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杨四娘瞧着她的模样,心头的愤怒再也压抑不住,正要不顾一切的破口怒骂,却不想话还没开口就被坐在她身后的母亲窦氏一把捂住,窦氏捂住女儿的嘴巴之后,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低声斥道:“蠢丫头,这里是什么地方,容得你在此大吵大闹么看长孙小娘子不顺眼的人可不只你一个,她敢在这个时候露面,就要做好被人攻伐羞辱
第四十六章、攻伐(中)
宇文乔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静,所有的目光几乎在这一瞬间都汇聚到了她和长孙小娘子身上,这些汇聚在她们身上的目光中,惊愕莫明者有之,怜悯复杂者有之,讥嘲雀跃者有之,事不关已,纯然看戏者亦有之……
与长孙小娘子同站一处的兰娘又惊又怒,表妹到高家一年多,今日尚是首次随自己一同出门见客,结果刚进门就被人这般刁难羞辱,即便她性情温和,一向不喜与人争斗,亦不由自主的被气得双目喷火般朝乔文乔瞪了过去,就待出言反击,哪知话还没来得及开口手掌却被身边的长孙小娘子一把握住,兰娘一愣,下意识的转目朝长孙小娘子望来。
长孙小娘子朝她微一摇头,随后将视线转到宇文乔身上,宇文乔的话出口之后,双目便紧紧的盯着长孙小娘子,至于其它人的目光和兰娘的愤怒,她压根没放在心上,宇文家的两个小娘子性情骄傲跋扈在一众贵女圈中是出了名的,她们行事只凭自己痛快,从不管别人的目光。
京都贵女圈中,除了李秀宁和如意公主能压这姐妹俩一头外,其它敢正面与她们交锋的也就长孙小娘子,长孙小娘子年纪虽比她们小,但这姑娘无论是言词还是手段,样样都能稳压她们一头,以前有李秀宁护着她,再加上长孙家的门楣也不逊色宇文家多少,宇文乔和宇文绮虽憋了满肚子的火,却没地方出。
现李秀宁出嫁了,长孙晟和长孙炽都去世了,长孙小娘子一介孤女,宇文乔心头再无半点顾忌,她要亲眼看着长孙二娘被自己打落尘泥,在自己面前痛哭求饶、永远翻身之地才能消自己心头这些年来积下的怨气。
可惜,她想法虽好,事实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长孙小娘子面对她那充满挑衅的羞辱和蔑视,只淡淡扫了她一眼,随后就把她当成空气一般,一脸平静的牵着高家二娘子的手,施施然从她身走了过去,一直走到窦三娘面前,微笑着朝她拂了一礼:“窦三姐姐。“
窦三娘是今日寿星的嫡孙女,也是窦家招待众娇客的正经主人,在窦府的地盘上,宇文乔抢在窦三娘还没来得及开口之前,喧宾夺主的去刁难羞辱窦家刚进门的客人,折辱的不仅仅是长孙小娘子,同时也是**裸的在打窦三娘的脸。
窦三娘的性格略有几分绵软,适才被宇文乔抢在自己面前跑去刁难长孙小娘子,心头既惊又怒,一时却不知该如何应对,眼见长孙小娘子无视宇文乔的刁难和挑衅,直接来到自己面前见礼,终醒过神来,她压下心头的愤怒和不适,笑着拉起长孙小娘子手:“二娘,几年不见,你是愈发的出众好看了,来,高二娘子,你也一起过来,咱们都别站着,大家坐下慢慢叙话。“
一边说着一边将两女引到其它贵女对面的软毯上坐下,至于此刻正站在花厅门边的宇文乔,和双手环抱于胸、准备看一场好戏却没看见,正惊得微张着嘴巴的杨四娘则被她丢在一边,没有理会,窦三娘性格虽略嫌绵软,却不是全无脾气的包子……
