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盛唐贤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方之影

    真正能让隋炀帝无所顾忌的去疼爱的是两个女儿,一个是早已出嫁的南阳公主,另一个则是这个小女儿如意公主,如意公主与李家二郎同年,皆生于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李二郎生于开皇十九年一月,如意公主则生于十月,比李二郎小九个月。

    这两人不仅同年,更是从小就相识,隋炀帝的母亲与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独孤皇后与嫁入李家的这个姐姐的感情颇佳,没成亲的时候两人就无话不说,独孤伽罗成了皇后,也没与姐姐生分,时常召姐姐入宫叙话,以这两家人的关系,虽说一个是君,一个是臣,李二郎与如意公主这对表兄妹亦不会缺少见面的机会。

    如意身为皇后嫡出,人长得聪明又漂亮,自小又极得皇帝父亲的喜爱,真可谓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按理说来,这样的一个公主,大凡她想要的东西,大概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可凡事皆有例外,比如这李二郎,他明明自小与如意相识,两人既是表兄妹,又是青梅竹马,如意一直对李二郎青睐有加,偏偏李二郎始终对如意不假词色。

    以前如意年纪尚幼,只知自己很喜欢与李家这个只比自己大几个月的表哥一起玩,除此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其它想法,直到八岁的时候,听闻李二郎与长孙家的小娘子订了亲,她才突然生出一种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被人抢走的茫然和愤怒。

    可她再愤怒亦无济于事,此时的隋炀帝还颇具雄心壮志,一心想将大隋朝发展成有史以最伟大的王朝,让自己成为万世敬仰的明君,虽疼爱女儿,却也绝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个小丫头的心




第三十九章、两女争锋
    如意公主和李秀宁随着高氏母子入庄之后,如意眼睛一转,抬目打量起眼前这座园子,高氏这座别庄是娘家的陪嫁之物,本就是很丰饶的一处庄园,这些年经营下来更添规模,不仅山头下的良田土地已增至千亩,这座庄园也重新修建改造过。

    新建的庄园是四合院形状,占地面积足有二千多个平方,大门设于东南角,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央那个四四方方的大庭院,这个院子的面积足有数百个平方,庭院的东侧是一片栽满各种花木的花圃,庭院中央设有一个时刻喷洒不息的喷泉,喷泉里的水引自庭院后面山里的活泉,清凉怡人又可直接饮用。

    院子的西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位置各有一颗遮天蔽日的大桂树,靠着西北角的位置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葡萄架,葡萄架下设有一个精致纤巧的秋千,秋千旁摆着一个茶几和两张竹椅,庭院的地面统一用青色的鹅卵石铺成,围着这个庭院四周是一栋栋青墙玉瓦,飞檐雕栋的独立的小院,每个院子皆有正房、偏房,耳房和正厅,正厅的大门统一朝着庭院的方向。

    四方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关起门来,各成天地,打开门,又互联成一遍,一栋栋精巧别致的小院掩在遮天蔽日的桂树底下,再加上庭院中央那个长日喷流不息的活泉不断往四周喷着水,炎炎夏日,你一走进这个庭院,只觉满身暑气皆然消退。

    以如意公主的身份,比这庭院奢华精致十倍的地方也居住过,却从未曾见过这种建在青山绿水间,既充满天然野趣又不失巧思的清雅园子,一时不由看得怔住,回神之后下意识的抬目朝长孙小娘子望了过去。

    但见年方九岁的长孙小娘子一身素衣,头上挽了一个简单的双丫髻,用青色发带束住,除此之外浑身上下再无半根饰品,如此素简的着装打扮非但没有让她显得寡淡无味,反衬得她秀丽的面庞晶莹如玉,眸光清亮如水,再加上她身上那股不属于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沉静和稳重,一眼望去,让人只觉此女身上有股形容不出的雍容和贵气。

