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李氏抱着这样的心事,微微沉默了片刻,便又试探着开口问了一句:“既然你和皇后是旧识,一会等皇后礼完佛,咱们找个时间去见见她如何”
“皇后性情最是温和不过,对昔日旧友也颇为照应,我听闻韩家的三娘子就因当年和皇后有交情,她到长安之后,见了皇后两回,她的夫婿子女都受益良多。”
宇文乔下意识的就想拒绝,她和长孙皇后认识不假,可她们之间却无半分交情,不仅没有交情,还可以说是旧怨重重。
但不知为何,拒绝的话说到口边又被她咽了回去。
长孙皇后的贤后早已传遍全国,正好,她也想见识一个,这位贤名远播的昔日旧友见到自己时,会有什么表现。
“好。”宇文乔心中快速的转了几个念头之后,笑着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对此一无所知,她入殿之后,分别为李承乾和李元吉各点上了一盏油灯,并捐上香火钱若干,又佛前闭目诵了几遍经文,随后去了法会现场,听方丈主持说经**去了。
因法会下午还有一场,香客大多都在庙里用午膳,长孙皇后也不例外,用完素斋,回到方丈拨给她的静室,准备小憩片刻。
却在这时候,候在外面的宫女来报:“娘娘,郢国公夫人携她的侄女过来给娘娘请安。”
郢国公夫人宇文士及的妻子宇文士及的继妻是李世民的一位远房族叔的女儿,长孙皇后见过她几回,彼此并不陌生,为此,听了宫女的禀报后便开口道:“请她们进来吧。”
李氏的侄女,长孙皇后下意识的以为是李家这边的人,可等李氏带着宇文乔走进来的时候,长孙皇后顿时愣了一愣,她着实没想到随李氏进来的会是宇文乔。
青岚和阿丑一看到她目中顿时浮出怒意,别人不清楚宇文乔和自家娘娘的恩怨,她们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宇文乔与长孙皇后的梁子可谓是自长孙皇后当年头一回回长安,彼此就结下了。
“郢国公李氏,携侄女宇文六娘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圣安。”李氏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她一进门,就拉着宇文乔躬身拜了下去,双手交合,头伏于手背,恭恭敬敬的朝长孙行礼。
长孙皇后因心里太过惊讶,一时竟忘了叫她们起身,直到李丽质这小姑娘轻轻伸手扯了扯她的衣袖,长孙才缓过神来:“起身吧,不必多礼,青岚,赐坐。”
“谢娘娘。”李氏抬目悄然看了长孙皇后一眼,发现她
第二百五十、得子雉奴
宇文乔的出现对现在的长孙皇后而言,连半点生活的浪花都溅不起来,说起宇文乔和她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
当年宇文乔一直找她麻烦,就是因为长孙头一回随父母回京的时候,从她们姐妹手里救下了一个无意冲撞了他们马车的丫环-阿丑。
之后,宇文家这对姐妹就和她扛上了,可当年长孙皇后和平阳昭公主一见如故。
而平阳公主文武全才,乃京都一众贵女之首,同龄人中根本找不出能与其相提并论之人。
有平阳公主护着,宇文乔姐妹想在长孙皇后手中讨得便宜自是不可能,一来二去的,她们在长孙皇后手里吃得憋多了,心里的怨气也就愈发的重了。
说白了,她们双方之间不过是小女儿间的意气之争,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若宇文乔想不开,一味的钻牛角尖,始终不能释怀,想继续找长孙皇后的麻烦,用不着长孙皇后出手,宇文乔身边的人就会处置她。
若她想得开,不再介怀往事,长孙皇后也不会打击报复,一国之后,就该有一国之后的胸怀和气度,更何况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主动找过宇文乔的麻烦。
沐佛节过后,天气逐渐热了起来,长孙的肚子也一日大过一日,已经七岁有小姑娘李丽质有空就往会母亲宫殿里跑,说是要多和未来的弟弟处处,先把感情建立起来。
丽质小姑娘此时已被李世民封为长乐公主,食邑三千户,这份荣耀在李世民一众女儿中可谓是头一份。
长孙皇后瞧着她那搞怪的模样,忍不住点着她的鼻子打趣:“何以见得母后肚子里怀的就一定是弟弟,说不定是妹妹呢”
“母后不是说,你以前生太子哥哥和四哥的时候,他们都很乖么直到生我的时候,才被折腾得不得安宁,而你这一次怀的宝宝特别乖,几乎没有折腾过母后。”
“据此推断,母后肚子时怀的肯定是个弟弟嘛。”长孙公主瞪着一双漂亮的大眼接口道。
“哈哈,吾儿所言不错,你母后这一胎多半是个弟弟。”长孙皇后正和女儿逗趣的时候,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来了。”长孙皇后看到他进来,下意识的就要起来行礼。
“都老夫老妻了,你又这么大个肚子,干嘛讲这些虚礼。”结果还没起来,就被李世民赶过来按了下去。
