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门之墠
这时,一匹马沿街飞驰:“南诏王死了,南诏王死了,陈尸城门口!”
“南诏王死了!”
“南诏王死了!”
听到那士兵的喊声,全城的百姓惊呼,就像过年一样,都是这位南诏王引起的祸事,害他们家破人亡,如今南诏王死了,也能解一解他们的心头恨。
所有百姓欢呼雀跃一般涌向城门口。
小五突然茫然地看着高从诩:“大兄,他们,他们说南诏王死了”
“师兄是不是南诏王”
“师兄死了”
哇!一旁的瑟瑟已经号啕大哭起来。
高从诩眼眶发红,他蹲下身子抱起小五和瑟瑟:“我们走吧。”
小五平静地挣脱了他的怀抱,摇了摇头:“我不信,我不信。”
她一边说,一边往城门口去。
“我不信,我不信!”
高从诩忙要去拉她,小五却突然狂奔起来,瞬间就淹没在人群里。
“快,快跟着小姐。”高从诩一边吩咐属下,一边抱着瑟瑟也跑了过去。
城门口已经围满了人,大家一脸喜色地往前挤,只希望一睹南诏王的惨状,这群南诏人就是阴魂不散,如今他们的王也死了,应该消停了吧。
“南诏王终于死了!”
“是啊,以后不会再折腾了吧。”
“就算他们用虫厉害,陛下可是有蛊虫王呢,不怕他们。”
“死了好,死了好,我们能过安稳日子了。”
......
小五感觉自己像一片落叶一样,被人群挤得东倒西歪,她个子小,见众人兴高采烈,鼻尖一酸,她的师兄是多好的人,这些人凭什么要说他,凭什么要说他。
这一段路犹如跋山涉水一般,当小五挤到最前面时,她抬起头,阳光刺得她眼睛生疼,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落在地上扬起零星灰尘。
他们,他们怎么可以对师兄!
那城门口挂着一个尸体,可是那个尸体只剩下一个皮囊,轻飘飘地在空中打着转,已经分辨不出到底是不是墨玉,但是那件衣裳,还有他隐在腰间的软剑。
城门口有将士守备,小五却不管不顾就要上前,她大喊:“师兄,师兄!”
一听到她喊师兄,周围的人立刻警觉起来:“这是不是同党,是不是也是南诏人。”
“快,快,快,抓起来,抓起来。”
如今的百姓可是谈南诏色变。
立刻就有士兵上前捉拿,高从诩匆匆赶来,推开众人:“这位官人请慢!”
那士兵见来人拿出一块令牌。
“舍妹不是南诏人,我们是荆南人!”
“那她刚才为什么喊师兄”那士兵打量着高从诩。
“她还在发热,昨夜受了惊,迷糊了,迷糊了。”
第九十五章 烤肉
夜色寂寥,山中的飞鸟小兽都安静下来,只余山洞旁潺潺的流水声。
高从诩看着在梦中挣扎的小五,心如刀割,赵弘殷不停地递着帕子,一旁的瑟瑟也睡得不安稳。
小五一直发热,浑身如炭火一般,高从诩心急如焚:“最近的城池在哪里”
“进了山就难有城池,这一片全部都是山林,只怕要走半月有余才能出山。”赵弘殷来时就是走的这条路,这条路是到达中原最近的路。
“那小五怎么办”高从诩后悔不迭:“早知道在大和城找一位大夫同行。”
赵弘殷突然反应过来:“之前那汉人大夫的药方还在,我这就回大和城一趟,抓了药就来追你们。”
“那药方不是没有用吗”
是啊,没用的药方也是白跑一趟。高从诩咬牙切齿:“不行,我们不能走这一条路,我们返回,往弥渡去。”
赵弘殷点头:“好。”
不论如何,小五的性命最重要。
“那大家先休息,天亮了我们就出发。”
众人两天一夜都没有歇息,本来已经是强撑了,此刻得了命令也都松懈下来,除了几位值夜的士兵,其他的人都陷入了睡眠。
......