    如意公主对自己的相貌一向是极为自信的,可此时此刻站在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一岁多的小娘子身边,却无端生出一种对方才是那高高在上的公主,而自己只是她的陪衬之感。

    意念落到这里,如意公主俏娇的小脸不由微微一沉,她原以为长孙小娘子在经历了父亲过世,又被兄长逐离家门的窘境之后,定然会狼狈不堪,哪知今日一瞧,长孙大人的过世,兄长的不接纳似乎未能对她造成任何干扰。

    不过如意并不是那种骄横成性的无脑公主,心头虽然不悦,却也不会当场失了分寸,她静静的盯着长孙小娘子看了半晌,忽然笑着开口道了一句:“长孙二娘,自你父亲过世后,咱们已有大半年没见过面,尤其是当我听见你二兄在你父满七七之后,不念亲情,不顾族人的阻扰,一意孤行的逼着你们母子从家里搬了出去。”

    “作为相识多年的朋友,我本颇为担心在此打击之下,再加上你对长孙大人的思念,会伤及身体,没想到今日一见才发现你的气色较以前更好了几分,你现在居住的环境,比城里也要舒适许多,瞧着你现在的模样,倒是我有些杞人忧天了。”

    如意公主此言一出,李秀宁除了翻了个白眼之外并无其它表示,(她深知如意与长孙小娘之间恩怨,又知如意虽有



第四十一章、迫逐
    “大伯……”长孙无忌和长孙小娘子大吃一惊,兄妹两人同时抢步上前,长孙无忌年纪大些,脚下比妹妹更快,抢在长孙炽滑倒在地之前,窜到长孙炽的左侧,与长孙安世一同将他搀住.

    因长孙无忌和长孙安世一左一右,及时将长孙炽扶住,而这个时候,灵堂门口除了高氏母子几人之外就只有随着和长孙炽父子过来、候在外面的两个随从,暂无其它人进来,一时倒是无人发现这边的异状,高氏瞧得长孙炽的模样,心头十分焦急,可眼下实不宜惊动太多人,为此,立即开口道了一句:“辅机,你先和安世一同将你大伯送回府中。”

    长孙小娘子比其兄慢了一步,待两位兄长扶住了长孙炽的躯体时,她也冲到了三人面前,她年纪虽不大,心智却远非一般同龄人能比,刚才突然看见大伯在自己面前吐血晕倒,满心惶恐焦虑之下顾不得多想,可随伯父被扶住,以及母亲突然响起声音,长孙小娘子很快冷静下来,母亲所言不错,此时此刻实不宜惊动太多人……

    长孙无忌与长孙安世一同带着长孙炽离开,长孙小娘子则随母步入灵堂,长孙恺是昨日下午过世的,今日尚是长孙府挂起白幡的第一日,此刻的时辰不过辰时末,灵堂内除了长孙一脉的嫡系子弟外尚无其它来客,二房除了长孙炽身病在在身,只进来上了柱香就由儿子长孙安世扶着离去外,其它人皆在里面。

    高氏母子是长孙氏嫡系一脉的人,长孙恺又向来与长孙晟一家人亲厚,她们这个时候进入灵堂,自没什么人会觉得意外,待高氏带着女儿上完香,拜完礼站起来退到一旁后,长孙无乃、无傲以及无逸一同过来朝高氏行礼:“母亲。”

    无逸现年也有九岁了,昨日无忌去别庄和高氏报信,无逸便住在大哥无乃家中,今日一同亦是与无乃夫妇一同过来的,高氏朝他们摆了摆手,正要开口说话,却在这个时候,长孙安业缓步走到了她身前,长孙安业看到高氏也不行礼,他微挑着眉,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高氏开口道了一句:“原来是母亲大人回来了,我等不知母亲今日会归,没有及时出门相迎,还望母亲莫怪。”