“儿臣见过父皇。”长孙公主站起来向他请安。
“在你母后这里,我便只是父亲,不是帝王,不必多礼。”李世民摆了摆手,指了指身边的位置,意示她坐下。
“陛下心情看起来不错,可是有什么喜事”长孙皇后瞧着他脸上掩不住的笑容,不由问了一句。
“朕确实心情不错,今年三月中下旬的时候,关中各处都传来蝗灾和大悍,当时可把朕给急坏了,到了四月中,悍情有所缓解。”
“最近朕派下去统计灾情的人回来禀报,说今年的庄稼长势不错,到了秋天多半有个好收成,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喜事。”李世民一脸笑容的接口道。
“如此确是件大喜事,怪不得昨天晚上臣妾也做了个好梦。”长孙皇后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
对于一个新登基不久的帝王来说,确没有什么比丰产更值得让人高兴了。
新帝刚刚登基,国泰民安,粮食丰产,即表示上天对这个帝王很满意,在护佑这个帝王。
&nbs
第二百五十一、杀卢祖尚
李世民看着怀中婴儿,心里十分欢喜,当日便下旨,大唐所有百姓,在这一日生有儿子的家庭,皆赐粮数担。
十六日,接到有人参辰州刺史裴虔通,再思及此人当年参与杀害隋炀帝一事,直接下旨削了裴虔通的爵位,罢官并判了流放之罪。
杨淑妃得知此事,特着品阶大妆来向皇帝涕泪谢恩,李世民瞧着眼前这个近年来行事愈发稳重的表妹,心情颇有些复杂。
昔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嫡公主,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之后,身上的骄傲和浮躁已一点一滴的褪去,变成了一个知进退,懂分寸的完美宫妃。
她已经三十岁了,可容颜依然绚丽如花,生过孩子之后的体形较当年丰腴了些,配上她如今沉静优雅的气度,却更显风韵。
“起来吧,你很好,恪儿也教得好。”李世民压下心事,走到她面前,伸手将她扶了起来。
“谢陛下。”杨淑妃有些愕然的抬起泪目,怔怔的朝李世民望了过来。
她于武德初年就来到了他的后院,中间虽也有一段受宠的时间,但李世民待她却鲜少有这般温情脉脉的时候。
许是太过惊异,又或是不经意的触动了昔日的情怀,杨淑妃触上李世民那包含着愧疚和温情的目光,只觉万般心酸一齐涌了过来,目中的泪水如同缺了堤的河流般,奔涌而下。
“娘娘,最近陛下一连大半个月都歇在兰秀宫。”长孙皇后满月后的次日,青岚不经意的和她提了一句兰秀宫的事。
其实已经不只大半个月,自是九皇子出生后的第四天,杨淑妃亲自御书房向皇帝谢恩之后,皇帝似被触动了情怀,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都歇在兰秀宫。
“杨淑妃是秦王府过来的老人,和陛下又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还育有皇子,陛下对她好些也是应该的。”长孙皇后闻声微微默了片刻,才接口道。
杨淑妃这些年的表现愈来愈好,不管是对她这个皇后,还是对其它宫妃,言行举止都找不出任何逾越的地方,当年的锋芒已经完全被她收了起来。
可就是这样的杨淑妃反而让长孙皇后有了淡淡的威胁感,倒不是担心丈夫变了心,对她的眷恋超过自己,而是......
杨淑妃膝下仅有一子,她的全副精力都放在这个儿子身上,可长孙皇后如今却已有了三子一女,加上她上皇后,上要尽孝,下要管理这诺大的后宫,宫里所有的孩子,她都有教养之职。
论起放在儿女身上的功夫和心事,长孙皇后自认是远比不得杨淑妃,她的儿子蜀王李恪,长孙皇后也打过无数次交道了,才学武功还在其次,而是他那心性,真的和陛下当年很像。
自己的长子承乾和三次李泰,在才学上并不逊于李恪半分,可真论起性情坚毅和果断,却是不如李恪的,想起这些事,长孙皇后心头不由微微一沉,默默发起呆来。
“娘娘,娘娘......”青岚见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竟让皇后发起呆来,不由吃了一惊。
“哦,没事,对了,高明和青雀近日功课怎么样
本宫自坐月子后,已有一段时日没有检查过他们的功课了。”长孙皇后回过神来,甩开心事,接口道。
长孙坐月子的这段时间,长乐公主还好,她是个小姑娘,可以经常过来陪伴母亲,但李承乾和李泰,都是年过七岁的大孩子,自然不便在母亲月子里经常探视。
说起来,这一个月,她们母子几人见面的时间都很少,昨日幼子雉奴的满月宴,两个儿子自然都
第二百五十二、迁宫
卢祖尚之死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少人的不安,虽说卢祖尚出尔反尔,因任地条件艰苦而拒不肯受交州都督一职,确不是为官者应有的品行操守,可凭此却也罪不致死。
皇帝恼怒之下,不顾朝臣劝阻,直接下令将其诛杀,此举让人不由自主的怀疑陛下是不是对太上皇李渊不满了。
