觉得奇怪,尔朱焕和乔公山,一个是太子的身边的郎将,一个是校尉,以他们的身份,实没有理由这个时候往玉华山跑。
因觉得奇怪,李世民不自觉的就对高祖那边留心了几分,等他发现宇文颖似接了什么命令,连夜离开了玉华山的时候,神色不自觉的凝重起来,怕是京里发生什么变故了。
“观音婢,今日太子身边的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突然来到了玉华山密见父皇,再接着父皇就把宇文颖派出去了,我怕京里出了什么事,这两日你和孩子都不要
第一百七十二、仁智宫之变(下)
“好,很好,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陈山,你去把尔朱焕和乔公山召过来,我看这逆子还有什么话可狡辩。”高祖闻声愈发的愤怒,立即吩咐侍卫去传尔朱焕和乔公山。
尔朱焕和乔公山来到高祖御驾前,看到扑在地上痛哭不止的太子,心惊之余不由暗自庆幸不已,幸好没有一条道走到黑,这要真去了庆州......
这两人心念电转间,人已走到高祖面前见礼,唐高祖指着扑在地上的痛哭的太子开口:“你们两个,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当着太子的面再说一遍。”
尔朱焕和乔公山敛住心神,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李建成听得浑身冷汗直冒,好在来之前这种情况魏征已帮他做了推演分析,还算稳得住。
“父皇,儿臣冤枉啊,儿臣若真和杨文干勾结谋反,不可能派这么两个没什么份量,又担不住事的人做为信使啊,请父皇明鉴。”李建成不断的叩头喊冤。
“好,很好,你确实很善辩,来人,将太子带去,严加看管,等我处理杨文干之后,再来处置你。”唐高祖气得浑身发抖,他不想再听李建成胡说八道,直接让人将他带下关押。
等李建成被带走之后,又招来秦王和群臣:“世民,诸位爱卿,杨文干起兵谋叛,企图逼宫玉华山,你有何计策。”至于元吉,高祖大概知道他和太子的关系不一般,并未召他。
李渊到底对太子还有几分父子之情,并未当众说出太子与杨文干勾结一事,不过他即便不说,明眼人都知道了是什么回事。
那杨文干是太子的铁杆班底,杨文干起兵后,高祖又立即急诏太子入玉华山,事情是明摆着的,不过高祖不说,自然也不会有其它人蠢得去挑破。
“父皇,儿臣以为杨文干不过是个无能肖小,地方官兵即可擒拿,即便拿他不住,再派一员战将出去,自然能手到擒来。”高祖的话音落下之后,李世民接口道。
他心里其实是有几分遗憾的,自猜到京城有变后,就在暗布后手,等到杨文干反,他几乎已经断定这是太子一手策划的一次兵变,只不过还没开始就败露了。
他还以为事情败露之后,太子会挺而走险,直接起兵呢,若果真如此,他也不必再像现在这般束手束脚。
以前他顾及兄弟之情,确没有想过要取代太子,但自去年和太子彻底决裂之后,心事就逐渐变了,他自认不是个为了权势而六亲不认、不折手段的人。
但他也绝不是个愚忠愚孝,任人宰割之辈,父兄若肯善待他,他愿以同等的真诚回报,若对方只因他功劳大,忌惮他,就一门心事想铲除他,他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臣等也认为秦王之言,不无道理,这杨文干成不了气候。”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后,众臣也跟着附和。
“你们先下去,世民,你留一下。”高祖面色复杂的看了众臣一眼,挥退他们,却让李世民留了下来。
“世民,我也不瞒你,杨文干起兵并非是他一人之念,这事还涉及太子,你也知道,太子在朝野间的声望不错,事情牵扯到他,响应的人怕是不少。”