    “安业严重了。”高氏淡淡扫了他一眼,应了一句,随后垂眉敛目,不再开口。

    此地是长孙恺的灵堂,除了二房的人之外,其它几房皆有人在,长孙安业自去年年末被长孙炽好生教训一了番,后又被三房的长孙宽敲打了几次,心里虽对高氏母子恨极,面上却较以往收敛了许多,今日虽有心再挤兑高氏母女几句,却也不敢在这里太过放肆,眼见他之前的话已引得族人不时往这边望,又见高氏不再吭气,便将后面的话都缩了回去。

    长孙小娘子原有些担心自家这位二兄眼见三叔祖过世了,大伯又患了重病,一时没人管得了他,在三叔祖的灵堂上便不管不顾的纠着自己母女不放,闹得大家难堪,没想到他走上前来,只不轻不重的挤兑了母亲一句,接下来便偃旗息鼓,不由颇有些讶异的抬目瞄了他一眼……

    不说长孙小娘子的心事,但说长孙恺下葬后不到半个月,身患重疾的长孙炽这一次没能熬过去,紧跟着与世长辞,长孙炽临逝之时,紧紧抓着儿子和侄儿无忌的手,断断续续的对儿子开口:“仁,仁儿,你是长兄,日后为父不在,你,你要多照看弟弟和妹妹他们……”

    “大伯……“长孙炽闭眼的那一刻,一向骄傲的长孙无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伏在大伯的床前放声痛哭,长孙小娘子也哭得个泪人。

    长孙氏嫡系一脉中,不到一月时间,分别有两位举足轻重的人去世,这对整个长孙嫡系的人来都是噩耗,整府的人几乎都沉浸于悲伤之中,唯有长孙安业心内觉得



第四十二章、入高府
    长孙小娘子自幼多慧沉稳,虽早知长孙安业夫妇不待见自己母子几人,却从未如今日这般,当面与他们针锋相对,为此,她话音一落,不仅长孙安业夫妇被堵得愣在原地有些回不了神,就连高氏听得的呆了一呆,不由自主的抬目朝闺女望了过去。

    不过长孙安业向来是个无法无天的跋扈性子,现能管得了他的人又不在了,哪会被长孙小娘子区区几句话给吓住,他微微愣了一愣,回神之后双眉一竖,一脸不善的朝长孙小娘子望了过去:“二娘,我乃你嫡兄,身为幼妹,你竟敢这样与嫡兄说话当真好大的胆子。”

    “原来二兄也知你是人兄,可恕二娘见识浅溥,从未听闻有嫡兄这般不敬继母,逼迫弟妹的,二兄与嫂嫂今日前来,大概是想将我们母子逐离长孙府,二兄既心存此意,公开言明可,实无须找那诸般理由。“长孙小娘子迎着长孙安业的目光,毫不退缩的开口,她说话的语气十分平静,可语意中所含的锋锐却犀利之极。

    “你“果然,长孙安业被她一激,愈发恼怒,他目中戾芒一闪,足下往前逼进一步,右手高高扬起,抬手一个巴掌就朝长孙小娘子脸上挥了过去。

    “观音婢。“离长孙小娘子尚有四五步距离的高氏见状大吃一惊,急忙抬步冲过来,下意识的想将长孙小娘子拉到自己身后,却不想她脚步刚动,离她不远的陈氏脚下一动,有意无意的往前一挡,正好挡住了她的去路。

    “你倒是动我试试你今日这一巴掌若敢打在我脸上,二娘便顶着这张脸,拼着跪钉板也去击皇鼓,告御状,告你身为人兄,上无孝道之心,下无悌恤之情,在自己的亲大伯头七刚过的当口,逼上门来驱继母,殴打幼妹……”长孙小娘子双目陡然一寒,冷冷的盯着长孙安业开口,她自六岁开始习武,至今已有三年,虽未练出什么了不得的功夫,手足却较一般的大家闺女要灵动不少,若真想避开这一巴掌,并非难事,可她偏偏不闪不避,就那般直挺挺的站在原地盯着长孙安业。

