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神通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孤在上
普世灵帝理直气壮,“解囊相助。”
匪面更冷漠了,笑话,祂们在沉恨魔渊什么都没捞到,哪来的钱支持天道盟......想到那群没用了的圣地弟子,祂露出僵硬的笑,“要钱要物资没有,不过魔道可以出苦力,就不知天道盟对我们这些慷慨者有何补偿?”
“凡签署救援协议和捐赠协议的,按照贡献大小,可获得天道盟名下洞天福地、秘境宝库的准入名额,也许比不上你们的付出,却是天道盟所能给的全部诚意。”
匪面不说话了。
扬汤神皇开口问:“在灵帝的计划中,我们当如何帮扶受灾界?”
“召低阶修士入界对抗亡灵,助幸存者建立庇护地。”
“在受灾小界中建立庇护所是可行的,倘若小界实在保不住该如何,将那些生灵转移出来?
转去何处,如果他们命中注定会死,这劫会不会随着他们的转移而转移?”
“本帝计划就地建立庇护所,小界凡灵体质尤其弱,不适合跨界运送,不适应中大界的自然环境,若非要跨界转移,得全程提供保护,并在中大界为他们创建天地元气稀薄、压力较低、不受原住民侵扰的环境,成本巨大,在这紧急关头,我不建议。”
灵帝看了眼余笙,“如果谁认为该这样做,本帝也不阻拦,本帝不干涉你们的任何救援措施,毕竟成本都是你们自己承担,但就像扬汤神皇所言,受灾生灵会不会带着灾劫转移,需自行判断。”
匪面感觉不舒服,“费那么大劲儿有必要吗,亡灵可除,那虚影却除不掉,虚影一旦出现,侵占一界是必然之势,忙到最后,依旧得眼睁睁看着一界灭亡。”
武祖怕牵涉出神脉,本想在救不救苍生这事儿上缄口,听祂这口气,终是忍不了,“怎样才算必要,生命之重,你我与凡灵同等,你可以说你没有救助苍生的责任,但不能轻视苍生的生命,我们视百年为弹指,凡灵却过了一生,哪怕为受灾界争取几百年时间,也够它度过几代了。”
余笙:“我辈窃造化之玄机,夺宇宙之真意,身载满溢之福,不思报天地之恩,置身事外,焉知祸不及自身。”
匪面拂袖,“我说不过你们,魔道会派弟子来协助的,灵帝还有何事,无事我便走了。”
“没其他事了,顺道提前告知诸位一声,幽天异变,定名虚烬之灾。”
面无表情旁观诸位上尊唇枪舌剑的岁清寒露出了一丝惊讶,“灵帝陛下对这次异变的缘由有数了?”
灵帝道,“我等皆知,命魂流连世间为鬼,鬼死为聻(jiàn),聻死为希,失去形体,希死为夷,失去声音。聻能害鬼,无法害活灵,成为希、夷之后,不是感通天道的特殊准圣不能感应到它的存在,夷死而为虚,一丝痕迹都无法捕捉了,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消亡。”
几尊准圣点头,这个祂们都知道,聻、希、夷对阳世是造不成影响的,虚更别说了,都没了。
可界中虚影完全不是这四种东西啊。
灵帝没吊人胃口,祂道,“地魂入地狱,清除因果进九幽,为亡灵,这些也是诸君所了解的,但在异变前,无人知晓,亡灵死,为烬。
异变出现的亡灵就不说了,虚影即烬,烬沾生气则燃,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虚影’出现在星界上后,包括星界在内的万物会化散的原因。”
“余烬复燃,烧去万物形色,还原本质,剩虚与烬。”余笙顿悟,这虚与烬,难道就是构成生命实相的两种原质?
生命之秘!
在场几尊,想得或深或浅,失了淡定神色。
余笙忽然记起之前普世灵帝跟她提到“生命余烬”四个字时,神色痛苦,仿佛仅仅说出这四个字就承受了极大压力,现在怎么直接陈述出来了,她看着灵帝,心中满是探究,“灵帝陛下可有大碍?”
普世灵帝明白她的意思,摇头,“封印幽眠境时,限制消失了,本帝知道的都说了。”
灵帝蓦地愣了,“也许是幽眠境爆发那阵能量后消失的。”
“报~!”一天道盟部将拖着惊慌的长音,直闯大殿,“陛下,不好了,多个中界出现异变!”
“多个是几个?”