“所以,平定杨文干的事,还得你去趟,为父才能放心。”待臣子们都离开之后,李渊一脸语气深长的对李世民道。
“儿臣知道了。”李世民听完之后,沉默了片刻,没有再多问,便领旨谢恩离去。
他从高祖的宫中出来,去了一趟自己的院子,把这事和
第一百七十三、后宫的枕头风
武德七年六月末,去仁智宫避暑的唐高祖在玉华山只呆了半个来月的时间,就匆匆赶回了京城。
他回京的时候脸色极为不好看,随他一同回来的大臣面色也十分古怪。
不仅如此,原本留京监国的太子李建成已有数日不见踪影不说,今朝皇帝归来,他竟未出来迎接圣驾,这让留京的一众大小官员十分不安。
再加上和太子走得近的武将杨文干又在庆州反了......这些不知真相的朝臣们越想越心慌。
可这种事,皇帝不开口,他们做臣子的是万万不敢先提的。
不管是和太子走得近的臣子,还是中立的大臣,一个个都只能揣着满腹的疑惑,恭恭敬敬的将皇帝迎进了宫。
高祖回宫之后,只说了一句他赶路累了,要歇息两日,也就是说,这两日内不开朝,说完后便让众臣散去。
在此之前,一直提着心的太傅张玄素和一应东宫属官们紧拎着的一颗心,总算松缓了几分。
只要皇帝没有朝着满朝文武的面把太子勾结杨文干,企图逼官谋反一事说出来,即表示他还没有决定要如何处置太子,也就是说这件事尚有周旋缓和的余地。
太子师张玄素是典型的端方君子,太子之前的谋划他并不知情,直到事发后,太子被召到了玉华山,魏征才和他说了。
张玄素听说此事后又惊又怒,可他再怒也不能放任太子不管。
他身为太子师,和太子之间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了这样的事,他怎么都不可能将自己置之事外。
“张大人,魏大人,陛下没有当众说出太子的事,是不是表示......”他们刚从太极宫出来,回到东宫,王珪和徐师谟等人就围了过来。
“现在不好说,看陛下的脸色,这件事显然不会就这么过去,但是他没有当众抖出太子的罪过,则表示内心还在犹豫到底该如何处置太子。”魏征摇了摇头。
“那,我们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徐师谟又问。
“静观其变,在陛下没有动作之前,我们什么都不宜做,还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说你们,太子做下这等糊涂事,你们不仅不劝阻,居然一味怂恿,这事幸好中途就败露了。”
“要是殿下的信真送到了杨文干手上,等杨文干的兵马来到了玉华山,而殿下又出兵和他应和......那真是真正的糟糕透顶。”张玄素看了眼前的几人一眼,一脸不愉的开口。
“若果不是尔朱焕和乔公山召这两个卑鄙小人中途叛变......现在京城已是咱们殿下说了算。”徐师谟有些不服的小声辩驳。
“荒唐!那秦王是什么人你们难道不知道他当年在武牢关,以数千兵马破了窦建德十万大军的事你们这么快就忘了了”
“陛下去仁智宫避暑,身边跟了三千羽林卫,你怎能肯定凭着一个杨文干和他手上的两万大军,就能攻下玉华山”张玄素怒斥。
“好了,事已至此,多说也是无益,一切就按太傅所言,陛下没有动作之前,我们什么都不要作,倒是齐王那边,可以派人去走动一下。”魏征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那个,开口打圆场。
不说东宫这边的事,但说那些确实不知太子干了什么的大臣们从太极宫出来的时候,有那心里实在不安的人凑到随高祖一同去了玉华山的封德彝身边:“封大人玉华山可是发生了什么事还有太子去哪了您可知道”
“我什么都不知道,同时建议你们不该问的也少问。”封德彝淡淡的道了一句。
太子李建成趋着皇帝去仁智宫避暑,企图勾结杨文干逼宫谋反,按理这是大罪。
可高祖如今脸色虽然不好,对此却缄口不言,以封德彝谨慎的性子,自不会多言。