    她不过九岁之龄,可这俏脸一沉,目光一冷,整个人顿时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贵气和威严,长孙安业迎着她那冰冷的视线,高高扬起的手掌一时竟挥不下去,却在这僵持的时刻,高氏已绕过陈氏,冲过来挡到了闺女的面前。

    眼见高氏拦到了长孙小娘子身前,长孙安业再混,也不敢对高氏动手,他冷哼一声,将高高扬起的手放下,正准备再说点什么,耳际却听得一个低沉的男中音从门口的方向传了进来:“怎么回事,长孙安业,我刚进门就看到你似乎准备对自己的继母动手是我眼拙还是”

    随着这道声音,一个身形高大,相貌俊朗的中年男子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进门之后,信步来到长孙安业和高氏母子身旁,目光颇为不善的盯着长孙安业,此人正是高氏的兄长,长孙小娘子的娘舅高士廉。

    “哼!”长孙安业看到高士廉,知道今日自己在这里不能再讨得什么好处,鼻中重重哼了一声,也不理会高士廉,直接转身离去,他一走,陈氏自然紧跟其后。

     



第四十三章、两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长孙小娘子就在高府生活了近两年时间,她来高家的时候是大业六年冬,现已是大业八年的初夏,四月初的天气,风和日暖,正是外出踏春的好时节,四月二初一早,长孙小娘从院外打完一套拳回房,大丫环舞儿一边为她递面巾擦汗,一边开口:“小娘子,今个儿你要随舅夫人一同去参加窦府寿宴,着娘子为你准备的那荷色夏衫可好”

    “好,你眼光一向不错,就按你挑选的服饰着装罢。”长孙小娘子一边擦着汗一边接口道,她在长孙府的时候,很多可以自己动手的事都少借丫环的手,到了高府之后,更是如此,舅舅和外祖母待她一家人极好,但长孙小娘子却从来没忘记自己的本份。

    她上个月刚过十一岁生辰,个子较两年前长高了不少,脸上的婴儿肥散得差不多,身体五官虽未完全长开,可人已出落得十分美丽,如画的眉眼和她身上那股由内到外散发的温婉宁静的气息,就如初绽的晨荷一般,让人眼睛往她身上一搁就移不开视线。

    “倒不是婢子的眼光好,而是小娘子长得好,着什么衣裳都好看。”小舞瞧着即便是在察汗,身上仍带着浑然天成的优雅气息的小娘子,忍不住抿嘴打趣了一句。

    “就你嘴贫,早膳应该好了罢,着人端过来,用完之后去给外祖母请安。”长孙小娘子横了她一眼,轻斥了一句,小舞抿嘴一笑,退了出去。

    在高府这一年多的时间,长孙小娘子的日子过得十分舒适,因在守孝期间,除了去年夏天,带着府里表姐们去了一趟别庄消暑之外,她几乎没有出过大门,就连李家大娘子出嫁,她都只着人捎了添妆礼过去,而没有亲自前往,而高府人口简单,妻妾和睦,儿女们也省心。

    在府中拥有绝对权力的高士廉对自己母子几人照顾有加,老封君穆氏打心眼里心疼自己几个,高氏和长孙小娘子还有无忌,都不是行事没有分寸的人,没有干过半点因宠生骄的事,为此,他们在高府住了一年多,整个高府上下竟没有人说他们半点不是。

    小舞离去不久,便端着早膳过来了,因长孙小娘子上月下旬已出了孝期(当朝律嫡亲子女需为长辈守孝三年,实则28个月,上月下旬正好满二十八个月。),早膳不再如往日那边清淡,除了一碗小米粥外,还有一小碟子水晶虾饺和两碟小菜,随着小舞一同过来的还有青岚。

    青岚现年已有十九,上个月长孙小娘子的孝期满后,收高氏做主,与高氏最着力的管家胡管家的儿子成了亲,长孙小娘子看到青岚,不由颇有些诧异的开口道:“青岚,你才成亲没几天,母子不是给了你一个月的假么,你怎的这么快就回来了”