花厅内的其它贵女们眼见热闹看不成,惋惜者有之,松了一口气者亦有之,不过不管大家心里在想什么,这个时候都没人打算冒出来,再去做那出头鸟,唯有挑起事端的宇文乔
第四十七章、攻伐(下)
“公主殿下过奖了,二娘一露面,就引得在场的诸多姐姐心情不畅,这样的瞩目,二娘觉得还是不要为好。”长孙小娘了的目光落在如意公主身上,略带着几分自嘲的道了一句。
“容易引得别人嫉妒愤恨,那只能表示你足够出众,所谓不惹人妒者是庸才,能引得这么多人嫉妒你,你应该骄傲才是,若你走到哪都没人多看你一眼,那样的你,又如何配得起李家二郎”如意公主挑起一边眉毛,略带着几分挑衅的盯着长孙小娘子道。
“呵呵,公主殿下,关于我与李家这门亲事般配与否,二娘觉得这是李家人应该操心的事,不过公主殿下这般高看我,二娘倒也不好妄自菲薄,不然便是辜负了公主的赞誉,殿下,你看,咱们这么多人站在门口说话似乎不太合适,要不,咱里面坐下来再聊如何”长孙小娘子迎着如意面带挑衅的目光,眉目不动,口中呵呵轻笑了两声,淡淡的接口道。
如意公主碰了这枚软不硬的钉子,双眸不由微微眯了一下,盯着长孙小娘子的目光愈光愈发的犀利,足足过了半盏茶左右的功夫,才移开视线,移开视线之后,她的目光从眼前一众贵女身上缓缓扫过,最后停在窦三娘脸上:“今日天气甚好,现离开席应该还有一段时间,闷在屋内颇为无趣,大家不如出去蹴鞠罢,窦三娘,你是东道主,觉得我这建议如何”
窦三娘自如意公主进门后,就一直像隐形人般被撇在一旁,不是她有意怠慢公主,而是实在找不着说话的机会,如意公主身份贵重,她一门心事要与旁人说话,窦三娘虽为东道主,却也不敢擅自插进去,现见如意公主的视线终落到了自己身上,自不敢拂她心意,连忙接口道:“公主提议甚好,三娘也觉得蹴鞠比咱们坐在屋里喝茶聊天有意思些,在场的娘子若没意见,咱们就去蹴鞠罢。”
蹴鞠是当朝贵女们一项常见的娱乐,在座的几本没有不会的,只看谁的技术好,谁的技术差罢了,而这个提议又是当朝最受皇帝宠爱的如意公主提出的,在场的贵女们自然没谁脑子进水,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坏公主的兴致。
窦府是当朝有名的望族,府里自然不缺蹴鞠场所,蹴鞠这项活动弹性很大,既可两人对蹴,亦可分为多人两姐对抗,今日来窦府做客的贵女,共有十八人,其中三人年纪尚幼,一个八岁,两个七岁,这三人鉴于体力问题,不合适上场,只能在场外围观,能参加对抗赛的有十五人。
“咱们现在是十五个人,分两组尚差一人,窦三娘,你家有没有合适的丫环,有的话叫一个上来罢。”来到蹴鞠场,如意公主扫视了现场诸人一眼,又道。
“公主殿下,跟着你过来的蓝翎不就是蹴鞠好手么,让她加入进来就是,何必再让窦三娘去找人。”如意公主的话音一落,窦三娘还没来及开口,宇文乔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乔文乔此语一出,现场顿时一静,倒不是她口中的蓝翎不会蹴鞠,
第四十九章、暗算
“韦娘子严重了,我们蹴鞠本差一人,你愿来参加自是再好不过,公主殿下,各位小娘子,你们说是不是”窦三娘微微一笑,她先看了在场的众女一眼,没见谁脸上对此有何不满之色,这才开口道。
“不错,我在长安的时候与韦姐姐有过几面之缘,早闻她蹴鞠蹴得好,有她参与,咱们今日的比赛会愈发的有意思。”“窦三娘话音一落,如意公主的声音便响了起来,韦二娘芳名珪,乃当朝郧国公韦圆成之女,她手上曾有一长姐,只是尚未成年便已夭折。
