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门之墠
陶潜自然明白,点了点头:“行,我待会来换你。”
丢了这半天的石头,小五倒还好,瑟瑟满头满脸都是汗了,未免伤风,陶潜带着他们进了屋子。
入了秋,山中黑得比较早,片刻之中就陷入了黑暗。天黑了,那些人就更上不了山了,墨玉坐在一旁的石头上稍作休息。
小五用完饭就出来了:“师兄,你去吃饭吧,我守着。”
“好,有情况一定要叫!”墨玉叮嘱。
“好!”
屋子里陶潜正在收拾碗盘,瑟瑟换了身衣裳正在玩九连环。
见墨玉进来了,陶潜说:“小五慌慌张张吃完饭就要去换你,你等一会,我这就去给你拿饭。”
“好。”墨玉在桌边坐下,想起今日的小五,嘴角不禁扬起一丝微笑,小五真的长大了不少。
陶潜刚照顾两个小孩子吃饭,自己没来得及吃,此刻端了饭过来和墨玉一起吃。
“那个紫阳山人到底要干什么”
“祸水东引,如今世道乱得狠,不少道观、寺庙都被洗劫一空,九室岩因为有先生的阵法护着,倒没有遭难,这紫阳山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墨玉义愤填膺。
“我以为所有的修道之人都同先生一样,没想到人与人还真是不同的。”陶潜咂舌。
“谁”小五的声音突然传来:“你是怎么上来的”
墨玉和陶潜一惊,放下筷子就冲了出去,就见一个人影已经站在九室岩了。
小五直接把手上的石头扔了出去,那人却灵活地躲开了,一边躲一边喊:“我不是坏人,我是高府的人,来报信的。”
听说是高府的人,小五才没有丢石头。
“什么信”墨玉走了过来。
那人穿着铠甲,与之前那群要山上的人都是士兵,墨玉不禁打量起来。
来人恭敬地抱拳行礼:“我是高府大公子身边的人,大公子听说小姐在九室岩就赶了过来,刚刚山上的时候遇见一伙败兵,大公子命人把那伙人都绑了,便让我先上来报信。”
原来是高从诩的人,众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小五也非常高兴:“我大哥真的来了”
“是的,只是天色已晚,公子要审问那伙人,山路难走,只怕要等天亮了才会上山。”
&
第七十四章 归来
天蒙蒙亮的时候,远山拿蓑笠进了营帐,高从诩已经起身了,墨玉后半夜才离开,他也没睡一会。
“公子,下雨了,登山只怕有些困难。”
一路奔波,风餐露宿,高从诩的精神却是好的:“无妨,登山吧。”
因为小五在山上,就算山路再崎岖也阻挡不了高从诩。
高从诩穿好蓑笠,出了营帐,因为下了雨,远近的山都像蒙起了一层雾气,看得不真切,却更有风情。
“带十人与我上山,留一百人在山下,其他的人把那伙兵贼给倪将军送过去!”
“是!”
高从诩一番吩咐,众将士各行其是,井然有序。
“昨日是姜冲上山报信的,待会让他带路如何”远山一边替高从诩整理行装,一边说。
“可以。”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高从诩就带着人上了山。
路面湿滑,众人走得小心翼翼。
高从诩想起墨玉昨晚说的话,小五每日都要爬一趟这座山,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敬佩。
一个时辰之后,还没有走到半山,远山突然指着前面:“公子,你看,前面有个人影。”
高从诩抬了抬斗笠,果然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快速地下山,心脏突然一阵紧缩,是不是小五
众人继续山上,离那身影越来越近。
“大哥,是你吗”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高从诩顿时热泪盈眶:“小五!”
“大哥!”
兄妹相逢,自然有说不尽的话,小五眼角含泪,拉了拉身上的蓑笠往山上指了指:“大哥,你们先上山,我还要到山脚再山上。”
“啊既然遇到了,就同我一起上去。”
小五却如小狐狸一样笑了笑:“放心,我很快就会追上你们的。”
即使高从诩再三相劝,小五还是坚持下山,这是每日的功课,师兄说了万万不能松懈。
高从诩无法,摇了摇头继续山上。
......