那部将不敢欺瞒,竹筒倒豆子似地噼里啪啦说道,“无法统计,巡察八大界域的兵卒从半个时辰前就一直在上报,数字已累计至一百六十五。”
幽天存在生灵的中界多达三千,一下受灾一百多,怎叫人坐得住。
不用灵帝招呼,几尊准圣神游虚空,神识向四面八方铺展而去。
中界对准圣的压制没那么重,神识扫视不大费力,但要在一中界、亿万万生灵中,锁定异变范围,相当不容易。
幸好封印结束之后,不少准圣仍滞留在幽天,被普世灵帝抓了壮丁。
一众准圣花了十五天,摸排三千中界,触目惊心!
三千中界都出现了亡灵和烬!
似乎是八大界域,三千中界,界中多地,突然之间一起爆发出这狂灾的。
普世灵帝眼神锐利,隐怒不发,“幽眠境传出的能量波动,恐怕就是它们出现的诱因。”
提灯法王念了佛号,“你可知如何对付烬?”
“我不知。”祂的回答让人失望,“烬是原质,不生不灭,神力都奈何不了它。”
余笙道,“事不宜迟,趁异变刚刚爆发,深入界中找找它的源头,我不信它们能凭空从九幽来到阳世。”
“正是。”普世灵帝抱拳请一众准圣,“每界出来的亡灵和烬,几乎都是该界所限之力的巅峰,它们所在之处,生命消失匿迹,中界上也是这种情况,若招返虚尊者去处理,唯恐错过寻到源头的良机,请诸君慷慨出手,一探究竟。”
众准圣不好推辞,对这祸事的担忧同样让祂们不能推辞。
帝神通鉴 第1677章 异变之源初现踪
余笙收到冯诸天的传讯,去了烽皋界域陆元中界,异变时,他正好在此界征兵救援小界。
神识覆界,山河、城池、洞府一一呈现在余笙眼前,越是生灵聚集的地方,灾变越重,烬本能贴近生气,各地防御在它跟前如同虚设,它们经过之处,入眼皆是灰败,死去的躯壳被烬支配着,游走于空城、枯林中,大概这就是九幽的样子。
烬是亡灵的未来,如活灵惧鬼,鬼惧聻一样,烬在的地方,亡灵会避开,而亡灵在的地方,恍如人间炼狱,哀叫、痛呼,血流成河,这群九幽亡徒迫切地从生灵身上汲取力量,为庆贺重返人间而拉开一场场杀戮血宴。
余笙经过被亡灵围困的城池,顺手一招星术将其化灭半数,然后匆匆赶去见冯诸天。
丛安山是此界一大门派的福地,冯诸天带人从界门城撤退,预判了亡灵的行径路线,先一步到此地,劝服此地门派打开了护山大阵,把尖叫的亡灵拦在外。
丛安山平日仙雾弥漫,奇花瑶草遍地,而今遭亡灵肆虐,阴惨如墓地,在它们的包围中,护山大阵死死支撑着,界中修士并未认识到这次异变的危险程度,总以为是对付得了的,嚷嚷着要出去杀敌。
冯诸天将他们拦了下来,亡灵是能对付,但那虚影对付不了啊。
他去过受灾小界,知晓亡灵和虚影的一些特点,亡灵在的地方没有虚影,杀光了亡灵,下一波来的就是虚影。
他若是知晓亡灵与虚影的关系,就知其中原理了,被称虚影的烬偏好生气,当然优先往生气多的地方去,亡灵虽然带来了杀戮,但它也遮掩了活灵生气。
只是上头的大能强者们都没有完全搞懂这次异变,中界修士更一头雾水了,偏还认为亡灵和烬都是可以被他们打杀的,反去怨恨冯诸天将他们拘在此地,误他们生机。
余笙到时,听见一群修士请求冯诸天允他们出去诛敌。
“尊者怕是言过其实了,亡灵不过是侥幸逃脱使役的鬼,我们又不是没有跟亡灵打过交道。”
“还有那什么虚影,我都没见过,大概也厉害不到哪里去,只是因为新奇,才让人忌惮罢了,等我们去会会,找到其弱点,自能迎刃而解。”
“我们修道已久,哪有龟缩在这里的道理。”
冯诸天高大勇猛,手中霸王枪一杵,不怒自威,环在身侧的修士俱都噤若寒蝉。
依他早年的霸王脾性,遇到这些作死的,手里长枪一扫,先送他们去死一死,省得在耳边叽叽歪歪,经过真灵转世,又逢幽天几遭变故,怜众生身如浮萍,万般不由己,倒是生了一分慈父心态。
冯诸天正欲训话,察觉外头来人,跨步出门,见是余笙,抬手作礼,“司命帝君。”
余笙道行在他之上,是主动泄露了气机,引他出来的,“勾陈,过来跟我说说异变的事。”
二人走到静僻处,冯诸天道,“我在界门城征兵,异变突至,亲见一座似虚似实的大门从街上升起,亡灵与虚影以追赶之势,倾巢而出,大约一刻后,门就消失了。”
说罢,他截取了一段记忆给余笙看。
余笙看了记忆中的画面,那扇门甫出,如鬼门降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长街上悬挂的风铃急如催命,任他是脱凡修士、生死高手、神通真君、灵鉴天君,躲过了洪水般外冲而去的亡灵大军,却都躲不过烬。
“嗯?”余笙将画面定住,放大那扇门,细观其模样,总感觉门上有术法痕迹。
淡淡的熟悉之感笼罩心头,却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压下此事,余笙将亡灵和烬的关系给冯诸天简单说了,并言,“小中界均已受灾,这几日我会整理出一份救助指南,你们有什么建议也可传讯给我。”
“是。”冯诸天面容严肃,他本以为此界是意外,没成想灾祸遍布了三千中界,“司命帝君打算如何救援中界?”