这卢祖尚是太上皇的宠臣,卢祖尚在高祖时期,颇受宠信,和李孝常的关系也不错。
李孝常谋反一事,因牵连太广,最后导致皇帝不得不妥协,只诛了首恶,其它人一个没有牵连,如今看来,陛下心里的那口气是没有散啊。
尤其是和李孝常一事有关联的人,内心惶惶不可终日,太上皇李渊更是坐立不安。
自李孝常一事出来后,高祖李渊就变得分外沉默,他开始深居简出,能不在百官面前露面的时候绝不出来瞎溜达,卢祖尚被杀之后,李渊心里的这份不安愈发的浓了。
所谓天家无父子,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虽有孝道大于天的话法,可那只是明面上的东西。
私下里,在皇家的政权争夺史上,子杀父,父杀子的案例不计其数。
贞观三年年节刚过,内心惶恐不安的太上皇李渊将裴寂召了过来:“裴寂,二郎登基已有两年多,一应朝事在他的主导下都井井有条,什么事都用不着朕操心,你说朕是不是应该让出太极宫了”
“这个,臣不便多言。”裴寂一听,顿时惊得腾的一下站了起来,一脸惶恐的开口道。
太上皇当初同意禅位,让陛下登基,提出的条件就是他在太极宫住习惯了,不想迁移。
皇帝为表孝道,欣然应允,现在此敏感时期,他一个做臣子的,实不好置喙多言。
“罢了,你下去吧,朕再考虑考虑。”李渊看了裴寂一会,挥了挥手,裴寂悄然退去。
贞观三年正月十六,李世民到太庙祭祀,二十一日,在皇籍农田上扶犁亲耕,以奉祀宗庙,力倡农耕之事,希以鼓励百姓努力开垦荒田,扩大生产,多耕多种。
正月下旬,因妖僧法雅妖言惑众,惹来李世民大怒,将其处以极刑,裴寂与其交往过密,受到牵连,被李世民免去官职,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让他返回故里。
裴寂大惊失色,连忙上书请求,皇帝不理,他又亲自进宫向皇帝求情,说他割舍不下太上皇,请求皇帝让他留居长安。
李世民闻言怒斥:“裴寂,你的功劳、才学,品行,都不足胜任你现的职位,只因太上皇对你恩宠有加,交情莫逆,朕不忍违逆父意,才容你至今。”
“可你不思君恩,和法雅这等妖人牵扯不清,我念及旧情,不对你施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拉出太上皇来压朕,你安的什么心事”
“臣,惶恐......”裴寂大惊,连忙请罪,并领旨返回蒲州。
裴寂被免职一事压断了太上皇李渊心里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很快将李世民召到面前,并告诉他愿将太极宫让出来,自己则避居到大安宫去,
大安宫就是李世民以前居住的秦王府。
李世民对此大为惊讶,不过旋即便大喜,连忙向父亲拜谢,他登基已经两年多,却一直居于东宫,实在是有违祖制和法度,同时也莫明给人一种名不正,言不顺之感。
只是他登基之时,已和太上皇达成协议,绝不逼太上皇迁出太极宫,若是李渊一直不主动提出来,他也不便说什么。
&
第二百五十三、北伐(上)
“哈哈,皇后所言不错,对天下百姓而言,他们不会在意我们住在哪,居住的环境如何,他们只在意朕能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能不能让天下太平。”
李世民听得微微一怔,紧接着却哈哈大笑起来。
李世上搬入太极宫之后,一边致力宣扬孝道之事,一边鼓励大家多生孩子,为国家添人加口。
当然,古代帝王的宣传政策绝不仅仅是口号,随着口号一起下来了还有相应的实惠奖励。
比如大凡享有孝善之名的人家,都能无条件赐米五斛,八十以上的老人赐粟两斛,九十岁以上老人赐粟三斛,百岁老人除了米粟之外,加绢两匹,本年正月以来生有儿子的赐粟一斛。
贞观三年注定是一个载入时册的年代,享誉千古的名臣魏征在这一年正式步入朝堂,参与中枢政事,在此之后李世民所颁布的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朝政有一半多来自他的谏言。
贞观三年五月,周王李元方逝世,李世民经过三年多的秣兵历马,砥砺前行,国力和军事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了七八月的时候,突厥草原又遭了灾,突厥颉利可汗行倒行逆施,导致内患重重,去年突利就曾派人来向李世民求助,希望能与李世民联手,推翻颉利的暴政。
鉴于当时的时机不成熟,李世民只回了信,却未发起北伐行动,今年自春天开始,突厥一系列的变故让李世民看到了战机。
他一边暗中派人去和突利联系,一边筹备粮草,准备就在今年发兵征讨突厥,一血武德九年渭水之盟的耻辱。
八月初,李世民召来李靖,言辞恳切、语意深长的对他开口道:“药师,自朕登基以来,你虽领有尚书之职,却未曾在朝呆过一日,一心一意居于玉华山中,帮着朕养马练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