韦圆成当年随文帝南征北战,极得文帝宠信,只可惜英年早逝,他去世的时候,膝下仅剩韦珪一女,年方三岁,又因韦圆成膝下无子,韦府的爵位便由其弟韦匡伯承袭,韦圆成过世后,文帝念及旧情,托独孤皇后多为照看她们母女。
独孤皇后虽有些善妒,在大事上却一向明理,韦圆成一生随丈夫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早早过世,独孤皇后也颇为惋惜,再加上文帝的嘱托,他的妻女,独孤皇后自会好生照顾,韦二娘虽早早丧父,但她的叔父继承的是父亲的爵位,对她们一家心存感激,自然对她母女分外关照,又有皇帝照应着她们母女,她在韦家的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
幼年时常随母入宫,自然认得如意,只不过炀帝即位后,不知是何原因,未曾再让皇后召过她们母女入宫,再接着炀帝迁都,韦氏一门留在长安,未来洛阳,韦二娘便逐渐淡出了贵女圈的视线,在场的贵女们也大多不认识她。
如意幼年时常留在宫里陪皇祖母,见过韦二娘好几次,只是一别多年,多年的小姑娘已长成风华照人的少女,她一时没认出来,现听得窦三娘介绍她的身份,立即出言打了声招呼。
韦二娘听得如意的声音,先是一愣,紧接着抬步走到她面前,盈盈朝她行了一礼:“多谢公主夸奖,一别多年,韦二娘一时没有认出公主,还请公主殿下见谅。“
“韦姐姐,你我虽多年未见,当年却颇有些情份,不必如此多礼,各位小娘子,现蹴鞠的人手已齐,咱们分组罢,按之前说好的,我与长孙二娘各执一队,进行对抗赛,至于人手,咱们抽签如何“如意伸手将她扶了起来,随后将目光转到在场其它人身上,开口道。
如意是在场身份最尊贵的人,蹴鞠又是她提出来的,同时她提出的这个抽签分组的建议也十分合理公允,一众贵女们对此自然没什么意见,倒是韦二娘见如意见让一个看上去比她还要小一二岁的小娘子做自己的对手,让她颇有些诧异,不过她向来稳重,行事周全,心头虽诧异,脸上却未表露半分异色。
(备注:长孙小娘子五岁半才随父回到长安,而韦珪自炀帝登基后就没有再入过宫,炀帝迁都洛阳后,韦珪又留在长安,为此,两人在此之前,从未有过见面机会,她自然不知道长孙小娘子的名声。)
现场的一共有十六人,除了如意和长孙二娘这两个队长之外,其它十四人用纸团写上名字,再混在一起,如意和长孙小娘子各挑七个纸球。
抽签结果很快出来了,长孙小娘子抽到的七人分别是韦二娘,兰娘,郑三娘,岑五娘,杨四娘崔五娘,以及宇文六娘,除了韦二娘刚来,尚不了解宇文乔与长孙二娘子之间的恩怨外,其它人看到宇文乔居然在长孙二娘这组的时候,目光都变得极为古怪。
“长孙二娘,你对这个队员组配可有什么异议“如意公主见状也忍不住问了一句。
“回公主,二娘没有任任
第五十章、李二郎发怒
宇文乔那一脚再加上前冲的惯性,长孙小娘子跌下去的份量着实不轻,虽说脚下有一层铺着草皮的草地,长孙小娘子也绝不敢让自己的脸直接和草坪来个亲密接触,以她的功夫,这个时候想稳住身体已是不可能,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扑倒在地的刹那间,奋力伸出双手,企图用手掌支撑住身体的重量,避免脸上开花的悲剧。(备注,作者君不知古代蹴鞠是在光地上还是草地的,不过鉴于古代贵族的讲究,应该会在草坪上踢罢。)