小界与外界干系少,不用考虑太多外来因素,中界就不同了。
烽皋界域原乃他燧火族治下,燧火族向依附它的大界势力征税收,大界势力又向附属它的势力征税,如此盘根错节,方将一界域掌握手中。
后来魔宫打败燧火族,统领此方,界域中势力格局大变,等太一接手幽天,授他勾陈帝君之位,命他镇守于此,形势又有了新变化——他将族长位传给了此世的弟弟冯绝地,不再直接干涉势力间的兴衰,然而有他名号在前,燧火族重新拿回第一界域势力之名轻而易举。
只是位置还没坐热,妙妙阁准圣逼退太一,重新瓜分除朱天、颢天、玄天之外的六天。
现在幽天之主二百四十尊,坐镇烽皋界域的有三十尊,当初为了彻底驱赶太一势力,祂们将各界势力洗牌,像这陆元中界,中小势力如分流入海,最终是附属三大势力的,三大势力又依附大界势力,大界势力则附属上面某一位准圣。
他说是来征兵,其实是来收拢流落的旧部,再暗暗征召一些散修,若真光明正大以太一之名招兵买马,上头的准圣恐要生事。
余笙道,“中界不急,幽天准圣吃了中大界的供奉,还想有人替祂们收拾烂摊子不成,你按计划救援小界。”
踏上道途,脱离凡身,向天争命,生死由自己负责,因此余笙个人不太在意修士的死活,如果说对凡灵还有几分怜爱,那对与己无关的修士,她更看重其价值。
她思量着如何逼幽天准圣抗下此任,受灾中界多,祂们抗下了也处理不好,必得找人分担......思绪一拐弯,她突然想起从哪里见过门上的术法痕迹了。
请神符!
请神符这一名头来自于巫灵的请神赋,但与请神赋沟通天地、鬼神、元炁等神玄存在不同,它起源于鬼道冥帝麾下的灵应请神宗,通过与亡灵结契,达到役使亡灵的目的!
帝神通鉴 第1678章 世说全库施善缘
余笙念着请神符的名,快速赶至天道盟分部,此时灵帝等上尊外出查探,还未归来,她先将有关“门”的猜测传讯给灵帝,让祂加以验证,然后拿出两本空白册子,思如泉涌,落笔生花,洋洋洒洒十数万字,转瞬便成。
一册是实施救援的指南,替太一将士所作。
一册是基于亡灵、烬的特点,拟出的逃生、对抗、防范之法,附带一篇易学的遮掩生气之法,小星掩术。
遮掩生气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开亡灵和烬,余笙的星野遗术中有好几种断绝生机的道术,推出一篇遮掩生气的功法易如反掌。
这篇功法是她到了幽天,查看过受灾小界状况后开始着手准备的,本打算给救援队伍,现今中界生灵有难,干脆广施善缘。
因为受众主要是普通修士,小星掩术编得较为粗浅,好学但术法持续时间不长,作为救急是绝对够格的。
她给两册书盖上太一司命帝君之印与帝玺大印,唤道,“白鸟使节。”
一条黑影在她身边凝实,脸上带着白色面具,乃帝庭司掌情报的白鸟使节。
他不是别人,恰乃有百晓生之称的乌晓。
白鸟使节和青鸟使节都直接听命于湛长风,余笙执掌帝玺后才真正接触到他们。
昔年天朝初立时,青鸟、白鸟部众实力不显,渐渐连太一自家臣将都忽略了他们的存在,等她暂掌帝玺,接手帝庭背后的隐秘势力,方知浅薄。
青鸟使中无一返虚、准圣,作为总司的乌晓亦才灵鉴,但这支背靠长生大帝的情报部队,暗中随着太一的扩张遍布八大天域各个阶层,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卖出的消息服务了谁,也不知道自己某次高谈阔论受了谁的影响。
青鸟部众放明面上是不够看的,可他们深处苍生之中,操苍生之喉舌,哪个又能比得过他们。
“自救指南交给三千中界亿万万生灵。”余笙目光温润又极深,“最多给你一个月时间,能做到吗?”
