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神通鉴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孤在上
仙道准圣们也顾不得自己的伤痛,望着祂有点懵。
终了,随着新魔道与太一之战的结束,各处战斗一一停歇,势败的反对者一方退回混沌海,仙人佛威望加深,对己方阵营的准圣约束逐渐有力。
这一战,反神道的枷锁从九天脱落,皇楼抢先振旗高呼,立下神皇天朝,扬汤、庚辛、南墨、灵犀、太阳、贵木、离天、问招八皇共治,招安各方准圣,短短时间内,帝座下聚准圣,六七十尊。
太一则从新魔道手里夺来了变天。
在这变化下,扬汤神皇一直盯着太一和岁清寒,心中不是没有趁着如日中天,将太一整垮的心思,缺了世界之力的太一,纵使天才大能济济,也难敌群攻。
但有六方盟约在前,岁清寒在后,祂有点举棋不定。
没多久,岁清寒的表态,让祂打消了出手的念头。
战后,岁清寒回了蓬莱仙境,为蓬莱主脉太上道、太上逍遥道、太上清静道充实了嫡传人选,将天尊之位交给了分脉太上玄清道祖师执朴道人。
执朴道人挽留,“你乃道子,当真要离开?”
“蓬莱在主脉手中太久了,如今师尊、逍遥散人仙逝,提灯弃了清静道,主脉衰落已成定局,我走了,反而可能会助蓬莱脱离旧日之影。”
执朴道人无话可说,祂沉默许久,问道,“仙道非蓬莱唯一,然蓬莱居仙道之首,诸位仙道准圣都希望蓬莱能带领祂们在九天立足,我当如何做,才不负这期许?”
“仙道本缥缈,何苦沾红尘,不如盛世隐退,乱世匡扶正道。”
执朴道人咄咄逼问,“太一是正道?”
“是我以为的正道,仙道如何,需尔等判断。”
执朴道人阖上眼皮,“请留下鸿云子天尊转世的去处。”
岁清寒听到师尊的名号亦无半分动容,“不必了,师尊经历数次转世,本源已尽,这是祂最后一世,无修道天赋,我早为祂遮掩,不叫别人打扰到祂。”
“你.....你此前不受天尊之位,坚称天尊会回归,竟是假的?”
执朴道人苦笑,是啊,要是不坚称天尊会回来,怎保蓬莱底气。
岁清寒交代完事情,不做逗留,祂以规则体重生时,已跳出因果外,与仙道再无干系。
这世间唯一与祂有干系的,是太一。
祂用来筑道的生命集体意志和天朝意志都是偏向太一的,太一已融入了祂的秩序当中,成为祂的原则。
这是祂的代价,也是祂的选择,祂认为太一的道可以实现有序持续化,助万生灵渡过无量大劫。
岁清寒在接近朱天时,眼中多了抹冷寂的红色。
二尊远远相望,不必多言,道已诉诸所有,秦无衣说了声原来如此,潇洒地拂袖走了。
再往前,余笙率太一众臣候在天域边界处,阵仗庄严而盛大。
“谨以太衍紫微弥罗长生大帝之名,恭请太玄常度引者列上宰之位,代君执生杀!”
在余笙的身后,兰秋生、钦擅一左一右,手持天官印和天授神箓。
岁清寒行道礼,“太玄常度引者,领命。”
帝神通鉴 第1695章 战后清查觉异样
上宰!