“碰”的一声,她的身体结结实实的扑在草坪上,其它正在草地上奔跑的姑娘们都被这一幕给惊呆了,离长孙小娘子最近的韦二娘和韩家三娘急忙跑过来伸手将长孙小娘子扶了起来,至于作俑者宇文乔,她在扫出那一脚之后,趋势在草地滚了两滚,现已滚到了离长孙小娘子足有六七步之遥的地方。
长孙小娘子倒地刹那间已先一步伸出了双掌,倒地的时候除了下巴微微磕了一下,脸倒是无碍,可被人扶着坐起来之后,那一双手的手掌已是血肉模糊,直疼得她口中丝丝的抽着凉气。
一个十一岁官家小娘子的手,虽每天都会抽出一个时辰用来挽弓射箭,手掌也是极其娇嫩的,长孙小娘子生受了宇文乔一脚,再加身体前冲的惯性和她身体本身的重量,倒地那一刻的重量怎么都不会低于二百斤。
长孙小娘子虽学了几年功夫,却只是学一些强身健体和挽弓射箭的基本功夫,并未经过名师指导,论体魄和身手也就是比一般的同龄的贵女强一些,并非什么真正的武林高手,二百余斤的重量,全部由一双娇嫩的手掌支撑,重重滑擦过草地,手掌受到的损伤可想而知。
韦二娘和韩家三娘子看到长孙小娘子那双血淋淋的手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她们俩不自觉的抬目朝着对面的乔文乔望了过去,鉴于立场,两女虽觉宇文乔此举过份,却是不便多说什么,她们俩不俩多说什么,长孙小娘子的表姐兰娘则不同。
长孙小娘子刚被韦二娘和韩家三娘扶起来,兰娘和在长孙小娘子跌倒的刹那间正好踢进了一个球的如意公主,已同时迈步朝着这边奔了过来,兰娘来到长孙小娘子身旁,看到她那双血淋淋的双手,心头又惊又怒,她愤然抬目朝刚从地上站起来的宇文乔怒声喝道:“宇文六娘,身为队友,你不帮着二娘截球也就罢了,竟还这般不折手段的暗算我家二娘,你到底想干什么”之前乔文乔扫出的那一脚,兰娘虽隔得远,却也瞧得清清楚楚。
“高家娘子,饭可以乱吃,话却不可以乱说,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暗算长孙二娘了我刚才不过是想和她一起阻拦如意公主抢球,却没想到一个小心绊了长孙二娘一下,她自己本事不足,被人这么轻轻绊了一下,就摔成这样,管我什么事你没看到我自己也被绊得跌了一跤么”宇文乔听兰娘的话,不仅没有任何心虚之意,反而瞪起双眼,一脸不善的盯着她回了一句。
“你“兰娘本就不善言词,性格又有几分绵软,刚才能不管不顾的喝斥宇文乔,实是心头气急,现被她这信口雌黄的一驳,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
“好个不小心绊了别人一下,要不,你也让我不小心来绊上一脚试试“宇文乔瞧见兰娘被自己噎得说不出话来,
第五十一章、心动
李家二郎从小出众,不仅才思品行冠绝同辈,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不过十三岁的年纪,眉目已于刀斧雕刻一般深刻分明,悬鼻薄唇,漆黑的剑眉下一双朗目灼灼生辉,鉴于年纪尚幼,饱满的面颊上尚略带有两分婴儿肥,这般样貌,若是笑起来,定然会让人移不开视线。
可此时此刻,他脸上全无半分笑意,一双朗目带着七分凌厉,三分冷然的盯着宇文乔,一股不属于这个年龄该有的凌厉杀伐之气透体而出,压在场的小娘子们呼吸都有些不顺畅,首当其中的宇文乔更是被骇得不由自主的连退了几步,她一脸惊惧的瞪着李二郎,似乎想说点什么,可嘴唇颤动了半天,硬是一个字都没吐出来。