乌晓收起书册,抱拳,“半个月,太一之名将重新响彻幽天三千中界。”
他双足都不用出门,心里念诀,掌心凝出一只眼睛,往这本指南上扫过,书册拓影立刻传往各地。
三皇宝树列九天英豪,时人慕强,连带着文学之道经久不衰,传记、传说、话本层出不穷,影响深远者,前有儒道修士创立的倚澜楼推出鳌头通书、繁星录包揽天才强者,后有乌晓主持的异闻录、花闻录撰尽奇人异士。
两者从天域到界域,大界到中界,界中繁荣主城到偏远地区,耳目遍地,写手众多。
做大了异闻录、花闻录,乌晓思变,觉得卖册子固然赚钱,但消息流通的速度不够快、不够广,这种心思,在恶源大规模爆发那会儿演变成了焦虑,他迫切地想要一种成本低,能及时传递讯息,适用于普罗大众的东西。
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就将这种希望表述给了湛长风,后来湛长风给了他一道法门,名为苍生眼。
摄取文字内容是作用之一。
其次,苍生眼可烙在任何物体上,只要在这苍生眼中写上内容,内容就会反馈给施术者,施术者也可通过苍生眼进行回复。
再则,施术者可通过苍生眼,将讯息显示于所有与其关联的载体上中。
等他学会这种法门并培养出同伴,逢太一初次入驻幽天,与魔宫、扬汤等势力相抗,于是他也去了幽天,彼时大界风起云涌,不适合做事,他便到相对安逸的中界,一来继续通过异闻录、花闻录,间接宣扬太一之威,二来创建世说楼,搭建以苍生眼为核心的信息体系,这体系表现为“世说全库”。
世说全库可实时更新异闻录、花闻录和所有达成了合作的书商所持有的内容,一本在手,不用每次疯抢各种热门册子。
在太一统治幽天的一千年里,世说全库以低廉的价格、充足的各类信息,风靡中大界,成为了真正的苍生全知书。
虽然世说楼的背后靠山被套了一层层壳子,从不显太一痕迹,但准圣们收拾幽天时,仍遭到了明显的针对,世说楼发布了很多对太一不利的言论,混淆视线,及时从大界退回到了中界,一度关停,转而向其他书商出售“一知半解页”,一页书上一只眼,仅进行有偿问答。
书商在出售的书籍上附了一知半解页,广受追捧,世说楼的覆盖不减反增。
就在乌晓读取了自救指南后,这本自救指南传到了三千界世说楼各层人员手中,他们又通过自己的苍生眼,将其传递到附有苍生眼的各类载体上,顷刻之间,为人所知。
某地昏暗的洞穴中,三五狼狈修士贴着阴冷的洞壁而坐,心坠谷底却连沉重的喘息声都拼命压着,不敢发出。
坐在头一个的长脸修士紧张地观望着洞外,生怕那些虚影追上来,他活了八百年,从未见过这样可怖的怪物,单单是面对它,骨子里就会渗透出无望。
窒息的沉默下,突然响起一阵仙乐,长脸修士浑身一颤,手忙脚乱地从储物戒中掏出一本书,封了声音,不用回头,光是身后刺骨的目光就让人脸红了。
“不好意思,忘了屏蔽它的声音了。”
一修士看清他手中的书,“世说全库?”
“快看看,这种乐声只在有人花大价钱发布公告时才响起,说不定跟那些怪物有关!”