太一众臣谁也想不到地位超然的四大辅臣之位会在这种情况下齐全。
但这确实是帝玺承认的人选,祂道成之时,余笙便感手中帝玺灼灼发烫,上宰之位有了指向。
投入九天环空残阵的世界之力,包括此阵本身,都已化为新生上尊的天赋神通,太一可谓一贫如洗,仅凭这点,太一不可能让祂甩袖就走。
所幸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下的结果,不用多言,太一任祂离去为前尘往事做了结,祂也无须太一催促就回来了。
九天环空残阵的威力多强大,诸君有目共睹,岁清寒只会比其更强大,在这样的对比下,太一失去世界之力就不是让人难接受了,上下皆恭贺祂的到来。
余笙主持了庆功宴和上宰的任职典礼,这是太一三百多年来难得的喜事,阴霾暂时消散,道乐欢欣。
庆典后,分掌香火和道籍的凌未初、明心来见余笙,朱天、幽天的气运、愿力、信仰收集一直在正轨上,他们请命去新收复的变天传道。
余笙道,“我正等着你们来。”
“变天先历神都统治,后历扬汤和魔宫瓜分,又历太一和魔宫共存相争,再历新魔道,多变之下,信仰繁杂,世道浑浊。我虽命信棠、常陈上尊携岑熙等部将接管,但他们只能抵御外敌,无法从根本上梳理变天的世道。”
她对凌未初说,“你本身乃符道大师,旁门艰难,想要成准圣还差了点缘分,这次,我要你转世变天,自微末起,重登道途,清扫世间污浊,还以安宁,若能圆满,缘分可全。”
说罢,余笙递出一支符笔,赠与凌未初,“它能护持你转世,助你修行。”
她又嘱咐明心,“你从旁辅佐,引他前行,务必将变天正本清源,这一路,也是对你的考验,你走医道,当以医修入世。”
两位尊者口中称是,联袂告退。
余笙低头继续打理公务,下发一条条命令,令御火尊者工兵大师和天璇殿,协助众部将在各天域铸造战宫。
此战过后,六方达成相互制约、相互宽容的局面,太一突破了被各方封锁的窘境,重新进入诸大天域的阻力小了许多,虽然仍存在危险,却容不得太一退缩观望。
在这种局势下,慢人一步,可能付出千倍百倍的代价都补不回来。
而且她现在有很好的名义,进入其他天域——九幽门户。
明日她还要参加六方会议,会议上,六方会对众准圣清除九幽门户做出具体分工。
这次准圣死了那么多,太一说什么都得拿下几个无人接管的界域来。
余笙找出天权殿整理好的陨落准圣名单,粗粗翻看,只觉怪异,竟陨了将近两百尊。
这怪异的地方不难找,九天环空残阵中,她亲眼看着某些准圣脱逃,但上面却说祂们陨落了。
天权殿这份名单,是对比战前战后九榜变化以及战场记录、战后清算得出来的,误差应当不大。
所以是逃出去后死的?
匪面的背景值得深究。
记下这一点,她再度看起名单,原盘踞在炎天的准圣占比也较大,祂们几乎都是当时迫害太一部将的狂热份子,今次的重点,不如放在炎天。
嗡案旁的香炉忽然发出轻响,余笙惊讶抬头,继而一喜,手上施了个法诀,青烟中化出一道身影。
“许久不见,事情可顺利?”
花间辞面对迎头砸来的询问,揉了揉手腕,叹道,“一般,我刚从一处绝地里出来,感觉太一有了新变化,便来看看。”
余笙就将近段时间发生的事都说了,花间辞听到虚烬之灾时眉头轻锁,又闻岁清寒证道,诧异之情溢于言表,“由生命主导的第三秩序?”
“嗯。”余笙惋惜,“我与其深谈过,身为规则体,某些方面是有局限的,祂不能对没有动摇太一根本的存在出手。”
严格来讲,岁清寒和寻常准圣不在一个层次上,祂是跳出因果外的规则。
此时的祂,就如帝域的天幕,会一直存在,会清楚太一每一个细微变化,但不会出声,只是看着,除非有人企图或正在摧毁太一。
“另外祂推导出了六道神将的隐秘,六道神将应该也是生命主导的第三秩序,不同的是,祂来自生命主观意志,六道神将则应生命客观存在而诞生。”
“点将台神眼试炼前,会察其习性,进而判断归属哪一道,侧证能修到神将的神眼修炼者,都是该种存在的究极代表。”
“换言之,祂们基本不受束缚,祂们是绝对的存在,只需依本心活着,祂们也许会死,但万生灵不灭,祂们就有归来的一天。”
花间辞听完,微微颔首,沉吟道,“以后劫难之事可以寻求神将的帮助,不过,我或许知道左逐之是怎么回事了。”
余笙:“......”
她悄悄吸起一口气,“第三秩序?岁清寒难道不是第一个第三秩序?”