九室岩里,墨玉早早就起了身,陶潜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高公子不会把所有士兵都带上山吧,九室岩可容不下啊。”
墨玉笑了笑,在一旁切菜:“不会的。”
瑟瑟趴在窗户上看雨:“小五姐姐怎么还没有回来”
墨玉看了一旁的沙漏:“也应该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屋子外面的声音:“墨玉子。”
墨玉擦了手走出去,就见高从诩带着人已经站在九室岩了,他四处张望:“你没看到小五”
“看到了,她说要下山再上山,还说会追上我的,只是这么久也没回来,会不会出事”高从诩有些担心。
墨玉面上一沉,就往山下看去,他目力极佳,看着看着,突然露出一丝笑意,冲屋子里喊了一句:“陶潜,先生回来了。”
一听说先生回来了,陶潜也兴奋地跑了出来:“真的吗”
众人转身看过去,果然见山道上有三个身影。
外面下着雨,墨玉笑着招呼高从诩:“先进屋里稍作,先生他们马上就到了。”
因为知道有不少人上山,陶潜专门收拾了一间屋子,安置了不少椅子,待高从诩他们坐下,他就拎了水壶进来倒水:“乡野之地,高公子见谅。”
高从诩看着茶叶在茶碗里翻滚,笑着说:“九室岩可是福泽宝地,多少人想来沾一沾仙气也是不行的。”
陶潜也毫不谦虚:“自然自然!”
高从诩的茶还没有喝完,就见墨玉领着希夷先生他们进来了,众人契阔一番才落座。
一路奔波,饶是先生仙人之姿也有了疲态,他看着高从诩:“我刚听说
第七十五章 报仇
雨势渐小,但还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山中升起雾气,恍若仙境。
用完午膳,高从诩端了一杯茶与小五站在门口看雨:“呆会我就下山了。你们山下没有了屏障,这几日我让人把树栽了就离开了,你在这里要跟着先生好好学本事。”
“恩,大哥你放心,等我学有所成一定去看望你。”小五意气风发。
高从诩微微颔首,把手中的茶一饮而尽:“我的营帐就在山脚,你每日下山可以去我那里玩。”
“好的。”小五双眼如璀璨的明珠。
高从诩把杯子递给小五:“行,那我走了!”
小五就看着高从诩直接闯进雨里,等在门口的远山立刻上前替他穿好蓑笠,一伙人趁着天色还亮着就下了山。
手中的杯子还带着一丝热气,小五心中有些压抑,转身就要回屋子。
瑟瑟从门边探出一个脑袋:“小五姐姐,小先生他们在烤地瓜,可香了,你要去吃吗”
“当然要吃啊。”小五心中的乌云转眼烟消云散。
厨房里墨玉他们果然在烤地瓜,不仅有地瓜,还有板栗,哔哩啪啦的好不热闹。
见小五过来了,墨玉抬起头:“你大哥走了”
“恩,走了。”小五在墨玉旁边坐下,盯着红薯垂涎欲滴:“好香啊,烤好了吗”
墨玉手上沾了点炭灰,直接抹在小五的额头:“小馋猫。”
小五也没有躲,反正躲也躲不过,惹得所有人哈哈大笑,陶潜递过来一碗板栗:“这个熟了,你吃。”
他们刚刚似乎在说话被打断了,丁旭笑了笑接着说:“柴家姐弟性子都好,也有抱负,有柴姑娘的婆家照应,先生这才放心折返。”
“恩,如此甚好!”墨玉用火钳翻了翻红薯。
“先生还说到时候还要去喝柴姑娘的喜酒呢。”
“应该的。”
听者墨玉他们小声地说话,鼻尖是红薯的香味,周身温暖,小五靠着墨玉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而瑟瑟早就睡得开始流口水了。
红薯烤好了,墨玉直接把小五他们抱回了房间。
等天暗的时候小五才猛然从床上坐起来:“我的烤红薯呢”
瑟瑟也被她吵醒了,两个人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去了厨房。
厨房里竟然看到先生正窝在炉子边吃红薯,小五吓了一跳,快走几步探头看去,见只剩下一个红薯了,火急火燎就要用手去拿,直烫得龇牙咧嘴的:“先生,你怎么都吃完了。”
希夷先生抬头:“怎么,难不成几个红薯为师还吃不得了”
一见先生这个模样,小五吓得肝颤,忙摆手:“没有,没有,您吃,你吃。”
希夷先生也不客气,把最后一个红薯也收入腹中,然后拍了拍手直接出了厨房。
小五站在炉子边,直觉得自己的心被放在炉子上烤,先生怎么离开一段日子如此贪吃啊,气得小五七窍生烟,就要回屋。
“小五,来,这里还有!”陶潜突然从灶膛里掏出一个碗。
果然见黑陶碗里躺着三四个红薯,外皮黑黑的,几乎能闻到里面的香气。
小五立刻端了碗与瑟瑟坐在炉子边吃烤红薯,外皮焦香,里面软绵甜香,香气包裹着舌尖,蔓延到整个口腔,太好吃了,难怪先生也那样贪吃。
......