长脸修士一听连忙打开书,印在书页上的第一只眼仿佛活了过来,化为一本虚册。
世说全库风靡后,这种公告功能就出现了,谁办晋升礼、谁挂悬赏,还有喊话寻仇的,通过世说全库一传达,真真广而告之,排场又大。
就是听说价格死贵死贵的。
长脸修士祈祷这种危亡关头,别再来那些无关紧要的“大事”了,他颤抖地翻阅册中内容,手越来越稳,“......是天朝公布的自救之法。”
几人都围了上去,头挤着头,想要看清楚点。
“既然是公示,一知半解页上应该也能查到。”某个修士机灵地拿出一册传记,翻到最后一页,执笔在眼状图形中写下“自救指南”四个字,果然,书页上显示出了密密麻麻的字!
那边长脸修士已经看到最后了,惊呼,“道不外传,司命帝君竟赠了我们一篇术法,这就是天朝气度吗。”
“天朝没有放弃我们,我就知道它会回来的,那些狗东西将修道界压榨成什么样了,这绝对是最黑暗的三百年!”
“说不定怪物就是祂们搞出来的,存心不让我们好过。”
......
相似的声音在诸界传出,而起头的乌晓传下自救指南,便又将自己隐匿在余笙的影子中,安安静静不出一点声音。
外头来报,“司命帝君,灵帝陛下与众位上尊回来了。”
“知道了。”
余笙荡袖出门,目前太一的重心在小界,中界除了自救,还得靠幽天准圣,这些准圣要是不应,有得掰扯了。
帝神通鉴 第1679章 幽天众生奉圭臬
“此中之法,确有请神符的影子。”
普世灵帝当众对比了数份收集起来的门之影像,接着道,“是否与鬼道有关,还待调查。”
“肯定是鬼道搞的,就数他们最熟悉阴世!”
“图什么,鬼就不怕烬了?”
“鬼道都完蛋了,怎么可能是他们!”
“这话你不如问问幽极鬼尊,就说你敢不敢下地狱!”
“不是还有个冥帝吗?”
“鬼道圣地早被翻过一遍了,谁知道祂跑哪里闭关了,现在这情况,真闭关假闭关都不一定!”
脾气暴躁的已恨不得将所有鬼修绑来盘问,普世灵帝为护拥有饿鬼道神眼的阎都和鬼九,率先道,“门上隐秘,本帝会彻查到底,眼下最要紧的,当数三千中界。幽天准圣责无旁贷,望幽天准圣尽快在各界构筑庇护地,依中界的平均大小,每界至少建万座。”
“不可能!”立刻有准圣反对,“就这事态,指望下面的尊者是来不及的,灵帝难道是要我们亲自动手,满打满算二百四十尊,三千中界,三千多万座庇护地,是在开泼天玩笑吗,本座耗尽道行都完不成!”
“不如派遣星船候在界门附近,能不能逃出星界去往大界,看各自运气。”
一准圣大义凛然道,“能力不足反而误事,我与幽天本就萍水相逢,就不在此添乱了,告辞!”
“我也走了,恕不奉陪。”
“本尊油尽灯枯,只想择个安生地修行,虚烬之灾非我所能及,再会。”
除了在幽天留有香火情的准圣犹豫不决,其他自认干系不大、因果不深的准圣接连提出告辞,几欲夺路而逃,唯恐慢了一步,陷入无尽麻烦里。
“站住!”
普世灵帝一声暴喝,将逃跑的准圣从虚空震落,祂们惊诧回头,却见灵帝褪去了往日那无欲无求劲儿,手持一道玉笏,额心天道眼大开,神光绽如刃,凛凛生威。
细看,光刃中似有千丝万缕的线注入那玉笏里。
天道眼核心法门——圭臬!
即准则和法度。
普世灵帝的所思所想在这刻化为准绳,伴着玉笏飞出,融入此方虚空。
准圣们顿感天道之力悬顶,切身之劫于冥冥中翻滚咆哮,仿佛随时都会冲出来将祂们吞噬!
“凡曾取幽天一分一厘者,必将反哺域中天地苍生。”
“凡曾伤幽天一丝一毫者,必将在虚烬之灾中偿还。”
“有违者,万劫加身,不得寸进!”
感受到天道监督的准圣们惊怒交加,恨不得把灵帝吞了,知道祂们自成万劫准圣后,躲劫躲得多难吗,好家伙,现在一头把祂们按劫里去了!
这些准圣怒极反而冷静了,盯着普世灵帝,目光格外渗人,心底无疑是打算摆脱这“强加”之劫后,再来秋后算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