花间辞摇头,“祂只是第一个第三秩序的公布者,切实以规则体出现在广众面前的首例。”
“按祂的情况推演,要从生命集体意志中诞生规则体,必然得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大范围内的心齐,二是共同目的明确。
纵观十二万年来,唯神朝时期,在二庭推动下,万族伐神之心最是坚定且疯狂,最有可能催生出核心规则是反神道的第三秩序。”
余笙顺着她的说法思考,“战略意义上,如果伐天之战太一完胜,太一在九天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下一步就是聚九天气运,抬升天朝,一众准圣将不再是威胁,神道大兴,所以他在这个节骨眼跳出来杀了陛下?”
“也可能是被诸准圣反神道的意志唤醒了。”花间辞接着道,“无法肯定他是在生命集体意志中自然诞生的,还是像岁清寒一样,践道而成的。
不过那个时期后天世界之力的说法还没完善,主动应和生命集体意志,成为规则体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余笙叹气,“如果是自然诞生,那当时的万生灵,对神朝究竟怨恨到了什么程度啊。”
“修炼热潮下,对长生和自由的追求可以盖过一切,神朝正巧挡在了他们的路上而已。”花间辞想到了不太好的事,淡淡一瞥眼,“你门外来人了。”
来的是岁清寒,祂好像知晓花间辞在这里,开门见山,“我感应到有个会对太一秩序造成威胁的存在。”
祂看着花间辞。
花间辞:“袭杀陛下的左逐之?”
祂垂眸,不知为何,花间辞和余笙从那张冰雪般的脸上看出了一分为难。
“长生陛下死亡与否并不会对太一造成根本打击,但你提到的人,确实是个威胁,我察觉到了与太一相驳的规则力量。”
“现在?”
“嗯。”
花间辞大惊,不好,左逐之来了。
她一开始为了躲过敌对势力的搜寻,遮掩住了天机,然而后来,可能是真灵找到得多了,大凶之兆如影随形,一算是左逐之找上来了,以致于她不得不断了和太一的联络,彻底屏蔽行踪。
青烟骤然消散,没了花间辞的影子。
也许是情况危急,她连坐标都来不及留下。
余笙默默问岁清寒,“你能找到她的位置吗?”
岁清寒严谨回答,“我能找到左逐之的位置。”
道相斥,最是易感。
帝神通鉴 第1696章 以虚化实万象新
一尊黑甲大将静立虚空,好像失去目标后停留在原地的箭矢,又像是一直在这儿,从未动过。
彼时花间辞遮掩了全部气息,撞破无尽虚空,掉入另一天域,一身血肉几乎被空间风暴碾碎。
她只凭最后的意识遁入一星界,陷进休眠当中,等再睁眼,头顶巨大的叶子尖儿上,一颗浴桶大的露珠欲掉不掉。
花间辞拼尽全力翻了个身,这颗露珠正好掉下来,在地上砸出一个浅浅的坑,泥水乱溅,像盆水浇到了她身上,血水淌下,染红了湿润的地面。
“咳。”她掏出一颗生肉续骨丹吞下,闭眼调息。
血肉重生。
灵鉴后,依靠道体本身,便能慢慢恢复断手断脚,返虚恢复得更快,但在重伤之下,无法自行恢复的时候,得靠丹药等外力。
这种能对返虚起效的丹药珍贵无比,她只从国库申请到了三颗,现在最后一颗也被她用了,然而真灵还有两部分没找到。
花间辞拿出一颗永生族炼成的灵魂珠,吞入腹中,引同族力量将灵魂上的封印破开了一角。
永生的全知能力又回来了一部分,灵魂珠带来的绝望暴虐情绪却与全知能力相伴而生的虚弱状态,一齐攀扯了上来,手脚愈发沉重。
她握着缀在扇柄上的墨牌汲取令人安心的力量,许久,心绪再度和平,仅仅一念,这个世界的天机陆续涌入脑海。
竟是新生的星界,难怪那么安静。
但新生事物带来的欣喜还没保持片刻,疑惑随之而来。
深层次的天机携着天地规则:
造访者应于一日内得到暂居身份,否则视为入侵。
发放身份的是“城池”,本界城池城墙之上都有黑旗,如果遇到蓝旗,请避开。
获得身份后,应于七日内离开,否则你将永居于此。
事情往往会朝你所想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结伴会有意想不到的境遇,独行容易迷失也容易看清真相,如果可以,尽量找到你的对手。
......