夜半三更时,小五突然睁开眼睛,值夜的士兵一脸惊喜:“小姐,你醒了”
小五露出一个笑容:“恩,不要吵醒他们,我去出恭。”
那士兵忙说:“我陪小姐。”
“不用,不用,男女有别,我就在山洞口。”小五一边摆手,一边淡定地出了山洞。
看见小五醒了,那士兵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小姐能够无虞,公子就不会忧心,他们也能尽快回荆南。
士兵值了半宿的夜,轮到其他的人值夜了,他叫醒了其中一个士兵:“小姐醒了,在外面出恭,你警醒些。”
那士兵本来睡得很沉,突然被叫醒,一脸茫然:“恩,好,好!”
山洞里只有一根火把,被叫醒的士兵盯着那根火把昏昏欲睡,突然惊醒,拍了拍一旁的士兵:“小姐出去多久了,怎么还没有回”
那士兵也吓了一跳,突然往山洞外跑:“小姐,小姐。”
整个山林静悄悄,没有任何回音,两个士兵顿时慌了神往外走去,安排值夜的除了他们,外面也安排了几处暗哨。
他这边一喊,那些暗哨都露了出来。
“怎么了”
“你们看到小姐没,小姐出来出恭,没有回山洞。”
“小姐醒了”
“恩。”
“我们一直在这里,没有看到任何人经过!”
完了,完了,把小姐弄丢了。
外面的动静太大,山洞里歇息的人纷纷醒了,高从诩睁开眼没有看到小五,吓了一跳:“小五呢”
士兵进来回话,十分惭愧:“小姐半夜醒了,要出恭,我要随行,小姐不让,可是却一去不回。”
高从诩眉头紧锁:“吩咐下去,让所有人去找,一定要找到小姐。”
这连绵不绝的山脉里面不知道藏了多少凶狠的野兽,小五那么小,万一迷路了,危险可想而知。
“是!”
所有人四处分散开来,一个一个隐入夜色里,只愿快些找到小五。
......
小五的身影隐藏在高高的蓬飞草里,走走停停,发热让她的身体没有了痛感,即使身上脸上被叶子割破她也丝毫没有感觉,她只有一个信念,带师兄回九室岩。
天渐渐亮了,她看了看太阳的方位,继续往前。
路上各种小兽不断,但是不知为何看见小五都绕道而行,小五感觉自己热得都要喷火了。
这时一只黄鼠狼突然闯了过来,小五迅速地扑过去,手中的匕首直接划破它的脖子,干净利落。
小五看着那汩汩冒着
第九十六章 出关
入了五月,整个大和城几乎要被太阳烤化了,路上看不到人影,但是城门口却人声鼎沸。
不远处的一间客栈里,赵弘殷透过敞开的窗户看向城门口垂落的尸体,已经半个月了,尸体在城门口风吹雨淋,期间有不少南诏人要拿回尸体,都被埋伏在这里的士兵斩杀于城门口,鲜血染红了地面。
微风从窗口吹入,赵弘殷轻轻叹了一口气。
南诏王已死,南诏人最后的挣扎也只是沦为客栈里的笑谈。
“真是莽夫啊,明知道要死还要来。”
“南诏王的尸体怎么可能没有人看守。”
“陛下就是想用南诏王的尸体把那群南诏人全部引来,斩草除根。”
“往后,大长和就太平了哦。”
太平赵弘殷嘴角噙着一丝冷笑,如今的世道,哪里会有什么太平。
“客官,这是掌柜送给您的茶。”小二端了一壶茶过来,因为天气太热了,他的脖子上搭着一块汗巾。
赵弘殷已经在这里住了半个月了,他性子安静,出手大方,掌柜的最喜欢这样的客户了,平常就会送些茶水点心过来。
虽然说是送,赵弘殷还是拿出了一块碎银子丢给小二:“昨夜还有南诏人来吗”
小二欢天喜地地接过银子,笑着应答:“恩,有,来了四五人,是大半夜来的。”
赵弘殷没有问结果,结果已经不言而喻。
似乎是见赵弘殷没有说话,小二便与他说起另外一件事:“听说和昌公主被送到城外的寺庙里去了。”
“为何”
那小二突然谨慎地四处看了看,然后凑近赵弘殷,压低声音:“之前城里沸沸扬扬都在说和昌公主是要与南诏王联姻,现在南诏王生死,和昌公主自然不能留在宫里了。”
赵弘殷这才反应过来当初郑旻让自己送亲,和昌公主原来是要许配给墨玉子的。
他与墨玉子只见了一日,并没有多少交情,但是此刻看着他的尸体孤零零地挂在城门口,还是唏嘘不已,如果真的联姻了,是不是也是一桩好姻缘,至少会活着。
“好了,我回屋去小憩一会。”赵弘殷站起身。
“行,您有什么事就招呼。”
“恩。”
......