李二郎自十一岁开始,便随其兄父在军营打滚,现年虽才十三,身上已有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刚毅,更有一股子特属军旅之人的杀伐凌厉气息,平时不生气不动怒的时候旁人尚察觉不出来,此刻面色一沉,气势一放,顿像变了个人一般。
“三表姐,今日是外祖母六十寿诞的大好日子,二娘的伤在府中处理不太合适,我带她去外面的医馆处理。”李二郎冷冷的盯了宇文乔一眼之后,随即移开视线,转目对窦三姐道了一句,无论他心头有多少怒气,此时此刻,都不是发作的时候。
“好,那就麻烦了表弟了,我让人去为你备马。”窦三娘微吸了口气,目光颇有些复杂的看了李二郎一眼,接口道。
“不必,我把飒露紫带来了。”话毕,他伸出两根手指,放到唇边发出两声清啸,片刻之后,一匹紫色骏马便如一团紫色云彩般朝这边奔了过来。
此马通体紫毛,浑身上下没有半根杂色,一身毛发油光水骨,四肢修长强健,骨胳匀称,个头在马匹中不算高大,却显得精悍神骏异常,此马乃去年突厥进贡的马匹中最出众的一匹宝马,李二郎在今年二月的春猎中拨得头筹,隋炀帝高兴之余就将此马赏给了李家二郎,李二郎得到此马之后,十分喜爱,并根据它的毛色为其取名飒露紫。
待飒露紫来到面前,李二郎放开长孙小娘子,纵身跃上马背,随后朝长孙小娘子伸出手掌,长孙小娘子抬目看了他一眼,没有拒绝他的好意,抬脚踏上马鞍,并将自己一只手腕递了过去,李二郎握住她的手腕,手力一带,长孙二娘便借力跨上了马背。
长孙二娘所坐的位置在李二郎身前,李二郎虽只有十三岁,身高却已有一米六出头,年仅十一岁的长孙二娘身高尚不足一米五,两人这紧挨着坐在马背上,长孙二娘整个人便靠到了李二郎怀里,长孙二娘虽与李二郎订亲多年,两人之间却从未有过这般亲近关系,待李二郎一手握住缰绳,一手握在她身侧,将她整个人圈在怀中的时候,她整张脸不自觉的就烧了起来。
好在隋唐时期,外在环境对女子的要求没那么苛严,这两人本是订亲多年的未婚夫妻,长孙小娘子的手受了伤,不能自己勒缰骑马,由李二郎带她外人也不会多说什么,李二郎突然间温香软玉满怀抱,俊面亦不由自主的微微一红,呼吸都不自觉的重了两拍。
不过他到底不是平常人,想着长孙小娘子手上的伤,很快稳住心神,握住缰绳的手微微一抖,飒露紫发出一声长嘶,荡开四蹄,转眼间就从众人眼前消失不见,韦二娘怔怔望着他消失不见的背影,心头莫明冒出一个念头:这般儿郎,当真是世间少见的伟男子。
 
第五十三章、横祸(下)
杨玄感兵败自杀,与其弟杨积善一同被取下首级,隋炀帝对其恨之入骨,命人将他们斩下的首级悬挂午门外,与无头尸体一起悬众暴晒三日,三日后,着人点火将其焚烧成灰,所有与之牵连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抄斩的抄斩,流放的流放,顷刻之间,杨玄感这一脉便死伤殆尽,昔日偌大的司空府被抄剿一空,杨四娘那小姑娘顷刻之间便从高高在上的贵女,变成了充斥掖庭的罪奴。
这场血腥的清洗屠杀惹得整个洛阳城的百姓惶恐不可终日,长到这么大,平生头一回见识皇权的血腥和残酷的长孙小娘子也被惊得不轻,只是尚没待她缓过神来,高家就被牵连进去,那杨玄感虽已伏诛,与杨玄感密谋的兵部尚书斛斯政却逃到了高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