花间辞睁大了眼,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在胸腔中横冲直撞,累了,毁灭吧,她终于能肯定自己之前经历的五个绝地是怎么来的了!
那日她追着湛长风的吞贼魄而去,追踪到了炎天的一处绝地,雨天与晴日交替,极冷极热随时更换。
冷时灵魂都龟缩成了一团,若被雨浇上,就会融成水渗进地下。
热时想将自己的躯壳扒开,若待在太阳底下,就会浑身燃烧,直至灰飞烟灭。
不过雨天总是短暂。
她摸不着头脑,又找不到消失在绝地中的吞贼魄,在这个绝地里耗了很久,渐渐发现雨天的时间变长,等雨天和晴日平衡时,极冷极热现象就消失了。
霎时绝地崩解,第一片真灵已与吞贼魄相融,脱飞而去。
她再度紧追,在颢天遇到了第二个绝地,火焰在金山下段燃烧,烧得它淌熔浆,热气却常在山上遇冷凝水。
到此时,她约莫感觉出绝地和真灵有关系,不敢贸然损毁,等了近一甲子,火焰逼近金山中段,而凝结的水汽时时化雨,使得火焰不能再近一步后,消失的真灵又一次出现,飞向别处。
第三个绝境,赫然是一座燃烧的金山压住了一片森林,刹那将森林化为火海,时久有雨,淅淅沥沥,浇不灭,烧不完。
有前两次的经验,她可以肯定第一、二片融成的真灵已进了这个绝地,甚至可能已经找到了第三片真灵,这个现象,也许是真灵融合所致。
......
她衡量之下,终是选择坐观其变,顺带守着这处地方,不叫外力影响。
几近百年,森林化成的灰烬中冒出了绿芽,金木水火达到微妙的平衡。
绝地消失,更为圆满的真灵重新飞向遥远之地。
她追着到第四个绝地,大地常常翻转,重力随机变化,金石不生,水火不聚,但是新的变化开始发生,绿意渐渐占据泥土,从大地中汲取力量,大地力弱,翻转频率越来越低,直至停止。
草木遍及,枯时生火,火焚草木,落而成土,土石成金,金逢热气生水,水又润泽草木。
她大约能笃定绝地乃真灵力量显化。
岂不是,第一个绝境,藏了火性真灵,携水性的吞贼魄克住了火性真灵,因此相融。
第二个绝境,藏了金性真灵,外来的火性真灵克住了金性真灵,金性真灵协助水性,反制火性,成平衡而融。
第三个绝境,藏了木性真灵,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金生水,水又生木。
第四个绝境,藏了土性真灵,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则是五行相克相生之理。
她追着五行稳定的真灵离去,这回追得紧,远远就见虚空中一团充斥毁灭与雷电的炁。
也见这真灵闯进了那团炁中。
五行本源之力和这团炁相撞,轰然爆炸,经过漫长冷却沉淀,形成一片混沌。
她有感,只身闯入这片混沌,诱发隐藏的雷电之力,清浊两分,地火风水定乾坤,五行育万物,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第五方绝地消散,真灵融合完毕,又一次消失。
花间辞没想到自己被左逐之干扰了一下,迫不得已盲目逃遁,恰好掉进了真灵显化的第六方“绝地”。
按之前的情况来推演,这方“绝地”的现状,是前一真灵,开始融合第六片真灵造成的。
前一真灵已蕴五行、毁灭、雷电之理。
就不知,这第六片真灵,是哪些力量的显化。
这一“绝地”本就在融合当中,天机不是很清晰,但天地规则的出现,说明此方绝地估计会突显因果、秩序或某些物理定律、人生定律。
且,首次涉及到了“城池”、“造访者”、“入侵”、“结伴”、“对手”等,这个“绝地”恐怕会吸纳外来者入场,用这些外来者试验或践行那些规则定律。
花间辞扶着百人也抱不过的大树,重重叹了口气。
帝神通鉴 第1697章 崂荒食鸟收新界
此地辽阔异常,植株无比高大,以致于花间辞走了许久,总有原地踏步的错觉。
忽地,头顶传来一声尖锐的怪叫,遮天蔽日般的阴影滑了过去,有什么东西噼里啪啦打了下来,她贴着树干躲了一下,一大朵一大朵血花在她面前汇成血坑,浓烈的腥味弥漫。
树叶挡住了她的视线,但这不妨碍她“看”清上头飞过的是一只受伤的无毛鸟。
“孽畜别跑!”