    “今个儿是小娘子出孝后第一次出门参加宴会,小舞年纪尚幼,我担心她不够妥帖,就过来看看。”青岚俏面微微一红,接口道。

    “你呀,真是个操心命,小舞这几年在你手把手的教导下早历练出来了,你进屋去看看吧,她把一切都收拾得妥妥当当。”长孙小娘子有些好笑的看了她一眼,随后就不再管她,



第四十五章、攻伐(上)
    此女正是当朝楚国公杨玄感的幼女,在家排行老四,鲜于氏不认得她,长孙小娘子却是认得,长安城和洛阳城的贵女圈就那么大,不说贵女们的聚会,单说够品阶的官员每年过年都会携带家眷入宫给皇帝、皇后拜年,长孙晟和杨玄感都是朝中重臣,长孙小娘子和她不只碰过一次面,至于鲜于氏,她的夫君高士廉不过五品官,却是没有机会入宫的。

    这杨四娘乃家中幼女,颇受父母宠爱,自小便养成了一副骄横跋扈的性子,以前和长孙小娘子碰上的时候,就不只一次交过锋,可那个时候大将军长孙晟还在,她年纪又比长孙小娘子大了两岁,在她手上吃了瘪也不敢回去找大人告状。

    如今长孙小娘了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一个,杨四娘原以为自己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哪知双方一交上火,她立即就被压了一头,杨四娘心头的怒火顿时像潮水般涌了出来,但见她秀眉一竖,秀面含煞,就待出口伤人。

    却不想一句话还没来得及出口,手掌就被坐在她知后的母亲重重捏了一下,杨四娘受此一阻,脑子一清,终想起此地是什么地方,含在口里的恶语到底不敢再吐出来,唯有瞪着一双大眼恶狠狠盯了长孙小娘子。

    杨四娘的母亲与唐国公府的主母窦氏是堂姐妹,唐国公的妻子窦氏乃神武公窦毅的嫡女,而杨玄感的妻子则是窦毅的堂兄窦庆之的女儿,从两家的关系来讲,窦老夫人算是杨四娘的堂曾外祖母,杨四娘再刁蛮,也不敢在窦老夫人的寿诞上乱来。

    至于杨四娘为何如此不待见长孙小娘子,其因除了大凡两人同时出现的场所,长孙小娘子都比她受欢迎,每次交锋皆没讨到好,彼此结下宿怨之外,还和李家二郎有莫大的关系,李二郎太过出色,同龄的少年几乎找不出能与其比肩之人,这样的小郎君自然有无数贵女青睐,杨四娘也是其中一个。

    以前也就罢了,李二郎订亲订得早,长孙家又是不逊于李家的望族,这些贵女们即便心里嫉妒不满,却也不能怎么样,如今却不一样,长孙小娘子的父亲和伯父相继去世后,她便如那被从九天打落凡尘的仙女,根本配不上李家二郎,偏偏李家出于道义又不肯主动退亲。

    对李二郎有念想的一众小娘子纷纷将视线转到了长孙小娘子身上,一心想着如何能激得她主动退婚,自己等人才有机会,可长孙小娘子这几年一直在守孝,平日里根本不出门,大家想找她茬也寻不着机会,杨四娘在这里撞上好,自然不肯放过,哪知刚刚交锋,就吃了瘪,吃瘪不说还偏偏发作不得,这让向来骄傲跋扈的杨四娘直气得鼻孔冒烟。

    “舅母,表姐,咱们进去吧。”长孙小娘子自然不会去管杨四娘生不生气,她眼见杨四娘只恶狠狠的瞪着自己并不言语,便收回了目光,转目对身旁的鲜于氏和兰娘道了一句,说完这句话后,三人便带着丫环,从两辆马车间的间隙里走了出去。
1...56789...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