山中无岁月,高从诩一脸胡子拉碴,他只穿了亵衣,头发还是湿漉漉的。
因为不愿意离开这里,他们只能暂时在这里驻扎营地,高从诩在一旁的溪水里沐浴之后才感觉沉重的身子松快了不少。
山洞里太憋闷了,大家寻了一块空地埋锅造饭,这些日子倒也过得去。
只是还是没有小五的消息,这时去大和城的士兵回来了:“我没有去找赵将军,只在城中转了一圈。”
“怎么样”
“墨玉子的尸体还挂在城门口,听说这些天来了不少南诏人,但是都被斩杀了。”
“还有其他的吗”
“倒没有十分特别的事情,只是城中百姓私下里传说和昌公主被送去了郊外的寺庙。”
“郊外的寺庙”高从诩猛然站起身,往山下看了看:“是不是山下的那个寺庙。”
他们虽然进了山,但其实离大和城并不远,在这山脚下就有一座寺庙。
那士兵点头:“正是!”
“晚上让人进去查探一番。”
“是!”
这时远山端来了饭:“公子先用饭吧。”
高从诩接过碗,跟那士兵说:“行踪隐蔽些。”
“是!”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整个山林,即使到了傍晚,还是余热未消,高从诩吃了一大碗饭,与远山说话:“送消息回去的人应该到了吧。”
“八百里加急,应该是到了。”
“恩,那就等等吧。”
......
千里之外的九室岩,陶潜这些日子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自从上次无尘被人掳走了,墨玉匆匆走了,他就忧心不已,按照墨玉的吩咐他给尧山去了一封信,却又不敢呆在山上,怕送墨玉那里送消息的人进了不
第九十七章 棋子
唐朝覆灭之时,佛教也遭受了灭顶之灾,不少寺庙被毁于一旦,僧人全部充军。
如今大长和郊外的这唯一一间寺庙里只是些女尼在修行,也不知何故,陛下会把和昌公主送过来,搞得全寺上下胆战心惊。
两个女尼在一间厢房的门口,十分为难地看着紧闭的房门,其中一个终于鼓起勇气敲了敲门:“公主,该用膳了。”
门打开,是一位圆脸的宫娥,她眉间有散不去的忧愁:“公主吃不下,你们送些糖水来就成。”
“是。”
女尼退下去之后,宫娥关上了门,看向坐在罗汉床上的和昌公主,她呼出一口气,上前剪了剪灯芯,屋子里顿时亮堂了不少。
“公主不应该和陛下起争执的。”
郑玥静静地坐着,她的脸在灯火之下恍惚不定,对锦钿的话置若罔闻。
她从来没有想过,只是一眼就终身都不能忘怀。当宫人说南诏王入宫时,她怒气冲冲地跑过去,想当面拒绝这桩婚事,却没想到看到的是一位一袭青衫的公子,隆舜王的儿子不是应该很大年纪了吗,她站在殿外,看着他如青松翠柏一般立在皇兄的面前,即使是面对那条可怕的蛊虫王,他也没有丝毫的胆怯。
皇兄用荆南那群人威胁他,他坦然赴死,一切本应到此为止,但是皇兄竟然把他的尸体挂在城门口,完全是丧心病狂。
自从成为公主,住进这偌大的皇宫,她见惯了各种腌脏丑事,明枪暗箭防不胜防,可是,那个一身清华,即使是死也高昂头颅的少年竟然让她心酸不已。
猜你喜欢