空中一个黑点砸来,无毛鸟惨叫着,坠入森林,紧接着大地微微一颤。
花间辞生疑,那黑点,好像有点眼熟。
九天大小人物都在她的脑中,她很快就找出了此人的身份——崂荒太子靖。
虽是盲逃,但自己掉入了哪个天域,她还是有数的,这确实是玄天,在玄天遇到崂荒的人不奇怪。
只是不知道,太子靖是在真灵融合前进入了这片“绝地”,还是融合时进入的。
有多少人进来了?
外面又有多少人发现了这处“绝地”的存在?
花间辞也尝试联系外界传递消息,这回的“绝地”宛如新生星界,目标比较大,被诸方发现的几率也高,最好能知会太一,但消息传不出去。
既糟糕,也庆幸,说明进来的人同样无法向外递话。
花间辞思量一二,仍是打算先找到“城池”,获得暂居身份。
为免除不必要的麻烦,她换了副样貌。
城池并不难找,森林里就有一座,只要站在一处没有树叶遮挡的地方,抬头望去,就能看见巨木列成的城墙高与天齐,黑色旗帜迎风飘扬。
花间辞赶到时,金乌还在东方,像是在早晨,为什么说像,因为按她自身的感受,时间应该过了很久,但观金乌的移动,顶多才过了一个时辰。
高阔的城门前,立着一块碑,上书“城规”。
前几条,与她从天道规则中获悉的一致:造访者应于一日内得到暂居身份,否则视为入侵。
发放身份的是“城池”,本界城池城墙之上都有黑旗,如果遇到蓝旗,请避开。
获得身份后,应于七日内离开,否则你将永居于此。
下面多了几条未见过的细则:如要获得暂居身份,请在城门前述出三条规则,取得认可。
城中禁止内斗,一经发现,将被严惩。
本城没有枯萎的花朵,如果看见,尽快寻求巡逻队的帮助。
巡逻队穿着绿色的衣服,遇到其他颜色,请逃回城主府。
......
花间辞是一路跟着真灵过来的,本身更是聪慧卓绝,仅看城规,她就琢磨出了一点东西。
第一、二条很字面,先撇开不谈,第三条指出“没有”枯萎花朵,但它如果出现了枯萎,不就说明四时失序、规则崩溃?
再深挖就是真灵融合不当。
三、四条,森林属木,木显绿,绿衣巡逻队可能代表主宰此地的木法则,如果出现其他颜色,岂不是说五行混乱?
湛长风其实不需要人去救,她的真灵碎片会相吸相融,自洽完善,花间辞从未见过这样的事,但她保持尊重,只在“有感”时出手,尽力起点看护、促进的作用。
所以这些规则,在她眼里相当于帮助指南,让她知道哪些异常,属于融合产生的病症,哪些禁律可能会是诱发病症的前因。
花间辞又将城规仔细看了一遍,踱步到紧闭的大门前,尝试获得暂居身份。
她眼下还不清楚得到身份的条件,为什么是要三条规则。
这对真灵融合意味了什么?
是要验证“本界”天道规则,还是想要吸收全新的规则?
规则内涵也有许多不同,诸如铁律般的真理,通过大量事实归纳而成的定律,不证自明的公理,逻辑正确、能够证明为真的定理,等等。
花间辞沉吟一二,道出了自己从天道规则捕捉到的一条定律:“事情往往会朝你所想的不好的方向发展。”
城门荡开一圈绿光,柔和的力量代表了认可。
花间辞接着又道,“天是海,包裹陆地。”
这回的绿光有了拒绝的意思。
她补充,“玄天小鱼界天道规则,一旦开始下雨,世界会变成海洋。”
这条被认可了,说明局限性规则也是能够被采纳的。
如此一来,想要暂居身份岂不是很简单?
尽管打定主意不做多余的事,但越关心,越是慎重,她不可避免发散思维,去揣摩每条规则背后的深意。
在她沉吟时,远方嘈杂的鸟叫分去了她的注意,抬头就见一群无毛鸟盘旋在某处上空,一只只往下俯冲,神通术法的光芒亦起起伏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