几日的光景眨眼就过了,高从诩他们在山脚种好了树,先生重新布了阵法,九室岩的入口旁人也难以发觉。
高从诲看着站在面前的小五,一时有些动容,如今局势说变就变,再见也不知何时,他摸了摸小五的脑袋:“跟着先生学本事,要听话,莫要调皮。”
“恩,我知道了,大哥请放心。”
高从诩点了点头,然后冲墨玉抱拳:“墨玉子,小五就麻烦你了。”
“应当的。”
&nbs
第七十六章 闭关
山中天气多变,刚刚艳阳高照,眨眼就阴云密布,豆大的雨滴敲打在屋顶,噼里啪啦。
下了雨,湿气一阵一阵地涌入元君殿,紫阳山人跪在地上,感觉自己四肢百骸都是冷的,他是修道之人,眨眼间就能要了面前这位将军的命,可是他不敢,不敢招惹这些将士,否则招来的就是灭顶之灾,他一人倒是无所谓,但是这满祠的道人,还有这皇家建造的五龙祠都是他的掣肘,他伏在地上:“将军放心,往后我们五龙祠一定敬着九室岩,万万不会造次。”
高从诩转过身,垂目看向紫阳山人:“倪将军已经入了襄城,往后武当山也尽归荆南,望山人行事谨慎,多多思量。”
“贫道自知,将军放心。”紫阳山人的身子伏得更低了。
元君殿外的道人都被聚集到一起,看着四周威风凛凛的将士,他们瑟缩地站在雨中,看向跪地的山人,俱是痛哭流涕。
高从诩深深地看了紫阳山人一眼,然后大步流星地出了门,一挥手:“走!”
来时凶神恶煞的将士们转眼就如潮水般退去了,整个元君殿空荡荡,只余紫阳山人伏地不起。
见将士们离开了,道人们便哭天抹泪地涌进了元君殿。
“山人,山人。”
“师父,师父,快起来。”
“这群天杀的莽夫!”
......
元君殿一时之间热闹不已,紫阳山人在众人的搀扶下站起了身,突然盯着屋外的雨瞧了瞧,猛然跳了起来:“经书,快去收经书!”
道人们这才反应过来,俱是慌慌忙忙地往后院去。
五龙祠饱受兵祸,即使是被刚刚那位将军威胁,他也并未放在心上,毕竟他一直都是拿得起,放得下,这将军看起来文弱,过来敲打自己罢了,只要离开了,他就不惧。
其他的道人都去收经书去了,紫阳山人旁边站着的道童却没有走,他一脸义愤填膺:“师父,九室岩还真是睚眦必报,那伙人不是没有上去吗那将军如此折辱您,实在猖狂至极!”
紫阳山人含笑看着他:“东樵子,为师向来不在乎这些,我在乎的只有五龙祠和你们。”
东樵子立时热泪盈眶:“师父这么好,外人却只被希夷先生的奇技淫巧所迷惑。”
紫阳山人一扬手中拂尘:“谁让他收了一位好徒弟呢,往后就避着一些吧。”
“难不成我们五龙祠怕九室岩不成”
“如今这世道,一年河东,一年河西,谁知道呢。”紫阳山人并不怕那位将军的威胁,襄州向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今日来了这位将军,明日又来了那位将军,几番易主,这位倪将军能坐阵多久呢
紫阳山人脚步轻快地出了元君殿,去后院看那些经书,东樵子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师父的话,过一会就追着山人跑了。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