不说大臣们的心事,但说高祖李渊回宫之后,心头的怒火并没有熄灭,但让他就这么把太子的罪行公布于众,他又有些犹豫。
李建成身为他的
第一百七十四、高祖的心事
高祖没有再开口,他在尹德妃这歇了一宿,次日回到御书房后,让近身太监王德去把裴寂和封德彝、还有萧瑀请了过来。
封德彝和裴寂都是随他一同去了玉华山的,皇帝虽没有对他们挑明太子的事,但这两人都是人精,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萧瑀虽没去,但以他的老练,看到这一系列的变故以及昨日皇帝回京时的脸色,心里多少也能猜测出事情的大概,只不过皇帝没有挑明,他们都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三个臣子来到御书房后,李渊先吩咐了王德一句:“王德,你去泡了壶茶过来。”
等王德离开之后,高祖站起来,指着一边的茶几开口道。“都坐吧,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些事想和你们商量。”那茶几旁正好有四个坐位,他走过去坐了其中的主位。
“陛下请讲。”三人同时朝高祖欠了欠身,等高祖坐下之后,他们才分别落座。
“关于太子的事,我想你们嘴上没说,心里大概都知道了,你们猜得不错,朕确在玉华山接到了信报,有人告太子和杨文干勾结,企图逼宫谋反,对此,你们怎么看”高祖问。
“却不知报信的是什么人太子殿下对此又是个什么说法”哪怕心里早有预测,此时听到皇帝亲口挑明,三人仍吃了一惊,国舅小心的看了一眼皇帝的脸色,接口道。
“报信的人是太子身边的郎将尔朱焕、校尉乔公山,太子么,自然是对此一口否认。”李渊道。
“陛下,臣想再问一句,陛下召见太子的时候,太子可有什么不矩行为”萧瑀又问。
“这倒没有,朕接到信报之后,立即着人前来召唤太子,太子二话没说,未带一兵一卒,只身跟着传唤官去了玉华山见朕。”李渊道。
“既是如此,臣以为此事应当谨慎,虽说告发者是太子的郎将和校尉,却不能排除的有人借机嫁祸,太子乃一国之根本,若无确切实据,逼宫谋反这样的大罪,实不宜按易往他头上安。”萧瑀听完之后,沉吟了片刻,才接着开口道。
“臣也支持萧大人的说法,太子性情温厚宽后,向来知礼仁孝,臣不信他会干这种事。”裴寂接口道。
“可是杨文干真的反了,杨文干一直是太子的得力干将,这一点在朝的官员都知道,现有尔朱焕、乔公山告发在先,杨文干造反在后,你们让我如何相信太子的清白”高祖皱起了眉头。
“陛下,若这事真是有人针对太子,也不足为奇,试想,敢设计陷害太子的人,计谋自然要做好全套,不然,又怎能将太子装进去呢”
“若太子真有谋反逼宫之意,陛下当时远在玉华山,以太子在朝堂中的威望,只须振臂一挥,说有人挟持了陛下,欲对陛下不利,就能带上大队兵马杀向玉华山,而陛下当时手中仅有三千羽林卫......”裴寂又道。
他此言一出,萧瑀和封德彝同时转目看了他一眼,好家伙,你这是在为太子脱罪的同时,往死里告秦王的黑状啊,当时陪在陛下身边的是秦王和齐王。
齐王和太子交好,自然不会做对太子不利的事,而秦王权势滔天,天策府的威望连东宫都压下去了几分,再加上自去年开始,秦王和太子的斗争就转到了明面上,若说有人欲对太子不利,除了秦王还能有何人
“丰卿家,你的意思呢”高祖面无表情的看了裴寂一眼,复将目光转到一直没有开口的封德彝
第一百七十五、憋屈的秦王
,
“好啦,不说这事了,着人摆膳吧,这几日心情不好,都不曾好好用过膳。”
“对了,晚些你去一趟万春宫,告知贵妃娘娘,让她把秦王妃还有承乾召进来,我明天中午过去陪他们用膳。”高祖没有继续为难王德,看了他两眼后,很快回收了目光,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